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95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片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凸起结构(projected spots of fibers)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其用于成型一种表面上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是用于成型一种在用它粘合粘附体时显示出良好的返回性和复位性的压敏胶带或片。
背景技术
在压敏胶带或片用到各种粘附体时,必须迅速且牢固地粘合到该粘附体的预定位置,为此目的,要求压敏胶带或片具有良好的返回性(能够被暂时固定到粘附体上并且能够再次附着其上)和良好的复位性(能够复位到粘附体上)。关于将压敏胶带或片施加到预定位置的操作,有一个例子提到了将地板材料粘合到地板基底上。在将地板材料粘合到地板基底的操作中,地板材料必须被嵌入地板基底上的预定区域,为此目的,在将地板材料嵌入地板基底上的预定区域之后,必须沿着地板基底将其移动比较长的距离,在该操作中,当使用具有普通压敏粘合剂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胶带或片时,由于压敏粘合剂的粘合性(tackiness)和初始粘合性(initial adhesiveness),在把地板材料嵌入地板基底上的预定区域之后,不能将其沿着地板基底移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法,一种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压敏胶带或片,其中由于使用水或有机溶剂,粘合力暂时下降,或者包括在压敏粘合层表面和粘附体之间的界面中布置吸水性聚合物的水溶胀颗粒(见专利文献1);另一种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压敏胶带或片,其中压敏粘合层被特别设计成其表面具有不平整的结构以便由此减少其初始粘合面积(见专利文献2);并且还有另一种方法包括使用压敏胶带或片,其中压敏粘合层上构成非粘性固体物质的一些凸起以便由此控制其初始粘合力(见参考专利3)。日本专利No.3296769[专利文献2]Jp-A-2002-121503[专利文献3]Jp-A-7-310057
例如在将吸水性聚合物的水溶胀颗粒布置在压敏粘合层表面和粘附体之间界面上的方法中,像日本专利No.3296769一样使用水,但是由于水本质不利于粘合,因而从粘合的牢度考虑,使用它并不理想。
在使用压敏胶带或片的方法中,压敏粘合层被特别设计成使其表面具有不平整的结构以便由此减少其初始粘合面积,例如Jp-A-2002-121503中所述的那样(此处使用的术语“JP-A”意思是“未审
公开日本专利申请”),压敏胶带或片表面上具有压敏粘合层。因此在该方法中,从暂时固定位置到校正位置的幅度是有限的,并且压敏胶带或片的复位性也不令人满意。
在使用压敏胶带或片的方法中,压敏粘合层上点缀有非粘性固体凸起物,由此来控制其初始粘合力,例如Jp-A-7-310057中所述的那样,非粘性物质仅附着到压敏粘合层表面并且其结构是不受控制的。因此为使压敏胶带或片表现出良好的复位性,必须在其表面上增加要施加的非粘性物质的量,然而,从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性能考虑,这是不理想的。
发明概述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它是用于形成一种表面上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它是用于形成一种返回性和复位性良好的压敏胶带。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它是用于形成一种可用于固定地板材料的压敏胶带或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进行了刻苦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在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的一些部分具有特定结构的纤维,则其粘合到粘附体的预定位置时,胶带或片可以暂时完全贴合到粘附体上并能够再附着其上,另外它还能够迅速地在粘附体上复位。此外还发现当使用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片材时,能够容易地生产出该压敏胶带或片(在其压敏粘合层表面有些部分具有特定的纤维结构)。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使纤维凸起结构能够转移成型至少部分地在压敏粘合层表面。
优选的是,该纤维凸起结构是从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的起绒纤维(raisedspots of fibers)。
还优选的是,该片材能够使纤维凸起结构转移在压敏粘合层表面以使表面大体上具有预定结构的图案。至少一个片材表面具有作为剥离面的作用,该剥离面相对于从该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该片材具有可通过转移成型而将至少有部分在该片材的剥离面的这个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到压敏粘合层的表面。优选的是,该片材在其剥离面上部分地形成凹穴,并且在凹穴中具有用于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在其剥离面的每一凹穴底部具有固定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在凹穴底部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低于由转移成型从片材得到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具体地说,该片材包括基底、固定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和含有孔的可剥离衬,并且就这样,该纤维凸起结构是成型在该可剥离衬的孔中和在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用来固定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另一种片材类型包括结构不平整的基底、成型在基底凸起上的剥离层、和成型在基底的每一凹穴底部用于固定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就这样,该纤维凸起结构是成型在该基底凹穴中和在固定该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以被卷成卷筒并使其剥离面在里面。
优选的是,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接受该纤维凸起结构的该压敏粘合层是在一种压敏胶带或片的载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压敏粘合层。
还优选的是,压敏胶带或片是双面压敏胶带或片,该压敏胶带或片具有压敏粘合层用功来接受来自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的纤维凸起结构,并且其至少一个压敏粘合表面可接受纤维凸起结构。
另外优选的是,接受来自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的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是由至少一种选自橡胶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和热熔体压敏粘合剂的压敏粘合剂形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压敏胶带或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粘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然后从其上剥离该片材从而至少在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转移和成型纤维凸起结构。
附图简介

图1A和1B是表示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状态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图,该片材粘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以便将纤维凸起结构从该片材转移到压敏粘合层上。图1A表示粘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的该片材状态;而图1B表示该片材刚从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剥离从而将纤维凸起结构从该片材转移到压敏粘合层上的状态。
图2是已经从图1A和1B的片材得到纤维凸起部分5的压敏胶带或片的平面图,是其顶视图。
图3是基于显示成型在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起绒结构形状的照片的简图,采用本发明纤维起绒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并且这是压敏粘合层的顶视图。
图4是基于显示成型在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一个纤维起绒结构形状的照片的简图,采用本发明纤维起绒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并且这是图3的纤维起绒结构的基本部分的放大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有孔可剥离衬的示意图。
标记数字说明1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2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的可剥离衬2a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衬2的孔3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的压敏粘合层4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的基底5 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上的纤维凸起结构6 压敏胶带或片6a 压敏胶带或片6的压敏粘合层6a1 压敏胶带或片6的压敏粘合层6a的表面6b 压敏胶带或片6的基底7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a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的可剥离衬7b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的压敏粘合层
7c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的基底7d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可剥离衬7a的孔8待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上的纤维凸起结构71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1a 不平整结构基底71a1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71a的凸起71a2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71a的凹穴71b 剥离层71c 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81 待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上的纤维凸起结构9有孔的可剥离衬9a 孔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是这样特别构成的,其能使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至少部分地在各种不同的压敏粘合层(例如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的表面。准确地说,当使用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时,在各种压敏粘合层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能够成型纤维凸起结构。具体地说,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被附着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并且该片材的纤维凸起结构被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上。
(纤维凸起结构)将从本发明片材转移的纤维凸起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它们是斑点状(spotwise)凸起和由纤维材料形成。例如,它们包括从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的纤维起绒结构、以及许多纤维斑点状地形成在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起绒结构。纤维凸起结构可都具有一种相同的结构,或者可具有不同结构的组合。
一种纤维凸起结构通常由许多纤维构成。构成一种纤维凸起结构的纤维材料数量和密度没有具体规定,例如,当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是部分地转移和成型在压敏粘合层表面时,构成一种纤维凸起结构的纤维数量和密度可随压敏粘合层的预定返回性和复位性以及压敏粘合层将固定于其上的粘附体类型而适当地确定。
纤维凸起结构优选的是从压敏粘合层(特别是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的纤维起绒结构。
