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脂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17197阅读:来源:国知局
、精制等而将其回收。
[0084] 作为分离、回收糖脂质的方法不特别限定,可以通过从通常微生物的培养上清液 中分离糖脂质成分而使用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可以使用通过疏水或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的 吸附与解吸、通过结晶进行的固液分离、膜处理等的方法。
[0085]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适当选择转化体的宿主、以及培养基中含有的醇和 糖的种类来制造各种糖脂质。作为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糖脂质,可以列举烷基葡萄糖 苷、槐糖脂、纤维二糖脂等。其中优选适合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的烷基葡萄糖苷(进一步优 选为烷基葡萄糖苷或者烷基槐糖苷)或者槐糖脂。
[0086]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糖脂质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洗绦剂、乳化剂等 中,作为抗菌剂用于化妆品等中。
[0087]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以下的蛋白质、基因、方法、转化体。
[0088] 〈1> 一种转化体,其中,在具有编码下述(a)~(C)中任一种蛋白质的基因的宿主 中,该基因缺失、变异或者表达抑制,并且与该宿主相比醇氧化酶活性降低,
[0089] (a)由序列号1所表示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
[0090] (b)由与序列号1所表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50%以上、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 选为90%以上、更加优选为95%以上的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并且具有醇氧化酶活性 的蛋白质;
[0091] (C)由在序列号1所表示的氨基酸序列中1个或多个、优选为1~10个、进一步优 选为1~5个、更加优选为1~3个的氨基酸缺失、置换、插入、或者附加而成的氨基酸序列 构成,并且具有醇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
[0092] 〈2>如〈1>项所述的转化体,其中,上述宿主为微生物。
[0093] 〈3>如〈2>项所述的转化体,其中,上述微生物为酵母。
[0094] 〈4>如〈3>项所述的转化体,其中,上述酵母为属于假丝酵母(Candida)属的菌类。
[0095] 〈5>如〈4>项所述的转化体,其中,上述属于假丝酵母(Candida)属的菌类 选自假丝酵母菌(Candida bomb i col a)、蜂生假丝酵母菌(Candida apicola)、假丝酵 母菌(Candida batistae)、假丝酵母菌(Candida f loricola)、假丝酵母菌(Candida riodocensis)或者星形假丝酵母菌(Candida stellata) 〇
[0096] 〈6>如〈5>项所述的转化体,其中,上述属于假丝酵母(Candida)属的菌类为假丝 酵母菌(Candida bomb i col a) 〇
[0097]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化体,其中,转化体的醇氧化酶活性相对于 宿主的醇氧化酶活性为70%以下,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更加优选为 20%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0%以下。
[0098] 〈8>-种包括下述(1)和(2)的工序的糖脂质的制造方法,其中,
[0099] (1)在含有醇和糖的培养基中培养〈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化体的工序;以 及
[0100] (2)从所得到的培养物中采集糖脂质的工序。
[0101] 〈9>如〈8>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醇是碳原子数为10以上、优选为碳原子 数为12以上、并且碳原子数为22以下、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以下 的伯醇或者仲醇。
[0102] 〈1〇>如〈8>或〈9>所述的制造方法,上述糖脂质为烷基葡萄糖苷或者槐糖脂。
[0103] 〈11> 一种编码上述(a)~(c)中任一种蛋白质的基因。
[0104] 〈12>如〈11>项所述的基因,其中,所述基因由下述(d)~(f)中任一种DNA构成。
[0105] (d)由序列号2所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DNA ;
[0106] (e)由与序列号2所表示的碱基序列具有50 %以上、优选为80 %以上、进一步优选 为90%以上、更加优选为95%以上的同一性的碱基序列构成,并且编码具有醇氧化酶活性 的蛋白质的DNA ;
[0107] (f)与由序列号2所表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DNA在严格的条件下 进行杂交的DNA,并且编码具有醇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的DNA。
[0108] 〈13> -种上述(a)~(c)中任一种蛋白质。
[0109] 〈14>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化体在用于制造糖脂质中的用途。
