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4635阅读:10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微生物技术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施用了大量的工业化肥,导致耕作土壤地力下降,结块严重,作物产量下降,这种现象在日本称为“忌地现象”,美国、英国、加拿大称“再植病”,我国常称“重茬问题”。

而且,随着工业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日益加剧,农业耕作土壤在地力下降的同时,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化工有机物污染(例如有机农药残留、石油类物质污染等)、以及重金属污染。对于重金属污染,据我国农业部门的调查,我国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总面积的64.8%,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微生物修复法是提高土壤地力的有效方法,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不产生二次污染,不增加周围环境负担,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性好,易于管理。但是,农业用肥市场上目前的微生物菌剂菌种单一,只能针对特定的土壤使用,不能提供一种普遍应用于各种不同土壤的生物菌剂,而且不同菌剂也难以起到协调作用。现有的微生物菌剂修复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后的菌液,以及复合吸附载体,菌液和复合吸附载体的质量比是0.01-0.2∶1-5,活菌数为2.2-8.6亿/克。

其中,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恶臭假单胞菌;其中,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恶臭假单胞菌的菌液质量比为1-3∶0.1-0.6∶0.2-0.5∶0.6-1.3;

所述的复合吸附载体包括农作物秸秆、活性炭和硅藻土;该复合载体的颗粒直径为0.6-10mm;其中,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活性炭、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0-200∶1-5∶6-13。

优选地,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恶臭假单胞菌的菌液质量比为2∶0.6∶0.4∶0.9。

优选地,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活性炭、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60∶4∶9。

优选地,所述的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或高粱秸秆。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上述的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菌种的发酵

将巨大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一菌液;将蜡样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二菌液;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三菌液;将恶臭假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四菌液;将所得四种菌液按照质量比1-3∶0.1-0.6∶0.2-0.5∶0.6-1.3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步骤二、复合吸附载体的制备

将农作物秸秆使用破碎机破碎后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活性炭和硅藻土,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并造粒,烘干后,使用高温蒸汽灭菌,蒸汽温度为126℃,蒸汽压力为0.145mpa,接触时间为5min灭菌后备用,制备的复合载体的颗粒直径为0.6-10mm;

步骤三、菌剂的制备

将步骤一的混合菌液与步骤二的复合吸附载体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其中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的用量分别是混合菌液质量的10-20倍、10-15倍、3-10倍、1-5倍和3-12倍;

步骤四,成品制备

将步骤三的混合后的菌剂粉碎至颗粒直径为0.6-10mm,得到成品。

优选地,所述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600-1100m2/g,为现有产品;所述的硅藻土的比表面积为50-75m2/g,孔隙率达90%以上,为现有产品。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上述的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将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常规施肥混匀施于土壤表层土中,修复周期为植物生长周期。

本发明取得了显著地技术进步。

本发明中,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恶臭假单胞菌各自的发酵设备和发酵方法均为现有技术,但是本发明意外发现,将上述的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菌液组合在一起,强化各自功能的同时,产生了下同效果,四种菌相互促进,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对土壤的修复,对于遭受重金属污染、有机化工产品污染的土壤能够较快的消除污染,提高地力,提高了修复效率。

本发明中,使用的吸附载体克服了单一载体的限制,尤其是,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普通的作物秸秆作为载体,这种载体制备的菌种寿命较短,且菌种的存活率不高,本发明使用了复合吸附载体,选定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和硅藻土,菌种可以被吸附于硅藻土的空隙中,而营养物质能被吸附到活性炭的孔隙中,配合上述特定的营养物质,延长了菌种的寿命,提高了本发明的菌种的使用周期,同单一使用农作物秸秆相比较,菌种的寿命延长了50%-260%,大大提高了经济性。

本发明的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将其施于土壤表层土中,浅耕使其与土壤混匀,给予适量的水源,菌剂中的微生物可以充分利用载体中的营养作为碳源和土壤中的硝酸盐作为氮源进行生命活动,达到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菌种的发酵

将巨大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一菌液;将蜡样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二菌液;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三菌液;将恶臭假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四菌液;将所得四种菌液按照质量比1∶0.1∶0.2∶0.6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步骤二、复合吸附载体的制备

将农作物秸秆使用破碎机破碎后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活性炭和硅藻土,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并造粒,烘干后,使用高温蒸汽灭菌,蒸汽温度为126℃,蒸汽压力为0.145mpa,接触时间为5min灭菌后备用,制备的复合载体的颗粒直径为2mm;所述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600m2/g;所述的硅藻土的比表面积为55m2/g,孔隙率为91%;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活性炭、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0∶1∶6;

步骤三、菌剂的制备

将步骤一的混合菌液与步骤二的复合吸附载体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其中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的用量分别是混合菌液质量的10倍、10倍、3倍、1倍和3倍;

步骤四,成品制备

将步骤三的混合后的菌剂粉碎至颗粒直径为0.6mm,得到成品,检测活菌数为2.3亿/克。

实施例2

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菌种的发酵

将巨大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一菌液;将蜡样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二菌液;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三菌液;将恶臭假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四菌液;将所得四种菌液按照质量比3∶0.6∶0.5∶1.3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步骤二、复合吸附载体的制备

将农作物秸秆使用破碎机破碎后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活性炭和硅藻土,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并造粒,烘干后,使用高温蒸汽灭菌,蒸汽温度为126℃,蒸汽压力为0.145mpa,接触时间为5min灭菌后备用,制备的复合载体的颗粒直径为8mm;所述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100m2/g;所述的硅藻土的比表面积为75m2/g,孔隙率为91%;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活性炭、硅藻土的质量比为200∶5∶13

步骤三、菌剂的制备

将步骤一的混合菌液与步骤二的复合吸附载体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其中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的用量分别是混合菌液质量的20倍、15倍、10倍、5倍和12倍;

步骤四,成品制备

将步骤三的混合后的菌剂粉碎至颗粒直径为2mm,得到成品。检测活菌数为4.3亿/克。

实施例3

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菌种的发酵

将巨大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一菌液;将蜡样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二菌液;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三菌液;将恶臭假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四菌液;将所得四种菌液按照质量比2∶0.6∶0.4∶0.9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步骤二、复合吸附载体的制备

将农作物秸秆使用破碎机破碎后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活性炭和硅藻土,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并造粒,烘干后,使用高温蒸汽灭菌,蒸汽温度为126℃,蒸汽压力为0.145mpa,接触时间为5min灭菌后备用,制备的复合载体的颗粒直径为3mm;所述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800m2/g;所述的硅藻土的比表面积为60m2/g,孔隙率为91%;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活性炭、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60∶4∶9;

步骤三、菌剂的制备

将步骤一的混合菌液与步骤二的复合吸附载体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其中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的用量分别是混合菌液质量的10-20倍、10-15倍、3-10倍、1-5倍和3-12倍;

步骤四,成品制备

将步骤三的混合后的菌剂粉碎至颗粒直径为2mm,得到成品,检测活菌数为6.1亿/克。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