图1A和1B是表示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一个实施例状态的局部横截面图,该片材粘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以便将纤维凸起结构从该片材转移到压敏粘合层上。图1A表示粘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的该片材状态;而图1B表示该片材刚从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剥离从而将纤维凸起结构从该片材转移到压敏粘合层上的状态。在图1A和1B中,1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2是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片材1的可剥离衬(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层);2a是该可剥离衬2的孔;3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的压敏粘合层(固定该片材的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4是用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的基底(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5是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上的纤维凸起结构;6是压敏胶带或片;6a是压敏胶带或片6的压敏粘合层(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6a1是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6a的表面;6b是压敏胶带或片6的基底(一种压敏胶带或片基底-这在此后可以简称为“基底”)。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包括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3,其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4的一个表面上,其中压敏粘合层3是用于固定纤维凸起结构。在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3上层合了一个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可剥离衬2,并且其具有孔2a。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可剥离衬2的孔里面固定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3表面上,成型有待转移成型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6a上的纤维起绒结构5。另一方面,压敏胶带或片6包括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6a,其成型在用作载体的压敏胶带或片的基底6b的一个表面上。如图1A所示,当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粘到压敏胶带或片6时(特别是在二者粘在一起后受压时),纤维起绒结构5可以被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6a的表面6a1上。
如图1B所示,当把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从压敏胶带或片6上剥离时,该胶带或片得到已经从片材1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6a的表面6a1上的纤维起绒结构5,如图2所示。
图2是已经从图1A和1B的片材得到纤维凸起部分5的压敏胶带或片的平面图,是顶视图。在图2中,5,6,6a和6a1具有如上所述相同的含义。
在图1A和1B中,纤维起绒结构5被布置成大体上形成许多条线,如图2所示。相邻线之间的距离(其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0mm,并且在一条线上的纤维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相邻纤维凸起结构的中心部分之间的距离)为10mm。关于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一个纤维凸起结构的外形,该部分是准圆形的,半径约为0.5mm(并且面积约为0.8mm2)。将相邻纤维凸起结构线设计成在一条线上的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每个与另一条线上相邻纤维凸起结构中心部分相对应的位置。
图3和图4是基于成型在压敏胶带或片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起绒结构形状照片的简图,采用本发明纤维起绒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图3是显示成型在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起绒结构形状的照片的简图,采用本发明纤维起绒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并且它是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的顶视图。图4是基于显示成型在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一个纤维起绒结构形状的照片的简图,采用本发明纤维起绒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并且这是图3的纤维起绒结构基本部分的放大图。
图3和图4是基于利用数字显微镜VH-6200(商品名为Keyence)在放大率为10-175倍下所得到的照片的简图。
将要被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特别是起绒纤维)可以被部分或整个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剥离面上,当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被整个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剥离面上时,纤维凸起结构可被转移到压敏粘合层整个表面上。另一方面,当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被部分地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剥离面上时,纤维凸起结构可被转移到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当纤维凸起结构被整个成型在压敏粘合层表面时,压敏粘合层的表面是不暴露出来的。因此,具有这种类型压敏粘合层的基底可用作非粘性基底(这可以在下文称为“纤维面非粘性基底”)。纤维面非粘性基底的无纤维凸起反面可以是一种压敏粘合面。这种类型基底可以是背面为压敏粘合剂的纤维面非粘性基底。
另一方面,当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时,该压敏粘合层是部分地暴露出来的,因此具有这种类型压敏粘合层的基底可以是一种压敏粘合基底(这可以在下文称为“纤维面压敏粘合基底”)。在图1A和1B中,纤维起绒结构5被布置成使它们大体上形成多条线,在这样方式中,在通过用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而得的纤维面压敏粘合剂基底中,纤维凸起结构例如纤维起绒结构可以被布置成使它们大体上形成许多条线。
本发明一种优选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结构描述如下。例如,当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是一种下面提到的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并且纤维凸起结构是成型在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时,理想的是压敏胶带或片能够暂时粘合到粘附体并且在压力下牢固地粘接在其上。
关于这种类型的纤维凸起结构的构型,例如提到(1)一种结构,其中每一纤维的一端被粘合和固定到压敏粘合层表面,同时其另一端没有固定(而是保持自由),并且该纤维材料从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几乎成I形(如图1A和1B所示);(2)每一纤维的中部被粘合和固定到压敏粘合层表面,同时其两端没有固定(而是保持自由),并且该纤维材料从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几乎成V-形;(3)每一纤维的两端被粘合和固定到压敏粘合层表面,同时其中部没有固定(而是保持自由),并且该纤维材料从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几乎成倒U-形;以及其它结构,其中纤维材料从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几乎成任何W-形、N-形、或者O-形;及其组合。对于纤维凸起结构的构型,优选上述结构(1)(其中纤维材料从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几乎成I-形),当然在纤维起绒结构中,纤维材料可以是从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线性凸起成I-形,或者可以是大体上从表面凸起的缺口形、波形、或环形的任何其它形状。
在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例子中,关于其总体轮廓没有具体规定,可以随压敏粘合层的预定返回性和复位性以及压敏粘合层将粘合于其上的粘附体类型而适当地确定其总体轮廓,并且可以设计成具有预定的图案。
当利用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制造的基底的压敏粘合层具有转移到其表面的纤维凸起结构,并且当由此制造的含有转移到其上的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表面具有压敏粘合性时(即当基底是纤维面压敏粘合剂基底时),则重要的是使纤维凸起结构成型在基底的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案中,理想的是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而大体上形成它的一种图案。例如,当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成大体上具有如图2式样的形状时,或者即,当它们被设计为大体上形成多线,则相邻线之间的距离没有具体规定,但考虑到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可以是例如大约1-100mm(优选3-50mm,更优选5-40mm)。在一条线上相邻纤维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具体规定,但考虑到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可以是例如大约1-100mm(优选3-50mm,更优选5-40mm)。相邻线上纤维凸起结构的位置关系也没有具体规定,并且可以将凸起结构布置为它们大体上形成网状图案或者可以基本上随意布置。
当纤维凸起结构是被成型在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时,没有具体规定一个纤维凸起结构的外形,例如它可以是准环形或准多角形,或可以是其它不规则形状。待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的纤维凸起结构数量也没有具体规定。
当纤维凸起结构是被成型在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时,将在压敏粘合层表面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部位的总面积(这对应于纤维凸起结构的总面积)也没有具体规定。例如考虑到该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它可以是整个压敏粘合层表面的0.001-20%(优选0.005-15%,更优选0.01-10%)。如果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纤维凸起结构的总面积小于该层总面积的0.001%,则不能适当地降低压敏粘合层的初始粘合力,并因此具有压敏粘合层的基底的返回性和复位性将会变差。另一方面,如果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纤维凸起结构的总面积大于该层总面积的20%,则具有该层的基底的返回性和复位性优良,但是纤维面压敏粘合剂基底对粘附体的粘合力将会下降。
每一纤维凸起结构的面积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例如它可以为0.1-10mm2(优选为0.3-5mm2,更优选约为0.5-3mm2)等,但是不限于此范围,该面积可小于0.1mm2或者大于10mm2。
例如,当采用使每一纤维凸起结构面积是0.1-10mm2的方式将许多这样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和成型在压敏粘合层表面时,相邻纤维凸起结构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以是例如1-100mm(优选3-50mm,更优选5-40mm)。
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纤维凸起结构的面积可以是被纤维凸起结构包围部分的面积。
构成凸起结构的纤维材料没有具体的规定,并且可以是任何天然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更确切地说,该纤维材料包括,例如棉纤维、人造纤维、聚酰胺纤维[例如脂族聚酰胺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聚芳基酰胺纤维)]、聚酯纤维(例如商品名为Tetron)、聚丙烯腈纤维、碳纤维、(碳基纤维)、丙烯酸酯类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含氟纤维。至于在此使用的纤维,优选棉纤维、人造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
在此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一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纤维。
优选在此使用短纤维。长纤维是不适宜的,因为它们会降低其上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压敏粘合剂面(纤维面压敏粘合剂基底)对于粘附体的粘合力。具体地说,理想的是纤维长度落在0.1-5mm之间(更优选为0.3-5mm之间,还更优选约为0.3-2mm之间)。但是过短的纤维制造困难,并且因此价格昂贵。所以,从经济的观点来看,使用过短的纤维是不适宜的。当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是一种纤维面压敏粘合剂基底并且如果用于它的纤维过短时,则可以对基底施加低的压力来将其压敏粘合层粘合到粘附体。然而这是不适宜的,因为在该条件下基底的返回性和复位性将会不好。
