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安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3816发布日期:2019-03-30 08:1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安全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柜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

目前市场上的生物安全柜设置为半包围结构,将工作人员包裹在安全柜的内部,这种设置可以保护操作者,但是生物安全柜的体积有限,容易对操作者的操作造成限制,不利于操作者的顺利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安全柜,旨在解决生物安全柜设置为半包围结构,将工作人员包裹在安全柜的内部,这种设置可以保护操作者,但是生物安全柜的体积有限,容易对操作者的操作造成限制,不利于操作者的顺利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组件、换气组件和隔离组件,所述柜体组件包括支脚、支撑台、背板、通气道、进气槽、台面和侧板,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脚,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支脚的上表面,所述背板和所述侧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台,所述背板和所述侧板均位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背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气道、所述进气槽和所述台面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台,所述进气槽和所述台面均位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换气组件包括风机、外排过滤器、内部过滤器和箱体,所述风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和所述通气道相通,所述外排过滤器和所述内部过滤器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外排过滤器和所述内部过滤器位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所述箱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所述箱体位于所述背板的上方,所述风机、所述外排过滤器和所述内部过滤器均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隔离组件包括转轴、套板、紧固螺栓、内板、弧片和螺旋钮,所述套板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套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壁,所述紧固螺栓螺接于所述套板,所述紧固螺栓位于所述套板的外侧面,所述内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套板、所述内板位于所述套板的内部,所述弧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套板,所述弧片位于所述套板的外侧面,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弧槽,所述螺旋钮螺接于所述弧槽,所述螺旋钮位于所述弧槽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弧片通过所述螺旋钮在所述弧槽的内部滑动,且所述弧片和所述弧槽均设置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内板收容于所述套板的内部,且所述内板的长度为所述套板长度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所述套板和所述内板为倾斜设置,且倾斜的方向为从内向外。

优选的,所述背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台面以及所述内板组成工作空间。

优选的,所述进气槽设置有两处,分别为所述台面的前后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安全柜,通过设置所述内板和所述套板以及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内板收容进所述套板中,并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固定,一方面方便了所述内板的收叠,节省了空间,另一方面让出了空间方便操作者的使用,所述内板和所述套板以所述转轴为轴转动,从而所述弧片在所述弧槽上滑动时,将所述套板和所述内板外翻,将工作的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扩大,可调节的操作空间,为操作者的使用提供了心仪操作空间,宽大的空间避免了对操作者的限制,进而避免了因施展不方便造成实验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组件、11-支脚、12-支撑台、13-背板、14-通气道、15-进气槽、16-台面、17-侧板、2-换气组件、21-风机、22-外排过滤器、23-内部过滤器、24-箱体、3-隔离组件、31-转轴、32-套板、33-紧固螺栓、34-内板、35-弧片、36-螺旋钮、37-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安全柜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组件1、换气组件2和隔离组件3,柜体组件1包括支脚11、支撑台12、背板13、通气道14、进气槽15、台面16和侧板17,支撑台12固定连接于支脚11,支撑台12位于支脚11的上表面,背板13和侧板17均固定连接于支撑台12,背板13和侧板17均位于支撑台12的上表面,背板13的内部开设有通气道14、进气槽15和台面16均可拆卸连接于支撑台12,进气槽15和台面16均位于支撑台12的上表面,换气组件2包括风机21、外排过滤器22、内部过滤器23和箱体24,风机21固定连接于箱体24,风机21位于箱体24的内部,且风机21的进气口和通气道14相通,外排过滤器22和内部过滤器23均固定连接于箱体24,外排过滤器22和内部过滤器23位于箱体24的内表面,箱体24固定连接于背板13,箱体24位于背板13的上方,风机21、外排过滤器22和内部过滤器23均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隔离组件3包括转轴31、套板32、紧固螺栓33、内板34、弧片35和螺旋钮36,套板32通过转轴31转动连接于箱体24,套板32位于箱体24的外侧壁,紧固螺栓33螺接于套板32,紧固螺栓33位于套板32的外侧面,内板34滑动连接于套板32、内板34位于套板32的内部,弧片35固定连接于套板32,弧片35位于套板32的外侧面,侧板17的外表面开设有弧槽37,螺旋钮36螺接于弧槽37,螺旋钮36位于弧槽37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内板34收容进套板32中,可以将内板34进行收叠,让出了空间,使得工作空间的范围变大,方便对操作者的进入和操作,内板34和套板32以转轴31为中轴转动,从而将弧片35在弧槽37上向外滑动时,可以将套板32和内板34进行外翻,从而将工作的空间进一步的增加,为操作者的使用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空间,避免了对操作者的限制造成实验的误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密封的箱体24可以保证被风机21吸收过来的气体只能够从上、下两侧的外排过滤器22和内排过滤器中排出,保证了空气流动的唯一性和周围空气环境的洁净,在使用时,外部电源成功连接,然后启动风机21、内部过滤器23和外排过滤器22,首先操作者将内板34上拉,使得内部啊收容到套板32中,并拧动紧固螺栓33,将套板32和内板34进行相对固定,然后外拉套板32,套板32的外拉带动弧片35在弧槽37的内部滑动,然后操作者根据自身需使用的情况,进行外翻的控制,随后拧动螺旋钮36将弧片35和弧槽37进行固定,然后操作者开始将实验装置放入其中,进行实验,风机21首先通过两个进气槽15将空气和实验后的气体从通气道14吸入风机21内部,然后排放到密封的箱体24内部,一部气体从外排过滤器22中过滤后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另一部分通过内部过滤器23进入到工作空间中,进行再次的使用。

