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946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木塑材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水表壳体材料主要有铸铁、黄铜、不锈钢以及塑料材料等。金属类壳体虽然具有强度高、可回收利用的优点,例如铸铁、黄铜,但是金属壳体相对价格较高如不锈钢,且容易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例如铝合金在碱性水中极易腐蚀,对人体健康有害。木塑材料具备生产效率高,耗能低,比重轻,不生锈,耐腐蚀,制成品精度高,外观精致,价格低廉等优点度高,成为水表壳体的理想材料。木塑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但是普通的木塑材料韧性不是特别理想,且水表壳体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壳体表面易生长藻类,藻类使壳体材料的防水性能大大降低,即使藻类干燥后其防水性能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研制一种防潮性能良好,能有效抑制水表壳体表面藻类生长的木塑材料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有效抑制了壳体表面藻类的生长,提高了水表壳体的防潮性能。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性塑料50-80份、纳米憎水颗粒10-20份、改性竹纤维5-8份、相容剂2-5份、稳定剂1-3份、抗氧剂0.5-1份、助剂1-5份;其中,纳米憎水颗粒包括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院;改性竹纤维为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混合物。优选地,纳米憎水颗粒中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重量比为2-4:1。优选地,纳米憎水颗粒的制备过程包括:1)将纳米碳酸钙,加入溶解有硬脂酸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在100-110℃下烘干,研磨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钠;2)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于蒸馏水中,加入氨水,搅拌10-20min,加入改性纳米碳酸钠,搅拌分散,缓慢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调节ph至3-4,加热至50-60℃保温,加入硅烷偶联剂,挤压造粒,固化得到纳米憎水颗粒。优选地,改性竹纤维中,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重量比为0.5-5:10;优选地,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重量比为3:10。优选地,藻类抑制剂为竹醋液和/或硫酸铜;优选地,藻类抑制剂为竹醋液和硫酸铜;优选地,竹醋液和硫酸铜的重量比为1-2:1;优选地,竹醋液和硫酸铜的重量比为1:1。优选地,相容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abs、乙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优选地,稳定剂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优选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抗氧剂ca、抗氧剂1098、炭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优选地,助剂包括抗紫外光吸收剂、润滑剂、色粉、阻燃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型塑料60-70份、纳米憎水颗粒12-18份、改性竹纤维6-7份、相容剂3-4份、稳定剂1.5-2.5份、抗氧剂0.6-0.8份、助剂2-4份。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型塑料65份、纳米憎水颗粒15份、改性竹纤维6.5份、相容剂3.5份、稳定剂2份、抗氧剂0.7份、助剂3份。本发明在热塑性塑料中加入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院作为纳米憎水颗粒,提高了制品的防潮性能,纳米碳酸钙金经改性后与聚二甲基硅氧院配合,具有较低表面能,配合相容剂使纳米憎水颗粒可有效均匀地分散在树脂体系中,在制品表面形成疏水层,大大提高了水表壳体材料的防水、防潮性能;加入改性竹纤维,一方面与pc/abs树脂体系互配,竹纤维在树脂中形成纤维增强体,提高了材料的力学强度;另一方面改性竹纤维中的藻类抑制剂与纳米憎水颗粒优异的自清洁能力配合作用,大幅降低了材料表面的潮湿度,有效避免了藻类的生产繁殖,进一步改善了仪表材料的憎水防潮性能;稳定剂、抗氧剂、助剂配合使用提高了制品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性塑料50份、纳米憎水颗粒20份、改性竹纤维5份、相容剂5份、稳定剂1份、抗氧剂1份、助剂1份;其中,纳米憎水颗粒包括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院;改性竹纤维为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混合物。实施例2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性塑料80份、纳米憎水颗粒10份、改性竹纤维8份、相容剂2份、稳定剂3份、抗氧剂0.5份、助剂5份;其中,纳米憎水颗粒包括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院,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重量比为2:1;改性竹纤维为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混合物,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重量比为0.5:10;纳米憎水颗粒的制备过程包括:1)将纳米碳酸钙,加入溶解有硬脂酸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在100℃下烘干,研磨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钠;2)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于蒸馏水中,加入氨水,搅拌10min,加入改性纳米碳酸钠,搅拌分散,缓慢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调节ph至3,加热至50℃保温,加入硅烷偶联剂,挤压造粒,固化得到纳米憎水颗粒。