纤维的厚度不作特别规定。例如,可以是0.1-20旦尼尔(优选0.5-15旦尼尔,更优选1-6旦尼尔)。如果太厚,该纤维是不适宜的,因为其不够柔软,因此需要高压将其与压敏粘合层粘合。另一方面,太薄的纤维也是不适宜的,因为其不能有效降低压敏粘合层与其粘合的初始粘合力,因此,基底与其的返回性和复位性变差。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的构型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它被设计成当该片材粘附于压敏粘合层表面时,纤维凸起结构能够从片材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例如,该片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作为相对于压敏粘合层的剥离面,纤维凸起结构从该片材转移到该压敏粘合层上,并且该片材的剥离面具有将被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的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
该片材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结构与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的构型相吻合。当然,该片材凸起部分的纤维类型、长度和厚度与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凸起部分的纤维是相同的。在片材上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特别是纤维的起绒结构)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规定,例如对此优选使用一种植绒技术(特别是静电植绒技术),如下所述。根据静电植绒方法,可以使片材在向上、向下或者向侧面的任何方向植绒。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包括两种类型,(i)一种片材类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全部转移成型在其一个表面;和(ii)另一种片材类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局部转移成型在其一个表面。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是前一种片材(i)该片材的纤维凸起结构全部转移成型在其一个表面,包括两个实施方案。(1a)用作载体的基底两个表面都是剥离面,并且用于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全部在至少一个剥离面形成;以及(1b)用作载体的基底一个表面是剥离面,并且用于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全部在该剥离面形成。关于片材(i)的构型,片材(1a)的一个或者两个表面的全部是用于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当仅在片材一个表面具有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时,则片材的另一个表面是剥离处理层表面(剥离面)。片材(1b)的用于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全部仅在其一个表面,并且该片材的另一个表面可以是基底表面或可以是任何其它层(例如压敏粘合层)。
另一方面,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是后一种片材(ii)其纤维凸起结构局部转移成型在其一个表面,包括两个实施方案。(2a)用作载体的基底两个表面都是剥离面,并且用于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被形成在至少一个剥离面局部;以及(2b)用作载体的基底一个表面是剥离面,并且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该剥离面的局部。关于片材(ii)的构型,片材(2a)的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在其一个或者两个剥离面的局部,并且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成型在其局部的剥离面是局部暴露出来的,同时没有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另一剥离面全部用作剥离面。片材(2b)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仅在其一个表面的局部,并且该片材的另一个表面可以是基底表面或可以是任何其它层(例如压敏粘合层)。
优选的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是设计成其剥离面局部具有凹穴并且该凹穴具有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还优选的是,被成型在片材剥离面中的每一凹穴底部具有固定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该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低于纤维凸起结构从片材将被转移到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由于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低于纤维凸起结构从片材将被转移到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可以迅速地从片材转移到各种压敏粘合层。
更具体地说,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包括两个实施方案。(a)一个实施方案的片材包含基底、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和有孔可剥离衬,其中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可剥离衬的孔中以及固定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如图1A或图5A所示(下文可称此为“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心的片材(a));以及(b)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片材包含结构不平整的基底、成型在基底凸起上的剥离处理层,和成型在基底每一凹穴底部用于固定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其中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基底凹穴中和固定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如图5B所示(下文可称此为“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b))。
图5A和图5B是表示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在图5A中,7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7a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的可剥离衬(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衬);7b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的压敏粘合层(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7c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基底(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7d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剥离衬7a的孔;8是待转移到压敏粘合层上的纤维凸起结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的构型与图1A中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1相同。
在图5B中,71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71a是不平整结构的基底(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71a1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71a的凸起;71a2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71a的凹穴;71b是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71a的凸起71a1上的剥离处理层;71c是固定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其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71a的每一凹穴72a2底部;81是待转移到压敏粘合层上的纤维起绒结构。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71中,剥离层71b是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71a的凸起71a1上的,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71c是成型在每一凹穴72a2底部,以及待转移到压敏粘合层上的纤维起绒结构81是成型在压敏粘合层71c表面上,压敏粘合层71c固定每一凹穴72a2里面的转移成型用的纤维凸起结构。
具体地说,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具有上面提到的结构(a)包括基底(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和有孔可剥离衬(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片材的可剥离衬),以及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其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片材的可剥离衬的孔中并且在固定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如图1A或图5A所示。对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基底类型,可使用任何合适的薄叶状物体,例如,塑料基底如塑料薄膜或片材;金属基底如金属箔、金属板;纸的纸基(例如无纤维纸,日本纸,牛皮纸,玻璃纸,合成纸,表面涂布纸);纤维基底如布、无纺布、网织品;橡胶基底如橡胶片;泡沫材料如发泡片材。该基底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的,例如,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可具有用层合或共挤出方法制造的塑料基底与任何其它基底(如纸基)的多层(两层或三层)结构。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的基底优选为塑料薄膜或片材,用于塑料薄膜或片材的材料(塑料材料)包括,例如来自α-烯烃单体的烯烃类树脂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氯乙稀(PVC)、醋酸乙烯酯树脂;聚苯硫醚(PPS);酰胺树脂如聚酰胺(尼龙)、全芳族聚酰胺(聚芳基酰胺);聚酰亚胺树脂;聚醚醚酮(PEEK)。可以在此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两种或更多种这样的塑料材料。塑料薄膜或片材可以是未取向的,或者可以是单或双取向的。
如果需要,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的基底可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无机填料(如三氧化钛、氧化锌),防老剂(例如胺类防老剂、喹啉类防老剂、氢醌类防老剂、酚类防老剂、含磷类防老剂、亚磷酸盐类防老剂),抗氧剂,UV吸收剂(例如水杨酸衍生物、二苯酮类UV吸收剂、苯并三唑类UV吸收剂、受阻胺类UV吸收剂),润滑剂,增塑剂,着色剂(如颜料、染料)。
通过物理处理如电晕处理或等离子处理、或者化学处理如涂底层,可以适当地加工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的一个或者两个表面,以达到增加其对于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的目的,该压敏粘合层用于固定的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
例如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的厚度可约为10-300μm,优选约为30-200μm。
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中,重要的是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低于纤维凸起结构从片材将被转移到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该措辞“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低于纤维凸起结构从片材将被转移到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的意思是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小于纤维凸起结构从片材将被转移到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更具体地,可将这两种压敏粘合层作如下比较通过在23℃空气中用2kg的辊把具有任一压敏粘合层的压敏胶带或片来回轧制一次,将其粘到无污点板上,然后在23℃保持30分钟,其后将胶带或片从无污点板上剥离,剥离条件为在23℃和65%RH的空气中,剥离角为180°以及剥离速度为300mm/min,由此测得该层对无污点板的粘合力。在本发明中,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必须低于纤维凸起结构从片材将被转移到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从纤维凸起结构从片材的转移能力来说,优选的是,两种压敏粘合层之间的粘合力差为至少0.1N/20mm(更优选至少为0.5N/20mm)。用于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没有具体的规定,只要其压敏粘合性低于纤维凸起结构从片材将被转移到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并且可由任何从已知压敏粘合剂中选出的压敏粘合剂形成。例如,可以形成该层的压敏粘合剂与转移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剂相同。因此,根据形成压敏粘合层(例如转移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剂类型,可适当地确定形成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剂。
