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净、耐黄变的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1957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吸水性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净、耐黄变的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该高吸水性树脂可用于卫生巾、纸尿裤、卫生巾等卫生用品中。



背景技术: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状结构的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可吸收自身重量数百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可吸收自身重量几十倍的0.9%的nacl水溶液且吸水后可膨润,具有保持不流动的状态、很强的保水能力,在一定加压条件下其吸收的水份也难以溢出。在卫生材料领域广泛地运用于卫生用品如婴儿尿布、成人失禁用品、妇女卫生用品、医用卫生床垫中的吸水剂以及应用于食物的保鲜领域等。

1975年,丙烯酸盐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率先在日本开发出,继而德国、美国也相继开发成功,多种制造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绒毛浆型卫生用品的普及和发展。目前所披露出的制造方法和市售高吸水性树脂产品大多是淡黄色颗粒,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会因高吸水性树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空气进一步氧化,而较快的加重黄色的现象,被称为黄变现象。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技术经历了淀粉接枝丙烯腈共聚水解技术,纤维素系接枝技术,合成树脂技术。目前以丙烯酸和烧碱为主要原料的高吸水性合成树脂为主流,是最为经济和产品符合安全性的技术。

不饱和单体丙烯酸分子具有烯键结构,可引发聚合反应的特性,丙烯酸成为制造高吸水性树脂的原料。由于双键结构极其活泼,常温下受光照的影响或储存环境温度的上升,丙烯酸中的双键会打开,发生缓慢的聚合反应,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爆聚反应,因此,商品丙烯酸单体在制造、运输、存储、使用等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分子型阻聚剂对苯二酚(hq)或对羟基本甲醚(也称为氢醌单甲醚,mehq)并通入定量的空气构成对自由基有效的阻聚作用来抑制聚合反应的产生。这类苯醌型的阻聚效应比较复杂,其分子中氧和碳原子可能与自由基加成,分别形成醚或醌型,之后通过偶合或歧化终止聚合反应。而苯醌是黄色的物质。

高吸水性树脂的另一个主要的原料液碱也因其含有铁离子,其中二价铁易被氧化形成黄褐色的三价铁。

同时,酚基团和铁离子的共同存在会生成配位化合物,酚羟基上的氧原子有孤对电子可与三价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深颜色的复合物,进一步促进黄变现象。

也就是说,使用的丙烯酸含有的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的苯醌型阻聚剂;烧碱中含有铁离子,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产品当中,常使得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也有所显色;高吸水性树脂超强的吸水能力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而侵入粒子的深部,在产品的存储和后期制造成卫生用品后的存储,也会因此进一步的氧化加重产品的颜色,加剧产品的黄变。

高吸水性树脂在传统的绒毛浆型纸尿裤中,因绒毛浆所占比率较高,在一定程度掩盖了对高吸水性树脂的白度和耐黄变的需求。因此现行国标gb/t22875-2008,gb/t22905-2008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外观标准仅为:色泽均一。卫生材料蓬勃地发展已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的主要卫生材料产地之一,中国企业更是颠覆传统混棉结构创新性的开发出了别具一格的芯体结构的超薄纸尿裤,使用含有高吸水性树脂的复合纸作为芯体的超薄纸尿裤,纸尿裤中的绒毛浆和高吸水性树脂混合比率已经从原来的3:1变成2:1,产品变得更薄。近来,也已开发出了混合比率达到1:1甚至更小的超薄纸尿裤,高吸水性树脂的占比大幅度增加。人们在卫生用品的选购使用时,白净的卫生用品带给人们的清洁卫生的感觉,而黄变严重的产品给人以“霉变”的恶感。白净和耐黄变的产品无疑提高了卫生用品的销售竞争力。

因此,对白净和耐黄变能力强的高吸水性树脂的需求被凸显出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2017年5月成稿的《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拟代替gb/t22875-2008《卫生巾高吸收性树脂》和gb/t22905-2008《纸尿裤高吸收性树脂》的报批稿,产品外观标准为:色泽均一。增加了返黄值的测定方法,抗黄变能力也仅提出≤40.0%反黄值,并且定义返黄值为参考指标,不作为合格与否的判定依据。

