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4‑羟基‑甘草次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714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4-羟基-甘草次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草次酸是甘草酸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抗肝中毒、降低丙谷转氨酶、恢复肝细胞功能、防止脂肪性变,促进胆色素代谢和退黄及解毒作用,减少胶原纤维增生,防止肝硬化等作用。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多以(18β,20β)-甘草次酸和(18α,20β)-甘草次酸为主,而对于(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的研究未见报道将其分离出来进行应用研究。

实际上若将(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应用于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由于其24位上的羟基以及酯类结构的结合,将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生物药理活性、吸收效率、以及生物利用度。但是目前将其应用于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更高生物药理活性、吸收效率、以及生物利用度,且制备方法工艺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便捷、产品质量稳定、低碳环保的24-羟基-甘草次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24-羟基-甘草次酸酯,具有如下的结构通式:

其中r为c1-2的烷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24-羟基-甘草次酸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18β,20β)-24-羟基-甘草酸经微生物酶解转化得到(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加入装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醇盐溶液中,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重量为上述投入料重量的2-8倍;所述醇盐溶液的加入量为上述投入料重量体积比的3-10倍体积,以低于50℃的反应温度下搅拌直至tlc监测其反应充分,过滤,40-80℃减压浓缩结晶减压浓缩结晶,所得固体用纯化水充分洗涤后,加入溶剂进行重结晶,过滤洗涤,减压低温干燥,即得所需的24-羟基-甘草次酸酯。

更为优选的,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处理活化完全的型号为732、d001、lx-5、lsi-010的交换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更为优选的,所述醇盐溶液中使用的醇为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醇盐溶液中使用的盐为氯化铵、硫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更为优选的,所述反应温度为30-45℃。

更为优选的,所述重结晶使用的溶剂为纯化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24-羟基-甘草次酸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微生物酶解以及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盐酸盐或硫酸盐的协同组合作用来替代传统强酸的催化效应,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还避免了强酸溶液的使用,更是避免了高温高压的剧烈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安全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不仅能将原料甘草酸盐转化为更易反应的甘草酸形式,同时还可重复多次利用,低碳环保,降低成本且工艺周期短,操作简单便捷,产品质量稳定。制备而成的24-羟基-甘草次酸酯由于24位上的羟基以及酯类结构的存在,与甘草次酸相比,具有更优的生物药理活性、吸收效率、以及生物利用度,实用价值显著,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

其结构式如下:

上述(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100g(18β,20β)-24-羟基-甘草酸经特定微生物酶解转化后得到(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42.5g;取100g型号为lsi-010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2g氯化铵放入到装有200ml的甲醇溶液的烧杯中,搅拌状态下逐渐加入(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20g,控制烧杯内反应温度为40℃,搅拌直至tlc监测反应充分,过滤,50℃减压浓缩至100ml,放置结晶,所得固体用纯化水充分洗涤后,加入甲醇进行重结晶,过滤洗涤,减压低温干燥,得白色固体23.1g,经结构鉴别为(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甲酯。

实施例2:

(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乙酯及其制备方法:

其结构式如下:

上述(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100g(18β,20β)-24-羟基-甘草酸经特定微生物酶解转化后得到(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42.5g;取100g型号为lx-5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4g硫酸铵放入到装有200ml的甲醇溶液的烧杯中,搅拌状态下逐渐加入(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20g,控制烧杯内反应温度为50℃,搅拌直至tlc监测反应充分,过滤,50℃减压浓缩至100ml,放置结晶,所得固体用纯化水充分洗涤后,加入80%乙醇进行重结晶,过滤洗涤,减压低温干燥,得白色固体18.4g,经结构鉴别为(18β,20β)-24-羟基-甘草次酸乙酯。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避免强酸溶液的使用,更是避免了高温高压的剧烈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安全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可重复多次利用,低碳环保,降低成本且工艺周期短,操作简单便捷,产品质量稳定。制备而成的24-羟基-甘草次酸酯由于24位上的羟基以及酯类结构的存在,与甘草次酸相比,具有更优的生物药理活性、吸收效率、以及生物利用度,实用价值显著,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羟基‑甘草次酸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微生物酶解以及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盐酸盐或硫酸盐的协同组合作用来替代传统强酸的催化效应,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还避免了强酸溶液的使用,更是避免了高温高压的剧烈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安全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不仅能将原料甘草酸盐转化为更易反应的甘草酸形式,同时还可重复多次利用,低碳环保,降低成本且工艺周期短,操作简单便捷,产品质量稳定。制备而成的24‑羟基‑甘草次酸酯由于24位上的羟基以及酯类结构的存在,与甘草次酸相比,具有更优的生物药理活性、吸收效率、以及生物利用度,实用价值显著,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季浩;张宇;阚建伟;于燕燕;窦长清;孔繁博;徐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天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3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