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加工用阻燃增强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982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记本电脑外壳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加工用阻燃增强剂。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电脑行业的快速发展,笔记本电脑外壳也随之朝着强度高、刚性大、轻量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市场上多数笔记本电脑外壳都是采用pc/abs工程塑料合金做原料的,这种材料既具有pc树脂的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又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加工流动性。但是,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出于保护脆弱的电子元器件、加强整体构架强度等因素的考虑,pc/abs合金的综合机械性能显得不够理想,因此还需对其使用性能进行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阻燃等级达到v-0级且氧指数达到44.5%的笔记本电脑外壳加工用阻燃增强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加工用阻燃增强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10-15份、萜烯树脂10-15份、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5-10份、海泡石粉1-5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0.5-1份、n-异丙基丙烯酰胺0.5-1份、硬脂酸锌0.5-1份、氢化蓖麻油酸0.1-1份、n-甲基吗啉-n-氧化物0.01-0.0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萜烯树脂加热至120-130℃保温混合5-10min,再加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15min,然后加入n-甲基吗啉-n-氧化物,再次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15min,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萜烯树脂;(2)向海泡石粉中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氢化蓖麻油酸,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0-15min,再加入改性萜烯树脂和硬脂酸锌,继续在115-125℃下保温混合10-15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增强助剂;(3)将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增强助剂和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125-135℃下混炼3-5min,即得阻燃增强剂。所述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是由氯化聚氯乙烯与石棉绒经网络结构交联而制得,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先将氯化聚氯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石棉绒和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继续维持在熔融状态保温混合15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30min,然后加入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35-145℃保温混合15min,接着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5mm的颗粒,即得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所述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的质量比在10-20:1-5:0.05-0.2:0.5-2。所述海泡石粉使用前经过改性处理,其具体改性方法为:将聚乙烯蜡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海泡石粉和交联聚维酮,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再次混合均匀,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所述聚乙烯蜡、海泡石粉、交联聚维酮的质量比在0.5-2:5-10:0.5-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制阻燃增强剂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加工,该阻燃增强剂与笔记本电脑外壳主要加工原料abs和pc之间具有良好的共混相容性,并有效促进原料的共混相容;并且该阻燃增强剂在其质量添加量在2.5%时即可显著提高所制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阻燃性,阻燃等级达到v-0级,氧指数达到44.5%,因此在其低用量的基础上能发挥出使所制笔记本电脑外壳具有优异阻燃性的性能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1)将15g萜烯树脂加热至120-130℃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1g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0.03gn-甲基吗啉-n-氧化物,再次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5min,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萜烯树脂;(2)向5g海泡石粉中加入0.5g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0.3g氢化蓖麻油酸,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改性萜烯树脂和0.5g硬脂酸锌,继续在115-125℃下保温混合15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增强助剂;(3)将15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增强助剂和10g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125-135℃下混炼5min,即得阻燃增强剂。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的制备:先将10g氯化聚氯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3g石棉绒和0.05g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继续维持在熔融状态保温混合15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30min,然后加入0.5g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35-145℃保温混合15min,接着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5mm的颗粒,即得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海泡石粉的改性处理:将1g聚乙烯蜡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0g海泡石粉和0.5g交联聚维酮,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再次混合均匀,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实施例2(1)将10g萜烯树脂加热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g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min,然后加入0.03gn-甲基吗啉-n-氧化物,再次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min,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萜烯树脂;(2)向5g海泡石粉中加入0.5g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0.5g氢化蓖麻油酸,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萜烯树脂和0.5g硬脂酸锌,继续在115-125℃下保温混合10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增强助剂;(3)将15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增强助剂和5g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125-135℃下混炼5min,即得阻燃增强剂。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的制备:先将20g氯化聚氯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石棉绒和0.1g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继续维持在熔融状态保温混合15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30min,然后加入1g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35-145℃保温混合15min,接着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5mm的颗粒,即得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海泡石粉的改性处理:将0.5g聚乙烯蜡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海泡石粉和0.5g交联聚维酮,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再次混合均匀,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实施例3(1)将10g萜烯树脂加热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g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min,然后加入0.03gn-甲基吗啉-n-氧化物,再次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min,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萜烯树脂;(2)向5g海泡石粉中加入0.5g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0.5g氢化蓖麻油酸,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萜烯树脂和0.5g硬脂酸锌,继续在115-125℃下保温混合10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增强助剂;(3)将15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增强助剂和5g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125-135℃下混炼5min,即得阻燃增强剂。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的制备:先将20g氯化聚氯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石棉绒和0.1g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继续维持在熔融状态保温混合15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30min,然后加入1g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35-145℃保温混合15min,接着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5mm的颗粒,即得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对照例1(1)将10g萜烯树脂加热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g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min,然后加入0.03gn-甲基吗啉-n-氧化物,再次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min,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萜烯树脂;(2)向5g海泡石粉中加入0.5g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0.5g氢化蓖麻油酸,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萜烯树脂和0.5g硬脂酸锌,继续在115-125℃下保温混合10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增强助剂;(3)将15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增强助剂和5g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125-135℃下混炼5min,即得阻燃增强剂。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的制备:先将20g氯化聚氯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石棉绒和0.1g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继续维持在熔融状态保温混合15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30min,升温至135-145℃保温混合15min,接着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5mm的颗粒,即得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海泡石粉的改性处理:将0.5g聚乙烯蜡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海泡石粉和0.5g交联聚维酮,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再次混合均匀,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对照例2(1)将10g萜烯树脂加热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g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min,然后加入0.03gn-甲基吗啉-n-氧化物,再次在120-130℃下保温混合10min,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萜烯树脂;(2)向5g海泡石粉中加入0.5g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0.5g氢化蓖麻油酸,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萜烯树脂和0.5g硬脂酸锌,继续在115-125℃下保温混合10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增强助剂;(3)将15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增强助剂、4g氯化聚氯乙烯和1g石棉绒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125-135℃下混炼5min,即得阻燃增强剂。海泡石粉的改性处理:将0.5g聚乙烯蜡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海泡石粉和0.5g交联聚维酮,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再次混合均匀,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对照例3(1)向5g海泡石粉中加入0.5g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0.5g氢化蓖麻油酸,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10g萜烯树脂和0.5g硬脂酸锌,继续在115-125℃下保温混合10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增强助剂;(2)将15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增强助剂和5g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125-135℃下混炼5min,即得阻燃增强剂。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的制备:先将20g氯化聚氯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石棉绒和0.1g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继续维持在熔融状态保温混合15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30min,然后加入1g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35-145℃保温混合15min,接着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5mm的颗粒,即得氯化聚氯乙烯/石棉绒。海泡石粉的改性处理:将0.5g聚乙烯蜡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海泡石粉和0.5g交联聚维酮,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再次混合均匀,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实施例3分别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所制阻燃增强剂按照表1所述配比并通过相同加工工艺进行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加工,测定所制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阻燃性能,设置不使用阻燃增强剂的空白对照例4,结果如表2所示。表1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加工原料配比表2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阻燃性能组别氧指数/%阻燃等级/级实施例144v-0实施例244.5v-0实施例343.5v-0对照例141.5v-0对照例239v-0对照例336.5v-0对照例433v-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