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对二苄溴双季铵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5502发布日期:2019-07-06 10:2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对二苄溴双季铵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亲脂性阳离子利用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膜电位的特点,在一定浓度下表现出线粒体毒性,靶向性高且毒副作用小,所以将这基团的叠加可望产生较好的抗癌活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三辛铵分子上引入苄溴作为连接基团,再与三辛胺反应生成对二苄溴双季铵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其结构式如下:所述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制备方法,是将过量三辛胺与对二苄溴反应,得到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其反应式为: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二苄溴双季铵盐的合成:在三口瓶中将三辛胺溶解于三氯甲烷,另外将对二苄溴溶解于三氯甲烷中转入恒压滴液漏斗。将恒压滴液漏斗内液体缓慢滴入三口瓶,回流反应后得无色澄清液体,减压除去溶剂;得到无色粘稠液体,用ch2cl2溶解后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用ch2cl2和乙醇为洗脱剂,得无色粘稠液体,即対二苄溴双季铵盐。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所制得的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化合物合成步骤简单,结构明确,对白血病细胞具有很好抑制作用。该化合物含有季铵盐药效团,亲脂性阳离子利用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膜电位的特点,在一定浓度下表现出线粒体毒性,靶向性高且毒副作用小。药效团的叠加使得本发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为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对二苄溴双季铵盐的合成在100ml三口瓶中加入约2.6ml(6mmol)三辛胺溶解于15ml三氯甲烷中,另外将0.5g(约1.9mmol)对二苄溴(商品名α,α´-二溴对二甲苯)溶解于5ml三氯甲烷中转入恒压滴液漏斗。将恒压滴液漏斗内液体缓慢滴入三口瓶,回流反应6h后得无色澄清液体,减压除去溶剂;得到无色粘稠液体,然后使用硅胶柱对产品提纯,用ch2cl2/c2h5oh(v/v=50:1→10:1)作为洗脱剂,得到无色粘稠状液体,结构表征结果显示为所需产物。产物表征数据如下:产率80.5%;1hnmr(400mhz,cdcl3)δ7.65(d,j=32.1hz,4h,ar-h),5.20(s,2h,arch2br),5.13(s,2h,arch2n),3.25(s,6h,nch2c7h15),1.77(s,6h,nch2ch2c6h13),1.38–1.11(m,30h,nc2h4c5h10ch3),0.83(t,j=6.8hz,9h,nc7h14ch3).);13cnmr(101mhz,cdcl3)δ133.70,130.20,62.79,59.31,31.57,29.12,26.61,22.98,22.52,14.02;hrms,m/z:405.4322(m-2br)2+;理论值(m-2br)-405.4329。实施例2: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将对二苄溴双季铵盐作为受试药物,用dmso将药物溶解。将白血病细胞密度调整为2.0×105/ml,每孔50μl,重复3个平行孔,接种于96孔培养板。药物处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63μm-40.00μm)的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对照组加入含与最高浓度组等量的dmso细胞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每孔50μl。放置于37℃,饱和湿度,5%co2培养箱作用48h后,加入10μlmtt溶液(5mg/ml),孵育4h后终止反应,每孔加入100μldmso,在酶标仪上震荡10min,于490nm处测定各孔吸光度值(a值)。以药物浓度为横坐标,细胞增殖抑制率为纵坐标,绘制药物量效关系曲线。以药物浓度对抑制率做线性回归,计算ic50值。结果如表1所示。表1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对白血病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cellca46nalm6ball-1molt-4jurkatic50(μm)1.07±0.131.47±0.261.19±0.292.11±0.132.51±0.19结果表明,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对白血病细胞具有很高抗癌活性。总体来看,对二苄溴双季铵盐具有很高抗癌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为抗癌药物的市场潜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