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97174发布日期:2019-07-17 05:55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涉及一类具有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和钙离子拮抗活性的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还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在人类或其它哺乳动物的与钙离子通道异常(钙离子内流)相关的心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或病症的治疗和/或预防中作为新型钙离子拮抗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丹参酮iia是从传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中发现的脂溶性二萜醌类活性成分,约占药材含量的0.35%。药理活性研究发现,丹参酮iia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1、抗炎2、内皮细胞保护3、抗动脉粥样硬化4、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5、神经保护6、降低肺动脉高压7、免疫调节8及抑制aβ生成9等(1.tanshinoneiiaactivatesnuclearfactor-erythroid2-relatedfactor2torestrainpulmonaryfibrosisviaregulationofredoxhomeostasisandglutaminolysis.antioxidredoxsign.2018,doi:10.1089/ars.2018.7569;2.anti-inflammatoryandimmunomodulatorymechanismoftanshinoneiiaforatherosclerosis.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2014,doi.org/10.1155/2014/267976;3.protectiveeffectoftanshinoneiiaon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injuredbyhydrogenperoxideanditsmechanism.j.ethnopharmacol.2006,108,217;4.tanshinoneiiaandcryptotanshinonepreventmitochondrialdysfunctioninhypoxia-inducedh9c2cells:associationtomitochondrialros,intracellularnitricoxide,andcalciumlevels.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2013,doi.org/10.1155/2013/610694;5.neuroprotectiveeffectsoftanshinoneiiaand/ortetramethylpyrazineincerebralischemicinjuryinvivoandinvitro.brainres.2012,488,81;6.partialneuroprotectiveeffectofpretreatmentwithtanshinoneiiaonneonatalhypoxia-ischemiabraindamage.pediatricresearch.2005,58,784;7.tanshinoneiiasulfonateprotectsagainstcigarettesmoke-inducedcopdanddown-regulationofcftrinmice.scirep.2018,8,376;8.theanti-atheroscleroticeffectoftanshinoneiiaisassociatedwiththeinhibitionoftnf-αinducedvcam-1,icam-1andcx3cl1expression.2014,21,207;9.theneuroprotectiveeffectsoftanshinoneiiaonβ-amyloid-inducedtoxicityinratcorticalneurons.neuropharmacology.2010,59,595.)。因此,将丹参酮iia开发成心脑血管治疗药物及神经保护药物,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然而,天然来源的丹参酮iia由于脂溶性强和水溶性差的缺点,导致其口服生物利用极低,难以直接应用于临床。为了解决丹参酮iia溶解性差的问题,早期人们通过磺酸化反应得到了丹参酮iia磺酸钠,极大地提高了丹参酮iia的水溶性,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然而,磺酸基的存在虽然提高了丹参酮iia的水溶性,但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因此临床仅有注射剂型,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此外,与丹参酮iia问题相似,丹参酮iia磺酸钠虽然药理作用机制也得到了深入和广泛地研究,但其主要作用靶点(达到疾病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亦不明确,而这严重影响了其临床用药的选择性和合理性,最终也导致了其目前作为心脑血管疾病辅助用药的临床定位。另外,由于制备工艺稳定性的问题,导致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ph往往不稳定,进而导致产品的刺激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安全性隐患。