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螺旋藻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75136阅读:来源:国知局
051] ①、打开上位机和空气压缩机,W火焰接种法从接种口依次加入250ml憐酸钟缓 冲液、2ml消泡剂(Antifoam204SIGMA)和 2mlkan+(50mg/ml);
[0052]②、在上位机上设定如下培养条件:溫度37°C,通气量2(K)L/h,抑7. 0,转速50化/ min,在此状态下标定DO电极的100%值。
[0053] ③、适度调节气压,从取料口留取50ml培养基作为对照。
[0054] ④、停止揽拌和通气,向罐内无菌接入150ml种子液,调节通气量为2(K)LA,转速 50化/min,然后点击发酵开始,保存本批次发酵记录。
[00巧]⑥、通过取料口取10ml培养基作为化对照。
[0056] ⑧、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通气量和转速使DO保持在30%左右,将溫度设置为自动 控制;
[0057] ⑦、通过自动滴加补酸液化4M肥1)和补碱液(4. 18M氨水)调节抑值;
[0058] ⑨、当发酵至化左右时,培养基中碳源耗尽溶氧值迅速上升,开始向罐内连续滴 加补料液400ml;补料过程中通过调节补料液的滴加速度、转速和通气量,尽量使DO保持在 20%左右,此过程中转速一般保持在7(K)r/min左右;
[0059]⑨、当发酵至1化从接种口无菌加入1. 25mlIPTG化2g/ml),至IPTG终浓度为 0. 4mM,调节溫度为31°C,共诱导化;
[0060] ⑩、发酵过程中每小时取样10ml,用于细菌生长动态监测;发酵结束时,降低通气 量和转速,点击发酵结束,保存数据。将发酵液转入无菌Ξ角瓶中,关闭气源。
[0061](4)、细菌生长动态及蛋白表达效果监测
[0062] ①、用TB培养基调零,测定发酵过程中每小时所留菌液在600nm处的吸光度 孤抑0;
[006引②、取10ml菌液,4°C,9400Xg离屯、lOmin,弃上清,用棉签吸干残余液体,称量菌 体湿重(WCW)。
[0064] ③、目的蛋白表达效果用SDS-PAGE分析,取诱导前及发酵结束菌液各1. 5ml,离屯、 弃上清;
[0065] ④、沉淀重悬于0.SmlPBS中,超声波裂解,裂解条件为:功率400W,工作4S,停6S, 共约25个循环。裂解液14000Xg离屯、lOmin,取50ul上清液进行SDS-PAGE检测。
[0066] 巧)、发酵产物保存
[0067]将发酵液置4°C静置过夜后轻轻弃上清,沉淀于4°C,4000g离屯、20min,弃上清,收 集菌泥,W每份约lOg置-20°c保存备用。
[006引屯、重组螺旋藻SOD的纯化 [006引 (1)、重组菌裂解
[0070] ①、将4~8g重组菌沉淀充分重悬于80ml-非变性结合缓冲液中;
[0071] ②、连接好纳米高压均质机气路系统,打开空气压缩机;
[0072] ③、用约100ml蒸馈水清洗均质机;
[0073] ④、将待裂解细菌悬液加入进样桶内,15000psi压力裂解细菌3轮至裂解液透亮;
[0074] ⑥、将裂解液置58°C水浴加热处理lOmin后,于9400Xg,-4°C离屯、30min,0. 45μm 滤器过滤除去细胞碎片,滤液可直接上柱。
[007引 似、柱纯化
[0076] ①、取45ml空层析柱1支,用Ni-NTAAgarose树脂填满;
[0077] ②、将柱子用约150ml蒸馈水淋洗后用约150ml非变性结合缓冲液平衡;
[0078] ③、将处理好的细菌裂解液通过蠕动累滴入柱中,上样过程中若核酸蛋白检测仪 读数上升较大,则收集流出液一管;
[0079] ④、用约200ml非变性淋洗缓冲液洗涂柱子至吸光值近本底且不再降低;
[0080] ⑥、过程中需收集吸光值上升、峰值、下降期流出液至少各1管;
[0081] ⑧、用低抑洗脱液洗脱柱子,当吸光值上升至约0. 080时开始收集洗脱液,至吸光 值下降至0. 080W下后停止收集;
[0082] ⑦、纯化后用约200ml蒸馈水淋洗柱子;
[008引⑨、用SDS-PAGE检测蛋白纯化效果;
[0084] 八、进行SDS-PAGE、蛋白浓度测定、酶活性测定、纯酶分子量确定、NBT染色、金属 离子测定、热稳定性分析、酸碱稳定性分析。
[0085]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一中所述的上游引物SPS0DF:5'-ACATATGGCTTTTGAACTTCCC AG-3'中下划线部分为Nde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SPS0DR:5'-GCTCGAGGCTGGCAGACGCGA GA-3',中下划线部分为化0I酶切位点。
[0086]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四中的LB琼脂平板上在临用前表面均匀涂布200mg/mlIPTG 7μ1,20mg/mlX-Gal28μ1〇
[0087]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六一(3)-⑨所述的补料液每400ml含酵母提取物12. 5g,甘油 240ml。
[0088]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屯中所述的非变性结合缓冲液:50mMNaH2P〇4,〇.5M化C1, 0. 1MKC1,lOmM咪挫,抑7. 4;非变性淋洗缓冲液:50mM化&?0"0. 5MNaCl,0. 1MKCl,20mM 咪挫,抑7. 4;低抑洗脱液:50mM化&?0"0. 5MNaCl,0.IMKCl,抑4. 5.