具体地说,形成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剂包括,例如橡胶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聚酯压敏粘合剂、氨基甲酸乙酯压敏粘合剂、聚酰胺压敏粘合剂、环氧压敏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压敏粘合剂、硅树脂压敏粘合剂、含氟压敏粘合剂、以及热熔体压敏粘合剂。一种或更多种压敏粘合剂可在此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该压敏粘合剂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乳液压敏粘合剂、溶液压敏粘合剂、低聚物压敏粘合剂或固体压敏粘合剂。除了用作压敏粘合剂组分的聚合物组分(基础聚合物),该压敏粘合剂还可含有任何添加剂例如交联剂(例如聚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烷基醚化三聚氰胺化合物基交联剂),增粘剂(例如松香衍生物树脂、多萜树脂、石油树脂、酚醛树脂),增塑剂,填料,防老剂等等,视该压敏粘合剂的类型而定。
还有重要的是,用于固定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是一种能够固定用其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
为形成用于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在其上的压敏粘合层,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或常规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压敏粘合层施加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上(涂布方法);或者首先将压敏粘合层施加到可剥离层(如可剥离衬)以便在其上形成压敏粘合层,然后将该压敏粘合层转移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上(转移方法)。
对固定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厚度没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可约为1-100μm(优选约为10-50μm)。
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中,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衬具有孔并且可剥离衬的至少一个表面是剥离面,重要的是,将与一压敏粘合层(纤维凸起结构将从片材转移到该压敏粘合层)接触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至少该可剥离衬的表面是剥离面,因此在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片材的压敏粘合层那面的可剥离衬表面不可以是剥离面。当用于固定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那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片材的可剥离衬的表面不可以是剥离面时,这种类型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a)可单独用作剥离层。
更具体地说,对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衬,例如可采用这样的基底,该基底涂布了剥离剂以便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剥离处理层(转移成型片材的可剥离衬基底),以及由含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形成的低粘合性基底,以及由非极性聚合物(例如烯烃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形成的低粘合性基底。
对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衬,例如可优选的是通过在至少一个可剥离衬基底表面涂布剥离处理层而形成的那些。可剥离衬基底包括,例如塑料基底薄膜(合成树脂薄膜)如聚酯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烯烃类树脂薄膜(如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酰胺薄膜(如尼龙薄膜);纸(例如无纤维纸,日本纸,牛皮纸,玻璃纸,合成纸,表面涂布纸);以及通过层合或共挤出制造的其多层复合材料(两层或三层复合材料)。
对于形成剥离处理层的剥离剂没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包括硅树脂型剥离剂、含氟剥离剂、长链烷基型剥离剂,在此可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一种或更多种这样的剥离剂。
对于剥离剂,考虑到其可剥离性和成本,优选硅树脂型剥离剂,其可选自已知的聚硅氧烷型剥离剂(硅树脂型剥离剂),该剥离剂包括聚硅氧烷聚合物作为其基本成分。在这样的硅树脂型剥离剂中,更优选经过加成反应的聚硅氧烷型剥离剂,加成反应聚硅氧烷型剥离剂可通过加成反应交联(固化反应)固化形成可剥离薄膜,该薄膜可剥离性良好。
在此可使用的加成反应聚硅氧烷型剥离剂可以是这样的聚硅氧烷型剥离剂组合物,其含有一种聚硅氧烷聚合物,该聚合物分子中至少有两个可与含Si-H键基团反应的基团(确切地说,该反应性基团包括烯基如乙烯基或己烯基;该“可与含Si-H键基团反应的基团”可在下文简称为“链烯基”);并且还含有一种聚硅氧烷聚合物,该聚合物分子中至少有两个氢原子结合到硅原子(特别是聚硅氧烷聚合物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硅原子具有Si-H键),该“Si-H键”意思是“硅原子(Si)和氢原子(H)之间的键”。
在至少具有两个烯基的聚硅氧烷聚合物中,形成主链的聚硅氧烷聚合物结构包括,例如聚烷基烷基硅氧烷聚合物(polyalkylalkylsiloxane)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聚二乙基硅氧烷聚合物、聚甲基乙基硅氧烷聚合物;聚烷基芳基硅氧烷聚合物(polyalkylarylsiloxane);以及多种含硅单体的共聚物[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在这些之中,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
另一方面,在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硅原子具有Si-H键的聚硅氧烷聚合物之中,具有Si-H键的硅原子可以在任一聚合物主链或侧面分支上,或者是它可以在主链的组成单元或侧面分支的组成单元中。对于形成Si-H键的硅原子(该硅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数量没有具体的规定,只要其至少为2。
对于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硅原子具有Si-H键的聚硅氧烷聚合物,优选的是分子中至少具有两种-Si(R)(H)O-单体单元的那些聚合物(其中R表示烃基),并且更优选聚二甲基氢硅氧烷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氧烷)]。
在聚硅氧烷剥离剂中,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硅原子具有Si-H键的聚硅氧烷聚合物起交联剂的作用。
对于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硅原子具有Si-H键的聚硅氧烷聚合物的量,没有具体的规定。例如,优选将其控制成这样,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硅原子具有Si-H键的聚硅氧烷聚合物中Si-H键的硅原子摩尔数(下文称此为“摩尔数(X))和至少具有两个烯基的聚硅氧烷聚合物中烯基的摩尔数(下文称此为“摩尔数(Y))的比例为摩尔数(X)>摩尔数(Y),但是,摩尔数(X)/摩尔数(Y)的比率必须在大约0.8-3.0之间(优选为1.1-1.8之间)。
当分子中至少具有两个烯基的聚硅氧烷聚合物由于其上的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硅原子具有Si-H键的聚硅氧烷聚合物(交联剂)的作用而固化时,可以使用一种催化剂。例如该催化剂优选铂催化剂(如铂细粒、铂化合物如氯铂酸或其衍生物)。对于催化剂的用量,没有具体规定,对于分子中至少具有两个烯基的聚硅氧烷聚合物,它可以是0.1-1000ppm(优选为1-100ppm)。
对于在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衬中使用的聚硅氧烷型剥离剂,优选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剥离剂,该剥离剂包括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烯基是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以及分子中至少具有两种-Si(R)(H)O-单体单元的聚二甲基氢硅氧烷聚合物(其中R表示烃基)。
通过将上述构成组分(例如,分子中至少具有两个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硅原子具有Si-H键的聚硅氧烷聚合物,以及任选的催化剂和各种添加剂)在任选一种有机溶剂中混合可制备聚硅氧烷剥离剂。如果需要,该聚硅氧烷剥离剂可含有已知或常规的添加剂(例如填料、抗静电剂、抗氧剂、UV吸收剂、增塑剂、着色剂(如染料、颜料)。
这种类型的一些聚硅氧烷剥离剂可以在市场上购得,例如TPR6600(商品名为GE Toshiba Silicone),KS-778(商品名为Shin-etsu Chemical),以及KS-837(商品名为Shin-etsu Chemical)。
通过将剥离剂施加到转移成型片材的可剥离衬基底的预定面(至少一个表面)紧接着将其加热以便干燥和固化,可以形成剥离层。在用于干燥并固化的加热步骤中,可以使用任何已知或常规的加热方法(例如,用热气干燥器)。当使用加成反应聚硅氧烷剥离剂时,可将其施加到转移成型片材的可剥离衬基底的预定面然后干燥和固化以便加成反应得到可剥离膜,由此形成了可剥离性良好的薄膜。
适当地控制剥离剂的用量是重要的。如果该剥离剂的用量过小,则剥离力(用于剥离所必需的力)将增加并且实际使用成问题;而另一方面,如果该剥离剂的用量过大,则费用昂贵并因此不经济。根据所用剥离剂的类型可以适当地确定该剥离剂的量(作为其固体含量),例如大约为0.01-5g/m2(优选约为0.05-3g/m2,更优选约为0.2-1g/m2)。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衬厚度,转移成型片材的可剥离衬基底厚度以及剥离处理层厚度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并且根据待成型到本发明转移成型片材上纤维凸起结构的外形和图案,可以适当地确定。
特别地,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中,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可剥离衬的孔里面和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因此,鉴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可转移性,优选将该可剥离衬设计成围绕该衬每个孔的周围区域厚度等于或高于每个孔中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高度。
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成型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剥离衬的孔。例如一种方法包括使用已知或常规的成孔机[特别是具有与该凸起结构相对应的各种形状凸起结构和凹穴结构的穿孔机];另一种方法包括利用热或者光(利用热位差、卤灯、氙灯、闪光灯、激光或诸如此类形成孔);还有另一种方法包括利用模具(例如具有凸点的模具)成型。
重要的是使孔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可剥离衬中的位置对应于纤维凸起结构将被转移和成型在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位置。
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中,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可剥离衬的孔里面和固定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如上所述。纤维凸起结构的结构与转移到一压敏粘合层上的纤维凸起结构的构型相同,该纤维材料的组成(纤维材料的类型、长度和厚度)也与转移到其上的凸点的纤维材料相同,也如上所述。
根据一种植绒方法,可以将转移成型用的纤维凸起结构成型在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该纤维凸起结构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的可剥离衬的孔里面。对于该方法,特别优选的是静电植绒方式。
静电植绒方法描述如下,例如,将待植绒的含压敏粘合层粘附体设置为一个电极的反电极,以及将高电压直流电施加到它们上,同时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短绒(纤维材料),因此短绒由于库仑力沿电力线分散以致撞上待植绒的粘附体表面(该压敏粘合层表面)。以此方法可以将该压敏粘合层表面植绒,此静电植绒方法没有具体的规定,可以是已知的任何一种方法。此方法可用于在任何向上、向下或者侧面方向将粘附体植绒,例如,如“Principle andPractice of Electrostatic Flocking”in Fibers,Vol.34,No.6(1982-6)所述。
确切地说,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基底、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和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剥离衬(有孔可剥离层)按此顺序层合,然后将所得层合材料在其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植绒(优选静电植绒),由此可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成型在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剥离衬中的孔相对应的位置。
重要的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剥离衬中孔的位置与将被部分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相对应。
