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5737发布日期:2019-01-02 23:3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还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为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通过旋涂或者真空蒸镀沉积一层有机材料制备而成的器件,一个经典的三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由阳极产生的空穴经空穴传输层跟由阴极产生的电子经电子传输层结合在发光层形成激子,而后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改变发光层的材料来调节发射各种需要的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宽视角、低能耗、效率高、薄、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适用温度范围广、低驱动电压、可制作柔性可弯曲与透明的显示面板以及环境友好等独特优点,可以应用在平板显示器和新一代照明上,也可以作为lcd的背光源。自从20世纪80年代底发明以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已经在产业上有所应用,比如作为相机和手机等屏幕,但是目前的oled器件由于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等因素制约其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大屏幕显示器。而制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另外由于oled器件在施加电压运行的时候,会产生焦耳热,使得有机材料容易发生结晶,影响了器件的寿命和效率,因此,也需要开发稳定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oled材料中,由于大多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传输空穴的速度要比传输电子的速度快,容易造成发光层的电子和空穴数量不平衡,这样器件的效率就比较低。三(8-羟基喹啉)铝(alq3)自发明以来,已经被广泛地研究,但是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它的电子迁移率还是很低,并且自身会降解的内在特性,在以之为电子传输层的器件中,会出现电压下降的情况,同时,由于较低的电子迁移率,使得大量的空穴进入到alq3层中,过量的空穴以非发光的形式辐射能量,并且在作为电子传输材料时,由于它发绿光的特性,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因此,发展稳定并且具有较大电子迁移率的电子传输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广泛使用具有重大的价值。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为具有如下结构式i的化合物:其中,l选自单键、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n为2或3或4。优选地,l选自单键或以下芳基及杂芳基:苯基、萘基、联苯基、芴基、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三嗪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芳基和杂芳基进一步被c1-c12的烷基取代。优选地,所述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为下列结构式1-50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以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晶体管或有机光感受器领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包含阳极、阴极和有机层,有机层包含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有机层中至少一层含有如结构式i所述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有机层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或者有机层为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或者有机层为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或者有机层为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阻挡层;或者有机层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阻挡层;或者有机层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阻挡层。优选地,所述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所在的层为电子传输层。如结构式i所述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单独使用,或和其它化合物混合使用;如结构式i所述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化合物,也可以同时使用结构式i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单独使用一种选自结构式1-50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或同时使用两种以上选自结构式1-50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层的总厚度为1-1000nm,优选50-500nm。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使用本发明具有结构式i的化合物时,可以搭配使用其他材料,如在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阻挡层中等,而获得蓝光、绿光、黄光、红光或者白光。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所需材料具有很好的空穴传输性能,能够有效地把空穴从阳极传输到发光层上。除了可以使用具有本发明的化合物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小分子和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咔唑类化合物、三芳香胺化合物、联苯二胺化合物、芴类化合物、酞菁类化合物、六氰基六杂三苯(hexanitrilehexaazatriphenylene)、2,3,5,6-四氟-7,7',8,8'-四氰二甲基对苯醌(f4-tcnq)、聚乙烯基咔唑、聚噻吩、聚乙烯或聚苯磺酸。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具有很好的发光特性,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可见光的范围。除本发明的具有结构式i化合物外,还可以含有如下化合物,但是不限于此,萘类化合物,芘类化合物,芴类化合物,菲类化合物,类化合物,荧蒽类化合物,蒽类化合物,并五苯类化合物,苝类化合物,二芳乙烯类化合物,三苯胺乙烯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有机金属螯合物。