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6895发布日期:2019-12-03 19:0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细胞培养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需要用到试剂盒,试剂盒一般包括包被板以及装载包被板的纸盒,干细胞会装在包被板中,然后放入37°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包被板包括基座以及设于基座上的96孔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需要培养的干细胞装入培养管放入96孔板上,培养管的高度均是相同的,在去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避免拿取错培养管,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试剂盒,其通过设于固定孔内能够上下运动的承接板,能够使装有干细胞的培养管下沉,以高度区分不同的培养管,实现了防止拿错培养管的目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试剂盒,包括包被板以及装载包被板的纸盒,其特征在于:包被板包括固定板以及开设于固定板上的固定孔,培养管插接在固定孔内;

固定孔的内部设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承接板,承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和固定孔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板下方的弹簧和没有装入干细胞的培养管形成平衡,使没有装入干细胞的培养管处于同一个高度,在装入干细胞后,培养管重量增加,则培养管会对弹簧进行压缩,使装有干细胞的培养管下降,进而通过高度能够区分装有和没有装入干细胞的培养管,能够避免拿错培养管,能够提高工作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由多个矩形块构成,固定孔位于矩形块的中心处,且相邻的矩形块能够互相拼接拆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在使用培养管时,能够根据需要培养的数量任意拼接多个矩形块,使培养管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块的四周侧壁上均开设有楔形槽以及固定连接有楔形块,相邻矩形块上的楔形块和楔形槽能够互相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矩形块的拼接和拆卸更加方便,且能够使相邻的矩形块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卡孔,楔形块的侧壁上嵌设有卡珠,且卡珠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块和楔形槽的配合,只能够对矩形块进行横向的限定,卡珠和卡孔的配合,能够对矩形块的竖向进行限定,使相邻的矩形块更加的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均匀的设有几个支撑架,且支撑架位于矩形块上,处于固定孔处,支撑架包括矩形的框架固定连接在框架下表面上的支撑柱;

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能够套设在培养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安装在固定板上后,支撑架的上表面能够和其余的矩形块下表面接触,从而对其余的矩形块进行支撑,使包被板能够竖向罗列在一起,且不会对培养管施力,避免培养管受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槽的下端固定连接由限位板,限位板的下表面和矩形块的下表面重合,限位板的上表面能够和楔形块的下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被板竖向罗列在一起,则限位板能够避免没有被支撑架进行支撑的矩形块产生下落,使包被板能够正常的竖向罗列堆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孔的上端开设有倒角,固定环外壁下部棱边处开设有斜面,斜面的下端向固定环的圆心处倾斜;

斜面能够和倒角的表面互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斜面和倒角的配合,能够使支撑架的支撑点落在矩形块上,且能够使支撑架安装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矩形块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可供固定柱伸入的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和圆孔的配合,能够避免包被板发生横向的移动,使多个包被板能够更稳定的竖向罗列堆积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包被板包括固定板以及开设于固定板上的多个固定孔,固定板由多个矩形块拼接而成,固定孔处于矩形块的中心处,使包被板的大小能够任意改变,能够根据培养干细胞的大小而进行改变;

2.固定孔内设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承接板,在培养管内装入干细胞后,培养管的重量增加,承载板对弹簧施压,使装有干细胞的培养管下沉,低于未装有干细胞的培养管,避免拿错培养管,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中包被板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承接板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矩形块的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显支撑架位置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显支撑架和矩形块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图中:1、包被板;11、固定板;12、固定孔;121、倒角;13、承接板;14、弹簧;15、培养管;16、边框;2、纸盒;3、矩形块;31、楔形槽;311、限位板;32、楔形块;33、卡珠;34、卡孔;35、圆孔;4、支撑架;41、框架;42、固定环;43、支撑柱;44、斜面;45、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试剂盒,如图1所示,包括包被板1以及包装包被板1的纸盒2;包被板1装载纸盒2内,方便包被板1的运输。

如图2和图3所示,包被板1包括固定板11以及开设于固定板11上的多个固定孔12,固定孔12内设有承接板13,承接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下端和固定孔12的底面固定连接,固定孔12内插接有培养管15,培养管15的下端和承接板13的上表面接触;培养管15内能够装入需要培养的干细胞;培养管15内没有装入干细胞时,培养管15和弹簧14处于平衡状态,培养管15内装入干细胞后,培养管15的重量增加,则承接板13受力增加会压缩弹簧14,故装入干细胞的培养管15会产生下沉,时装入干细胞的培养管15的最上端低于没有装入干细胞的培养管15,能够对培养管15进行区分,避免拿错培养管15,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

如图2和图4所示,固定板11由多个矩形块3相互拼接而成,矩形块3四周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楔形槽31以及固定连接有楔形块32,相邻的矩形块3上的楔形块32以及楔形槽31能互相拼接,进而使多个矩形块3相互拼接构成固定板11,固定孔12开设于矩形块3的上表面中心处;可以根据需要培养干细胞的多少选择使用几个矩形块3进行拼接,培养管15中会装有培养基,如果把包被板1均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则没有装有干细胞的培养管15在培养完成后也无法使用,所以多个矩形块3拼接而成固定板,能够避免对培养管15造成浪费。

如图4所示,矩形块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球形的卡珠33,楔形槽31的侧壁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卡孔34,且卡珠33具有弹性,故在矩形块3拼接在一起后,卡珠33能够进入卡孔34内,增加矩形块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包被板1还包括方形的边框16,矩形块3拼接后安装在边框16内,故边框16的内壁上也开设有楔形槽31,使矩形块3拼接后能够稳定的按咋混给在边框16内,方便对矩形块3拼接而成的固定板11进行搬运。

如图4和图6所示,固定板11上设有几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架4,支撑架4包括上下设置的矩形框架41、固定环42以及框架41和固定环42之间的支撑柱43;支撑柱43的上下两端分别和框架41以及固定环42固定连接,且支撑架4位于矩形块3上的固定孔12处;固定环42的外壁下端处开设有斜面44,斜面44的下端向靠近固定环42的中心处倾斜,固定孔12的上端开设有倒角121,斜面44能够和倒角121的表面贴合,从而使支撑架4能够稳定的安装在矩形块3上;框架41的上表面能够和矩形块3的下表面贴合,则支撑架4能够对上下分布的包被板1进行支撑,使包被板1能够竖向罗列堆积在一起.

如图6所示,框架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45,矩形块3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35,固定柱45能够伸入圆孔35内,使框架41能够和上下两个包被板1稳定的连接在一起,便于包被板1的堆积。

如图4所示,楔形槽31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11,限位板311的下表面和矩形块3的下表面贴合,限位板311和楔形块32的下端贴合,则限位板311能够对楔形块32进行承接,避免没有被支撑架上4进行支撑的矩形块3产生下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