目前,各制造产商也相继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其中不乏采用光学互补原理,添加增荧光白剂的方法。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吸收紫外光并激发出蓝色或蓝紫色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吸附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一方面能将照射在物体上的可见光反射出来,同时还能将吸收的紫外光(波长为300nm-400nm)转变为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光发射出来,蓝色和黄色互为补色,因而消除了物品基体中的黄色,使其显得洁白;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物体对光线的发射率,发射光的强度超过了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人们用眼睛看上去物体的白度增加了,从而达到增白、增艳的目的。但这样的产品容易违背卫生用品安全性的原则。

因此,开发符合卫生用品安全性、白净、耐黄变的高吸水树脂是市场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国企业创新研发别具一格的芯体结构卫生材料的关键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净、耐黄变的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白净、耐黄变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前中和法或者后中和法;

所述前中和法是首先将丙烯酸加入中和液中和,然后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一定的中和度的聚丙烯酸钠和聚丙烯酸水凝胶,在可溶性还原剂存在下将水凝胶挤出造粒,再经后处理得到高吸水性树脂;

所述后中和法是首先将丙烯酸水溶液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聚丙烯酸凝胶,然后在聚丙烯酸凝胶中加入中和液发生中和反应;再加入可溶性还原剂进行挤出造粒,再经后处理得到高吸水性树脂;

其中,所述中和液是中和剂和螯合剂的混合液;所述中和剂是氢氧化钠水溶液;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者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或者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

前述的前中和法与后中和法的区别在于:前中和法是丙烯酸单体先与碱按照一定的中和度中和后,再进行聚合反应,其聚合产物的特征是聚丙烯酸钠和聚丙烯酸的混合体。而后中和法是丙烯酸单体先发生进行聚合反应,再与碱按照一定的中和度中和,其聚合产物的特征是聚丙烯酸。

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中阻聚剂mq含量≤220ppm;优选为140-180ppm。

进一步地,所述中和剂为离子膜法制得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氢氧化钠为高纯氢氧化钠,固体碱中的铁离子以fe2o3计,不超过20ppm,优选≤12.5ppm;45%高纯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铁离子以fe2o3计,不超过8ppm,优选≤5ppm;32%高纯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铁离子以fe2o3计,不超过3ppm,优选≤2ppm。

进一步地,所述中和液中,edta的添加量是氢氧化钠质量的0.015%-0.07%,dtpa的添加量是氢氧化钠质量的0.018%-0.09%;edtmpa的添加量是氢氧化钠质量的0.02%-0.1%。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还原剂为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或者连二硫酸钠,优选为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这两种的安全性高、无毒。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还原剂的添加量是丙烯酸质量的0.1%-0.5%。

进一步地,所述前中和法中,中和液的添加量满足中和度为70-80mol%。

进一步地,所述前中和法中,中和反应的温度低于40℃。

进一步地,所述后中和法是在丙烯酸水溶液中加入内交联剂、活性助剂、引发剂,经氮气脱氧后在-3~5℃条件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凝胶体。

所述内交联剂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和/或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例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丙烯酸酯、多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多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烯丙醚、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聚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所述活性助剂是脂肪酸酯、脂肪酸盐、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是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和热分解型引发剂的混合物。引发时,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先进行反应,产生自由基,当自由基转移至含羧基单体上时,立即引发聚合反应的进行;由于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使温度升高,当温度到达热分解型引发剂的分解温度时,又会引发第二段热分解型引发剂的分解,从而使整个聚合反应更趋于完全。优选地,所述氧化还原型引发剂为酸性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抗坏血酸或亚铁盐;所述热分解型引发剂为过氧化物或水溶性偶氮化合物;所述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过氧化酞胺、过硫酸盐、过硫酸铵盐、过硫酸碱金属盐;所述水溶性偶氮化合物为2,2’-偶氮基双(2-眯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2,2’-偶氮基双(n,n’-二伸甲基异丁眯)二盐酸盐、2,2-偶氮[2-甲基-n-(2-羟乙基)]丙烯胺。

