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3334发布日期:2018-12-11 23:1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塑料是一类具备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材料,抗菌塑料是指在塑料中添加抗菌剂,使塑料制品本身具有抑菌性,在一定时间内将附着在塑料上的细菌杀死或抑制细菌在其繁殖。抗菌剂是使细菌等微生物不能发育,或抑制它发育的物质。

本技术合成出一种新型ag-cu/zro2抗菌剂,它可以很好地提升聚烯烃材料的抗菌性能。这种聚烯烃材料至今尚未见于报道,这对于扩展抗菌剂的种类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改善聚烯烃材料的抗菌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菌剂,为ag-cu/zro2抗菌剂,用于聚烯烃材料。

上述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纳米二氧化锆、焦磷酸钠、十二烷硫酸钠及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调节溶液ph=7,形成溶液a;

(2)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氨水溶液及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形成溶液b;

(3)称取一定量的溶液a、溶液b及壳聚糖,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常温搅拌反应2-4h,得溶液c;

(4)将溶液c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得抗菌剂ag-cu/zro2。

步骤(1)中纳米二氧化锆、焦磷酸钠、十二烷硫酸钠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60-80):(0.3-0.5):(1-3):(120-160)。

步骤(2)中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氨水溶液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0-30):(10-20):(12-16):(80-100)。

步骤(3)中溶液a、溶液b及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0-60):(24-30):(6-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抗菌剂ag-cu/zro2,这种抗菌剂抗菌性能良好,提高了聚烯烃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如下:

纳米二氧化锆,苏州优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焦磷酸钠,杭州同和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硫酸钠,苏州绿全化工有限公司;硝酸银溶液,成都化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硝酸铜溶液,济南翱翔化工有限公司;氨水溶液,安徽保群化工有限公司;壳聚糖,郑州旭金化工产品有限公司;pbt(型号2002u),日本宝理;pp(型号z30s),茂名石化;pe(型号5070),盘锦乙烯;pa6(型号cm1017),日本东丽;ps(型号350),台湾省国乔。

本申请各实施例所用的测试仪器如下:

zsk30型双螺杆挤出机,德国w&p公司;jl-1000型拉力试验机,广州市广才实验仪器公司生产;htl900-t-5b型注射成型机,海太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xcj-500型冲击测试机,承德试验机厂生产;qt-1196型拉伸测试仪,东莞市高泰检测仪器有限公司;qd-gjs-b12k型高速搅拌机,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剂,为ag-cu/zro2抗菌剂,用于聚烯烃材料。

上述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纳米二氧化锆、焦磷酸钠、十二烷硫酸钠及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调节溶液ph=7,形成溶液a;纳米二氧化锆、焦磷酸钠、十二烷硫酸钠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60-80):(0.3-0.5):(1-3):(120-160)。

(2)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氨水溶液及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形成溶液b;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氨水溶液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0-30):(10-20):(12-16):(80-100)。

(3)称取一定量的溶液a、溶液b及壳聚糖,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常温搅拌反应2-4h,得溶液c;溶液a、溶液b及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0-60):(24-30):(6-12)。

(4)将溶液c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得抗菌剂ag-cu/zro2。

实施例1

(1)称取600g纳米二氧化锆、3g焦磷酸钠、10g十二烷硫酸钠、1.2k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调节溶液ph=7,形成溶液a。

(2)称取200g硝酸银溶液、100g硝酸铜溶液、120g氨水溶液、800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形成溶液b。

(3)称取400g溶液a、240g溶液b、60g壳聚糖,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常温搅拌反应2h,得溶液c。

(4)将溶液c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得抗菌剂p1。

应用例1

取4份p1加入到96份聚丙烯(pp)中,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p复合材料x1。

其中,双螺杆挤出机包括顺次排布的六个温度区,第一温度区的温度为170℃,第二温度区的温度为220℃,第三温度区的温度为230℃,第四温度区的温度为240℃,第五温度区的温度为240℃,第六温度区的温度为240℃,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为230℃,螺杆转速为220r/min。

对比例1

取96份聚丙烯(pp),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p复合材料d1。

上述应用例1及对比例1制备的pp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x1比d1的抗菌性好,这说明加入本技术的抗菌剂后,pp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更好。

实施例2

(1)称取800g纳米二氧化锆、5g焦磷酸钠、30g十二烷硫酸钠、1.6k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调节溶液ph=7,形成溶液a。

