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接枝密度环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3148发布日期:2018-12-11 23:1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接枝密度环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接枝密度环梳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梳状聚合物是一类如蠕虫状的拓扑大分子结构,具有一个主心骨架和多个接枝侧链的聚合物,可以通过改变接枝的数量、种类、长度等方式来调节聚合物性能,在药物输送、生物传感器、润滑剂、纳米线、纳米管等领域备受青睐。现有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graftingthrough”,简言之是以大分子作为单体,直接进行聚合生成梳状聚合物;(2)“graftingfrom”,具体讲是在主心骨架上建立多个可引发聚合的位点,然后再通过“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开环聚合等技术来使多个侧链从主心骨架上“伸长”出来,从而生成梳状聚合物;(3)“graftingonto”,也就是说先分别合成主心骨架和侧链聚合物,然后再通过“click”等高效的化学反应,将接枝的侧链后修饰上去,从而生成梳状聚合物。

“graftingonto”这类方法在制备梳状聚合物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可调节性能,因为主心骨架和侧链是分别合成与表征的。然而,接枝密度往往受侧链与主心骨架之间的化学反应的高效性决定的。为了提高接枝密度,一系列高效的化学反应和超分子组装方法被用于构建梳状聚合物,例如:铜催化的叠氮/炔基环加成(cuaac)、巯基-双键偶联、diels-alder反应、活性酯与胺的取代反应、静电自组装-共价固定(esa-cf)。

梳状聚合物可根据骨架的不同,可分为线状、环状、星形、瓶形、树枝形等梳状聚合物。环梳状聚合物,作为梳状拓扑结构的一类,具备一个环状的主心骨架和多个接枝侧链。众所周知,环状聚合物由于无末端基的存在,与其线性前体相比,表现出很多优异的性能,如:更小的流体力学尺寸、更低的特性粘度、更高的密度、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在生物医药、材料学等领域获得很好的应用。环梳状聚合物,结合梳状和环状聚合物的特性,显然高分子领域成为一类极具潜力的拓扑结构,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在环状聚合物主链上利用小分子胺进行后修饰制备出功能化的环状聚合物,然后再通过高效的反应将聚合物链后修饰到功能化后的环状聚合物主链上,从而来构建环梳状聚合物;也可直接利用聚合物胺直接进行聚合物后修饰,来构建环梳状聚合物;这两种途径制备而成的环梳状聚合物均具有高接枝密度的特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甲酸酯单体为原料,在raft试剂存在下,溶剂中反应制备线性聚甲酸酯;

(2)惰性气体氛围下,溶剂中,线性聚甲酸酯经过光诱导反应得到环状聚甲酸酯;

(3)惰性气体氛围下,溶剂中,环状聚甲酸酯与小分子胺反应制备功能化环状聚合物;

(4)惰性气体氛围下,溶剂中,在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铜、铜盐存在下,功能化环状聚合物与线性叠氮化的聚苯乙烯反应制备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甲酸酯单体、raft试剂的摩尔比为(50~150):(1~2),优选100:1;甲酸酯单体为五氟苯基4-乙烯苯基甲酸酯;溶剂为甲苯;反应的温度为80~120℃,时间为4~10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光诱导为紫外光照反应6~24小时,紫外光照选自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低压汞灯;溶剂为二氯甲烷与乙腈,二氯甲烷与乙腈的体积比(0~1):(2~4),优选1:3。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中任意一种,优选四氢呋喃;环状聚甲酸酯与小分子胺的摩尔比(1~2):(40~80),优选1:60;反应为室温下搅拌反应6~24小时;小分子胺为炔丙胺。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功能化环状聚合物、线性叠氮化的聚苯乙烯、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铜、铜盐的摩尔比为(1~2):(20~40):(20~40):(10~20):(20~40),优选1:30:30:15:30;溶剂为thf与dmf,之间的体积比2~4:1~2,优选2:1;铜盐为溴化亚铜。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苯乙烯、2-溴-2-甲基丙酸乙酯(ebib)、溴化铜(cubr2)、n,n,n’,n’,n”-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抗坏血酸(aa)和苯甲醚混合后,于90℃搅拌反应2.5小时,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叠氮化钠(nan3)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后室温下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线性叠氮化的聚苯乙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甲酸酯单体为原料,在raft试剂存在下,溶剂中反应制备线性聚甲酸酯;