进一步地,所述后处理为干燥、粉碎、粒径组合、表面交联等工序;优选地,所述后处理包括:首先,造粒后的水凝胶在130~300℃进行干燥;其次,经破碎和筛分工序,优选粒径为150μm-710μm的颗粒组合后得到平均粒子径为300-450μm的粉状原粒;之后,向粉状原粒中喷洒入表面交联剂(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多元醇、多元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混合均匀,在135~180℃加热处理进行表面交联反应;最后,喷洒入硫酸铝钠水溶液、气相二氧化硅等物料混合均匀,以135~180℃加热处理,完成。表面交联剂可以是直接添加、调成水溶液添加或调成亲水性有机溶剂水溶液添加。所述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例如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聚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所述多元醇例如为丙三醇、丙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1,4-丁二醇、三烃基甲基丙烷、山梨醇;所述多元胺例如为乙二胺、二乙二胺、三乙二胺、聚乙二胺,鉴于这些胺类属于中等毒性物质,而不建议应用于卫生用品,仅适合与电缆、橡胶等其他用途的高吸水性树脂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从根本的分子结构的角度来阻碍黄变物质的产生,产品中有微量的螯合剂和还原剂,两者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产品的起始白度,也可有效增强产品的耐黄变性能;该制备方法不是通过光学补色的方法来解决产品白度和黄变问题,产品中没有荧光物质,更卫生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性能测试标准简介

1、产品的白度采用白度计进行测试。

2、产品的荧光剂检测:国标gb/t22905-2008纸尿裤高吸水性树脂,并无规定。参照《gb/t27741-2011纸和纸板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测定》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1257-2006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做定性分析。

检测仪器名称:荧光增白剂检测仪hhx-ygzbj

检测原理:由于荧光增白的物质基础是紫外线,荧光增白剂中的荧光物质在仪器的光源灯(氙弧灯)的照射下,受激发生成出第一激发单重态的电子,当处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电子跃回至基态各振动能级时,将发射出荧光,此光可在暗处观察到。通过被测样品在本仪器接受紫外短波波长254nm,紫外长波波长365nm的照射下,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样品会发出荧光,可定性判断被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

3、产品耐黄变性能测试返黄值

高吸水性树脂的耐黄变性能指标是采用2017年5月成稿的《纸尿裤和卫生巾用高吸收性树脂》拟代替gb/t22875-2008《卫生巾高吸收性树脂》和gb/t22905-2008《纸尿裤高吸收性树脂》的报批稿,所描述的返黄值的测定方法步骤测试。

1)原理

试样在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处理一定时间后颜色发生的变化,以试样处理前后的d65亮度差值与试样处理前的d65亮度值的比值表示返黄值。

2)仪器设备

2.1天平,感量为0.01g。

2.2恒温恒湿箱,能使温度保持在50℃±2℃,湿度保持90%r.h.±2%r.h.。

2.3测试容器,玻璃材质,圆柱形,底面直径为(35±5)mm,高为(10±2)mm。

2.4反射光度计,符合gb/t7974的规定。

3)测定步骤

3.1取足够量的试样,放入并填满测试容器(f.2.3),确保试样表面平整,且与测试容器上边缘持平。

3.2将装有试样的测试容器小心放置在反射光度计(f.2.4)的测试区,测定试样的d65亮度r1。

3.3设置恒温恒湿箱温度为50℃,相对湿度为90%r.h.,启动恒温恒湿箱,待达到设定的温湿度后,再将装有试样的测试容器放置到恒温恒湿箱中进行处理。

3.4在28天后,将装有试样的测试容器取出,用玻璃平板压平试样表面,使试样表面与测试容器上边缘持平,再次将装有试样的测试容器小心放置在反射光度计的测试区,测定试样的d65亮度r2,测定时应确保前后两次测定的位置相同。

4)结果计算

返黄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

r1—试样处理前的d65亮度,单位为%;

r2—试样处理后的d65亮度,单位为%。

同时进行两次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4、原料丙烯酸中阻聚剂测定:

以《gb/t17529.1-2008工业用丙烯酸及酯》中所述的gb/t17530.5工业丙烯酸及酯中阻聚剂的测定为依据。

5、原料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铁离子测定:

以fe2o3计,以《gb/t11199-2006高纯氢氧化钠》中所述的gb/t4348.3工业用氢氧化钠铁含量的测定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4348.3-2002,eqviso983:1974)为依据。

原料说明

1、丙烯酸

选用符合《gb/t17529.1-2008工业用丙烯酸及酯》第一部分工业丙烯酸之聚合级精制丙烯酸质量标准的丙烯酸,其中阻聚剂mq含量为180-220ppm;进一步可优选提纯为140-180ppm。

为取得边界试验数据,采用分析所取得的原料检测阻聚剂mq含量后添加阻聚剂mq使得原料达到国标上限220ppm。

为取得边界试验数据,采用分析所取得的原料检测阻聚剂mq含量后进行精馏去除部分阻聚剂mq,使得原料阻聚剂mq达到140ppm。

2、氢氧化钠:

选用离子膜法所制的高纯氢氧化钠,符合《gb/t11199-2006高纯氢氧化钠》质量标准的优质品。高纯氢氧化钠固体碱中的铁离子,以fe2o3计,不超过20ppm,进一步优选≤12.5ppm;45%高纯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铁离子,以fe2o3计,不超过8ppm,进一步优选≤5ppm;32%高纯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铁离子,以fe2o3计,不超过3ppm进一步优选≤2ppm。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前述氢氧化钠浓度并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而是限制铁离子的总量对氢氧化钠质量,可以依据浓度进行换算。

为取得各含量以及边界铁离子含量条件下的试验数据,采用分析所取得的原料45%高纯氢氧化钠水溶液检测的铁离子含量后添加fecl3调节铁离子含量。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分为两种:前中和法和后中和法。

前中和法是首先将丙烯酸水溶液注入带有冷却和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开启冷却水和搅拌器,按照最终中和度为70~80mol%的添加总量,缓慢加入中和液,控制中和放热使得料温低于40℃条件下先进行的中和,再然后加入内交联剂、还原剂混合均匀。将混合液输送至混合器与来自另一路的氧化剂以及其他助剂短暂的充分混合之后流向聚合器,待数秒之后在聚合器上发生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水凝胶;将水凝胶挤出造粒,过程中向水凝胶喷洒可溶性还原剂,造粒后的水凝胶在130~300℃条件下进行干燥,经破碎和筛分工序,优选粒径为150μm-710μm的颗粒组合后得到平均粒子径为300-450μm的粉状原粒;向原粒喷洒入丙二醇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水溶液混合均匀,以135~180℃温度下加热处理30分钟进行后交联反应;再喷洒入硫酸铝钠水溶液、气相二氧化硅等物料混合均匀之后以135~180℃加热处理2分钟即得高性能高吸水性树脂。

后中和法是首先将丙烯酸水溶液冷却,加入内交联剂、活性助剂、引发剂,经氮气脱氧后在-3~5℃条件下开始引发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6小时以上,制得聚丙烯酸水凝胶;将聚丙烯酸水凝胶取出加入中和液在中和机中中和反应,再加入可溶性还原剂进行挤出造粒,造粒后的水凝胶在130~300℃条件下进行干燥,经破碎和筛分工序,优选粒径为150μm-710μm的颗粒组合后得到平均粒子径为300-450μm的粉状原粒;向原粒喷洒入丙二醇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水溶液混合均匀,以135~180℃温度下加热处理30分钟进行后交联反应;再喷洒入硫酸铝钠水溶液、气相二氧化硅等物料混合均匀之后以135~180℃加热处理2分钟即得高性能高吸水性树脂。

以下,提供几个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实施例1

一种白净、耐黄变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聚合级精制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138ppm;200g。

2)准备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1ppm;180g。

3)向上述中和剂180g的45%氢氧化钠水溶液,添加0.09gedta,搅拌均匀,配制成中和液。

4)将上述200g丙烯酸和200g去离子水加入2000ml配有搅拌器,滴液漏斗以及温度计四口夹套反应瓶内,烧瓶夹套通冷却水,开启搅拌器,用滴液漏斗向烧瓶内滴加上述中和液,控制料温低于40℃条件下中和;待中和完成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5%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23.6g,混合均匀后将中和液倒入四氟盘中,在搅拌状态下依次迅速加入质量浓度2%过硫酸铵溶液6g,质量浓度1%双氧水0.15g,质量浓度2%亚硫酸钠溶液2.9g,开始自由基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得到水凝胶;用小型绞肉机对所得到的胶体进行造粒,喷入12.5g质量浓度为10%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混合造粒,再用鼓风烘箱烘干至恒重,然后粉碎,再对其进行常规的表面二次交联处理,最终得到约260g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160ppm;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2ppm。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180ppm;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4ppm。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200ppm;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6ppm。

