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671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



背景技术:

生物复合肥是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土传病害,提高农作物生长的无公害农业用肥料,在生物复合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微生物菌粉,这对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改善作物生态环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复合肥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复合肥发酵剂菌种,将生物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复合肥。

在生物复合肥的生产中,需要大量培养生物菌种,将培养基接种菌苗以后,经过搅拌,并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氧气,菌种不断繁殖,然后再与适量的填充物混合形成商品肥,但由于反应釜在向菌种提供氧气的同时,也会将空气中的颗粒物等杂质带入釜体内,直接影响到菌种的繁殖;且反应釜中的气体排放时,夹杂着大量的菌种,弥漫在空气中,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内腔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突出釜体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搅拌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釜体上,电机固定在釜体的顶端,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釜体底端相配合的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叶是弧形结构设计,搅拌轴外圆面中部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釜体的顶端贯通连接有加料斗和排气孔,排气孔设在电机的左侧,排气孔的顶端贯通连接过滤器,加料斗设在电机的右侧,釜体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控制阀,釜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喷气装置,喷气装置是环形结构设计,喷气装置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喷气嘴;釜体的一侧端固定连接加热滤箱,加热滤箱内设有隔板,隔板的顶端设有第一连通孔,隔板把加热滤箱分隔成过滤腔和加热腔,过滤腔通过第一连通孔贯通连接在加热腔的左侧,过滤腔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加热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电热网、第二电热网和第三电热网,第一电热网的网孔大于第二电热网的网孔,第二电热网的网孔大于第三电热网的网孔,加热腔的底端通过第二连通孔与喷气装置贯通连接,釜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一支腿上设有风机,风机通过气管与过滤腔的底端贯通连接,支腿底端固定连接凸杆,凸杆的横截面是T形结构设计,凸杆上套设有套筒,套筒与凸杆之间是滑动连接,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万向轮,凸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顶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腿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过滤器内设有过滤腔和排气孔道,过滤腔贯通连接在排气孔道的底端,过滤腔内半球形结构设计,过滤腔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气孔,过滤腔内设有滤水网,排气孔道的侧壁设有杀菌腔,杀菌腔是环形结构设计,杀菌腔的开口端设有玻璃罩,玻璃罩是透明玻璃制作,杀菌腔内均匀的设有若干紫外线灯,排气孔道贯通过滤器的顶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搅拌叶上设有搅拌孔,搅拌孔是矩形孔,搅拌孔内均匀的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轴,转轴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转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喷气嘴内嵌设有单向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过滤层是滤尘网,第二过滤层是活性炭过滤层,第三过滤层是KDF过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釜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3~4个支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万向轮上设有脚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过滤箱,使得外部空气中的杂质得到充分过滤,并对空气进行加热,利用高温气体加热混合液,使得混合液在获得充足的氧气的同时,充分均匀性受热,保证为菌种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过滤器的设置能充分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和菌种,保证排放的气体安全、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的局部放大图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搅拌轴,3-第一搅拌叶,301-搅拌孔,302-转轴,303-转叶,4-第二搅拌叶,5-喷气装置,6-喷气嘴,7-轴承,8-电机,9-加料斗,10-排料管,11-控制阀,12-排气孔,13-过滤器,131-过滤腔,132-排气孔道,133-杀菌腔,134-紫外线灯,135-玻璃罩,136-滤水网,14-加热滤箱,15-隔板,16-第一连通孔,161-第二连通孔,17-过滤腔,18-加热腔,19-第一过滤层,20-第二过滤层,21-第三过滤层,22-第一电热网,23-第二电热网,24-第三电热网,25-气管,26-风机,27-支腿,28-凸杆,29-套筒,30-万向轮,3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高热均匀性的生物菌融合复合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的内腔设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的顶端突出釜体1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8的电机轴上,搅拌轴2通过轴承7转动连接在釜体1上,所述电机8固定在釜体1的顶端,所述搅拌轴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釜体1底端相配合的第二搅拌叶4,所述第二搅拌叶4是弧形结构设计,搅拌轴2外圆面中部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3,所述第一搅拌叶3上设有搅拌孔301,所述搅拌孔301是矩形孔,搅拌孔301内均匀的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轴302,所述转轴302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转叶303;所述釜体1的顶端贯通连接有加料斗9和排气孔12,所述排气孔12设在电机8的左侧,排气孔12的顶端贯通连接过滤器13,所述加料斗9设在电机8的右侧,所述釜体1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料管10,所述排料管10上设有控制阀11,所述釜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喷气装置5,所述喷气装置5是环形结构设计,喷气装置5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喷气嘴6,所述喷气嘴6内嵌设有单向气阀;所述釜体1的一侧端固定连接加热滤箱14,所述加热滤箱14内设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顶端设有第一连通孔16,隔板15把加热滤箱14分隔成过滤腔17和加热腔18,所述过滤腔17通过第一连通孔16贯通连接在加热腔18的左侧,过滤腔17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19、第二过滤层20和第三过滤层21,所述第一过滤层19是滤尘网,所述第二过滤层20是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21是KDF过滤层,所述加热腔18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电热网22、第二电热网23和第三电热网24,所述第一电热网22的网孔大于第二电热网23的网孔,所述第二电热网23的网孔大于第三电热网24的网孔,所述加热腔18的底端通过第二连通孔161与喷气装置5贯通连接,所述釜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7,一所述支腿27上设有风机26,所述风机26通过气管25与过滤腔17的底端贯通连接,所述支腿27底端固定连接凸杆28,所述凸杆28的横截面是T形结构设计,凸杆28上套设有套筒29,所述套筒29与凸杆28之间是滑动连接,套筒29的底端固定连接万向轮30,所述万向轮30上设有脚刹,所述凸杆28上套设有弹簧31,所述弹簧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29的顶端,弹簧31的另一端固定在支腿27的底端;所述过滤器13内设有过滤腔131和排气孔道132,所述过滤腔131贯通连接在排气孔道132的底端,过滤腔131内半球形结构设计,过滤腔131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气孔12,过滤腔131内设有滤水网136,所述排气孔道132的侧壁设有杀菌腔133,所述杀菌腔133是环形结构设计,杀菌腔133的开口端设有玻璃罩135,所述玻璃罩135是透明玻璃制作,所述杀菌腔133内均匀的设有若干紫外线灯134,所述排气孔道132贯通过滤器13的顶端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各种原料通过加料斗9加入釜体1内,启动电机8带动搅拌轴2高速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叶3和第二搅拌叶4高速转动,搅拌各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外部空气在风机26的作用下,进入过滤腔17内,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19、第二过滤层20和第三过滤层21,三次层层过滤,保重空气中的杂质取出干净,防止影响到菌种的正常生长;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第一连通孔16进入加热腔18内,依次进过第一电热网22、第二电热网23和第三电热网24,使得空气多次受热,保证空气充分加热,热空气通过喷气装置5直接进入釜体1内的混合液中,使得混合液充分受热,且这种受热方式更加均匀,有利于菌种的生长,多余的气体从排气孔12排出,进入过滤器13内,取出空气中的水分并杀死其中的菌种,保证排放的气体安全、无污染。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