(2)惰性气体氛围下,溶剂中,线性聚甲酸酯经过光诱导反应得到环状聚甲酸酯;

(3)惰性气体氛围下,溶剂中,环状聚甲酸酯与端氨基聚合物反应制备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甲酸酯单体、raft试剂的摩尔比为(50~150):(1~2),优选100:1;甲酸酯单体为五氟苯基4-乙烯苯基甲酸酯;溶剂为甲苯;反应的温度为80~120℃,时间为4~10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光诱导为紫外光照反应6~24小时,紫外光照选自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低压汞灯;溶剂为二氯甲烷与乙腈,二氯甲烷与乙腈的体积比(0~1):(2~4),优选1:3。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环状聚甲酸酯与端氨基聚合物的摩尔比为1~2:10~30,优选1:18;溶剂为thf与dmf,之间的体积比1~2:1~2,优选1:1;端氨基聚合物为甲氧基聚乙二醇胺(peg-nh2)。

本发明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可表示如下:

(1)合成分子量为3000~6000g/mol的线性聚(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l-ppf4vb4.0k):

将单体(五氟苯基4-乙烯苯基甲酸酯)、raft试剂和溶剂甲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反应容器在真空线上冷冻-抽气-解冻循环三次,于80~120℃反应4~10小时,得到线性聚合物l-ppf4vb4.0k,其中单体、raft试剂之间的摩尔比50~150:1~2;

(2)线性聚合物的光诱导环化制备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

惰性气体氛围下,将聚合物(l-ppf4vb4.0k)和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乙腈)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室温搅拌情况下,溶液在紫外光源下光照反应6~24小时,得到环状的聚合物(c-ppf4vb4.0k),其中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与乙腈之间的体积比0~1:2~4;

(3)利用小分子对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进行后修饰,制备出功能化的环状聚合物(c-p1):

惰性气体氛围下,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炔丙胺和溶剂thf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反应6~24小时,得到功能化的环状聚合物(c-p1),其中,聚合物与炔丙胺之间的摩尔比1~2:40~80;

(4)利用高效的反应对环状聚合物(c-p1)进行聚合物后修饰,构建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

惰性气体氛围下,将环状聚合物(c-p1)、线性叠氮化的聚苯乙烯(l-ps-n3)、pmdeta和混合溶剂thf/dmf加入反应容器中;随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向反应容器中再加入溴化亚铜(cubr)和微量铜粉;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2~48小时,得到粗的环梳状聚合物,再使用循环制备级sec除去过量的线性叠氮化的聚苯乙烯,得到最终的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其中环状聚合物(c-p1)、线性叠氮化的聚苯乙烯(l-ps-n3)、pmdeta、cu和cubr之间的摩尔比1~2:20~40:20~40:10~20:20~40,溶剂thf与dmf之间的体积比2~4:1~2。

或者

(5)利用大分子对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直接进行聚合物后修饰,构建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pf4vb4.0k-g-peg):

惰性气体氛围下,将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peg-nh2和混合溶剂thf/dmf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反应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48小时,得到粗的环梳状聚合物(c-ppf4vb4.0k-g-peg),其中,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与peg-nh2之间的摩尔比为1~2:10~30,溶剂thf与dmf之间的体积比1~2:1~2。

本发明中,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氦气、氖气中的任意一种,优选氮气。

本发明中,以2,3-二甲基苯甲醚、五水合硫酸铜、过硫酸钾为原料,在乙腈/水混合溶剂中搅拌反应,制备2-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将alcl3加入2-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搅拌过夜,得到2-羟基-6-甲基苯甲醛;将2-羟基-6-甲基苯甲醛和溴丙醇加入到k2co3的dmf溶液中,90℃条件下反应过夜,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入hcl溶液,得到2-(3-羟基丙氧基)-6-甲基苯甲醛;将2-(3-羟基丙氧基)-6-甲基苯甲醛和4-氰基-4-(硫代苯甲酰硫基)戊酸溶解在二氯甲烷中,随后滴加带有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搅拌24h,得到raft试剂。