近年来,人们对丹参酮iia也进行了大量的化学结构改造研究工作,以期获得成药性更优的新型丹参酮iia类似物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例如,①一种丹参酮iia磷酸酚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cn103382214a;②一种磺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cn104341481a;③一种杂环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cn104341482a;④一种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药学应用,cn104341450a;⑤一种丹参酮iia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cn104961794a;⑥一种丹参酮iia磷酸衍生物、及其合成和作为药物的应用,cn106478764a;⑦丹参酮iia衍生物在医药中的应用,cn105884856a;⑧丹参酮ⅱa丙烯酸或其钠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cn101974068a;⑨一种丹参酮类化合物17位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cn106810593a;⑩一种丹参酮类化合物15位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cn106831934a。然而,这些类似物虽然在水溶性和/或稳定性和/或生物活性上相比丹参酮iia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均未改变其基于治疗量效的靶点机制不明确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开展针对丹参酮iia的合理药物设计,发现作用机制明确作用靶点清晰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的新一代丹参酮类心脑血管药物引起了本发明人的关注。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10(10.theimmunologyofatherosclerosis.natrevnephrol.2017,13,368),而且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进展也密切相关11(11.subclinicalatherosclerosisandsubsequentcognitivefunction.atherosclerosis.2015,241,35),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假说则是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的脂质浸润、炎症免疫反应和继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生成12(12.endothelialcelldysfunctionandthepathobiologyofatherosclerosis.circres.2016,118,620),其中血管内皮细胞不仅能完成血浆和组织液的代谢交换,还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保证血管正常的收缩和舒张,起到维持血管张力、调节血压以及凝血与抗凝平衡等特殊功能,进而保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和血管的长期通畅13(13.endothelialcellmetabolisminnormalanddiseasedvasculature.circres.2015,116,123)。因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一直以来是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钙离子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分布可以分为细胞外钙离子和细胞内钙离子。正常情况下,细胞外钙离子浓度稳定在1.2mmol/l左右,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在静息状态下大约保持在100nmol/l。当细胞兴奋收缩时,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可迅速升高到1μmol/l甚至更高,而细胞内、外钙离子的转运主要受分布在细胞膜上的形成亲水孔道的跨膜糖蛋白——钙离子通道通过门控机制来调节,继而影响到机体的生物学功能,如心脏和肌肉收缩、神经信息传递、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能量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等。而阻断病理状态下的钙离子内流则具有内皮细胞保护、改善血管阻力、改善心脏负荷、降低心率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促no释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多药耐药逆转以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等作用14-15(14.targetingvoltage-gatedcalciumchannelsinneurologicalandpsychiatricdiseases.natrevdrugdiscov.2015,15,19;15.calciumchannelblockersincardiovascularpharmacotherapy.jcardiovascpharmacolther.2014,19,501),从而在心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上述分析,针对丹参酮iia成药存在的关键问题,本发明人通过创造性发明,首次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结构的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与丹参酮iia相比,不仅具有治疗量效关系的钙离子拮抗作用,而且有着更好的脂水分布系数;与钙拮抗剂如桂哌齐特相比,该类化合物则有着更好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