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a)中,将被成型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位置以及将被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尺寸和数量可以通过控制待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剥离衬中的孔位置以及该孔的尺寸和数量来控制。
在已经将纤维凸起结构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a)转移到一压敏粘合层表面上之后,可以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a)剥离。然而没有被剥离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a)可用作压敏粘合层的可剥离衬。
另一方面,具有上述结构(b)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包括结构不平整的基底(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凸起上的剥离处理层;和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该压敏粘合层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上每一凹穴底部中;以及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凹穴中和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如图5B所示。
对于这种类型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基底,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只要其具有不平整结构(具有凸起和凹穴)。与上面关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所述类似,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薄叶状体(例如塑料基底、金属基底、纸基、纤维基底、橡胶基底、泡沫材料)。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的,例如,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可具有用层合或共挤出方法制造的塑料基底与任何其它基底(如纸基)的多层(两层或三层)结构。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优选为塑料薄膜或片材,与上面关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所述类似。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所采用的塑料薄膜或片材材料(塑性材料)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所采用的也一样。
如果需要,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可含有各种添加剂如无机填料、防老剂、抗氧剂,UV吸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着色剂,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类似。
通过物理处理如电晕处理或等离子处理、或者化学处理如涂底层,可以适当地加工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类似。
例如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的凸起厚度可约为10-1000μm,优选约为30-500μm。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的凹穴深度没有特别的规定,并且可根据待成型在凹穴中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尺寸和外形来适当地确定。但是鉴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可转移性,优选凹穴深度等于或小于待成型在凹穴中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高度。
在基底上成型凸起和凹穴以得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的方法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可以将一种没有凹凸不平之处的平面基底进行加工以在其中形成孔来得到预定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因此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类似,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制造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例如一种方法包括使用已知或常规的成孔机在平面基底中成型凹穴;另一种方法包括利用热或者光来成型凹穴(利用热位差、卤灯、氙灯、闪光灯、激光或诸如此类来形成凹穴);还有另一种方法包括利用模具(例如具有凸起的模具)成型。根据任何这些方法,将凹穴成型在平面基底表面上的预定位置以得到预定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
重要的是将凹穴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对应于纤维凸起结构待转移到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位置。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中,剥离处理层是由一种剥离剂形成的。用于该剥离处理层的剥离剂可选自那些如上所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可剥离衬的剥离处理层的剥离剂。例如包括硅树脂型剥离剂、含氟剥离剂、长链烷基型剥离剂,在此可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一种或更多种这样的剥离剂。对于剥离剂,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类似,考虑到其可剥离性和成本,优选硅氧烷型剥离剂,尤其是特别优选如上所述的加成反应聚硅氧烷型剥离剂。
用于成型剥离处理层的方法和用于该层的剥离剂量可以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的那些相同,例如可以通过将剥离剂施加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凸起上来形成剥离处理层。
当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是由可剥离材料(例如,粘性不良材料如低密度聚乙烯)形成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省略剥离处理层。
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中,重要的是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低于纤维凸起结构将从片材转移到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性,与上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类似。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中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可以由与形成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中压敏粘合层所采用的压敏粘合剂相同的压敏粘合剂形成。例如该压敏粘合剂包括橡胶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聚酯压敏粘合剂、氨基甲酸乙酯压敏粘合剂、聚酰胺压敏粘合剂、环氧压敏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压敏粘合剂、硅树脂压敏粘合剂、含氟压敏粘合剂、以及热熔体压敏粘合剂。
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类似,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中固定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能够固定住其上纤维凸起结构也是重要的。
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的成型方法及其厚度可以与上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的那些相同。例如可以通过将压敏粘合剂施加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凹穴上来形成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
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中,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被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凹穴中和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如上所述。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中的那些类似,可以成型出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例如,根据一种植绒方法(特别是静电植绒方法)。
具体地说,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在其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植绒(特别是静电植绒),该基底具有凸起和凹穴并且其中剥离处理层成型在凸起上同时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成型在每个凹穴底部中,由此可以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凹穴中和固定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成型预定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
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中,将被成型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位置以及将被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尺寸和数量可以通过控制待成型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的不平整结构基底中的凹穴位置以及该凹穴的尺寸和数量来控制。
在已经将纤维凸起结构从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或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转移到一压敏粘合层表面上之后,可以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或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b)剥离。然而不剥离,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或(b)可用作压敏粘合层的可剥离衬。
在上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或(b)中,纤维凸起结构被成型在凹穴中,因此可以容易地成型出从片材基底上凸起的纤维起绒结构作为纤维凸起结构。于是,当采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或(b)来将凸起点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时,可以容易地将该纤维材料凸起转移到其上,同时它们仍然在压敏粘合层上保持凸起的状态。因此,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能够有效地将纤维材料凸起转移到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并且通过使用较少量的纤维材料可以容易地控制由此从片材得到了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
(通过转移成型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以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到一压敏粘合层表面上,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下文可称此为“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粘附体”)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只要其具有一种压敏粘合层。例如,它可以是由一层压敏粘合层单独形成,或者是一种压敏粘合层成型在基底或载体上的结构,该基底或载体(其中压敏粘合层将被成型于其上以用于粘附体从本发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并且可以具有任何想要的外形,优选它是一种片状基底或载体。因此从本发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粘附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是一种压敏胶带或片。
(压敏胶带或片)压敏胶带或片(通过转移成型从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胶带或片)可以是任何一种在至少一个载体表面上具有压敏粘合层(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胶带或片。具体地说,其包括(1)一种基底固定双面压敏胶带或片,其中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被成型在其用作载体的基底的两个表面上;(2)一种基底固定单面压敏胶带或片,其中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被成型在其用作载体的基底的一个表面上;以及(3)一种无基底双面压敏胶带或片,其中压敏胶带或片压敏粘合层的两个表面被一个或两个可剥离衬(压敏胶带或片可剥离衬)保护;压敏胶带或片可以是一种单面压敏胶带或片,其中单独一个表面是压敏粘合面;或者可以是一种双面压敏胶带或片,其中两个表面都是压敏粘合面。在双面压敏胶带或片中,可以将纤维凸起结构成型在一个压敏粘合表面上或者两个压敏粘合表面上。