本发明方法中,活性酯与胺的取代反应用于聚合物的后修饰,是一类相当高效的化学反应,相对于其他的合成方法,可参与反应胺的种类很多、反应条件温和(如:室温、无催化剂),为合成新型功能化高分子材料提供了相当不错的合成途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首次结合光诱导化及活性酯与胺的取代反应制备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得到的环梳状聚合物依然保持分子量分布窄的特征;

(2)本发明利用自合成的raft试剂和单体(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在热聚合条件下进行raft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线性聚合物(l-ppf4vb4.0k),且热聚合过程中不需要另添加引发剂(如aibn),聚合组分仅需单体、raft试剂和溶剂即可;

(3)本发明利用光诱导环化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再利用小分子胺对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进行后修饰,制备出功能化的环状聚合物(c-p1),从核磁谱图分析,其后修饰效率达到~100%;

(4)本发明通过高效的点击反应,对环状聚合物(c-p1)进行聚合物后修饰,构建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从核磁谱图分析,其接枝效率也达到~100%。

附图说明

图1为raft试剂、单体和线性聚苯乙烯(l-ps-n3)的合成路线图;

图2为环梳状聚合物(c-p1-g-ps、c-ppf4vb4.0k-g-peg)的合成路线图;

图3为线性聚(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l-ppf4vb4.0k)和环状聚(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c-ppf4vb4.0k)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4为线性聚合物(l-ppf4vb4.0k)、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及功能化的环状聚合物(c-p1)的gpc流出曲线图(thf相);

图5为线性聚合物(l-ppf4vb4.0k)的质谱图;

图6为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的质谱图;

图7为功能化环状聚合物(c-p1)的质谱图;

图8为功能化环状聚合物(c-p1)和纯化后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9为功能化环状聚合物(c-p1)、线性聚苯乙烯(l-ps-n3)及纯化后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的gpc流出曲线图(thf相);

图10为环状聚合物(l-ppf4vb4.0k)、甲氧基聚乙二醇胺(peg-nh2)及环梳状聚合物(c-ppf4vb4.0k-g-peg)的gpc流出曲线图(dmf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线性聚(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l-ppf4vb4.0k)的合成

具体合成路线如图1和图2所示,方法如下:

2,3-二甲基苯甲醚(4.08g,30mmol),五水合硫酸铜(7.86g,31.5mmol),过硫酸钾(24.33g,90mmol)和乙腈/水(v/v,1/1,360ml)混合溶剂加入一个500ml的圆底烧瓶中。置于90℃的油浴中搅拌反应,直至薄层色谱显示所有初始原料(2,3-二甲基苯甲醚)被消耗,停止反应。反应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滤液通过旋蒸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淋洗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6/1(v/v)。最终产物2-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为黄色固体(2.46g,产率:54.6%)。

在0℃冰浴下,2-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2.5g,10mmol)溶解于干燥的二氯甲烷(20ml)。alcl3(4.0g,30mmol)加入到溶液中,室温搅拌过夜。混合溶液用水淬灭。反应液用二氯甲烷(4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滤液通过旋蒸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淋洗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6/1(v/v),得到2-羟基-6-甲基苯甲醛(1.22g,产率:89.6%)。

将得到的2-羟基-6-甲基苯甲醛(1g,7.34mmol)和溴丙醇(1.02g,7.34mmol)加入到k2co3(3.03g,22.02mmol)的dmf(20ml)溶液中。反应液在90℃条件下反应过夜。冷却到室温后,混合液抽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1mhcl溶液。混合液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并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抽滤,滤液通过旋蒸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淋洗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1(v/v),得到2-(3-羟基丙氧基)-6-甲基苯甲醛(0.72g,产率:50.5%)。

