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9957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材酶解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



背景技术:

黄精,别名为黄鸡茶、土灵芝等,乃百合科植物囊丝黄精的根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我国的黄精资源非常丰富,地域分布较广,蕴藏量也较大。黄精含丰富的多糖,黄精多糖正是现在黄精研究的最大方向,经过鉴定得知其组分主要是黄精多糖以及黄精低聚糖;黄精还含有淀粉、蒽醌、氨基酸、皂苷、本脂素、少量微量元素以及其它活性成分,具有非常好的补中益气作用。

当黄精用于膨化食品中时,不仅丰富了膨化食品的口感,更克服了现有膨化食品中营养元素单一的缺陷,使得膨化食品具备养生保健功能,赋予膨化食品一种全新的身份,膨化食品开始进军功能性食品界,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健康养生要求。

在黄精加入到膨化食品过程中,如将黄精进行进一步酶解,则能进一步丰富口感。一般来说,酶解液在50-55℃之间的活性最强,在酶解过程中需要加热和保温,加热酶解液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如温度过高则导致酶灭活,温度过低则导致酶活性下降,因此,如何能够使黄精在酶解的适宜温度区间内酶解,是黄精酶解成败的关键。

如果使用加热器直接加热,则很有可能导致酶解液迅速升温并升温过高,而降温时则可能降温过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包括呈条状的加热槽,所述的加热槽上设有温度计,加热槽内设有加热器,所述的加热槽内固定有一个呈条状的酶解槽,所述的酶解槽内设有若干酶解桶且酶解桶底部设有漏液孔,所述的酶解槽的两端具有出料斜坡。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所述的加热槽四周密封,加热槽顶部设有放气口,靠近加热槽顶部的侧壁设有加料阀,靠近加热槽底部的侧壁设有出料阀。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所述的出料斜坡与酶解槽底部之间的夹角α在120-150°之间。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所述的加热器为电加热棒或蒸汽盘管。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所述的加热槽上设有液位计。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所述的液位计为玻璃液位计。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加热槽顶部设有一根牵引绳,所述的酶解桶穿过牵引绳后悬挂在牵引绳上,且酶解桶位于酶解槽内。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当酶解桶悬挂在牵引绳上时,所述的酶解桶底部与酶解槽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所述的漏液孔密布在酶解桶底部,在酶解桶顶部设有桶耳,所述的桶耳中设有穿孔,牵引绳穿入到穿孔中。

在上述的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中,所述的桶耳有两个且沿酶解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采用加热介质对酶解液进行二次加热,加热过程温和,能有效保障酶解温度的波动区间。并能进一步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酶灭活或者温度过低导致酶活力下降,从而使黄精的酶解在最适宜的温度中进行,提高酶解效果。

出料斜坡的设计,能降低劳力消耗,方便酶解桶沥干。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酶解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加热槽1、保温夹套1a、温度计2、加热器3、酶解槽4、酶解桶5、漏液孔6、出料斜坡7、放气口8、加料阀9、出料阀10、液位计11、牵引绳12、桶耳13、穿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黄精膨化食品的黄精酶解器,包括呈条状的加热槽1,加热槽1外壁设有保温夹套1a,所述的加热槽1上设有温度计2,加热槽1内设有加热器3,所述的加热槽1内固定有一个呈条状的酶解槽4,所述的酶解槽4内设有若干酶解桶5且酶解桶5底部设有漏液孔6,所述的酶解槽4的两端具有出料斜坡7。

在工作时,加热槽1内设有加热介质如水或硅油,加热器3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根据温度计2来确定是否达到需要的温度从而间隙的开启或关闭加热器3,酶解槽4中加入酶解液,通过加热介质对酶解液进行加热,属于间接加热,加热过程温和,同样酶解液的降温过程也相对温和,黄精放入到酶解桶5中,酶解液经过漏液孔6进入到酶解桶5中,黄精浸泡在酶解液中进行酶解。

本实用新型,酶解液的温度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导致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使黄精能有效的酶解。

优选地,加热槽1四周密封,加热槽1顶部设有放气口8,放气口8使加热槽1与大气连通,内部压力与大气相同,靠近加热槽1顶部的侧壁设有加料阀9,加热介质经过加料阀9进入到加热槽中,靠近加热槽1底部的侧壁设有出料阀10,当需要更换加热介质时,打开出料阀10,将加热介质排放。

出料斜坡7与酶解槽4底部之间的夹角α在120-150°之间,优选地,夹角α为145°。

在出料时,酶解桶5底部抵靠在出料斜坡7上,酶解桶5的底部与酶解液脱离,酶解液从漏液孔6流出并回流到酶解槽4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将酶解桶5中的酶解液沥干,出料斜坡7的作用在于,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的体力消耗,并方便沥干酶解桶中的酶解液。

加热器3为电加热棒或蒸汽盘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电加热棒或蒸汽盘管都是现有技术,其作用就是对加热槽1中的加热介质进行加热。

加热槽1上设有液位计11。液位计11可以是电子液位计,在本实施例中,液位计11为玻璃液位计,方便观察,且成本低。

加热槽1顶部设有一根牵引绳12,所述的酶解桶5穿过牵引绳12后悬挂在牵引绳12上,且酶解桶5位于酶解槽4内。也即,酶解桶5呈直线状排列,可以逐个加入到酶解槽4中,也可以逐个从酶解槽4中捞出。

本实施例中,漏液孔6密布在酶解桶5底部,在酶解桶5顶部设有桶耳13,所述的桶耳13中设有穿孔14,牵引绳12穿入到穿孔14中。桶耳13有两个且沿酶解桶5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当酶解桶5悬挂在牵引绳12上时,所述的酶解桶5底部与酶解槽4底部之间具有间隙。这是因为,酶解液可以通过间隙与酶解桶5中的酶解液进行流通,保证酶解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黄精先放入到酶解桶5中,牵引绳12穿过穿孔14,将酶解桶5呈悬置状态置于酶解槽4中,固定牵引绳的两端。

开启加料阀9,在加热槽1中加入加热介质,从液位计11中读出液面高度,加料完成后,开启加热器3,用温度计2读数,至合适温度区间(如50-55℃)的上限(55℃),关闭加热器3,酶解槽4中放入酶解液,加热介质对酶解液进行加热,当加热介质的温度到温度区间下限(50℃),打开加热器3,如此反复,直至加热介质的温度稳定在加热区间,此时酶解槽4中的温度与加热介质的温度相同。

酶解完成后,将酶解桶5中的酶解液沥干,取出黄精即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加热槽1、温度计2、加热器3、酶解槽4、酶解桶5、漏液孔6、出料斜坡7、放气口8、加料阀9、出料阀10、液位计11、牵引绳12、桶耳13、穿孔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