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筛选g-四链体配体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277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32] 实施例2
[0033] 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IET)筛选芹菜素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34] (1)将发夹型DNA(F-hpDNA,F-hpDNA的序列为 5'-FAM(羧基荧光素)-TAGCCCTTAG GGTTAGGGTTAGGGTTAGGGCTA-3')用20mmol/LpH= 7. 4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 液配制浓度为100umol/L的发夹型DNA溶液,放于-20°C冰箱中保存;
[0035] (2)用20mmol/LpH=7. 4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将步骤⑴的发 夹型DNA溶液浓度从100ymol/L稀释成50nmol/L,取200yL浓度为50nmol/L的发夹型 DNA溶液加入96孔板的8个孔中,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个孔内的初始荧光强度值
[0036] (3)向步骤⑵的8个孔中再加入1yL4mmol/L芹菜素溶液,使其在反应体系中 的最终浓度为10Umol/L,测定加入芹菜素溶液后的荧光强度值,结果,添加了芹菜 素溶液之后的荧光强度降低,由此说明芹菜素能够诱导单链的发夹型DNA形成G-四链体结 构,属于G-四链体配体。
[0037] 上述实施例1、2中在步骤(1)所配制的浓度为100ymol/L的发夹型DNA溶液可 以在4°C以下、-80°C以上的任意温度保存,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温度条件,在步骤(3)中 还可以加芦荟大黄素、木犀草素、山奈酚、黄连素、槲皮素、大黄酚、白杨素、大豆苷元或大黄 酸来作为中药单体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筛选试验。
[0038] 现按照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通过检测不同的药物(即大黄素、苦参碱、秋水仙碱、 芹菜素、芦荟大黄素、木犀草素、山奈酚、黄连素、槲皮素、大黄酚、白杨素、大豆苷元和大黄 酸)加入前后,发夹型DNA(F-hpDNA)的PIET(光诱导电子转移)效率变化,来识别G-四链 体配体。PIET效率用F/匕来表示,其中F和F。分别表示存在和不存在药物的情况下FAM荧 光素的荧光强度,实验结果见图3。
[0039]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此实验条件下,苦参碱和秋水仙碱的信号变化幅度在5% 以内,不属于G-四链体配体,其它11种中药单体都可引起信号的明显变化,变化幅度均在 10%以上为G-四链体配体,也由此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有效筛选。
[0040]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筛选方法的可靠性,发明人通过下述方法对体系的波动 性进行了考察验证,具体如下:
[0041] (1)同一孔板的孔与孔之间的波动性
[0042] 在96孔板中选取30个孔分别加入400yL50nmol/L的发夹型DNA溶液,用荧光 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其初始荧光强度值,然后分别加入10Umol/L的大黄素溶液,再次测 定各个孔添加大黄素之后相应的荧光强度值,考察体系波动性,结果如图4所示。
[0043] 由图4可以看出,单独的发夹型DNA(F-hpDNA)以及加入大黄素后荧光信号的变 异系数即标准差为2. 5%,平均值之比为2. 8%,由此说明同一孔板的孔与孔之间的波动较 小,可以用来相互比较。
[0044] (2) Z因子考察
[0045] 将4个96孔板分别同上述(1)中操作,分别考察Z因子,实验结果见图5。
[0046] 由图5可以看出,4个孔板的Z因子均大于0.5,并且得到其平均值为0.75,由此可 以判断每个孔板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数据,说明体系可以用于高通量的 筛选G-四链体配体。
[0047] 为了验证本发明发夹型DNA(简称F-hpDNA)的有益效果,发明人用实施例1的发 夹型DNA进行了大量研宄实验,各种试验情况如下:
[0048] (1)圆二色谱(CD)实验
[0049]取 4yLlOOymol?rV-hpDNA于离心管中,分别取0?5yL、2. 5yL、5yL4mmol/ L的大黄素(Emodin)溶液,用20mmol/LpH= 7. 4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 稀释至200yL,使F-hpDNA的最终浓度为2ymol/L,大黄素的最终浓度分别为10ymol/ L、50ymol/L、100ymol/L。以苦参碱做负对照实验,其最终浓度同样分别为10ymol/L、 50ymol/L、100ymol/L。用宽度为1mm的石英比色皿,以100nm/min的扫描速度,在200? 320nm的范围内扫描圆二色光谱,平行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实验结果见图6和图7,曲线a 代表单独的F-hpDNA,曲线b-d代表加入不同浓度药物的结果。