进一步的,弧片35通过螺旋钮36在弧槽37的内部滑动,且弧片35和弧槽37均设置为圆弧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弧片35在弧槽37内部的滑动,从而可以将套板32和内板34以转轴31为中轴进行外翻,从而扩大了整个工作空间,螺旋钮36用来将弧片35和弧槽37进行相对固定的,从而保证了对工作空间的实时调整和扩大范围的控制,圆弧状的弧片35和弧槽37方便轴转动。

进一步的,内板34收容于套板32的内部,且内板34的长度为套板32长度的三分之二;套板32和内板34为倾斜设置,且倾斜的方向为从内向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套板32内部收容内板34,将内板34收进套板32的内部,使得工作空间的范围变大,方便对操作者的进入和操作,内板34的长度为套板32长度的三分之二,防止过长对操作者造成干扰以及套板32收容不下,倾斜设置的套板32和内板34,从而工作空间的下方进行放大,方便操作者在工作空间下方的操作。

进一步的,背板13、侧板17和台面16以及内板34组成工作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背板13、侧板17和台面16以及内板34组成工作空间,将台面16的四周进行遮挡隔离,一方面防止周围对实验的干扰,另一方面防止实验的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进一步的,进气槽15设置有两处,分别为台面16的前后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台面16的前后两处都设置有进气槽15,前端的进气槽15用来将工作空间前的空气进行吸入,防止空气对操作的影响和为后续提供源源不断的空气,后端的进气槽15用来将工作空间中的气体进行吸入,防止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空间的污染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外部电源成功连接,然后启动风机21、内部过滤器23和外排过滤器22,首先操作者将内板34上拉,使得内部啊收容到套板32中,并拧动紧固螺栓33,将套板32和内板34进行相对固定,然后外拉套板32,套板32的外拉带动弧片35在弧槽37的内部滑动,然后操作者根据自身需使用的情况,进行外翻的控制,随后拧动螺旋钮36将弧片35和弧槽37进行固定,然后操作者开始将实验装置放入其中,进行实验,风机21首先通过两个进气槽15将空气和实验后的气体从通气道14吸入风机21内部,然后排放到密封的箱体24内部,一部气体从外排过滤器22中过滤后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另一部分通过内部过滤器23进入到工作空间中,进行再次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