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要求具有很好的电子传输性能,能够有效地把电子从阴极传输到发光层中,具有很大的电子迁移率。除本发明的具有结构式i化合物外,还可以选择如下化合物,但是不限于此:氧杂恶唑、噻唑类化合物、三氮唑类化合物、三氮嗪类化合物、三氮杂苯类化合物、喔啉类化合物、二氮蒽类化合物、含硅杂环类化合物、喹啉类化合物、菲啰啉类化合物、金属螯合物(如alq3)、氟取代苯类化合物、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注入层,可以有效的把电子从阴极注入到有机层中,主要选自碱金属或者碱金属的化合物,或选自碱土金属或者碱土金属的化合物或者碱金属络合物,可以选择如下化合物,但是不限于此: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碱金属的氧化物或者卤化物、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者卤化物、稀土金属的氧化物或者卤化物、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的有机络合物;优选为锂、氟化锂、氧化锂、氮化锂、8-羟基喹啉锂、铯、碳酸铯、8-羟基喹啉铯、钙、氟化钙、氧化钙、镁、氟化镁、碳酸镁、氧化镁,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物使用,也可以跟其他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配合使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有机层的每一层,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法、分子束蒸镀法、溶于溶剂的浸涂法、旋涂法、棒涂法或者喷墨打印等方式制备。对于金属电机可以使用蒸镀法或者溅射法进行制备。器件实验表明,本发明如结构式i所述的含咪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较好热稳定性、高发光效率、高发光纯度。采用该化合物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电致发光效率良好和色纯度优异以及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图,其中,110代表为玻璃基板,120代表为阳极,130代表为空穴传输层,140代表为发光层,150代表为电子传输层,160代表为电子注入层,170代表为阴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详细叙述本发明,特举以下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实施例1中间体c的合成路线中间体a的合成方法在烧瓶中,依次加入4-溴-2-氟苯甲醛(20g,0.1mol),苯并咪唑(12g,0.1mol),水合三氯化铁(10mmol),磷酸钾(0.2mol)和dmf(200ml),在120℃下反应20小时,冷却,加水,用二氯甲烷萃取,干燥,浓缩,出产物经柱层析纯化得到产物21.7g,产率73%。中间体b的合成方法在烧瓶中,依次加入中间体a(20g,57mmol),无水四氢呋喃(250ml),常温下,缓慢加入2-联苯基溴化镁格式试剂(75mmo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缓慢加入稀盐酸调节ph至7,用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加入醋酸(200ml)和浓盐酸(10ml),加热回流5小时,冷却,除去溶剂,加入乙醇,过滤,干燥得到产物18g,产率73%。化合物c的合成方法在烧瓶中,依次加入中间体b(20g,46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14g,55mmol),醋酸钾(8.6g,90mmol),二氧六环(220ml),pd(dppf)cl2(0.5g),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12小时,冷却,除去溶剂,加水,用二氯甲烷萃取,干燥,浓缩,粗产品经柱层析纯化得到15g,产率68%。实施例2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中间体d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与中间体a的一样,用原料5-溴-2-氟苯甲醛代替4-溴-2-氟苯甲醛,产率69%。中间体e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与中间体b的合成一样,所用原料为中间体d,产率65%。中间体f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与中间体c的一样,所用原料为中间体e,产率为71%。实施例3化合物1的合成路线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在烧瓶中,依次加入中间体e(2g,4.6mmol),中间体f(2.2g,4.6mmol),碳酸钾(0.94g,6.9mmol),四氢呋喃(15ml),水(10ml),四三苯基膦钯(0.1g),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12小时,冷却,用二氯甲烷萃取,干燥,浓缩,粗产品经柱层析纯化得到2.4g,产率73%。其他实施例化合物的合成与化合物1的合成一样,所用原料为原料具体如表1:表1原料及产率实施例10-16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制备oled首先,将透明导电ito玻璃基板110(上面带有阳极120)(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次经:去离子水,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洗净,再用氧等离子处理30秒。然后,蒸镀npb,形成60nm厚的空穴传输层130。然后,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37.5nm厚的alq3掺杂1%c545t作为发光层140。然后,在发光层上蒸镀37.5nm厚本发明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层150。最后,蒸镀1nmlif为电子注入层160和100nmal作为器件阴极170。所制备的器件(结构示意图见图1)用photoresearchpr650光谱仪测得的在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的效率如表1。比较例1除了电子传输层用alq3代替本发明化合物外,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0-16一样。所制备的器件(结构示意图见图1)用photoresearchpr650光谱仪测得的在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的功率效率如表2。表2实验结果实施例化合物功率效率(lm/w)颜色1016.1绿光1136.0绿光1256.2绿光13186.3绿光14206.2绿光15226.1绿光16236.3绿光比较例1alq35.0绿光由表2可知,在相同的条件下,应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高于比较例,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高的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的效率和光纯度。器件中所述结构式如下: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