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940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属于电缆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具有电力输送和信息输送的作用,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和制作低烟、低毒,同时又具备优异阻燃性能和绝缘性能的电缆料,成为当今阻燃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阻燃剂,虽然能赋予材料良好的阻燃性能,但是,由于大多数电缆料的基体树脂为非极性的聚烯烃高分子,与极性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的相容性较差,往往会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因而,研究出既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同时具有环保性能,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较好的绝缘性能的电缆料材料成为发展的方向。高压直流输电因具有比交流输电传输容量大、损耗低、电缆附件结构简单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重视。目前,直流输电途径有3种:充油电缆输电;油浸纸电缆输电;塑料直流电缆输电。充油电缆和油浸纸电缆由于成本高和维护难度大等缺点,应用受到限制;塑料直流电缆制备成本低、应用前景广,在跨海输电和城市输电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始研发塑料高压直流电缆,制备高压直流电缆的关键难题之一为:在直流输电过程中,导体会向绝缘层注入电子和空穴,而绝缘层极易发生电子和空穴积聚,形成空间电荷包,引发电场畸变,严重时发生电击穿,造成输电事故。因此,寻找有效途径抑制空间电荷积聚,均化绝缘层电场分布,抑制电树枝生长,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是制备高性能塑料直流电缆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纳米复合技术的出现为制备高性能直流电缆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纳米颗粒由于自身的介电特性、与基体形成的界面效应等,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绝缘电气性能,大量研究证明交联聚乙烯中添加纳米颗粒可以有效抑制空间电荷积聚,提高击穿强度和体积电阻率,抑制电树枝生长,从而改善绝缘材料电气性能,这使得纳米颗粒/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聚乙烯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并且阻燃性差,燃烧产生烟雾,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缺点,本发明进行了改性研究,以期达到实用性好、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的电缆料及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压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本发明加工成型的电缆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阻燃性及机械性能,进一步改善了电缆料融合的相容剂及消除了材料本体内存在的内应力,且制备工艺简单,实现了节约成本与减少劳动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氧化镧6-8份、氢氧化钠3.8-4.2份、异辛酸17-19份、溶剂油40-46份、异辛酸锌1.5-2.5份、油酸钙2.2-2.6份、聚乙二醇2-4份、水滑石1.4-2.0份、硅溶胶4-6份、低密度聚乙烯90-110份、玛丽酸酐3-5份、tbpo引发剂0.2-0.4份、bipb交联剂1-3份、硬脂酸钡0.4-0.6份、乙烯醋酸乙烯酯11-15份、六钛酸钾纤维5-7份、甲基乙稀基硅橡胶22-26份、碳化硅3-5份、壳聚糖3.5-4.5份、天青石4-6份、巯丙基三甲基硅烷0.4-0.6份、柠檬酸三丁酯3-5份、煅烧陶土9-13份、去离子水适量、增性填料10-20份;

所述增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取高岭土160-180份、麦饭石30-36份、纳米碳1-3份、抗坏血酸1-3份、天青石4-6份、氮化铝粉1-3份、葡萄糖酸锌2-4份、玉石粉2-4份、低密度聚乙烯2-4份、铝酸酯偶联剂1-3份、硬脂酸2-4份、抗氧剂1-3份、阻燃剂1-3份;

步骤(2):将高岭土、麦饭石及天青石在460-520℃下煅烧6-8h,真空冷却至室温,取出后,加入4-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研磨1-3小时,然后,加入12-16%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4.5-5.5,陈化12-16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研磨液ph为中性,过滤,烘干得到填料粉末;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填料粉末置入等离子体装置的下电极介质上,电压18kv,电流1.6ma、间隙3mm的操作条件下照射15~25秒;

步骤(4):将上述所得填料粉末与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经两次热压后风冷至室温,再以8000-10000r/min的高速分散均匀,即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本发明加工成型的电缆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阻燃性及机械性能,进一步改善了电缆料融合的相容性及消除了电缆料本体内存在的内应力,且制备工艺简单,实现了节约成本与减少劳动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注:本发明制得的电缆料还具极优良的耐紫外光、耐臭氧及耐化学特性、及抗张强度及断裂延伸率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一种高压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氧化镧6-8份、氢氧化钠3.8-4.2份、异辛酸17-19份、溶剂油40-46份、异辛酸锌1.5-2.5份、油酸钙2.2-2.6份、聚乙二醇2-4份、水滑石1.4-2.0份、硅溶胶4-6份、低密度聚乙烯90-110份、玛丽酸酐3-5份、tbpo引发剂0.2-0.4份、bipb交联剂1-3份、硬脂酸钡0.4-0.6份、乙烯醋酸乙烯酯11-15份、六钛酸钾纤维5-7份、甲基乙稀基硅橡胶22-26份、碳化硅3-5份、壳聚糖3.5-4.5份、天青石4-6份、巯丙基三甲基硅烷0.4-0.6份、柠檬酸三丁酯3-5份、煅烧陶土9-13份、去离子水适量、增性填料10-20份;

所述增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取高岭土160-180份、麦饭石30-36份、纳米碳1-3份、抗坏血酸1-3份、天青石4-6份、氮化铝粉1-3份、葡萄糖酸锌2-4份、玉石粉2-4份、低密度聚乙烯2-4份、铝酸酯偶联剂1-3份、硬脂酸2-4份、抗氧剂1-3份、阻燃剂1-3份;

步骤(2):将高岭土、麦饭石及天青石在460-520℃下煅烧6-8h,真空冷却至室温,取出后,加入4-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研磨1-3小时,然后,加入12-16%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4.5-5.5,陈化12-16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研磨液ph为中性,过滤,烘干得到填料粉末;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填料粉末置入等离子体装置的下电极介质上,电压18kv,电流1.6ma、间隙3mm的操作条件下照射15~25秒;

步骤(4):将上述所得填料粉末与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经两次热压后风冷至室温,再以8000-10000r/min的高速分散均匀,即得。

本发明加工成型的电缆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阻燃性及机械性能,进一步改善了电缆料融合的相容性及消除了电缆料本体内存在的内应力,且制备工艺简单,实现了节约成本与减少劳动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注:本发明制得的电缆料还具极优良的耐紫外光、耐臭氧及耐化学特性、及抗张强度及断裂延伸率大。

实施例2:

高压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的制备工艺: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组成原料,将组成原料投入到高速搅拌机混合6-8分钟,放料,将混合好的物料投入到开炼机上熔融共混,然后再平板硫化机中将混合物热压成型(温度为140℃,压力为15mpa),最后将成型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里,挤出造粒,再进入热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后,即得高压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挤出时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为:加料段118℃,熔融段165℃,熔体输送段165-172℃,混炼段180℃,机头计量段180℃。

本实施例制得的电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拉伸强度(mpa):38;断裂伸长率(%):469;冲击强度(j/m):375;介电强度(mv/m):28;氧指数:3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