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聚醚醇热稳定剂的热塑性熔融混合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441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单元
[0064] 614 由HMD和TDDA形成的聚合物重复单元
[0065] 616 由HMD和HDDA形成的聚合物重复单元
[0066] 618 由HMD和ODDA形成的聚合物重复单元
[0067] 6 由ε -己内酰胺形成的聚合物重复单元
[0068] 11 由11-氨基十一酸形成的聚合物重复单元
[0069] 12 由12-氨基十二酸形成的聚合物重复单元
[0070] 注意,在本领域中,当术语"6"单独使用时是指由ε -己内酰胺形成的聚合物重复 单元。另选地,当"6"与二酸例如T组合使用时(例如6Τ),"6"是指HMD。在包括二胺和 二酸的重复单元中,首先指定二胺。此外,当"6"与二胺组合使用时,例如66,第一个"6"是 指二胺HMD,并且第二个"6"是指己二酸。同样地,来源于其它氨基酸或内酰胺的重复单元 是指代表碳原子数的单个数字。
[0071] 在一个实施例中,聚酰胺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的聚酰胺:
[0072] 第⑴组聚酰胺,所述第⑴组聚酰胺具有小于210°C的熔点,并且包括选自下列 的脂族或半芳族聚酰胺:聚(癸二酰戊二胺)(PA510)、聚(十二烷二酰戊二胺)(PA512)、 聚(ε -己内酰胺/己二酰己二胺)(F A6/66)、聚(ε -己内酰胺/癸二酰己二胺) (F Α6/610)、聚(ε -己内酰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F Α6/612)、聚(十三烷二酰己二 胺)(F Α613)、聚(十五烷二酰己二胺)(F Α615)、聚(ε -己内酰胺/对苯二甲酰丁二胺) (F Α6/4Τ)、聚(ε -己内酰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F Α6/6Τ)、聚(ε -己内酰胺/对苯 二甲酰癸二胺)(F Α6/10Τ)、聚(ε -己内酰胺/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F Α6/12Τ)、 聚(癸二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F A 610/6 T )、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对苯二甲 酰己二胺)(F A612/6T)、聚(十四烷二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F A614/6T)、 聚(ε -己内酰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F A6/6 I /6T)、聚(ε -己 内酰胺/己二酰己二胺/癸二酰己二胺)(F Α6/66/610)、聚(ε -己内酰胺/己二酰己二 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F Α6/66/612)、聚(ε -己内酰胺/己二酰己二胺/癸二酰己二 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F Α6/66/610/612)、聚(己二酰2-甲基戊二胺/己二酰己二 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 D6/66/6T)、聚(己二酰2-甲基戊二胺/己二酰己二胺)(PA 06/66)、聚(癸二酰癸二胺)(?八1010)、聚(十二烷二酰癸二胺)(13八1012)、聚(癸二 酰癸二胺/对苯二甲酰癸二胺)(F A 1010/10 T )、聚(癸二酰癸二胺/癸二酰十二碳二胺 /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F A1010/1210/10T/12T)、聚(11-氨 基十一烷酰胺)(F A 11)、聚(I 1-氨基十一烷酰胺/对苯二甲酰丁二胺)(F A 11/4 T )、 聚(11-氨基十一烷酰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F A 11/6T)、聚(11-氨基十一烷酰胺/ 对苯二甲酰癸二胺)(F A 11/10T)、聚(11-氨基十一烷酰胺/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F A 11/12 T )、聚(12-氨基十二烷酰胺)(F A 12)、聚(12-氨基十二烷酰胺/对苯二甲 酰丁二胺)(F A12/4T)、聚(12-氨基十二烷酰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F A12/6T)、 聚(12-氨基十二烷酰胺/对苯二甲酰癸二胺)(F A 12/10 T )、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碳二 胺)(F A 1212)、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碳二胺/十二烷二酰十二碳二胺/对苯二甲酰十二碳 二胺)(?八1212/121')、聚(十六烷二酰己二胺)(?八616)、和聚(十八烷二酰己二胺) (FA618);第(II)组聚酰胺,所述第(II)组聚酰胺具有至少210°C的熔点,并且包括选自 下列的脂族聚酰胺:聚(己二酰丁二胺)(PA46)、聚(ε-己内酰胺)(PA6)、聚(己二酰己 二胺/ ε -己内酰胺)(PA66/6)、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聚(己二酰己二胺/癸二酰己 二胺)(ΡΑ66/610)、聚(己二酰己二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ΡΑ66/612)、聚(己二酰己二 胺/癸二酰癸二胺)(ΡΑ66/1010)、聚(癸二酰己二胺)(ΡΑ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 (ΡΑ612)、聚(十四烷二酰己二胺)(ΡΑ614)、和聚(己二酰丁二胺/己二酰-2-甲基戊二胺) (PA46/D6);其中在第(II)组聚酰胺中的是具有至少210°C且小于230°C熔点的第(IIA)组 聚酰胺与具有230°C或更高熔点的第(IIB)组聚酰胺;
[0073] 第(III)组聚酰胺,其具有至少230°C的熔点,并且包含
[0074] (aa)约20至约35摩尔%的半芳族重复单元,所述半芳族重复单元来源于选自由 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
[0075] (i)具有8至20个碳原子的芳族二元羧酸和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二胺;和
[0076] (bb)约65至约80摩尔%的脂族重复单元,所述脂族重复单元来源于选自由以下 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
[0077] (ii)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二元羧酸和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二胺; 和
[0078] (iii)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
[0079] 第(IV)组聚酰胺,其包含
[0080] (cc)约50至约95摩尔%的半芳族重复单元,所述半芳族重复单元来源于选自由 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
[0081] (i)具有8至20个碳原子的芳族二元羧酸和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二胺;和
[0082] (dd)约5至约50摩尔%的脂族重复单元,所述脂族重复单元来源于选自由以下组 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