可以将该压敏胶带或片卷成卷或卷筒;或者该压敏粘合片材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堆积。
(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对于形成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剂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可以是任何一种已知的压敏粘合剂。例如,其包括橡胶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聚酯压敏粘合剂、氨基甲酸乙酯压敏粘合剂、聚酰胺压敏粘合剂、环氧压敏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压敏粘合剂、硅树脂压敏粘合剂、含氟压敏粘合剂,该压敏粘合剂可以是热熔体压敏粘合剂。一种或更多种压敏粘合剂可在此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该压敏粘合剂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乳液压敏粘合剂、溶液压敏粘合剂、低聚物压敏粘合剂或固体压敏粘合剂。
除了其用作压敏粘合剂组分的聚合物组分(基础聚合物),该压敏粘合剂还可含有任何添加剂例如交联剂(例如聚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烷基醚化三聚氰胺化合物基交联剂),增粘剂(例如松香衍生物树脂、多萜树脂、石油树脂、酚醛树脂),增塑剂,填料,防老剂等等,视该压敏粘合剂的类型而定。当压敏粘合剂是在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成型中交联时,可以使用任何方法,例如包括在加热下进行的热交联,通过对紫外线曝光进行的紫外线交联(UV交联),通过对电子束曝光进行的电子束交联(EB交联),或者在室温进行自然固化以使压敏粘合剂自然固化。
对于压敏粘合剂,优选橡胶压敏粘合剂,该橡胶压敏粘合剂含有任何天然橡胶或各种合成橡胶作为其基础聚合物(例如聚异戊二烯橡胶、丁苯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再生橡胶、丁基橡胶、聚异丁烯);以及优选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其含有任何来自一种或更多种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丙烯酸聚合物(均聚物或共聚物)作为其基础聚合物。
例如用于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是烷基C1-20(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仲(s-)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叔(t-)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甲基)丙烯酸十五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七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十九酯、(甲基)丙烯酸二十酯[优选直链或支链C4-18(甲基)丙烯酸酯]。根据待制备的压敏粘合剂的预定压敏粘合性,可以适当地选择这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在此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一种或更多种这样的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在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中,可以任选地将该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与任何其它与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可共聚的单体(共聚单体)共聚。该共聚单体包括,例如含羧基单体及其酸酐,例如(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含磺酸基单体例如乙烯基磺酸钠;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苯乙烯、取代苯乙烯;含氰基单体例如丙烯腈;烯烃例如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烯基酯例如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含氨基单体例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含羟基单体例如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含氨基单体例如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吗啉;含亚氨基单体例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含环氧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含异氰酸基单体例如2-异丁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该共聚单体还包括多官能共聚单体(多官能单体),例如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在此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一种或更多种这些共聚单体。
为成型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或常规的方法。例如,当制造出了具有基底的基底固定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时,可以将压敏粘合剂施加到用作压敏胶带或片载体的基底上(涂布方法);或者首先将压敏粘合剂施加到可剥离薄膜上(如可剥离衬)以在其上形成压敏粘合层,然后将该压敏粘合剂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基底上(转移方法)。另一方面,当制造出了没有基底的无基底压敏胶带或片时,可以将压敏粘合剂施加到用作压敏胶带或片载体的可剥离衬剥离面上(涂布方法)。
对于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厚度没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可约为1-1000μm(优选约为10-500μm)。
(压敏胶带或片载体)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载体描述如下。当压敏胶带或片是一种在其一个或两个表面上具有压敏粘合层的基底固定压敏胶带或片时,其可具有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另一方面,当压敏胶带或片是无基底双面压敏胶带或片时,可以使用压敏胶带或片可剥离衬(分离器)。在基底固定单面压敏粘合或者双面压敏粘合胶带或片中,用作载体的基底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涂布有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并且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可以被压敏胶带或片基底背面上的剥离面以及形成于其上的压敏胶带或片可剥离衬保护。当压敏胶带或片可剥离衬层在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成层时,纤维凸起结构将被转移于其上,在纤维凸起结构被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上之前,可以将其剥离。
另一方面,在无基底双面压敏胶带或片中,压敏胶带或片可剥离衬用作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载体,在使用压敏胶带或片之前,用作压敏胶带或片载体的可剥离衬起固定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和保护压敏粘合层表面的作用。当压敏胶带或片可剥离衬层在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成层时,纤维凸起结构将被转移于其上,在纤维凸起结构被转移到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上之前,可以将其剥离。
(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对于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可采用任何合适的薄叶状体,例如,塑料基底如塑料薄膜或片材;金属基底如金属箔、金属板;纸的纸基(例如无纤维纸,日本纸,牛皮纸,玻璃纸,合成纸,表面涂布纸);纤维基底如织物、无纺布、网织品;橡胶基底如橡胶片;泡沫材料如发泡片材。该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的,例如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可具有用层合或共挤出方法制造的塑料基底与任何其它基底(如纸基)的多层(两层或三层)结构。
压敏胶带或片基底优选为塑料薄膜和片材,用于塑料薄膜或片材的材料(塑料材料)包括,例如来自α-烯烃单体的烯烃类树脂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氯乙稀(PVC)、醋酸乙烯酯树脂;聚苯硫醚(PPS);酰胺树脂如聚酰胺(尼龙)、全芳族聚酰胺(聚芳基酰胺);聚酰亚胺树脂;聚醚醚酮(PEEK)。可以在此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两种或更多种这样的塑料材料。塑料薄膜或片材可以是未取向的塑料薄膜或片材,或者可以是单或双取向的塑料薄膜或片材。
如果需要,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可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无机填料(如二氧化钛、氧化锌),防老剂(例如胺类防老剂、喹啉类防老剂、氢醌类防老剂、酚类防老剂、含磷防老剂、亚磷酸盐类防老剂),抗氧剂,UV吸收剂(例如水杨酸衍生物、二苯酮类UV吸收剂、苯并三唑类UV吸收剂、受阻胺类UV吸收剂),润滑剂,增塑剂,着色剂(如颜料、染料)。
通过物理处理如电晕处理或等离子处理、或者化学处理如涂底层,可以适当地加工压敏胶带或片基底的一个或者两个表面,以达到增加其对于待成型于基底上的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的目的。
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厚度,例如可约为10-300μm,优选约为30-200μm。
(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可剥离衬)对于压敏胶带或片基底可剥离衬,例如可采用这样的基底,该基底涂布了剥离剂以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剥离处理层,以及由含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形成的低粘合性基底,以及由非极性聚合物(例如烯烃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形成的低粘合性基底。
对于压敏胶带或片可剥离衬,例如可优选通过在至少一个可剥离衬基底表面上涂布剥离处理层而形成的那些。可剥离衬基底包括,例如合成树脂薄膜如聚酯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烯烃类树脂薄膜(如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酰胺薄膜(如尼龙薄膜);纸(例如无纤维纸,日本纸,牛皮纸,玻璃纸,合成纸,表面涂布纸);以及通过层合或共挤出制造的其多层复合材料(两层或三层复合材料)。
对于形成剥离处理层的剥离剂没有特别的规定,例如可采用如上所述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剥离衬的剥离处理层所采用的剥离剂。例如该剥离剂包括硅树脂型剥离剂、含氟剥离剂、长链烷基型剥离剂,在此可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一种或更多种这样的剥离剂。与如上所述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所采用的剥离剂类似,考虑到剥离剂的可剥离性和成本,也优选硅氧烷型剥离剂用于压敏胶带或片的剥离处理层,并且更优选上述加成反应聚硅氧烷型剥离剂。
适当地控制形成剥离处理层的剥离剂用量(特别是加成反应聚硅氧烷型剥离剂)是重要的。如果形成剥离处理层的剥离剂用量过小,则剥离力(用于剥离所必需的力)将增加并且实际使用成问题;而另一方面,如果用量过大,则费用昂贵并因此不经济。根据所用剥离剂的类型可以确定该剥离剂的合适用量(作为其固体含量),例如大约为0.01-5g/m2(优选约为0.05-3g/m2,更优选约为0.2-1g/m2)。
压敏胶带或片的可剥离衬厚度,可剥离衬基底厚度以及剥离处理层厚度是没有具体规定的。
(表面上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利用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可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到从转移片材(例如压敏胶带或片)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粘附体压敏粘合层的至少部分(部分或全部)表面上。已经从本发明转移片材(例如压敏胶带或片)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例如含纤维凸起结构压敏胶带或片)的纤维凸起结构至少在其压敏粘合层部分表面上,并因此可将其用于各种利用该纤维凸起结构的领域。例如,纤维凸起结构成型在其整个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基底在其中成型有纤维凸起结构的表面上没有粘合性,因此该纤维凸起结构可以用于非粘合性应用,例如,将其用于家俱装饰,软垫材料,防护材料,剥离材料。
另一方面,纤维凸起结构成型在其部分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基底在其中成型有纤维凸起结构的表面上具有粘合性,因此它可用于粘合性应用,利用该纤维凸起结构的应用,或者利用该粘合性和纤维凸起结构两者的应用。一个粘合性应用的实施例子描述如下,当在施加小载荷的条件下将其上成型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表面粘到一种粘附体上时,其可暂时粘附到该粘附体,因此,将如此暂时粘合的基底再加工或者复位于该粘附体之后,可以将大载荷施加于其上以使两者可以彼此粘合牢固。为达到此效果,需要返回性和复位性良好的压敏胶带或片可采用该基底。
