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79367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包括设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进料机架,以及分别设置在该进料机架上的第一传输辊、第二传输辊、第三传输辊、第四传输辊、第五传输辊、第六传输辊、第七传输辊、第八传输辊、第九传输辊、滑动轮和滑动槽。通过对九个传输辊各自位置、切面的有效设置,保证了进入的基材在相邻传输辊之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水平或者竖直传输状态,减少造成基材不平整的因数。同时,通过利用倾斜的滑动轮与传输辊相触的方式,对经过的基材自动平整,只需利用自身重力,节能节劳。并且,通过将出口处的传输辊露出一部分,以及在进口处设置两个切面与进口齐平的传输辊,使得基材不与进、出口摩擦,不会对基材造成磨损。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涂布机是用于将胶黏剂、涂料或薄膜等涂覆到成卷的基材上的一种装置。目前,本 申请人:与本申请同日递交了名为《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专利申请。如图1所示,自动化涂布机包括机架1、放卷机2、进料机3、电晕机4、第一涂布装置5、第二涂布装置6、收料机9、收卷机10、裁切摆臂11、第一烘箱组7和第二烘箱组8,取代人工手动操作,能够保证涂布产品的质量,而且能够在一次绕卷流程中实现多次涂布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0003]其中,保证基材进入后平整很重要。目前,涂布机要么不设置平整基材的进料装置,要么设置的进料装置结构复杂、平整效果差或者造成基材的磨损。因此,这成为本 申请人: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能有效平整基材,且不会对基材造成磨损。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包括设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进料机架,以及分别设置在该进料机架上的第一传输辊、第二传输辊、第三传输辊、第四传输辊、第五传输辊、第六传输棍、第七传输棍、第八传输棍、第九传输棍、滑动轮和滑动槽。其中:
[0007]所述第一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布口上方,且其底侧切面与进布口齐平;
[0008]所述第二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进布口齐平;
[0009]所述第三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输辊上方,且其左侧切面与所述第二传输辊的左侧切面齐平;
[0010]所述第四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右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三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0011]所述第五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四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0012]所述第六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右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五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0013]所述第七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六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0014]所述第八传输辊设置在所述第七传输辊的右上侧;
[0015]所述第九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八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0016]所述滑动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七传输辊下方,另一端斜向左上且通过支撑臂固定;
[0017]所述滑动轮可自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第七传输辊的表面相触。
[0018]上述的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滑动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0019]上述的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九传输辊的左侧部分露出于所述进料机架左侧壁。
[0020]上述的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其中,
[0021]所述第四传输辊和第六传输辊各自的右侧部分露出于所述进料机架右侧壁;
[0022]所述第五传输辊和第七传输辊各自的左侧部分露出于所述进料机架左侧壁。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九个传输辊各自位置、切面的有效设置,保证了进入的基材在相邻传输辊之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水平或者竖直传输状态,减少造成基材不平整的因数。同时,通过利用倾斜的滑动轮与传输辊相触的方式,对经过的基材自动平整,只需利用自身重力,节能节劳。并且,通过将出口处的传输辊露出一部分,以及在进口处设置两个切面与进口齐平的传输辊,使得基材不与进、出口摩擦,不会对基材造成磨损。最后,通过对将若干传输辊露出一部分于机架外,使得人员能随时观测基材的平整度,从而能随时进行修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自动化涂布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包括第一传输辊31、第二传输棍32、第三传输棍33、第四传输棍34、第五传输棍35、第六传输棍36、第七传输棍37、第八传输辊38、第九传输辊39、进料机架41、滑动轮42和滑动槽43。其中:
[0028]进料机架41设有进布口 411和出布口 422 ;
[0029]第一传输棍31设置在进料机架41右侧外壁上,且位于进布口 411上方,并且其底侧切面与进布口 411齐平;第二传输辊32设置在进料机架41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进布口 411齐平;如此,使得经过进布口 411的基材不与进布口 411摩擦,不会对基材造成磨损。
[0030]第三传输棍33设置在进料机架41内靠左一侧,且在第二传输棍32上方,且其左侧切面与第二传输辊32的左侧切面齐平;第四传输辊34设置在进料机架41内靠右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第三传输辊33的顶侧切面齐平;第五传输辊35设置在进料机架41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第四传输辊34的顶侧切面齐平;第六传输辊36设置在进料机架41内靠右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第五传输辊35的顶侧切面齐平;第七传输辊37设置在进料机架41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第六传输辊36的顶侧切面齐平;第八传输辊38设置在第七传输棍37的右上侧;第九传输棍39设置在进料机架41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第八传输辊38的顶侧切面齐平。如此,通过对相邻传输辊某侧切面齐平的设置,保证了进入的基材在相邻传输辊之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水平或者竖直传输状态,减少造成基材不平整的因数;
[0031]同时,第九传输辊39的左侧部分露出于进料机架41的左侧壁,如此,经过出布口422的基材不会与出布口 422摩擦,不会对基材造成磨损。
[0032]第四传输辊34和第六传输辊36各自的右侧部分露出于进料机架41的右侧壁;第五传输棍和35第七传输棍37各自的左侧部分露出于进料机架41的左侧壁;如此,使得人员能随时观测基材的平整度,能随时进行修复。
[0033]滑动槽43的一端固定在第七传输辊37的下方,另一端斜向左上(本实施例中成45度角)且通过支撑臂431固定,滑动轮42可自滑动地设置在滑动槽43内,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第七传输辊37的表面相触,对经过的基材自动平整,只需利用自身重力,节能节劳。
[0034]本实施例中,进入的基材依次通过第一传输辊31、进布口 411、第二传输辊32、第三传输棍33、第四传输棍34、第五传输棍35、第六传输棍36、第七传输棍37、第八传输棍38、第九传输辊39和出布口 422 ;
[0035]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进料机架,以及分别设置在该进料机架上的第一传输棍、第二传输棍、第三传输棍、第四传输棍、第五传输棍、第六传输棍、第七传输棍、第八传输棍、第九传输棍、滑动轮和滑动槽,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布口上方,且其底侧切面与进布口齐平; 所述第二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进布口齐平; 所述第三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输辊上方,且其左侧切面与所述第二传输辊的左侧切面齐平; 所述第四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右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三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所述第五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四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所述第六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右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五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所述第七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六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所述第八传输辊设置在所述第七传输辊的右上侧; 所述第九传输辊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架内靠左一侧,且其底侧切面与所述第八传输辊的顶侧切面齐平; 所述滑动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七传输辊下方,另一端斜向左上且通过支撑臂固定; 所述滑动轮可自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第七传输辊的表面相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传输辊的左侧部分露出于所述进料机架左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传输辊和第六传输辊各自的右侧部分露出于所述进料机架右侧壁; 所述第五传输辊和第七传输辊各自的左侧部分露出于所述进料机架左侧壁。
【文档编号】B05C9/00GK203664147SQ20132086061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杨启东 申请人:上海赐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