在0℃条件下,将得到的2-(3-羟基丙氧基)-6-甲基苯甲醛(358.1mg,1.84mmol)和4-氰基-4-(硫代苯甲酰硫基)戊酸(429.2mg,1.54mmol)溶解在5ml的二氯甲烷中。随后dcc(633.6mg)和dmap(37.54mg,0.31mmol)溶解在4ml的二氯甲烷中,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室温下搅拌24h,反应液抽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旋蒸浓缩。浓缩液用硅胶柱层析纯化,淋洗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5/1(v/v),最终产物为红色油状物,即为raft试剂(497.8mg,产率:71.0%)。

4-乙烯基苯甲酸(13.3g,90mmol),2,3,4,5,6-五氟苯酚(14.7g,80mmol)和dmap(1.95g,16mmol)溶解在150ml的thf中。dcc溶解在thf中,再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混合液抽滤除去不溶物,然后在用硅胶柱层析快速纯化,淋洗剂为正己烷。得到的粗产物在-20℃条件下用正己烷重结晶,即为单体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13.24g,产率:52.7%)

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6.28g,20mmol)、raft试剂(91.1mg,0.2mmol)溶解在10ml的甲苯中。聚合管在真空线上冷冻-抽气-解冻循环三次,置于110℃的油浴中反应7h。聚合管用冰水冷却后开封,然后在200ml正己烷中沉淀。沉淀的聚合物通过抽滤得到,真空箱30℃下干燥24小时,得到线性聚(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l-ppf4vb4.0k,789mg,转化率:12.4%),避免粘度影响,保证高的末端官能团度,即聚合物的完整性。

实施例2:线性聚合物的光诱导环化制备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

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方法如下:

氮气氛围下,聚合物(l-ppf4vb4.0k,15mg)和二氯甲烷(100ml)/乙腈(300ml)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室温下,溶液在紫外光源下光照反应12小时。溶液旋蒸浓缩,在冰正己烷中沉淀。沉淀的聚合物通过抽滤得到,真空箱30℃下干燥24小时,得到环状聚合物。(11.7mg,产率:78%),低压汞灯(120w,cel-lph120-254)作为紫外光照光源。

实施例3:利用小分子对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进行后修饰,制备出功能化的环状聚合物(c-p1)

具体合成如图2所示,方法如下:

氮气氛围下,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50mg,1.25×10-2mmol),炔丙胺(41.31mg,0.75mmol)和thf(600μl)加入2ml安瓿瓶中。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然后沉淀在正己烷中,反复沉淀3次。功能化的环状聚合物(c-p1)通过抽滤得到,真空箱30℃下干燥24小时(25.3mg)。

实施例4:对环状聚合物(c-p1)进行聚合物后修饰,构建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

具体合成如图1和图2所示,方法如下:

苯乙烯(9.06g,87.00mmol)、ebib(339.4mg,1.74mmol)、cubr2(111.7mg,0.05mmol)、pmdeta(173.30mg,1.5mmol)、aa(176.13mg,1.0mmol)和10ml的溶剂苯甲醚加入到25ml的schlenk瓶中。反应溶液置于90℃的油浴中,搅拌2.5小时。聚合物快速降温至室温,thf溶解并通过短小的中性氧化铝柱中,随后旋蒸溶剂浓缩。聚合物(l-ps-br)沉淀在甲醇中,通过抽滤得到,真空箱30℃下干燥24小时(3.23g,conv.%:34.4%)。

聚合物(l-ps-br,1.2g,0.5mmol)、nan3(488.0mg,7.5mmol)和8ml的dmf加入到一个圆底烧瓶中,室温下搅拌24小时。聚合物用thf溶解,并通过短小的中性氧化铝柱中除去过量的nan3,随后旋蒸溶剂浓缩。线性叠氮化的聚苯乙烯(l-ps-n3)沉淀在甲醇中,通过抽滤得到,真空箱30℃下干燥24小时(974.8mg,产率:81.2%)。