[008引有益效果
[0090]W纯顶螺旋藻为研究对象,克隆螺旋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编码基因sod,构 建原核表达载体祀T30a-sod,并在大肠杆菌化2UDE3)里表达重组SOD;建立重组菌的发酵 罐发酵工艺和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测定重组螺旋藻SOD的蛋白浓度和比活性;通过非变 性凝胶电泳分析重组螺旋藻SOD的天然分子量,利用氯化硝基四氮挫蓝液(NBT)染色法结 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纯酶所含金属元素确定重组螺旋藻SOD的种类;通过不同溫度热 处理和不同抑溶液解育纯酶液,确定纯酶的稳定性。通过W上各步工艺,最终建立一条完 善的重组螺旋藻SOD生产工艺,为后续开发基于重组螺旋藻SOD的药品、食品和化妆品等相 关产品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0091]图1为重组螺旋藻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备技术路线图;
[0092] 图2为sod基因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009引 图3为重组质粒pGEM-T-sod化d1/化0I双酶切电泳图;
[0094] 图4为线性化载体祀T30a电泳图;
[0095] 图5为祀T-30a-sod的开放阅读框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0096] 图6sod基因在大肠杆菌化21 0E3)中的表达产物电泳图;
[0097] 图7为发酵过程中重组细菌生长曲线;
[009引 图8重组菌发酵产物SDS-PAGE电泳图;
[0099] 图9为重组SOD纯化产物电泳图;
[0100] 图10为重组SOD非变性凝胶电泳NBT染色;
[0101] 图11为60°c时SOD的活性变化;
[0102] 图12为65°C时SOD的活性变化;
[0103] 图13为抑值对SOD活性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104]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0105] 如图1所示,本研究W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纯顶螺旋藻为实验材料,通过克隆表达 其SOD的编码基因,并建立大规模重组SOD的发酵与纯化工艺,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重组表 达产物的生物学特性。
[0106]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纯顶螺旋藻,由鄂尔多斯高原沙地碱湖拱取纯化,用Zarrouk 培养液于室溫下培养,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乔辰教授惠赠。感受态大肠杆菌D册α为Biomed 公司产品,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化21 (DE3)为TaKaRa公司产品。
[0107] 螺旋藻sod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010引螺旋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0109] 采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螺旋藻的基因组DNA。用双蒸水将新鲜螺旋 藻5000Xg离屯、5min共洗3次。在预先经冷冻处理的研鉢中将280mg新鲜螺旋藻与少量 灭菌的石英砂混合,充分研磨。其余步骤按说明书进行。所提取基因组DNA洗脱于50μ1 洗脱液ΤΕ中。-20°C保存备用。
[0110] sod基因片段的扩增
[011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螺旋藻sod基因序列(AY282414)设计扩增引物。上游引物 SPS0DF:5' -ACATATGGCTTTTGAACTTCCCAG-3'(下划线部分为Nde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 SPS0DR:5' -GCTCGAGGCTGGCAGACGCGAGA-3',(下划线部分为化〇I酶切位点),引物对预 期扩增片段长614bp。委托Invitrogen公司合成。W所提取螺旋藻基因组DNA为模板,利 用上述引物对扩增sod基因。PCR反应条件为:94°C预变性3min,-94°C变性45s,-55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