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0689发布日期:2019-04-30 19:0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酱料的发酵池。



背景技术:

酱料在生产时,通常将酱料倒入发酵池中,通过加热发酵池壁体,以对酱料加热和保温。但发酵池容积大,热量从发酵池的壁体向四周传递,热传导的效果慢,使得酱料的温度不均匀,影响酱料的发酵;而且酱料发酵时需要氧气作用,但酱料较为粘稠,氧气不能与酱料充分接触,也会影响酱料的发酵,甚至影响酱料的风味和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酱料的温度均匀、保证酱料与氧气接触的发酵池,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酵池,包括发酵池本体、盖体和搅拌机构,所述发酵池本体上端敞口,所述盖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发酵池本体的上端敞口处,并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发酵池本体的上端敞口;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发酵池本体内,并与所述盖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转轴、多个桨叶和两根固定杆,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发酵池本体相对的两侧内壁的位置,多个所述桨叶分别沿周向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周上,所述桨叶分别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布,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转轴的两端端部的位置;两根所述固定杆均竖直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其下端分别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其上端分别与所述盖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桨叶转动。

所述桨叶转动带动酱料转动,可均匀酱料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设有多个,并均匀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为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同步带动对应的所述转轴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为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盖体的一侧与所述发酵池本体上端敞口的一侧铰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发酵池本体上端对应所述盖体另一侧的两端,其伸缩端分别与所述盖体的另一侧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同步驱动所述盖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发酵池本体的上端敞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桨叶的形状为一侧开口的盒体。

所述伸缩杆或者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可带动所述转轴和所述桨叶上下移动,可沿垂直方向均匀酱料的温度;同时,也保证下方的酱料随桨叶向上移动并转动,以使酱料充分的与氧气接触。

一侧开口盒体的所述桨叶可充分带动酱料随桨叶转动,有利于均匀酱料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池本体包括内池和外池,所述内池设置在外池内部,且所述外池的内壁与所述内池的外壁构成密闭的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通过管道连接蒸汽发生装置。

蒸汽的温度高,能有效的传递热量给内池的壁体;且内池、外池的结构能保证内池均匀受热,并避免热量的损失。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发酵池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发酵池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发酵池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述一种发酵池包括发酵池本体1、盖体2和多个搅拌机构3;多个所述搅拌机构3设置在所述发酵池本体1内,并均匀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盖体2的下方。

所述发酵池本体1包括内池11和外池12,所述内池11设置在所述外池12内壁,所述内池11的外壁与所述外池12的内壁构成密闭的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通过管道与蒸汽发生装置13连通。其中所述内池11的材料为不锈钢,内池11内放置有酱料,所述蒸汽发生装置13产生蒸汽,并输入至所述加热腔室中,蒸汽对内池11的不锈钢壁体加热,以对内池11内的酱料加热。

所述内池11上端敞口,所述盖体2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池11的上方,并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内池11的上端敞口。

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驱动装置、转轴31、多个桨叶32和两根固定杆33,所述转轴31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发酵池本体1两对的两侧的内壁的位置,多个所述桨叶32分别沿周向均匀的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轴31的外周上,每个所述桨叶32分别沿所述转轴31的轴向分布,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转轴31两端端部的位置。

两根所述固定杆33均竖向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其上端分别与所述盖体2的端转动连接,其下端分别与所述转轴3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轴31的一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31带动所述桨叶32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桨叶32的形状为一侧开口的盒体,所述桨叶32与开口相邻的一侧与所述转轴31固定连接,当所述桨叶32随所述转轴31转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桨叶32的开口的方向与所述转轴31最高点转动的方向一致,呈盒体状的所述桨叶32可充分带动酱料翻腾。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轴31转动,以带动所述桨叶32转动,桨叶32搅拌酱料,使得酱料的温度均匀。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固定杆33为伸缩杆,所述固定杆33同步带动对应的所述转轴31上下移动,且所述伸缩杆为电动推杆。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轴31的一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31带动所述桨叶32转动,桨叶32搅拌酱料,使得酱料的温度均匀;同时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可驱动所述转轴31和所述驱动装置上下移动,使酱料沿垂直方向的温度均匀;同时桨叶32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带动酱料上下移动,使酱料与氧气充分接触。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搅拌机构3还包括两个第二伸缩装置35,所述盖体2的一侧与所述内池11一侧的上端敞口的一侧铰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5分别安装在所述发酵池本体1上端对应所述盖体2另一侧的两端,其伸缩端分别与所述盖体2另一侧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5同步驱动所述盖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发酵池本体的上端敞口处。

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5可驱动所述盖体2升降,以带动所述转轴31和所述桨叶32升降,同时桨叶32转动,带动酱料上下并翻腾,使酱料的温度均匀,并与氧气充分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