氮气氛围下,环状聚合物(c-p1,4.4mg,2×10-3mmol),l-ps-n3(150mg,6×10-2mmol),pmdeta(10.40mg,6×10-2mmol)和thf/dmf(v/v=2/1,6ml)加入10ml安瓿瓶中。cubr(8.61mg,6×10-2mmol)和cu(1.9mg,3×10-2mmol)加入上述溶液中。溶液进一步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聚合物沉淀在甲醇中,通过抽滤得到,真空箱30℃下干燥24小时。粗的环梳状聚合物,通过循环制备级sec除去过量的l-ps-n3得到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31.1mg)。

实施例5:利用大分子对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直接进行聚合物后修饰,构建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pf4vb4.0k-g-peg)

具体合成如图2所示,方法如下:

氮气氛围下,将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10mg,2.63×10-3mmol)、peg-nh2(95mg,4.7×10-2mmol)和混合溶剂thf/dmf(v/v=1/1,1ml)加入5ml的安瓿瓶中,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4h,再在冰乙醚中沉淀,通过抽滤得到,真空箱30℃下干燥24小时,得到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pf4vb4.0k-g-peg)(74.6mg)。

图3为线性聚(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l-ppf4vb4.0k)和环状聚(五氟苯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c-ppf4vb4.0k)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从图中可看出线性聚合物末端官能的团的出峰位置,且a/h/e/g的积分比值约为1/5/2/2,这说明聚合物具有末端高官能度。环化之后,醛基上氢的化学位移峰(a)明显消失,且苄基上的氢(k)也发生了化学位移,这侧面说明环状聚合物的合成。

图4中,成环之后,环状聚合物的gpc流出曲线向低分子量区域发生位移,这符合环状聚合物相比于同分子量的线性前体具有较小的流体力学体积这一特征。

图5为线性聚合物(l-ppf4vb4.0k),就图中的代表峰而言,是具备11个重复单元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实验值为3933.07da,与理论值3932.51da(±1da)相一致,且相邻的两组峰值差正好是一个重复单元的分子量。环化之后,环状聚合物跟线性聚合物没有分子量的差异,所以从图6中可以看出,实验值与理论值相符合,且与线性聚合物无大差别。结合核磁共振氢谱、gpc流出曲线图以及大分子质谱图综合分析,可以说明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的成功制备。

图7为功能化环状聚合物(c-p1)的大分子质谱图,图中为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相一致,相邻的两组峰值差正好是一个重复单元的分子量,这直接说明了酯交换反应的高效性,后修饰效率达到~100%,从而可以取得~100%的接枝率;再加上图8中c-p1的核磁共振氢谱的积分来看,a/b/c/d/e的比值约为2/2/1/2/1,也说明了酯交换反应的高效性,后修饰率达到~100%。图8中还附有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从图中a/b/c的比值约为2/1/2,说明了通过高效的点击反应成功制备了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

图9为功能化环状聚合物(c-p1)、线性聚苯乙烯(l-ps-n3)及纯化后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的gpc流出曲线比较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环梳状聚合物在点击化学反应之后,仍然保持着分子量分布较窄的特征,分子量分布控制在1.06。

图10为环梳状聚合物(c-ppf4vb4.0k-g-peg)、环状聚合物(l-ppf4vb4.0k)、甲氧基聚乙二醇胺(peg-nh2)的gpc流出曲线比较图,明显看出,除了分子量的明显增加,依然保持分子量分布窄(1.05)的特性,与前者情况相似;另从质谱测试也可发现,接枝率达到~100%。

本发明首先聚合制备线性的聚合物(l-ppf4vb4.0k),再利用光诱导环化的方法制备对应的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随后利用小分子胺(炔丙胺)对环状聚合物后修饰,得到功能化的环状聚合物(c-p1)后,再将叠氮化后的线性聚苯乙烯(l-ps-n3)后修饰到c-p1上,制备出高接枝密度的环梳状聚合物(c-p1-g-ps);也可利用大分子胺(甲氧基聚乙二醇胺,peg-nh2)直接对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进行后修饰,制备出高接枝密度的环状聚合物(c-ppf4vb4.0k-g-pe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