显示出优异的成药性特征及作为新型钙离子拮抗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前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作为钙离子拮抗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含有该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关于一类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可抑制钙离子的细胞内流,在细胞水平上具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具有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钙离子内流异常及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类新型结构的含硒度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一种通式(i)所示结构的丹参酮iia哌嗪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x为选自下组基团:-ch2-、-so2-、-co-、-ch=chch2、-ch=chco-;r为选自下组基团:h、c1~c8烷基、卤代c1~c8烷基、c1~c8烷氧c1~c8烷基、卤代c1~c8烷氧c1~c8烷基、c1~c8烷氧甲酰基、卤代c1~c8烷氧甲酰基、c1~c8烷胺甲酰基、卤代c1~c8烷胺甲酰基、卤代c0~c8烷胺酰乙基、c0~c8烷胺酰乙基、芳胺酰乙基、卤代c1~c8烷酰基、c1~c8烷酰基、c1~c8烷磺酰基、卤代c1~c8烷磺酰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胍基、芳基、芳c1~c8烷基、二芳基亚甲基、芳氧c1~c8烷基、芳c0~c8烷甲酰基、芳c0~c8烷氧甲酰基、芳c0~c8烷胺甲酰基、吡啶甲酰基;其中r所述芳基和芳烷基中的芳基为苯基或者被1-4个选自卤素、羟基、硝基、氰基、三氟甲基、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中的基团所取代的苯基;当x为-ch2-时,r不为-h、c1~c8烷基、c1~c8烷酰基;当x为-ch=chco-时,r不为-h、c1~c8烷基;当x为-so2-时,r不为-h、-ch3。优选的,本发明提供通式(i)结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x为选自下组基团:、-ch2-、-so2-、-co-、-ch=chch2、-ch=chco-;r为选自下组基团:h、c1~c8烷基、卤代c1~c8烷基、c1~c6烷氧甲酰基、c0~c8烷胺酰乙基、芳胺酰乙基、胍基、芳基、芳c1~c8烷基、二芳基亚甲基、吡啶甲酰基;其中r所述芳基和芳烷基中的芳基为苯基或者被1-4个选自卤素、羟基、硝基、氰基、三氟甲基、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中的基团所取代的苯基;当x为-ch2-时,r不为-h、c1~c8烷基、c1~c8烷酰基;当x为-ch=chco-时,r不为-h、c1~c8烷基;当x为-so2-时,r不为-h、-ch3。如本文所用,术语“卤素”是指氟、氯、溴和碘。如本文所用,术语“卤代”可以是单卤代,也可以是多卤代。如本文所用,术语“烷磺酰基”是指直链或支链或环状饱和烃磺酰基,所述环状饱和烃为3~8碳原子。如本文所用,术语“烷胺基甲酰基”是指n-单取代或者二取代的直链或支链或环状饱和烷烃胺基甲酰基,所述环状饱和烃为3~8碳原子。如本文所用,术语“烷基”是指直链或支链直链或支链或环状饱和烃基,所述环状饱和烷烃为3~8碳原子。如本文所用,术语“烷氧基”是指直链或支链或环状饱和烃氧基,所述环状饱和烷烃为3~8碳原子。如本文所用,术语“烷乙炔基”是指直链或支链或环状饱和烃乙炔基,所述环状饱和烷烃为3~8碳原子。如本文所用,术语“烷胺基”是指n-单取代或者二取代的直链或支链或环状饱和烃胺基,所述环状饱和烷烃为3~8碳原子。如本文所用,术语“烷氧甲酰基”是指直链或支链或环状饱和烃氧甲酰基,所述环状饱和烷烃为3~8碳原子。如本文所用,术语“吡啶甲酰基”是指2-吡啶甲酰基、3-吡啶甲酰基和4-吡啶甲酰基。本发明的部分优选的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如下所示。这些实施例举只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通式i化合物的非毒性酸盐。这些盐可在最终分离和纯化通式i化合物时原位制得、或分别将合适的有机或无机酸与碱性官能团反应制得。代表性的盐包括,但不限于:乙酸盐、己二酸盐、藻酸盐、柠檬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甲酸盐、苯磺酸盐、硫酸氢盐、丁酸盐、樟脑酸盐、柠檬酸盐、枸橼酸盐、抗坏血酸盐、樟脑磺酸盐、二葡糖酸盐、环戊烷丙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葡萄糖庚酸盐、甘油磷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酸盐、富马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2-羟基乙磺盐、乳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烟酸盐、2-萘基磺酸盐、草酸盐、双羟萘酸盐、果胶酸盐、硫氰酸盐、3-苯基丙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丙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硫氰酸盐、对甲苯磺酸盐和十一烷酸盐。由此得到水溶性或油溶性或可分散产品。可被用于形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的酸的例子包括如盐酸、硫酸、磷酸的无机酸,和如草酸、马来酸、甲磺酸、琥珀酸、柠檬酸的有机酸。本发明的部分优选的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如下所示。这些实施例举只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式i的化合物具有抑制钙离子内流和内皮细胞损伤保护的作用。