(2)称取300g硝酸银溶液、200g硝酸铜溶液、160g氨水溶液、1.0k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形成溶液b。

(3)称取600g溶液a、300g溶液b、120g壳聚糖,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常温搅拌反应4h,得溶液c。

(4)将溶液c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得抗菌剂p2。

应用例2

取4份p2加入到96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bt复合材料x2。

其中,双螺杆挤出机包括顺次排布的六个温度区,第一温度区的温度为200℃,第二温度区的温度为260℃,第三温度区的温度为260℃,第四温度区的温度为260℃,第五温度区的温度为260℃,第六温度区的温度为260℃,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为260℃,螺杆转速为300r/min。

对比例2

取96份pbt,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bt复合材料d2。

上述应用例2及对比例2制备的pbt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x2比d2的抗菌性好,这说明加入本技术的抗菌剂后,pbt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更好。

实施例3

(1)称取700g纳米二氧化锆、4g焦磷酸钠、20g十二烷硫酸钠、1.4k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调节溶液ph=7,形成溶液a。

(2)称取250g硝酸银溶液、150g硝酸铜溶液、140g氨水溶液、900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形成溶液b。

(3)称取500g溶液a、270g溶液b、90g壳聚糖,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常温搅拌反应3h,得溶液c。

(4)将溶液c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得抗菌剂p3。

应用例3

取4份p3加入到96份聚乙烯(pe)中,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e复合材料x3。

其中,双螺杆挤出机包括顺次排布的六个温度区,第一温度区的温度为120℃,第二温度区的温度为180℃,第三温度区的温度为180℃,第四温度区的温度为180℃,第五温度区的温度为180℃,第六温度区的温度为180℃,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为180℃,螺杆转速为300r/min。

对比例3

取96份pe,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e复合材料d3。

上述应用例3及对比例3制备的pe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x3比d3的抗菌性好,这说明加入本技术的抗菌剂后,pe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更好。

实施例4

(1)称取770g纳米二氧化锆、3g焦磷酸钠、18g十二烷硫酸钠、1.3k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调节溶液ph=7,形成溶液a。

(2)称取230g硝酸银溶液、180g硝酸铜溶液、130g氨水溶液、950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形成溶液b。

(3)称取440g溶液a、290g溶液b、110g壳聚糖,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常温搅拌反应2h,得溶液c。

(4)将溶液c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得抗菌剂p4。

应用例4

取4份p4加入到96份聚酰胺6(pa6)中,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a6复合材料x4。

其中,双螺杆挤出机包括顺次排布的六个温度区,第一温度区的温度为230℃,第二温度区的温度为260℃,第三温度区的温度为260℃,第四温度区的温度为260℃,第五温度区的温度为260℃,第六温度区的温度为260℃,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为250℃,螺杆转速为320r/min。

对比例4

取96份pa6,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a6复合材料d4。

上述应用例4及对比例4制备的pa6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x4比d4的抗菌性好,这说明加入本技术的抗菌剂后,pa6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更好。

实施例5

(1)称取620g纳米二氧化锆、5g焦磷酸钠、14g十二烷硫酸钠、1.35k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调节溶液ph=7,形成溶液a。

(2)称取260g硝酸银溶液、150g硝酸铜溶液、130g氨水溶液、920g去离子水,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形成溶液b。

(3)称取480g溶液a、290g溶液b、100g壳聚糖,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常温搅拌反应2h,得溶液c。

(4)将溶液c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得抗菌剂p5。

应用例5

取4份p5加入到96份苯乙烯(ps)中,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s复合材料x5。

其中,双螺杆挤出机包括顺次排布的六个温度区,第一温度区的温度为160℃,第二温度区的温度为200℃,第三温度区的温度为200℃,第四温度区的温度为200℃,第五温度区的温度为200℃,第六温度区的温度为200℃,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为200℃,螺杆转速为280r/min。

对比例5

取96份ps,经高混机搅拌10min,接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得到ps复合材料d5。

上述应用例5及对比例5制备的ps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x5比d5的抗菌性好,这说明加入本技术的抗菌剂后,ps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更好。

本技术方案描述了一种新型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且用它制得的聚烯烃材料在抗菌性能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对于扩展抗菌剂的种类与应用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