实施例5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220ppm;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8ppm。

对比例1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200ppm;中和液为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6ppm(即不含螯合剂);用小型绞肉机对所得到的胶体进行造粒时,未喷加可溶性还原剂。

对比例2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200ppm;中和液为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6ppm;添加了螯合剂;用小型绞肉机对所得到的胶体进行造粒时,未喷加可溶性还原剂。

实施例6

一种白净、耐黄变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聚合级精制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138ppm;200g。

2)准备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1ppm;178g。

3)向上述中和剂178g的45%氢氧化钠水溶液,添加0.09gedta,配制成中和液。

4)取丙烯酸200g调配成30wt%水溶液,置冷冻至-3~2℃,缓慢倒入外表缠绕好保温的1500ml玻璃烧杯中,用保鲜膜封口,插入氮气管,温度计。用注射器抽取分别加入0.958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含纯份0.117g2,2'-(1,2-二氮亚烯基)双[n-(2-羟基乙基)-2-甲基丙酰胺水溶液,注射入烧杯中,以5ml/min速度通入氮气搅拌、脱氧。15min后,分别注射含纯份0.005g双氧水、0.06g抗坏血酸和0.3ml含0.1%硫酸亚铁盐的水溶液,继续通氮气搅拌2min,数分钟后开始自由基聚合反应,保温8小时。取出反应后的凝胶体,切成细胶条块,喷加166g中和液,利用小型中和挤出造粒机将其搅碎中和、造粒。再用鼓风烘箱烘干至恒重,然后粉碎,再对其进行常规的表面二次交联处理,最终得到约260g吸水性树脂。

实施例7

同实施例6,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160ppm;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2ppm。

实施例8

同实施例6,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180ppm;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4ppm。

实施例9

同实施例6,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200ppm;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6ppm。

实施例10

同实施例6,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220ppm;中和剂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8ppm。

对比例3

同实施例8,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200ppm;中和液位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6ppm(即不含螯合剂);用小型绞肉机对所得到的胶体进行造粒时,未喷加可溶性还原剂。

对比例4

同实施例8,区别在于:丙烯酸阻聚剂mq含量为200ppm;中和液为45%氢氧化钠水溶液,铁离子(以fe2o3计)含量为6ppm;添加了螯合剂;用小型绞肉机对所得到的胶体进行造粒时,未喷加可溶性还原剂。

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4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测试结果见下表1中。

表1吸收量、保水量、抗压性、白度、耐黄变性能测试结果表

从表1可知,本发明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极佳的初始白度和耐黄变性能,可适用于卫生用品如尿布、成人失禁用品及妇女卫生用品的吸水剂及保存食物用的保鲜应用等。

本发明通过在中和剂中添加螯合剂,液碱中所含的过渡金属等配位中心离子与螯合剂的孤对电子的非金属元素配位原子发生作用,配位原子的孤对电子进入金属离子的空轨道,从而形成配位键,螯合剂一个有机分子中有多个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与中心离子进行配位,形成了既有配位键又有共价键的一个环状的配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螯合剂对铁离子有极强的捕捉能力和分散效果,避免二价铁离子进一步氧化的同时也进一步避免铁离子与酚基团反应形成深颜色的复合物。

有颜色的有机物一般含有羰基、苯环双键或者三键的共轭体系,通过共轭形成吸收从而产生一定的颜色,一些还原剂水解产物可以进攻羰基碳或双键三键,进行加成反应使得共轭体系破坏,导致颜色消失。本发明通过在干燥之前中和及造粒时喷加入可溶性还原剂可以使得苯醌型结构还原为无色的苯酚型结构,利于产品后期的存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