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553746阅读:来源:国知局
维素纳米材料加入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中,通过搅拌,得到 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均匀分散的乙醇溶液,备用;再将990g粉料均聚聚丙烯放入 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乙醇溶液,然后启动搅拌机,将两者 搅拌均匀,分散于乙醇中的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粘附在均聚聚丙烯的表面,待乙 醇挥发之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原料;最后原料通过熔融挤出手段进行挤出切粒,得到β型 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
[0021] 实施例2 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上述20g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参照实施例1制备得到)加入入适量的无 水乙醇中,通过搅拌,得到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均匀分散的乙醇溶液,备用;再将 980g粉料均聚聚丙烯放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乙醇溶液, 然后启动搅拌机,将两者搅拌均匀,分散于乙醇中的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粘附在 均聚聚丙烯的表面,待乙醇挥发之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原料;最后原料通过熔融挤出手段进 行挤出切粒,得到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
[0022] 实施例3 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上述30g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参照实施例1制备得到)加入入适量的无 水乙醇中,通过搅拌,得到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均匀分散的乙醇溶液,备用;再将 970g粉料均聚聚丙烯放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乙醇溶液, 然后启动搅拌机,将两者搅拌均匀,分散于乙醇中的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粘附在 均聚聚丙烯的表面,待乙醇挥发之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原料;最后原料通过熔融挤出手段进 行挤出切粒,得到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
[0023] 实施例4 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上述50g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参照实施例1制备得到)加入入适量的无 水乙醇中,通过搅拌,得到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均匀分散的乙醇溶液,备用;再将 950g粉料均聚聚丙烯放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乙醇溶液, 然后启动搅拌机,将两者搅拌均匀,分散于乙醇中的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粘附在 均聚聚丙烯的表面,待乙醇挥发之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原料;最后原料通过熔融挤出手段进 行挤出切粒,得到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
[0024] 实施例5 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上述100g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参照实施例1制备得到)加入入适量的无 水乙醇中,通过搅拌,得到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均匀分散的乙醇溶液,备用;再将 900g粉料均聚聚丙烯放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乙醇溶液, 然后启动搅拌机,将两者搅拌均匀,分散于乙醇中的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粘附在 均聚聚丙烯的表面,待乙醇挥发之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原料;最后原料通过熔融挤出手段进 行挤出切粒,得到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
[0025] 实施例6 根据ASTM标准方法进行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对于每一个不同种 的复合材料中,取5个试样进行了不同的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强度按ASTMD-638标准测试, 拉伸速度为50mm mirT1,测试温度为23°C;弯曲性能按ASTMD-790标准测试,测试速率为2mm mirT 1,测试温度为23°C ;悬臂梁缺口冲击按ASTMD-256测试,测试温度为23°C,摆锤能量等 级为5. 5J。
[0026] 体积电阻率的测试方法:采用EST121型数字超高电阻、微电流测量仪,依据GB/ T1410-2006测试,样品直径82mm,厚2mm,每个试样测五组,取其平均值。
【主权项】
1. 一种e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比为 1~20%的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和重量百分比为80~99%的均聚聚丙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0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比为 1~10%的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和重量百分比为90~99%的均聚聚丙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0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比为 1~5%的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和重量百分比为95~99%的均聚聚丙烯。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0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 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501. 将细菌纤维素置于蒸馏水中浸泡,然后通过挤压,获得细菌纤维素膜;
502. 将细菌纤维素膜放入醋酸钙水溶液中浸泡l~5h,得到吸收醋酸钙溶液的细菌纤 维素膜BCa ;
503. 将细菌纤维素膜BCa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l~3h,至醋酸钙析出吸附在细菌纤维素 膜BCa的表面,得细菌纤维素膜BCb ;
504. 将细菌纤维素膜BCb在800~1000°C无氧条件下处理l~5h,得CBCb复合物;
505. 将CBCb复合物置于庚二酸的乙醇溶液中浸泡l~3h,加热挥发乙醇,得改性碳化细 菌纤维素纳米材料。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0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S02.中所述的醋酸 钙水溶液的浓度为〇. l~〇. 2 mol/L ;S02.中所述的浸泡时间为4h。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0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S03.所述的浸泡时 间为2h。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0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S04.所述的细菌纤 维素膜BCb在900°C无氧条件下处理4h。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0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S05.所述的庚二酸 的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08~0.4 g/L;S05.中所述的浸泡时间为2h。
10. 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0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含如下步骤: Sl 1.将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溶于无水乙醇中,得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 料溶液,备用;
512. 将均聚聚丙烯放入拌机中,然后加入SlL中配置的溶液,搅拌均匀,待无水乙醇 挥发后,得原料;
513. 将S12.制备得到的原料通过熔融挤出手段进行挤出切粒,得到0型聚丙烯导电 复合材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含有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由于其以改性碳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材料为导电填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制备导电复合材料中使用石墨烯微片、碳纳米管等昂贵的导电填料的缺点,大大降低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所述的β型聚丙烯导电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
【IPC分类】C08K3-22, C08K3-04, C08L23-12, C08K9-12, C08K9-04
【公开号】CN104877232
【申请号】CN201510242088
【发明人】林志丹, 冼嘉明, 贺子芹, 黎明庆
【申请人】暨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