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9554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室温硫化硅橡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是有机硅产品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硅橡胶在硫化前是具有较高摩尔质量的聚硅氧烷,硫化后为弹性网状结构。硅橡胶的优异性能在于线性硅氧烷的化学结构,即si-o-si具有耐温性、耐臭氧层氧化、耐高电压、耐候性、耐透气性、耐溶剂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石油化工、航天航空、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硅橡胶按硫化温度可以分为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和高温硫化硅橡胶(htv)。硅橡胶按其硫化机理可以分为过氧化物引发型、缩合型及加成型,其中缩合型硅橡胶是以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基础聚合物与交联剂、催化剂、填料及其他特性的添加剂在室温或湿气条件下形成的弹性胶体。根据包装的不同,硅橡胶又可以分为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类型的产品。缩合型双组份硅橡胶(rtv-2)是由a、b两个组分组成,只有当a、b共混才能发生交联反应,固化成型,因而rtv-2随取随用非常方便,且胶料存储稳定性良好。通常说的a组分是由含端羟基的硅橡胶生胶与填料及其它特性添加剂配合而成的基料,而b组分是由交联剂、催化剂以及一些其他添加剂配合而成的固化剂,a、b两组分分别包装,使用时按一定的比例共混,而且,可通过调节组分用量,制成各种具有不同黏度、触变性、模量的拥有特殊性能的缩合型硅橡胶制品。

脱酸型硅橡胶是最早被开发出的品种,固化速度快、粘接性好、储存稳定,因而发展很快,但由于酸的刺激气味以及对金属的腐蚀性,所以在许多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脱酸型硅橡胶对胶的耐候性、耐水性、防霉性、抗拉性、抗剪切性、粘结等要求很高,对胶的挤出性要求特别高,目前常规的酸性硅酮胶很难达到要求,市场特别需要这样一种胶,以前全世界只有美国道康宁公司能生产,现在中国的工艺品市场很大,用胶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胶国产化,降低胶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在保留了酸性硅酮胶特点的同时,提高了硅酮胶的粘接强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便于操作,降低生产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0份;

增塑剂0~60份;

气相白炭黑25~80份;

白炭黑处理剂1~5份;

所述b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气相白炭黑25~50份;

白炭黑处理剂1~5份;

酸性交联剂5~10份;

硅烷偶联剂1~8份;

催化剂0.3~0.6份;

所述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结构式为

其中n=50~1000,25℃时粘度范围为80000~120000mpa﹒s;

所述酸性交联剂采用含有至少2个可水解基团的有机酰氧基硅烷或其部分水解物;

所述增塑剂为二甲基硅油、mdt硅油、白油中的一种。

所述酸性交联剂为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及其部分水解物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配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二丁基二醋酸锡、辛酸锡、醋酸锡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配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白炭黑处理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八甲基环四硅氮烷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气相白炭黑和白炭黑处理剂在高速分散搅拌机内于温度100~110℃下搅拌反应2.5~3小时,然后在110~120℃下脱水烘干1.5~2.5小时备用;

s2.a组分制备:室温下按质量配比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增塑剂、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1~1.5小时,压出灌装;

s3.b组分制备:室温下按质量配比将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交联剂、硅烷偶联剂催化剂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20~30分钟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含有可水解基团的有机酰氧基硅烷及其部分水解物作为交联剂,在保留了酸性硅酮胶特点的同时,提高了硅酮胶的粘接强度。

(2)本发明采用气相白炭黑为填料,并加入相应的白炭黑处理剂,处理后表面的羟基变成了烷氧基或有机硅氧烷,使得二氧化硅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提高了气硅的加入量,从而使得胶体得到了极大地补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烷氧基封端硅氧烷是以环己酮肟为催化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封端剂对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封端制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按如下方法制备:

s1.将80份气相白炭黑和1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在高速分散搅拌机内于温度100~110℃下搅拌反应2.5~3小时,然后在110~120℃下脱水烘干1.5~2.5小时备用;

s2.a组分制备:室温下将100份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20份二甲基硅油、56份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1~1.5小时,压出灌装;

s3.b组分制备:室温下将25份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5份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2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氨官能基硅烷和0.3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20~30分钟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按如下方法制备:

s1.将100份气相白炭黑和3份八甲基环四硅氮烷在高速分散搅拌机内于温度100~110℃下搅拌反应2.5~3小时,然后在110~120℃下脱水烘干1.5~2.5小时备用;

s2.室温下将100份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40份mdt硅油、63份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1~1.5小时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s3.室温下将40份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份、7份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3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硅氮烷和0.4份二丁基二醋酸锡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20~30分钟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按如下方法制备:

s1.将120份气相白炭黑和4份八甲基环四硅氮烷在高速分散搅拌机内于温度100~110℃下搅拌反应2.5~3小时,然后在110~120℃下脱水烘干1.5~2.5小时备用;

s2.室温下将100份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50份白油、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1~1.5小时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s3.室温下将40份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份、7份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6份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三烷氧基硅丙酸酯和0.5份辛酸锡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20~30分钟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采用普通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且不加羟基清除剂,按如下方法制备:

a1.将95份气相白炭黑和1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在高速分散搅拌机内于温度100~110℃下搅拌反应2.5~3小时,然后在110~120℃下脱水烘干1.5~2.5小时备用;

a2.室温下将100份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份二甲基硅油、70份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1~1.5小时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a3.室温下将35份经处理后的气相白炭黑、6份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及其部分水解物、7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3份醋酸锡加入,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20~30分钟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采用普通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且不加白炭黑处理剂,按如下方法制备:

a1.将130份气相白炭黑在高速分散搅拌机内于温度100~110℃下搅拌反应2.5~3小时,然后在110~120℃下脱水烘干1.5~2.5小时备用;

a2.室温下将100份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0份mdt硅油、80份气相白炭黑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1~1.5小时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a3.室温下将50份气相白炭、5份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及其部分水解物、2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份三烷基硅乙酸酯和0.4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20~30分钟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采用普通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且不加羟基清除剂和白炭黑处理剂,按如下方法制备:

a1.将100份气相白炭黑在高速分散搅拌机内于温度100~110℃下搅拌反应2.5~3小时,然后在110~120℃下脱水烘干1.5~2.5小时备用;

a2.室温下将100份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30份白油、60份气相白炭黑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1~1.5小时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a3.室温下将40份气相白炭黑、9份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及其部分水解物、7份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6份二丁基二醋酸锡加入行星搅拌器,开启真空,使物料在-0.08~-0.1mpa条件下搅拌20~30分钟至均匀无气泡,压出灌装;

实施例7:

实施例1~6制得的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双组份室温硫化酸性硅橡胶满足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粘接性和挤出性,而且70℃/7d加速老化后,硅橡胶的表干时间变化不大,说明硅橡胶的储存性较好。其中a组分和b组分按a:b=6:1的质量比混合,并从混合开始计时。

表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