相应地,它们可用于治疗(包括联合治疗)钙离子细胞内流异常及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可药用的盐。本发明可药用的盐为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与酸结合得到的盐。这些盐可在最终分离和纯化通式i化合物时原位制得、或分别将合适的有机或无机酸与碱性官能团反应制得。代表性的盐包括,但不限于:乙酸盐、己二酸盐、藻酸盐、柠檬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甲酸盐、苯磺酸盐、硫酸氢盐、丁酸盐、樟脑酸盐、柠檬酸盐、枸橼酸盐、抗坏血酸盐、樟脑磺酸盐、二葡糖酸盐、环戊烷丙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葡萄糖庚酸盐、甘油磷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酸盐、富马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2-羟基乙磺盐、乳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烟酸盐、2-萘基磺酸盐、草酸盐、双羟萘酸盐、果胶酸盐、硫氰酸盐、3-苯基丙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丙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硫氰酸盐、对甲苯磺酸盐和十一烷酸盐。由此得到水溶性或油溶性或可分散产品。可被用于形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的酸的例子包括如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乙酸盐、柠檬酸盐、草酸盐、丙二酸盐、水杨酸盐、苹果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抗坏血酸盐、马来酸盐、酒石酸盐、枸橼酸盐、甲磺酸盐或羟乙磺酸盐。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安全有效量的至少一种选自式i的化合物和其可药用的盐化合物作为药剂。例如,作为可进行肠内或肠胃外施用的药物组合物的形式。“安全有效量”指的是:活性成分的量足以明显改善病情,而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通常,药物组合物含有1~2000mg活性成分/剂,更佳地,含有10~200mg活性成分/剂。较佳地,所述的“一剂”为一个药片。通常,优选实施例的化合物将以治疗有效量、通过具有类似作用的药剂的任意一种可接受的模式施用。优选实施例的化合物(即活性成分)的实际用量根据多个因素确定,如待治疗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相对健康程度、被使用化合物的效力、施用的路径和形式,以及其他因素。该药物可一天施用多次,优选地,每天一次或两次。所有这些因素都在主治医生的考虑范围内。优选实施例的目的,治疗有效剂量通常可以是对患者一次性施用或分次施用的每日总剂量,例如,每日约0.001至约1000毫克/公斤体重,优选地,每日约1.0至约30毫克/千克体重。单位剂量组合物(dosageunitcomposition)可包含其剂量因数以形成每日剂量。剂型的选择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给药模式和药物物质的生物利用度。通常,优选实施例的化合物可作为药物组合物通过以下任意一种路线给药:口服、全身给药(如透皮、鼻内或通过栓剂)、或肠外给药(如肌内、静脉内或皮下)。优选的给药方式为口服,可根据苦的程度调节方便的日剂量。组合物可采取的形式为片剂、丸剂、胶囊、半固体、粉剂、缓释制剂、溶液、悬浮液、酏剂、气雾剂或任何其他适当的组合物。另一种优选的施用优选实施例化合物的方式为吸入。这是一种将治疗剂直接运送给呼吸道的有效方法(参见,如美国专利号us5607915)。所述药物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可药用的载体、赋形剂、佐剂和/或辅料。所述载体、赋形剂、佐剂和/或辅料可以本领域任意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例如参见remington,thescienceandpracticeofpharmacy,21stedition(2005),part5,“pharmaceuticalmanufacturing”[publishedby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进行生产,其包括将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及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可选地联合其它有治疗价值的物质,连同适用的、无毒的、惰性的、治疗相容性固体或液体载体材料以及根据需要选用的常用药物佐剂制成盖仑制剂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的是:一种或多种相容性固体或液体填料或凝胶物质,它们适合于人使用,而且必须有足够的纯度和足够低的毒性。“相容性”在此指的是组合物中各组份能和本发明的活性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掺和,而不明显降低活性成分的药效。合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包括:如处理剂和药物运送改性剂和促进剂,诸如磷酸钙、硬脂酸镁、滑石、单糖、二糖、淀粉、明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葡萄糖、羟丙基-β-环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低熔点蜡、离子交换树脂等,及其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液体和半固体的赋形剂可以选自甘油、丙二醇、水、乙醇和各种油,包括石油、动物油、植物油或合成来源,如花生油、豆油、矿物油、芝麻油等。优选的液体载体,特别是用于可注射溶液的载体,包括水、盐水、葡萄糖水性溶液和乙二醇。