实施例3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性塑料60份、纳米憎水颗粒18份、改性竹纤维6份、相容剂4份、稳定剂1.5份、抗氧剂0.8份、助剂2份;其中,纳米憎水颗粒包括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院,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重量比为4:1;改性竹纤维为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混合物,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重量比为5:10,藻类抑制剂为竹醋液和硫酸铜;相容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稳定剂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抗氧剂为抗氧剂168和抗氧剂ca;助剂包括抗紫外光吸收剂、润滑剂、色粉、阻燃剂;纳米憎水颗粒的制备过程包括:1)将纳米碳酸钙,加入溶解有硬脂酸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在110℃下烘干,研磨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钠;2)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于蒸馏水中,加入氨水,搅拌20min,加入改性纳米碳酸钠,搅拌分散,缓慢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调节ph至4,加热至60℃保温,加入硅烷偶联剂,挤压造粒,固化得到纳米憎水颗粒。实施例4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性塑料70份、纳米憎水颗粒12份、改性竹纤维7份、相容剂3份、稳定剂2.5份、抗氧剂0.6份、助剂4份;其中,纳米憎水颗粒包括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院,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重量比为3:1;改性竹纤维为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混合物,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重量比为3:10,藻类抑制剂为竹醋液和硫酸铜,竹醋液和硫酸铜的重量比为2:1;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abs;稳定剂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抗氧剂为抗氧剂1098;助剂包括抗紫外光吸收剂、润滑剂、色粉、阻燃剂;纳米憎水颗粒的制备过程包括:1)将纳米碳酸钙,加入溶解有硬脂酸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在105℃下烘干,研磨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钠;2)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于蒸馏水中,加入氨水,搅拌15min,加入改性纳米碳酸钠,搅拌分散,缓慢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调节ph至3.5,加热至55℃保温,加入硅烷偶联剂,挤压造粒,固化得到纳米憎水颗粒。实施例5一种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型塑料65份、纳米憎水颗粒15份、改性竹纤维6.5份、相容剂3.5份、稳定剂2份、抗氧剂0.7份、助剂3份;其中,纳米憎水颗粒包括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院,纳米碳酸钙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重量比为3:1;改性竹纤维为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混合物,藻类抑制剂和竹纤维粉的重量比为3:10,藻类抑制剂为竹醋液和硫酸铜,竹醋液和硫酸铜的重量比为1:1;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abs;稳定剂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抗氧剂为炭黑;助剂包括抗紫外光吸收剂、润滑剂、色粉、阻燃剂;纳米憎水颗粒的制备过程包括:1)将纳米碳酸钙,加入溶解有硬脂酸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在105℃下烘干,研磨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钠;2)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于蒸馏水中,加入氨水,搅拌15min,加入改性纳米碳酸钠,搅拌分散,缓慢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调节ph至3.5,加热至55℃保温,加入硅烷偶联剂,挤压造粒,固化得到纳米憎水颗粒。对照例一种水表壳体用木塑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热塑型塑料65份、相容剂3.5份、稳定剂2份、抗氧剂0.7份、助剂3份;其中,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abs;稳定剂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抗氧剂为炭黑;助剂包括抗紫外光吸收剂、润滑剂、色粉、阻燃剂。将实施例4和5制得的水表壳体用防潮木塑材料与对照例制得的水表壳体用木塑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性能实施例4实施例5对照例模收缩/%0.350.320.41拉伸强度/mpa154135126藻类(温度30℃,湿度75%)无藻类无藻类表面有藻类、青苔弯曲模量/mpa704571697027从表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避免了水边壳体表面藻类的生长,提高壳体的安全系数,满足了实际使用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