当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暂时粘附到一种粘附体上时,没有具体规定待施加于其上的载荷,并且可以根据凸点高度和纤维材料厚度以及凸点材料类型来控制它,因此,可以根据该胶带或片的纤维凸起结构用任何所希望的方法在压敏胶带或片已经被暂时粘合到一种粘附体之后立即控制压敏胶带或片的粘合力。
在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已经被施加到一种从转移片材(特别是压敏胶带或片)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粘附体并且其已经把纤维凸起结构赋予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粘附体之后,可以将其从该粘附体剥离(该粘附体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但是如上所述,它可以不剥离然而继续保持在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粘附体上来用作一种可剥离衬。当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在已经将其纤维凸起结构赋予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粘附体之后被剥离时,由此已经被转移到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粘附体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表面可以被含凹穴可剥离衬保护(特别是在对应于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纤维凸起结构的位置具有凹穴的剥离衬)。
可以将纤维凸起结构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转移到基底(特别是压敏胶带或片)部分表面上。如上所述,可以将由此所得的纤维凸起结构已经转移到其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基底附着到一种粘附体并且可以在施加一小负荷于其上的条件下把它暂时粘合到其上。另外,可以易于将该暂时粘合的基底再加工或者复位。换句话说,具有从本发明转移片材转移来的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压敏胶带或片)具有良好的返回性和复位性。
因此,含纤维材料凸起基底(例如含凸点压敏胶带或片)有利于那些在暂时粘合之后需要再加工或复位的,特别是,该压敏胶带或片对于地板材料固定特别有利(作为用于地板的压敏胶带或片)。当该压敏胶带或片用于地板材料固定时,优选一种基底固定双面压敏胶带或片,该胶带或片在两个基底表面上都具有压敏粘合层并且在一个基底表面上的压敏粘合层部分表面上具有纤维凸起结构[即该基底固定双面压敏胶带或片的一个基底表面上具有压敏粘合层,该压敏粘合层的纤维凸起结构在其部分表面上(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另一个基底表面上具有表面上没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没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因此,用于地板材料固定的从本发明转移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胶带或片,优选为一种基底固定双面压敏胶带或片。
对于通过利用含纤维凸起结构压敏胶带或片将地板材料粘合到地板基底,其方法没有具体的规定。例如,优选如下的方法。例如用作含纤维材料点压敏胶带或片的是一种基底固定双面压敏胶带或片,在其一个基底表面上是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在其另一个基底表面上是没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采用使其没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那面上的压敏粘合面朝向地板材料的方式在将其帖合到地板材料上,然后将如此加工了的地板材料嵌入地板基底上的预定区域中,并且将其上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的压敏粘合面暂时粘合到地板基底,由此,该地板材料被移动到地板基底上的预定区域,然后强力重压以便通过其间的压敏胶带或片将其粘合到地板基底。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其用于制造一种表面上具有纤维凸起结构的基底。利用本发明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有可能制造一种返回性和复位性良好的压敏胶带或片。特别该片材能够制造一种压敏胶带或片,其可用于地板材料固定所用的压敏胶带或片。
根据下面的实施例子,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应该不限于此。在下面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将样品在箱子(尺寸线流动方向长度2.5m×宽度1.3m×高度1.4m)中植绒,该箱子备有生产线,在该生产线上将带负电长片材从其一边运送到另一边,同时将带正电纤维喷入箱子中,具体地说,在其上施加30kV电压将纤维材料从成型在箱子中的一个顶部孔喷入箱子中,并且当长片材以5m/min的线速度在生产线上运送同时其待植绒面朝上时,将该长片材喷上纤维静电植绒。
实施例1将一种1wt%聚二甲基硅氧烷型硅氧烷剥离剂(商品名,KS-778 by Shin-etsu Chemical)的庚烷溶液施加到一种聚酯薄膜(商品名,Lumirror #38 byToray,厚度为38μm)的两个表面上,然后在120℃干燥2分钟以制造可剥离衬(可剥离纸-下文称此为“可剥离衬A1”)。在该可剥离衬A1中,聚硅氧烷剥离剂量为0.05g/m2。
利用穿孔机(300-w实验室压花机,商品名HEM1 by Yuri roll)其中凸起和凹穴被设计成它们可形成每个孔面积为0.8mm2和间隔为10mm的多孔,将可剥离衬A1穿孔成图6所示多孔图案,如此加工的可剥离衬A1可在下文称为“有孔可剥离衬A1”。在有孔可剥离衬A1中,每个孔平均面积为0.8mm2,并且所有孔的总面积为0.8%衬总表面面积。图6是表示有孔可剥离衬的示意图,在图6中,9是有孔可剥离衬,以及9a是孔。
然后,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商品名,Rheocoat 1020 by Toray Cortex)施加到聚乙烯薄膜(商品名,SHO by Ohkura Industry,厚度为50μm-下文可称此为“基底A1”)的一个表面以在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1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A1”),并且将压敏粘合层A1粘到有孔可剥离衬A1,然后,使用聚酰胺纤维(粗细,1.5旦尼尔;长度,0.3mm),将其静电植绒在有孔可剥离衬A1表面上,由此将聚酰胺纤维植入压敏粘合层A1上对应于有孔可剥离衬A1的孔的位置,结果,该加工提供了一种纤维凸起结构在其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转移片材(下文可称此为“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1”),如图5A所示。特别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1具有一种“基底A1/纤维凸起结构在其表面上的压敏粘合层A1/有孔可剥离衬A1”的层结构。
另一方面,将一种1wt%聚二甲基硅氧烷型硅氧烷剥离剂(商品名,TPR6600 by GE Toshiba Silicone),的庚烷溶液施加到聚乙烯层合牛皮纸上以制备一种可剥离衬(下文可称此为“可剥离衬B1”)。然后将可剥离衬B1的剥离面用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其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涂布以于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2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B1a”)。将聚酯无纺布(下文可称此为“基底B1”)粘到压敏粘合层B1a表面上,然后将基底B1(聚酯无纺布)表面用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其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涂布以于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2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B1b”)。该加工提供了一种双面压敏粘合片材(下文可称此为“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特别是,该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具有一种“可剥离衬B1/压敏粘合层B1a/基底B1/压敏粘合层B1b”的层结构。
压敏粘合层B1b的粘合力大于压敏粘合层A1的粘合力,具体地说,压敏粘合层B1b的粘合力为7N/20mm(23℃×65%RH,180°剥离,剥离速度300mm/min);而压敏粘合层A1的粘合力为3N/20mm(23℃×65%RH,180°剥离,剥离速度300mm/min)。测量样品的粘合力如下通过在23℃空气中用2kg的辊把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的压敏粘合层B1b表面,或者层结构为基底A1/压敏粘合层A1的片材的压敏粘合层A1表面来回压轧制一次,将其粘到无污点板上,然后在23℃保持30分钟,其后将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或者层结构为基底A1/压敏粘合层A1的片材从无污点板上剥离,剥离条件为在23℃和65%RH的空气中,剥离角为180°以及剥离速度为300mm/min,由此测得该层对无污点板的粘合力。
然后,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1在压力下粘到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的压敏粘合层B1b表面上,该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里面具有有孔可剥离衬A1,如图1A所示。如此粘合之后,将片材A1从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上剥离,如图1B所示,纤维凸起结构被转移到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的压敏粘合层B1b表面上,该加工过程提供了一种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下文可称此为“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特别是,该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的层结构为“可剥离衬B1/压敏粘合层B1a/基底B1/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B1b”。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表面上的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B1b被一种层压材料保护,该层压材料的层结构与没有纤维材料凸起的转移片材A1的层结构相对应。
实施例2将一种1wt%聚二甲基硅氧烷型硅氧烷剥离剂(商品名,KS-837 by Shin-etsu Chemical)的庚烷溶液施加到一种聚乙烯薄膜(商品名,NSO by OhkuraIndustry,厚度为60μm)的两个表面上,然后在120℃干燥2分钟以制造可剥离衬(可剥离纸-下文称此为“可剥离衬A2”)。在该可剥离衬A2中,硅氧烷剥离剂量为0.05g/m2。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穿孔机,但是其中凸起和凹穴被设计成它们可形成每个孔面积为1mm2和间隔为5mm的多孔,将可剥离衬A2穿孔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多孔图案,如此加工的可剥离衬A2可在下文称为“有孔可剥离衬A2”。在有孔可剥离衬A2中,每个孔的平均面积为1.0mm2,并且所有孔的总面积为4%衬总表面面积。
然后,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商品名,Rheocoat 1020 by Toray Cortex)施加到聚乙烯薄膜(商品名,SHO by Ohkura Industry,厚度为50μm-下文可称此为“基底A2”)的一个表面以在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1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A2”),并且将压敏粘合层A2粘到有孔可剥离衬A2,然后,使用棉纤维(粗细,1.5旦尼尔;长度,1.0mm),将其静电植绒在有孔可剥离衬A2表面上,由此将棉纤维植入压敏粘合层A2上对应于有孔可剥离衬A2的孔的位置,结果,该加工提供了一种纤维凸起结构在其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转移片材(下文可称此为“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2”),与实施例1类似。特别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2具有一种“基底A2/纤维凸起结构在其表面上的压敏粘合层A2/有孔可剥离衬A2”的层结构。
另一方面,将一种1wt%聚二甲基硅氧烷型硅氧烷剥离剂(商品名,TPR6600 by GE Toshiba Silicone),的庚烷溶液施加到聚乙烯层合牛皮纸上以制备一种可剥离衬(下文可称此为“可剥离衬B1”)。然后将可剥离衬B2的剥离面用橡胶压敏粘合剂(其包括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重量比=50/50)涂布以于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2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B2a”)。将聚酯无纺布(下文可称此为“基底B2”)粘到压敏粘合层B2a表面上,然后将基底B2(聚酯无纺布)表面用橡胶压敏粘合剂(其包括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重量比=50/50)涂布以于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2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B2b”)。该加工提供了一种双面压敏粘合片材(下文可称此为“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特别是,该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具有一种“可剥离衬B2/压敏粘合层B2a/基底B2/压敏粘合层B2b”的层结构。