其它适宜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在《雷明顿药物科学》(remington’spharmaceuticalsciences),mackpub.co.,新泽西(1991)有描述,通过引用纳入本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治疗有效量的其他可药用的治疗剂作为活性成分,组成复方制剂。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丹参酮哌嗪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方法制备。式i化合物的制备以下缩写应用于整个说明书和实施例中:esi-ms电喷雾电离-质谱tlc薄层层析v溶液体积egta乙二醇四乙酸hepes4-(2-羟乙基)-1-哌嗪乙磺酸mg2atp二镁三磷腺苷复合物tea-cl氯化四乙铵本发明式i化合物及其盐可按照如下通用方法制备:式i-a结构类型化合物合成是丹参酮iia为起始原料,与取代哌嗪、甲醛发生mannich反应得到。在式i-b合成方法步骤中,溶剂:为c1-c4醇、氯仿、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甲苯、甲酸、乙酸或它们的两两混合溶液,其中混合溶剂比例可以是0.01/0.99~0.99/0.01,并且根据具体化合物的反应情况,反应温度可为rt~120oc;所用的lewis酸催化剂可为醋酸铜、三氟醋酸铜、醋酸锌、三氟甲磺酸锌、对甲苯磺酸、醋酸、甲酸、硫酸氢钠。反应完成后加水淬灭,经常规处理得到式i-a化合物,结构经esi-ms和nmr确认。式i-b结构类型化合物合成是以丹参酮iia甲酸为起始原料,与取代哌嗪在缩合剂的作用下直接缩合得到。在式i-b合成方法步骤中,溶剂可为氯仿、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或它们的两两混合溶液;并且根据具体化合物的反应情况,反应温度可为rt~120oc;所用的缩合剂可为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i)、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所用的碱可为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吡啶、4-n,n-二甲基吡啶(dmap)。反应完成后加水淬灭,经常规处理得到式i-b化合物,结构经esi-ms和nmr确认。式i-c结构类型化合物合成是以丹参酮iia丙烯酸为起始原料,与取代哌嗪发生缩合反应直接得到。在式i-c合成方法步骤中,溶剂可为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或它们的两两混合溶液,并且根据具体化合物的反应情况,反应温度可为rt~120oc;所用的缩合剂可为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i)、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所用的碱可为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吡啶、4-n,n-二甲基吡啶(dmap)。反应完成后加水淬灭,经常规处理得到式i-c化合物,结构经esi-ms和nmr确认。式i-d结构类型化合物合成是以碘代丹参酮iia为起始原料,与n-烯丙基取代哌嗪发生heck偶联直接得到。在式i-d合成方法步骤中,溶剂可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或它们的两两混合溶液,并且根据具体化合物的反应情况,反应温度可为rt~120oc;所用的钯催化剂可为pdcl2、pd(oac)2、pd(dppf)cl2;所用的碱可为碳酸钾、碳酸铯、醋酸钠;所用配体可为三苯基磷、三丁基磷。反应完成后加水淬灭,经常规处理得到式i-d化合物,结构经esi-ms和nmr确认。本发明式i化合物盐的合成步骤中所用溶剂可为水、c1-c4醇、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乙腈、氯仿、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或它们的两两混合溶液,反应温度为rt~60oc;所用的酸ha可为盐酸、硫酸、磷酸、乙酸、柠檬酸、草酸、丙二酸、水杨酸、苹果酸、富马酸、琥珀酸、抗坏血酸、马来酸、酒石酸、枸橼酸、甲磺酸或羟乙磺酸。其中,式i化合物所结合酸的个数n可为1或2。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反应通常用tlc和lc-ms来检测反应完成程度,反应完毕后一般用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等溶剂萃取,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经无水硫酸钠或者硫酸镁干燥,低温减压下除去溶剂。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用核磁共振及质谱检测确证。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基于所述式i的化合物具有抑制钙离子细胞内流的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作为钙离子拮抗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钙离子细胞内流异常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它们可用于治疗(包括联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所述心脑血管疾病为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疼、心律失常、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左心衰竭、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痉挛如偏头疼、头晕、眩晕以及其他血管痉挛综合征;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阿尔茨海默病(a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亨廷顿(huntington)病、多发性硬化(ms)、帕金森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牛海绵状脑病、克雅二氏病、小脑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脊髓性肌萎缩症等。