[0083] (ii)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二元羧酸和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所述脂族二 胺;和
[0084] (iii)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
[0085] 第(V)组聚酰胺,所述第(V)组聚酰胺具有至少260°C的熔点,其包含
[0086] (ee)大于95摩尔%的半芳族重复单元,所述半芳族重复单元来源于选自由以下 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
[0087] (i)具有8至20个碳原子的芳族二元羧酸和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二胺;和
[0088] (ff)小于5摩尔%的脂族重复单元,所述脂族重复单元来源于选自由以下组成的 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
[0089] (ii)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二元羧酸和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所述脂族二 胺;
[0090] (iii)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和
[0091] 第(VI)组聚酰胺,所述第(VI)组聚酰胺不具有熔点并选自聚(间苯二甲酰己二 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6I/6T)和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 己二胺)(6I/6T/66)。
[0092] 第(I)组聚酰胺可以具有半芳族重复单元,其含量使得熔点小于210°C,并且该组 的半芳族聚酰胺通常具有小于40摩尔%的半芳族重复单元。将半芳族重复单元定义为来 源于单体的那些,所述单体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8至20个碳原子的 芳族二元羧酸和具有4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二胺。
[0093] 另一个实施例是模塑或挤塑的热塑性制品,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选自第(III)组 聚酰胺,其选自:聚(己二酰丁二胺/对苯二甲酰丁二胺)(PA46/4T)、聚(己二酰丁二胺/ 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46/6T)、聚(己二酰丁二胺/己二酰2-甲基戊二胺/对苯二甲酰癸 二胺)(PA46/D6/10T)、聚(己二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6/6T)、聚(己二酰己 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6/6I/6T)和聚(己二酰己二胺/己二 酰2-甲基戊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6/D6/6T);并且最优选的第(III)组聚酰胺为 PA 66/6T。
[0094] 另一个实施例为模塑或挤塑热塑性制品,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选自第(IV)组聚 酰胺,其选自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己二酰己二胺)(PA4T/66)、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 ε -己内酰胺)(F A4T/6)、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十二烷二酰己二胺)(F A4T/612)、 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己二酰2-甲基戊二胺/己二酰己二胺)(F A4T/D6/66)、聚(对 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戊二胺/己二酰己二胺)(F A6T/DT/66)、聚(对 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F A 6 T /66)、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癸二酰己二胺) (F Α6 T/610)、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十四烷二酰己二胺)(F Α6 T/614)、聚(九亚甲 基对苯二甲酰胺/九亚甲基癸二酰胺)(F Α9 T /910)、聚(九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九亚 甲基十二烷二酰胺)(F A 9 T /912)、聚(九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11-氨基十一烷酰胺) (F Α9Τ/11)、聚(九亚甲基对苯二甲酰胺/12-氨基十二烷酰胺)(F Α9Τ/12)、聚(对 苯二甲酰癸二胺/11-氨基十一烷酰胺)(F A 10 T /11)、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12-氨基 十二烷酰胺)(F A 10 T/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癸二酰癸二胺)(F A 10 T/1010)、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十二烷二酰癸二胺)(F A 10T/1012)、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己二酰丁二胺)(F A 10 T /46)、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ε -己内酰胺)(F A 10 T /6)、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己二酰己二胺)(?人1〇1766)、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十二烷二酰十二碳二胺)(F Α12Τ/1212)、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ε -己内酰胺) (F A 12 T/6)、和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己二酰己二胺)(F A 12 T/66);并且最优 选的第(IV)组聚酰胺为ΡΑ6Τ/66。
[0095] 另一个实施例为模塑或挤塑热塑性制品,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选自第(V)组聚 酰胺,其选自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对苯二甲酰2-甲基戊二胺)(PA4T/DT)、聚(对 苯二甲酰丁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F Α4Τ/6Τ)、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对苯 二甲酰癸二胺)(F Α4Τ/10Τ)、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FA4T/12 T )、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对苯二甲酰2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