[0050] 从图6可以看出,当加入大黄素时峰位置发生了偏移,当其浓度为100 yM时,可以 看到在260nM左右有一个负峰,在290nM左右有一个正峰,说明大黄素可以诱导F-hpDNA形 成反平行四链体,从图7可以看出,苦参碱则对F-hpDNA的峰基本没有影响,说明苦参碱不 是G-四链体配体。
[0051] (2)MTT细胞增殖实验的测定
[0052]MTT分析法以活细胞代谢物还原剂 3_(4, 5)-dimethylthiahiazo(-z-yl)_3, 5_di -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噻挫蓝为基础。MTT为黄色化合物,是一种接受氢离子的染 料,可作用于活细胞线粒体中的呼吸链,在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的作用下,生成蓝色 (或蓝紫色)不溶于水的甲臜结晶,甲臜结晶的生成量仅与活细胞数目成正比(死细胞中琥 珀酸脱氢酶消失,不能将MTT还原)。还原生成的甲臜结晶可使用二甲基亚砜(DMS0)溶剂 溶解,利用酶标仪测定490nm处的光密度0D值,以反映出活细胞数目。首先将Hela细胞以 每孔10000的细胞个数接种在96孔板的每个孔中,当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36h后,使 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清洗,加入20yLMTT(5mg/mL)作用4h后使用二甲基亚砜(DMS0) 溶解即可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见图8和9 ;当加入浓度均为50ymol/L的白杨素、大豆苷元、 大黄酚、大黄素以及苦参碱分别对HeLa细胞抑制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如图10所示。
[0053] 由图8可知,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加可以看到细胞的生长明显得到抑制,当其浓 度为35. 8yM时,HeLa细胞仅有50 %的存活率,当其浓度进一步增加,细胞的存活率进一 步降低;图9对应的甲臜结晶颜色的变化,由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 低,细胞产生的琥珀酸脱氢酶量也逐渐减少,对应甲臜结晶颜色就越浅,从图9可以看出, 甲臜结晶颜色逐渐变浅,结果基本和图8相一致。
[0054] 由图10可知,除了苦参碱对HeLa细胞的生长基本无影响,不是G-四链体配体,而 其它药物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这些结果和荧光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了该 方法的可靠性,并且表明所筛选出来的G-四链体配体可以作为端粒酶抑制剂,抑制肿瘤细 胞增殖,杀死癌细胞,达到治愈的效果。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筛选G-四链体配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发夹型DNA用20mmol/LpH =7. 4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配制浓 度为100 y mol/L的发夹型DNA溶液,放于4°C以下保存; (2)用20mmol/LpH = 7.4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将步骤(1)的发夹型 DNA溶液浓度从100ymol/L稀释成50nmol/L,取浓度为50nmol/L的发夹型DNA溶液加入 96孔板中,测定初始荧光强度值; (3) 在步骤(2)的基础上加入中药单体溶液使其在反应体系的最终浓度为10 ymol/L, 测定加入中药单体溶液后的荧光强度值,若荧光强度值降低,说明该中药单体诱导单链的 发夹型DNA形成G-四链体结构;若否,则说明该中药单体不能诱导单链的发夹型DNA形成 G-四链体结构,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即完成G-四链体配体的筛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筛选G-四链体配体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中药单体中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木犀草素、山奈酚、黄连素、槲皮素、大黄酚、白杨 素、大豆苷元、芹菜素以及大黄酸是G-四链体配体。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筛选G-四链体配体的方法,其是通过向发夹型DNA稀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单体溶液,检测发夹型DNA溶液在加入中药单体溶液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即可实现G-四链体配体的筛选,本发明充分利用G-四链体的配体可以诱导包含人端粒DNA片段的发夹探针形成G-四链体,使得发夹探针上标记的羧基荧光素(FAM)堆积在由四个G碱基组成的G四分体平面上,与G碱基靠近而发生光诱导电子转移,荧光强度降低的机理,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普适性强、易于推广的优点,能够实现G-四链体配体的高通量筛选,为筛选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
【IPC分类】C12Q1-68
【公开号】CN104593506
【申请号】CN201510035616
【发明人】金燕, 时志路, 张琦
【申请人】陕西师范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