有益效果本发明首次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结构的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与丹参酮iia相比,不仅具有更强的钙离子拮抗作用,而且有着更好的水溶解性及脂水分布系数;与钙拮抗剂如桂哌齐特相比,该类化合物则有着更好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综上,本发明通式i化合物显示出优异的成药性特征及作为新型钙离子拮抗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式i化合物对ox-ldl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图2是本发明化合物xyd-2和xyd-14盐对心肌母细胞细胞毒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释,但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实验操作具有通用性,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具体化合物。下述制备例中,1h-nmr用varianmercuryamx300型仪测定。ms用vgzab-hs或vg-7070型以及esquire3000plus-01005测定。所有反应溶剂在使用前均经过重新蒸馏,所使用的无水溶剂均是按照标准方法干燥处理获得。除说明外,所有反应均是在氩气保护下进行并用tlc跟踪,后处理时均经饱和食盐水和无水硫酸钠干燥过程。产品的纯化除说明外均使用硅胶(200-300目)的柱色谱纯化。路线1式i-a丹参酮iia哌嗪结构类化合物合成实施例1化合物xyd-1的合成将多聚甲醛(15mg,0.5mmol)、醋酸锌(2mg,0.01mmol)和1-二苯甲基哌嗪(50mg,0.2mmol)加入到含有丹参酮iia(59mg,0.2mmol)氯仿/乙酸溶液(3ml)中,并于回流条件下反应过夜。tlc检测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液减压蒸干后直接经硅胶柱色谱纯化(v石油醚:v乙酸乙酯=10:1~1:1),得到实施例1化合物xyd-1(99mg,收率89%)。ms-esi[m+h]+559.3;1hnmr(400mhz,cdcl3)δ7.62-7.57(m,2h),7.30-7.23(m,10h),4.21(s,1h),3.60(s,2h),3.18(t,j=6.3hz,2h),2.72-2.38(m,8h),2.24(s,3h),1.88-1.74(m,2h),1.67-1.62(m,2h),1.31(s,6h)。实施例2至实施例13的制备参考实施例1的操作路线,采用不同的取代哌嗪(市售或自制,参见文献方法:jeffery,bp.etal.synthesisandsarof6-substitutedpurinederivativesasnovelselectivepositiveinotropes.j.med.chem.1992,35(24):4509-4515),通过上述合成路线得到,所得结果如下:路线2式i-b丹参酮iia哌嗪结构类化合物合成实施例14化合物xyd-14的合成将丹参酮iia甲酸(34mg,0.1mmol)加入到含有n-环戊胺酰乙基哌嗪(20mg,0.1mmol),edci(38mg,0.2mmol)和hobt(13mg,0.1mmol)的1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后,加入5ml水淬灭,然后加入乙酸乙酯(2×10ml)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所得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蒸干,并经硅胶柱色谱纯化(v氯仿:v甲醇=80:1~20:1),得到实施例14化合物xyd-14(39mg,收率75%)。ms-esi[m+h]+518.3;1hnmr(400mhz,cdcl3)δ7.72-7.57(m,2h),3.86-3.70(m,3h),3.52-3.20(m,5h),2.82-2.46(m,11h),2.02-1.54(m,8h),1.32-1.26(m,6h)。实施例15至实施例20的制备参考实施例14的操作路线,采用不同的取代哌嗪(市售或自制,参见文献方法:jeffery,bp.etal.synthesisandsarof6-substitutedpurinederivativesasnovelselectivepositiveinotropes.j.med.chem.1992,35(24):4509-4515),通过上述合成路线得到,所得结果如下:路线3式i-c丹参酮iia哌嗪结构类化合物合成实施例21化合物xyd-21合成将丹参酮iia丙烯酸(36mg,0.1mmol)加入到含有n-环戊胺酰乙基哌嗪(20mg,0.1mmol),dcc(41mg,0.2mmol)和dmap(24mg,0.2mmol)的1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并于室温下搅拌24小时。反应完成后,加入5ml水淬灭,然后加入乙酸乙酯(10ml)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所得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蒸干,并经硅胶柱色谱纯化(v氯仿:v甲醇=80:1~20:1),得到实施例21化合物xyd-21(43mg,收率80%)。ms-esi[m+h]+544.3;1hnmr(400mhz,cdcl3)δ7.65-7.50(m,3h),6.46(d,j=15.2hz,1h),3.83-3.68(m,4h),3.48-3.37(m,4h),3.21-3.17(m,4h),2.69-2.62(m,2h),2.40(s,3h),2.01-1.74(m,6h),1.65-1.61(m,2h),1.31(s,6h)。