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2298发布日期:2019-04-13 00:3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装置。



背景技术:

雨生红球藻又被叫做湖生红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绿藻,属于团藻目,红球藻科。雨生红球藻由于其自身的抗氧化特性,广泛应用在化妆品、保健品产业中。

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分内外两层组成,胶样的物质填充了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的空隙,细胞质连丝连接着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为卵形,前端乳头突起不与细胞壁连结,成熟的细胞乳头突起不明显。游动细胞具有2条(少数4条)顶生、等长、约等于体长的鞭毛,通过前端的叉状胶质伸出细胞壁。细胞核位于中央位置,有明显的核膜和核仁。伸缩泡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并且不规则地分散在原生质体内。色素体可呈现多种形态,如杯状、网状、环状或是颗粒状。

目前,国内外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主要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声提取、微波提取、高压均质或研磨后溶剂萃取、酶解提取等,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破壁效果差,导致提取率低、所需设备昂贵,同时采用均质机进行破壁,破壁压力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并且所需的超高压力不适宜进行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装置,能够提高对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效果及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装置,包括静研磨盘及动研磨盘,所述静研磨盘设置在动研磨盘的上方,所述静研磨盘与动研磨盘的结合面构成研磨面,所述静研磨盘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研磨面连通,所述动研磨盘上设置有排料口,所述动研磨盘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动研磨盘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导柱上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动研磨盘的下板面及支撑板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支撑板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动研磨盘转动且转轴竖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将待破壁的雨生红球藻从进料口投入静研磨盘与动研磨盘的结合面内,启动驱动机构,从而使得动研磨盘高速转动,并且利用支撑弹簧可使得动研磨盘与静研磨盘抵靠,从而可有效提高对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效果,该装置能够提高对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效果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雨生红球藻破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动研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静研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装置,包括静研磨盘10及动研磨盘20,所述静研磨盘10设置在动研磨盘20的上方,所述静研磨盘10与动研磨盘20的结合面构成研磨面,所述静研磨盘10上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与研磨面连通,所述动研磨盘20上设置有排料口21,所述动研磨盘20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30,所述支撑板30上设置有导柱31,所述导柱31与动研磨盘20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导柱31上套设有支撑弹簧32,所述支撑弹簧32的上下端分别与动研磨盘20的下板面及支撑板30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支撑板30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动研磨盘20转动且转轴竖直;

将待破壁的雨生红球藻从进料口11投入静研磨盘10与动研磨盘20的结合面内,启动驱动机构,从而使得动研磨盘20高速转动,并且利用支撑弹簧32可使得动研磨盘20与静研磨盘10弹性抵靠,从而可有效提高对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效果,该装置能够提高对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效果及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方便将破壁后的物料排出,所述静研磨盘10的下板面设置有锥形面12,所述动研磨盘20的上板面设置有锥形槽22,所述排料口21设置在锥形槽22的低端槽底;

上述的锥形槽22及锥形面12均设置有磨花纹,从而可提高对雨生红球藻的破壁效果。

所述静研磨盘10中心设置有封堵导杆40,所述封堵导杆40竖直布置且下端设置有密封头41与排料口21构成封堵及开启配合;

在研磨时,上述的密封头41与排料口21构成封堵配合,待检测到完全破壁后,将排料口21打开,并且排出。

常态状态下,所述封堵导杆40的上端设置呈T形头,所述封堵导杆40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的上下端分别与T形头及静研磨盘10的上板面抵靠;

所述静研磨盘10的上板面设置有压块13,所述压块13与封堵导杆40的上端抵靠或分离;

在研磨时,压块13与封堵导杆40的上端抵靠,从而使得密封头41与排料口21构成封堵配合,压块13与封堵导杆40的上端分离时,排料口21打开并且排出。

所述排料口21的上端设置有台阶211,所述密封头41与台阶211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

优选地,所述动研磨盘20的下板面设置有导孔23,所述导柱31与导孔23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静研磨盘10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架14。

所述支撑板30下方设置有底座50,所述支撑板30与底座50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51,所述支撑板30下板面设置有驱动轴33,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52,所述电机52通过皮带与驱动轴33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