[0110] 〈15>如〈14>项所述的用途,其中,上述糖脂质通过包括下述(1)和(2)的工序的 方法制造,
[0111] (1)在含有醇和糖的培养基中培养〈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化体的工序;以 及
[0112] (2)从所得到的培养物中采集糖脂质的工序。
[0113] 〈16>如〈15>项所述的用途,其中,上述醇是碳原子数为10以上、优选为碳原子数 为12以上、并且碳原子数为22以下、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以下的 伯醇或者仲醇。
[0114] 〈17>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糖脂质为烷基葡萄糖苷 或者槐糖脂。
[0115] 实施例
[0116] 以下,基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0117][培养基、培养条件]
[0118] 在假丝酵母(Candida)属酵母的培养中使用了以下的培养基。各培养基在121°C 的高压釜中20分钟之后混合使用。
[0119] 另外,将在<i>24mmX200mm大型试管(YTO培养基,加入5mL)中在30°C、250rpm下 振荡培养了 48小时进行预培养而得到的菌种培养液接种2% (v/v)至<i>24mmX200mm大型 试管(AG生产培养基,加入5mL),并在30°C、250rpm下振荡培养。
[0120] Yro培养基:1%的D-葡萄糖、1%的Bacto?酵母提取物(日本BD公司制造)、1% 的Bacto?蛋白胨(日本BD公司制造)
[0121] AG生产培养基:15%的D-葡萄糖、0.41%柠檬酸三钠(无水)、0. 4%的Bacto?酵 母提取物、0. 154%的氯化铵、0. 07 %的七水硫酸镁、0. 05 %的氯化钠、0. 027%的二水氯化 钙、0. 1 %的磷酸二氢钾、0.012%的磷酸氢二钾(用IM HCl调节至pH5. 8)
[0122] 最小培养基:0· 68 % 无氨基酵母氮源(yeast nitrogen base without amino acids)(日本BD公司制造)、2%的D-葡萄糖
[0123] 醇同化培养基(alcohol utilizing medium) :0· 68%的无氨基酵母氮源(yeast nitrogen base without amino acids)(日本 BD 公司制造)、0· 05%的 Bacto?酵母提取 物、2 %的碳源
[0124] [基因组DNA提取]
[0125] 假丝酵母菌(Candida bomb i col a)的基因组DNA是通过将Φ 24mm X 200mm大 型试管(YPD培养基,加入5mL)中在30°C、250rpm下振荡培养48小时而得到的培养液 在4°C、15000rpm下离心分离1分钟并收集菌体,从该菌体中用Dr. GenTLE (酵母用)High Recovery(Takara Bio公司制造)来提取。
[0126] [PCR]
[0127] 在 PCR 反应中使用 PrimeStar Max DNA Polymelase (Takara Bio 公司制造),按照 所附的实验计划进行操作。
[0128] 实施例
[0129] 1.假丝酵母菌(Candida bomb i col a)的 EST 分析
[0130] 将从NBRC(日本技术评价研宄所生物资源中心,NITE)购得的假丝酵母菌 (Candida bombicola)NBRC10243 株接种 1 铂环至加入了 5mL 的 50g/L YP 肉汤(YPD fcoth) (日本BD公司制造)的IOOmL容积的试管中,在30°C、250rpm下培养48小时。将得到的 预培养液接种2%至5mL的SL培养基(10%的D-葡萄糖、10%的棕榈酸乙酯(东京化成工 业公司制造)、1%的尿素、0.5%的Bacto?酵母提取物(日本BD公司制造)、用盐酸调节至 pH5. 0)。培养器使用IOOmL试管,在30°C、250rpm下进行培养。作为制作cDNA的RNA源, 使用培养48小时的培养菌体。
[0131] RNA的提取是从取样后的菌体中用RNeasy Mini KiUQIAGEN公司制造),方法 为将所附的实验计划改变一部分。在添加 ImL缓冲液Yl并在30°C下振动30分钟时,向 缓冲液中添加酵母裂解酶(zymolyaSe)-20T至100U/mL,溶解细胞壁。由得到的RNA使用 SMARTer cDNA synthesis kit (Clontech公司制造)来合成全长cDNA文库。将EST分析委 托给Genaris, Inc.,并得到cDNA序列信息以及注解数据。
[0132] 基于得到的DNA序列,寻找醇氧化酶的同源基因(homolog)。虽然没有发现与 已知的醇氧化酶同一性高的序列,但发现了作为氨基酸序列显示与来自热带假丝酵母菌 (Candida tropicalis)的AOX 2 (基因库:AAS46880. 1)有35%同一性的弱同一性的序列。 将该喊基序列不于序列号2,将由该喊基序列构成的基因命名为900c 0002基因。另外,将 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示于序列号1。
[0133] 接下来,从假丝酵母菌(Candida bombicola) KSM36 株(FERM-BP799)中寻找 900c 0002基因。其结果发现KSM36株也具有和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序列的基因。
[0134] 2.900c 0002 基因的缺失
[0135] (1)假丝酵母菌(Candida bombicola)尿喃啶基因变异株的获得
[0136] 通过 I.V. Bogaert 等,Yeast (2008),25, P. 273 - 278.中记载的方法,从假丝酵母 菌(Candida bombicola)KSM36 株中选取尿喃卩定缺陷型株(uracil auxotrophic strain)。 进一步,从尿嘧啶缺陷型株中选取在UX迫基因区域中插入了变异的株,作为KSMA ura3株。
[0137] 接下来,分析了 KSM36株、NBRC10243株、KSM Δ ura3株的ura3基因区域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