实施例22化合物xyd-22照实施例21中的制备方法,以n-异丙基胺酰乙基哌嗪为原料,得实施例22化合物xyd-22(46mg,收率86%)。ms-esi[m+h]+532.3;1hnmr(400mhz,cdcl3)δ7.65-7.51(m,3h),6.48(d,j=15.2hz,1h),4.13-4.01(m,1h),3.83-3.68(m,4h),3.21-3.17(m,4h),2.69-2.62(m,4h),2.39(s,3h),1.90-1.74(m,2h),1.67-1.62(m,2h),1.31(s,6h),1.12(d,j=6.4hz,6h)。实施例23化合物xyd-23照实施例21中的制备方法,以胺酰乙基哌嗪为原料,得实施例23化合物xyd-23(38mg,收率86%)。ms-esi[m+h]+490.2;1hnmr(400mhz,cdcl3)δ7.66-7.51(m,3h),6.45(d,j=15.2hz,1h),3.83-3.18(m,8h),2.69-2.36(m,7h),1.94-1.62(m,4h),1.31(s,6h)。实施例24化合物xyd-24照实施例21中的制备方法,以2,6-二甲基胺酰乙基哌嗪为原料,得实施例24化合物xyd-24(56mg,收率95%)。ms-esi[m+h]+594.3;1hnmr(400mhz,cdcl3)δ8.70(brs,1h),7.66-7.11(m,6h),6.45(d,j=15.2hz,1h),3.83-3.20(m,8h),2.69-2.32(m,7h),2.20(s,6h),1.94-1.62(m,4h),1.31(s,6h)。路线4式i-d丹参酮iia哌嗪结构类化合物合成实施例25化合物xyd-25向溶有碘代丹参酮iia(42mg,0.1mmol)的1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三乙胺(30mg,0.3mmol),n-烯丙基-n’-二-(4-氟苯基)甲基哌嗪(66mg,0.2mmol),三苯基磷(5mg,0.02mmol),醋酸钯(2mg,0.01mmol),于惰性气体氛围中加热反应至完全。反应结束后,加入5ml水淬灭,然后加入乙酸乙酯(10ml)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所得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蒸干,并经硅胶柱色谱纯化(v氯仿:v甲醇=80:1~20:1),得到实施例25化合物xyd-25(17mg,收率27%)。ms-esi[m+h]+621.3;1hnmr(400mhz,cdcl3)δ7.89-7.32(m,6h),7.01-6.92(m,4h),6.49(d,j=15.7hz,1h),6.26(dt,j=14.6,6.4hz,1h),4.23(s,2h),3.21-3.17(m,4h),2.65-2.36(m,8h),2.26(s,3h),1.92-1.62(m,4h),1.31(s,6h)。实施例26化合物xyd-26照实施例25中的制备方法,以n-烯丙基-n’-二苯甲基哌嗪为原料,得实施例26化合物xyd-26(13mg,收率22%)。ms-esi[m+h]+585.3;1hnmr(400mhz,cdcl3)δ7.92-7.16(m,12h),6.51(d,j=15.8hz,1h),6.26(dt,j=15.8,6.8hz,1h),4.25(s,1h),3.21-3.17(m,4h),2.62-2.39(m,8h),2.26(s,3h),1.93-1.64(m,4h),1.31(s,6h)。实施例27化合物xyd-27照实施例25中的制备方法,以n-烯丙基-n’-2,6-二甲苯胺酰乙基哌嗪为原料,得实施例27化合物xyd-27(13mg,收率22%)。ms-esi[m+h]+580.3;1hnmr(400mhz,cdcl3)δ8.71(brs,1h),7.92-7.11(m,5h),6.51(d,j=15.7hz,1h),6.24(dt,j=15.7,6.6hz,1h),3.21-3.17(m,6h),2.62-2.36(m,8h),2.26(s,3h),2.20(s,6h),1.94-1.62(m,4h),1.31(s,6h)。实施例28至实施例43的制备参考实施例1至实施例27的操作路线,制备量级(0.1mmol),所得结果如下:实施例44化合物xyd-44盐酸盐的制备冰浴下向含有丹参酮iia(29mg,0.1mmol)的氯仿溶液(1ml)中加入0.5ml磺酰氯,升温至60oc下反应3小时。反应完全后,减压浓缩至干,然后加入2ml氯仿溶液,于冰浴下缓慢加入至含有n-乙基哌啶(12mg,0.1mmol)和三乙胺(20mg,0.2mmol)的氯仿溶液(2ml)并继续反应2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成后,反应液直接减压浓缩蒸干后经硅胶柱色谱纯化(v氯仿:v甲醇=50:1~2:1),得到实施例44化合物xyd-44(12mg,收率26%)。ms-esi[m+h]+471.2;1hnmr(400mhz,cdcl3)δ7.89(d,j=8.0hz,1h),7.68(d,j=8.1hz,1h),7.59–7.50(m,2h),7.36–7.29(m,2h),4.86–4.70(m,1h),3.19(t,j=6.2hz,2h),2.28(s,3h),1.90–1.23(m,14h),0.95–0.81(m,3h)。实施例45至实施例51的制备参考实施例44的操作路线,采用不同的取代哌嗪,通过上述合成路线得到,所得结果如下:实施例52化合物xyd-2盐酸盐的制备将溶有实施例2化合物xyd-2(59mg,0.1mmol)的乙醇溶液5ml,于室温下缓慢加入2.2ml0.1mhcl溶液,并搅拌至溶解;然后将所得红色溶液减压浓缩至1ml,放置室温下冷却析晶,过滤,冰水洗涤,得到xyd-2(盐酸盐固体(31mg,收率47%)。ms-esi[m+h]+595.3;1hnmr(400mhz,meod)δ7.94-7.60(m,6h),7.34-7.13(m,4h),5.40-5.12(m,1h),4.67-4.52(m,2h),3.80-3.75(m,4h),3.25-3.10(m,6h),2.37(s,3h),1.85-1.63(m,4h),1.33(s,6h)。实施例53化合物xyd-14马来酸盐的制备将溶有实施例14化合物xyd-14(47mg,0.1mmol)的乙醇5ml,于室温下缓慢加入1ml马来酸(7mg,0.06mmol)水溶液;然后将所得红色溶液减压浓缩至1ml,放置室温下冷却析晶,过滤,依次用冰水和乙醚洗涤,得到xyd-14马来酸盐红色固体(32mg)。ms-esi[m+h]+518.3。实施例54理化性质研究脂溶性强水溶性差是丹参酮iia成药性差的主要原因。