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0539发布日期:2018-11-17 00:1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外套是保护电缆不受自然环境以及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伤害的一层橡胶或橡胶合成套,并且能够绝缘保证外物不受伤害,电缆护套为包裹在电缆缆芯外的一层橡胶层,起到绝缘和保护内部导体的作用,电缆护套的质量好坏取决于护套的绝缘性能、耐火性以及机械性能。

多数电缆直接置于户外,接受风吹雨淋,电缆护套容易老化,特别在炎热夏日,电缆收阳光照射,表面温度快速增高,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电缆护套老化速度加快,很出现破裂漏电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30-50份、苯撑硅橡胶20-30份、三元乙丙橡胶30-40份、丙烯酸酯橡胶15-25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0-15份、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10-15份、偏苯三酸酯8-12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5份、玻璃纤维3-5份、防老剂1-2份、凝固剂1-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35-45份、苯撑硅橡胶22-28份、三元乙丙橡胶32-38份、丙烯酸酯橡胶18-22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2-14份、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11-13份、偏苯三酸酯9-11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5-4.5份、玻璃纤维3.5-4.5份、防老剂1.2-1.8份、凝固剂1.2-1.8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40份、苯撑硅橡胶25份、三元乙丙橡胶35份、丙烯酸酯橡胶20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3份、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12份、偏苯三酸酯1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份、玻璃纤维4份、防老剂1.5份、凝固剂1.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老剂为橡胶防老剂dtpd。

所述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氯乙烯树脂、苯撑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分别粉碎,过60-80目筛,混合均匀,获得混合颗粒;

2)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颗粒加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00-150℃,混炼20-30min后降温至80-100℃,加入玻璃纤维,混炼10-15min降温至60-80℃,再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偏苯三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防老剂、凝固剂,混炼20-30min后出料,静置3-5h,获得混炼产物;

3)将步骤2)获得的混炼产物粉碎后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温度80-100℃,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的电缆护套在各种原料的共同配合作用下,耐高温和防老化性能良好,使用寿命有效提高,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电缆护套生产的电缆可以在夏日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正常工作,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不易出现高温融化或破裂现象,安全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30份、苯撑硅橡胶20份、三元乙丙橡胶30份、丙烯酸酯橡胶15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0份、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10份、偏苯三酸酯8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份、玻璃纤维3份、防老剂1份、凝固剂1份。

其中,所述防老剂为橡胶防老剂dtpd。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氯乙烯树脂、苯撑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分别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获得混合颗粒;

2)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颗粒加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00℃,混炼20min后降温至80℃,加入玻璃纤维,混炼10min降温至60℃,再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偏苯三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防老剂、凝固剂,混炼20min后出料,静置3h,获得混炼产物;

3)将步骤2)获得的混炼产物粉碎后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温度80℃,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35份、苯撑硅橡胶22份、三元乙丙橡胶32份、丙烯酸酯橡胶18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4份、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13份、偏苯三酸酯11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5份、玻璃纤维4.5份、防老剂1.2份、凝固剂1.2份。

其中,所述防老剂为橡胶防老剂dtpd。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氯乙烯树脂、苯撑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分别粉碎,过70目筛,混合均匀,获得混合颗粒;

2)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颗粒加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20℃,混炼25min后降温至90℃,加入玻璃纤维,混炼12min降温至70℃,再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偏苯三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防老剂、凝固剂,混炼25min后出料,静置4h,获得混炼产物;

3)将步骤2)获得的混炼产物粉碎后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温度90℃,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40份、苯撑硅橡胶25份、三元乙丙橡胶35份、丙烯酸酯橡胶20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3份、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12份、偏苯三酸酯1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份、玻璃纤维4份、防老剂1.5份、凝固剂1.5份。

其中,所述防老剂为橡胶防老剂dtpd。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氯乙烯树脂、苯撑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分别粉碎,过70目筛,混合均匀,获得混合颗粒;

2)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颗粒加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20℃,混炼25min后降温至90℃,加入玻璃纤维,混炼12min降温至70℃,再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偏苯三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防老剂、凝固剂,混炼25min后出料,静置4h,获得混炼产物;

3)将步骤2)获得的混炼产物粉碎后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温度90℃,即可。

实施例4

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45份、苯撑硅橡胶28份、三元乙丙橡胶38份、丙烯酸酯橡胶22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2份、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11份、偏苯三酸酯9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5份、玻璃纤维3.5份、防老剂1.8份、凝固剂1.8份。

其中,所述防老剂为橡胶防老剂dtpd。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氯乙烯树脂、苯撑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分别粉碎,过70目筛,混合均匀,获得混合颗粒;

2)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颗粒加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20℃,混炼25min后降温至90℃,加入玻璃纤维,混炼12min降温至70℃,再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偏苯三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防老剂、凝固剂,混炼25min后出料,静置4h,获得混炼产物;

3)将步骤2)获得的混炼产物粉碎后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温度90℃,即可。

实施例5

一种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50份、苯撑硅橡胶30份、三元乙丙橡胶40份、丙烯酸酯橡胶25份、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5份、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15份、偏苯三酸酯12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份、玻璃纤维5份、防老剂2份、凝固剂2份。

其中,所述防老剂为橡胶防老剂dtpd。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老化耐高温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氯乙烯树脂、苯撑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分别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获得混合颗粒;

2)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颗粒加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50℃,混炼30min后降温至100℃,加入玻璃纤维,混炼15min降温至80℃,再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偏苯三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防老剂、凝固剂,混炼30min后出料,静置5h,获得混炼产物;

3)将步骤2)获得的混炼产物粉碎后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温度100℃,即可。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玻璃纤维,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玻璃纤维,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3所制备的电缆护套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电缆护套在各种原料的共同配合作用下,耐高温和防老化性能良好,使用寿命有效提高,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电缆护套生产的电缆可以在夏日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正常工作,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不易出现高温融化或破裂现象,安全性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