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接种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6779发布日期:2020-10-09 18:33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接种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接种环。



背景技术:

接种环,是细菌培养时常用的一种接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细胞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接种环按材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有一次性的塑料接种环和金属接种环,金属接种环是可以循环多次使用的。

现有的微生物接种环包括金属接种环和金属连杆,金属连杆一端设有多个呈扇形的柱状夹持头,将金属接种环插入夹持头之间的缝隙内,再通过螺母使夹持头收缩将金属接种环固定。由于缝隙尺寸调节比较麻烦,使得整个组装过程较麻烦,接种环难以插入缝隙内,且接种环容易固定不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接种环,用于解决目前的微生物接种环由于缝隙尺寸调节比较麻烦,使得整个组装过程较麻烦,接种环难以插入缝隙内,且接种环容易固定不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生物接种环,包括连杆和安装于连杆上的金属接种环,所述连接杆包括安装筒、夹持器和调节柄,所述夹持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两个相对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倾斜设置,所述金属弹片上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的外壁设有坡面,且夹持头的外壁与安装筒一端的内壁接触,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调节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手柄与安装筒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调节手柄包括一体成型的手柄座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与安装筒螺纹连接,所述手柄座一端开设有安装盲孔,所述连接柱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安装盲孔连通,所述连接杆穿设于通孔内,所述安装盲孔的孔底设有第一座圈,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第一座圈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手柄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底端设有第二座圈,所述第一座圈、第二座圈均开设有第一滚珠槽,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和第二滚珠槽之间均设有滚珠,所述安装盲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第二座圈接触。通过第一座圈、第二座圈和滚珠减小固定环对手柄座的摩擦阻力,使手柄座能更好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的外壁轴向设有限位块,所述安装筒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对应的限位滑槽,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滑槽对安装座进行限制,使安装柱只能轴向滑动,从而使夹持头能更好的进入安装筒内。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内径与第一座圈的内径均大于连接杆的外径,避免连接杆与通孔的内壁接触,减小摩擦阻力,使手柄座能更好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夹持头包括金属夹头和镶嵌于金属夹头内的陶瓷夹头。通过陶瓷夹头能较好的隔离,避免金属接种环在灼烧灭菌的过程中由于热传递导致安装筒温度较高,导致不便于使用。

进一步,所述陶瓷夹头的内壁设有防滑纹,增大摩擦阻,使夹持头能更好的夹住接种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旋转手柄座带动连接杆移动可带动安装座移动,夹持头向安装筒外部移动时金属弹片回位自然展开,可较为方便的将接种环插入夹持头之间,然后再旋转手柄座带动连接杆移动可带动安装座回位,由于夹持头外壁为坡面,夹持头进入安装筒内时,可迫使两个夹持头逐渐靠近,将接种环夹紧,操作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接种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接种环去除金属接种环后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器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安装筒1、内螺纹11、限位滑槽12、调节柄2、手柄座21、固定螺钉22、固定环23、第一座圈241、第二座圈242、滚珠25、连接柱26、夹持器3、安装座31、金属弹片32、金属夹头331、陶瓷夹头332、连接杆34、限位块35、防滑纹36、金属接种环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微生物接种环,包括连杆和安装于连杆上的金属接种环4,连接杆包括安装筒1、夹持器3和调节柄2,夹持器3包括安装座31,安装座31上安装有两个相对的金属弹片32,金属弹片32倾斜设置,金属弹片32上固定安装有夹持头,夹持头的外壁设有坡面,且夹持头的外壁与安装筒1一端的内壁接触,安装座31上安装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与调节手柄2固定连接,安装筒1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11,调节手柄2与安装筒1螺纹连接。

具体地,调节手柄2包括一体成型的手柄座21和连接柱26,连接柱26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柱26与安装筒1螺纹连接,手柄座21一端开设有安装盲孔,连接柱26轴向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安装盲孔连通,连接杆34穿设于通孔内,安装盲孔的孔底设有第一座圈241,连接杆34的一端穿过第一座圈241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3,固定环23与手柄座21固定连接,固定环23底端设有第二座圈242,第一座圈241、第二座圈242均开设有第一滚珠槽,固定环23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滚珠槽,第一滚珠槽和第二滚珠槽之间均设有滚珠25,安装盲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22,固定螺钉22与第二座圈242接触。通过第一座圈241、第二座圈242和滚珠25减小固定环23对手柄座21的摩擦阻力,使手柄座21能更好的转动。

具体地,安装座31的外壁轴向设有限位块35,安装筒1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块35相对应的限位滑槽12,通过限位块35和限位滑槽12对安装座31进行限制,使安装柱31只能轴向滑动,从而使夹持头能更好的进入安装筒1内。

具体地,通孔的内径和第一座圈241的内径均大于连接杆34的外径,避免连接杆34与通孔的内壁接触,减小摩擦阻力,使手柄座21能更好的转动。

具体地,夹持头包括金属夹头331和镶嵌于金属夹头331内的陶瓷夹头332。通过陶瓷夹头332能较好的隔离,避免金属接种环4在灼烧灭菌的过程中由于热传递导致安装筒1温度较高,导致不便于使用。

具体地,陶瓷夹头332的内壁设有防滑纹,增大摩擦阻力,使夹持头能更好的夹住接种环。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旋转手柄座21带动连接杆34移动可带动安装座31移动,夹持头向安装筒1外部移动时金属弹片32回位自然展开,然后将接种环4插入夹持头之间,再反向旋转手柄座21带动连接杆34移动带动安装座31回位,由于夹持头外壁为坡面,夹持头进入安装筒1内时,可迫使两个夹持头逐渐靠近,将接种环4夹紧,操作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接种环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