压敏粘合层B2b的粘合力大于压敏粘合层A2的粘合力,具体地说,压敏粘合层B2b的粘合力为7N/20mm(23℃×65%RH,180°剥离,剥离速度300mm/min);而压敏粘合层A2的粘合力为3N/20mm(23℃×65%RH,180°剥离,剥离速度300mm/min)。以与实施例1中测量压敏粘合层B1b和A1相同的方法测量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2在压力下粘到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的压敏粘合层B2b表面上,该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里面具有有孔可剥离衬A2。如此粘合之后,也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片材A2从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上剥离,纤维凸起结构被转移到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的压敏粘合层B2b表面上,该加工过程提供了一种含纤维材料凸起的双面压敏粘合片材(下文可称此为“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特别是,该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的层结构为“可剥离衬B2/压敏粘合层B2a/基底B2/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B2b”,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2的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B2b被一种层压材料保护,该层压材料的层结构与没有纤维材料凸起的转移片材A2的层结构相对应。
实施例3将一种1wt.%聚二甲基硅氧烷型硅氧烷剥离剂(商品名,KS-778 byShin-etsu Chemical)的庚烷溶液施加到一种聚酯薄膜(商品名,Lumirror #38 byToray,厚度为38μm)的两个表面上,然后在120℃干燥2分钟以制造可剥离衬(可剥离纸-下文称此为“可剥离衬A3”)。在该可剥离衬A3中,硅氧烷剥离剂量为0.05g/m2。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穿孔机,但是其中凸起和凹穴被设计成它们可形成每个孔面积为1.5mm2和间隔为20mm的多孔,将可剥离衬A3穿孔成与实施例1类似的多孔图案,如此加工的可剥离衬A3可在下文称为“有孔可剥离衬A3”。在有孔可剥离衬A3中,每个孔的平均面积为1.5mm2,并且所有孔的总面积为0.4%衬总表面面积。
然后,将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商品名,Rheocoat 1020 by Toray Cortex)施加到聚乙烯薄膜(商品名,SHO by Ohkura Industry,厚度为50μm-下文可称此为“基底A3”)的一个表面以在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1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A3”),并且将压敏粘合层A3粘到有孔可剥离衬A3,然后,使用聚酰胺纤维(粗细,1.5旦尼尔;长度,1.0mm),将其静电植绒在有孔可剥离衬A3表面上,由此将聚酰胺纤维植入压敏粘合层A3上对应于有孔可剥离衬A3的孔的位置,结果,该加工提供了一种纤维凸起结构在其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的转移片材(下文可称此为“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3”),与实施例1类似。特别是,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3具有一种“基底A3/纤维凸起结构在其表面上的压敏粘合层A3/有孔可剥离衬A3”的层结构。
另一方面,将一种1wt.%聚二甲基硅氧烷型硅氧烷剥离剂(商品名,TPR6600 by GE Toshiba Silicone),的庚烷溶液施加到聚乙烯层合牛皮纸上以制备一种可剥离衬(下文可称此为“可剥离衬B3”)。然后将可剥离衬B3的剥离面用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其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涂布以于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2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B3a”)。将聚酯无纺布(下文可称此为“基底B3”)粘到压敏粘合层B3a表面上,然后将基底B3(聚酯无纺布)表面用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其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涂布以于其上形成一层干厚度为20μm的压敏粘合层(下文可称此为“压敏粘合层B3b”)。该加工提供了一种双面压敏粘合片材(下文可称此为“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特别是,该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的层结构为“可剥离衬B3/压敏粘合层B3a/基底B3/压敏粘合层B3b”。
压敏粘合层B3b的粘合力大于压敏粘合层A3的粘合力,具体地说,压敏粘合层B3b的粘合力为7N/20mm(23℃×65%RH,180°剥离,剥离速度300mm/min);而压敏粘合层A3的粘合力为3N/20mm(23℃×65%RH,180°剥离,剥离速度300mm/min)。以与实施例1中测量压敏粘合层B1b和A1相同的方法测量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的片材A3在压力下粘到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的压敏粘合层B3b表面上,该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里面具有有孔可剥离衬A3。如此粘合之后,也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片材A3从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上剥离,纤维凸起结构被转移到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的压敏粘合层B3b表面上,该加工过程提供了一种含纤维材料凸起的双面压敏粘合片材(下文可称此为“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特别是,该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的层结构为“可剥离衬B3/压敏粘合层B3a/基底B3/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B3b”,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3的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B3b被一种层压材料保护,其中该层压材料的层结构与没有纤维材料凸起的转移片材A3的层结构相对应。
对比例1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一种双面压敏粘合片材(下文可称此为“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4”),但是其中可剥离衬既没有孔也没有植绒,因此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4的层结构为“可剥离衬B1/压敏粘合层B1a/基底B1/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B1b”,含纤维材料凸起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4的压敏粘合层B1b被一种层结构为“基底A1/压敏粘合层A1/可剥离衬A1”的层压材料保护。
(评估)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得的双面压敏粘合片材(双面压敏粘合片材B1-B4)暂时粘到丙烯酸板上,同时施加25g/22.5cm2的载荷于其可剥离衬那面之上。具体地说,将实施例1-3中片材的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含纤维材料凸起压敏粘合层B1b-B3b),以及对比例中片材的未被可剥离衬保护的压敏粘合层(压敏粘合层B1b)粘合到丙烯酸板上,然后将该片材从其暂时粘合位置移动6mm,然后将其强力重压到该丙烯酸板上。按照该片材是否容易移动评估该片材的复位性。
暂时粘附之后,将该片材在室温(23℃)放置24小时,然后用Tensilon拉伸试验机测量其对于丙烯酸板的粘合力,根据由此测得的该片材粘合力与对比例1片材粘合力的比值,评估具有纤维凸起结构在其表面上的压敏粘合层粘合力。
测试数据示于表1中“复位性”和“粘合力恢复(%)”栏。
表1
表1证实,实施例中压敏粘合片材(具有纤维凸起结构在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在其暂时粘合之后容易被移动,并且在强力粘合到粘附体之后,其粘合力高。
虽然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其中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而不背离本发明构思和范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使至少部分的纤维凸起结构能够转移成型在压敏粘合层的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其中该纤维凸起结构是从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的纤维起绒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使纤维凸起结构能够转移成型在压敏粘合层表面上从而使该表面大体上具有该纤维凸起结构预定的图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其中该片材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作为一个剥离面的作用相对于其从该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该片材具有可通过转移成型而将至少有部分在该片材的剥离面的这个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到压敏粘合层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在其剥离面上部分地形成凹穴,并且在凹穴中具有转移成型用的纤维凸起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的剥离面上每一凹穴底部具有固定该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其中在该凹穴底部的压敏粘合层粘合力低于由转移成型从该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的粘合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包括基底、固定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和有孔的可剥离衬,并且其中该转移成型用的纤维凸起结构是成型在该可剥离衬的孔中和在压敏粘合层表面上用来固定转移成型的纤维凸起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包括具有不平整结构的基底、在该有许多凸起的基底上形成的剥离处理层、和在该基底的每一凹穴底部里形成的用于固定转移成型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其中该转移成型用的纤维凸起结构是成型在该基底这些凹穴中和在用于固定转移成型用的该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该片材被卷成卷筒并使其剥离面在里面。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其中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该压敏粘合层是在一种压敏胶带或片的载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压敏粘合层。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其中具有压敏粘合层而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该压敏胶带或片是双面压敏胶带或片,并且其至少一个压敏粘合表面可接受纤维凸起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要求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其中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是由至少一种选自橡胶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和热熔体压敏粘合剂的压敏粘合剂形成的。
13.一种制造压敏胶带或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4-12中任一项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粘到一种压敏胶带或片的压敏粘合层表面上,并然后从其上剥离该片材由此而转移和形成该纤维凸起结构至少部分地在该压敏粘合层表面。
全文摘要
纤维凸起结构转移成型用的片材能使纤维凸起结构至少部分地转移成型在压敏粘合层的表面上。优选的是,该纤维凸起结构是从压敏粘合层表面凸起的起绒纤维。该片材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作为剥离面的作用,该剥离面相对于从该片材接受纤维凸起结构的压敏粘合层,并且该片材具有可通过转移成型而将至少有部分在该片材的剥离面的这个面上的纤维凸起结构转移到压敏粘合层的表面。优选的是,该片材在其剥离面上部分地形成凹穴,并在凹穴中具有转移成型用的纤维凸起结构。
文档编号C09J121/00GK1570004SQ20041006394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0日
发明者佐野正典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