为了初步明确该类化合物的水溶性情况,本发明初步研究了代表性化合物xyd-2及其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和脂溶性情况(见表1)。logp值检测以正辛醇-水为模拟系统,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ph7.35下样品在水相和有机相内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及其盐酸盐理化性质与丹参酮iia相比显著提高。表1.丹参酮iia与代表性化合物xyd-2及其盐酸盐水溶性比较化合物丹参酮iiaxyd-2xyd-2(盐酸盐)水溶解性不溶>0.01mg/ml>0.1mg/mllogp4.713.85--药理学实验实施例55体外方法-钙离子通道活性的电生理学评价药品:受试化合物。试剂:hek293细胞,sigma公司产品。试验方法:实验采用稳定表达人cav3.2的hek293细胞进行膜片钳记录。具体地,将hek293细胞涂覆在t175烧瓶中,并在37℃和5%co2浓度条件下培养至大约50%的融合。实验当天,用detachin™细胞分离溶液(genlantis,sandiego,ca)采集细胞,并在不含血清的培养介质(补充有25mmhepes)中保持至多几小时后进行实验。之后使用由下列组成(mm)的胞外盐水得到整个细胞膜片钳记录:87.5cscl,40tea-cl,5cacl2,1mgcl2,10hepes,10葡萄糖。用csoh将溶液ph值调节至7.2,并用蔗糖将摩尔渗透压浓度调节至大约310mosm。胞内溶液由下列组成(mm):112cscl,27csf,2nacl,8.2egta,10hepes。在实验开始之前,加入4mmmg2atp,并用csoh将溶液ph值调节至7.2,渗透性大约为290mosm。采用双脉冲电压方案来评价化合物抑制作用。首先,将细胞维持在-100mv下预脉冲8s,而后进行160ms试验脉冲,至-30mv。继之以在大约-75mv进行8s预脉冲,而后进行160mv试验脉冲至-30mv。将提高浓度的拮抗剂以各个试验浓度用5分钟、以多次加入的形式施加于单独的细胞。对于每个细胞,将反应对二甲亚砜赋形剂对照物归一化,产生浓度-响应曲线(lin.neuro.1997,18(11),153-166;pan,j.;lipsombe,d.j.neurosci.2000,20(13),4768-4775;xu,w.;lipsombe,d.j.neurosci.2001,21(16),5944-5951)。表2列出了本发明化合物的ic50值(μm)。表2.人cav3.2通道的电生理学评价a≤5;5<b≤10;10<c≤20;d>20。实施例56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药品:受试化合物,dmso溶解。试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购自北京协和三友科技公司;dmem培养基(低糖)购自gibco,uk;hmec细胞购自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细胞库;thiazolylblue(mtt)购自sigma公司;其余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实验方法:内皮细胞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在37℃、5%co2湿热培养箱中培养。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对数生长期细胞用10%fcsdmem培养液按104/孔种于96孔培养板,37℃,5%co2培养48小时,待细胞长成单层融合后,换无血清dmem培养液,及含终浓度2.0mg/ml待测样品培养液100ml与细胞预孵育1小时。1小时后,损伤组加入ox-ldl使终浓度为100mg/ml,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小时。弃上清,细胞数量通过mtt法测定:每孔加入100ml含0.5mg/mlmtt的培养液,于37℃继续培养4小时。弃培养液,加入dmso150ml/孔,震荡5分钟令染料释出,酶标仪测定570nmod值,以正常细胞对照组吸光度为100%,计算各组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附图1所示,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丹参酮iia哌嗪类化合物可显著减轻ox-ldl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vsox-ldl;**p<0.01,vsox-ldl)。实施例57xyd-2盐酸盐和xyd-14马来酸盐的细胞毒性实验药品:受试化合物,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制。待测样品剂量设置为1、10、50、100、200、400μm,孵育时间为24小时。细胞系及试剂:心肌母细胞(h9c2);乳酸脱氢酶细胞;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产品。实验方法:h9c2细胞和hmec-1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分别常规培养于含10%fbs的低糖dmem培养基和mcdb-131培养基中。实验时将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次日(约80%融合)加入不同浓度的丹酚酸b及其镁盐溶液,共孵育24小时后,按照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观察指标为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水平,以胞内ldh含量比,即(处理样品孔吸光度-样品对照孔吸光度)/(细胞最大酶活性吸光度-样品对照孔吸光度)×100代表细胞存活率。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ttest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果:如附图2所示,在心肌母细胞h9c2和上,与正常对照孔比较,xyd-2盐酸盐和xyd-14马来酸盐在100、200、400μm浓度下使细胞内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