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5665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蓄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网购逐渐流行,网络购买冰淇淋等深冻产品需求增长。但目前冷链宅配物流尚不完善,大量深冻产品仍需要采用包装技术来解决其温控问题。

同时,部分医药小包裹也需要在冷冻环境下运输,需使用温控包装保障药品安全。

但通过现在的蓄冷剂制备方法制备的物流温控包装,将包裹内的温度控制在-18℃以下难度很大。这类包装在制备时多采用干冰为主要原料。面临成本高、保存困难、航空运输受限等难题。具体如下:

1、使用干冰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蓄冷剂生产成本高。干冰价格约10元/kg。且为一次性使用,导致包装成本高。

2、使用干冰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蓄冷剂保存困难。干冰极易挥发,即使使用专业的干冰保温箱存储,一天也有5%左右的挥发量。故干冰通常为现制现送现用。小批量使用干冰的客户,或配送不便的客户需使用干冰时,会有不便。

3、使用干冰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蓄冷剂航空运输受限。干冰属于第九类航空危险品,各地机场均对干冰运输有限制。大部分机场禁止干冰的航空运输。限制了航空运输时,温控包装中使用干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具 有成本低、保存方便、航空运输不受限、相变温度低及相变潜热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准备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铵及水;

步骤s20、将氯化钾、氯化钠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得溶液a。

步骤s30、加热溶液a,边搅拌边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冷却后得到所述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制备方法,通过合理的配置蓄冷剂的组分、配比及制备工艺,使其具有以下特点:

1、制备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相变温度低。使蓄冷剂相变温度在-26℃~-20℃,可满足-18℃以下温控要求,从而满足冰淇淋等低温产品的运输要求。

2、制备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相变潜热高。相变潜热在240~280kj/kg之间。

3、制备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成本低。作为耗材,单位重量成本低。

4、制备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无毒无味,安全可靠。少量摄入无毒害,皮肤接触安全,且无爆炸、易燃等风险。

5、制备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绿色环保。对环境无污染,无危害。

6、制备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保存方便。由于不易挥发,所以与干冰相比,保存方便。

7、制备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航空运输不受限。本发明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由于绿色环保,不含航空禁止运输的违禁品,所以航空运输不受限。

8、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此处进一步的描述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面进一步描述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准备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铵及水;

步骤s20、将氯化钾、氯化钠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得溶液a。

步骤s30、加热溶液a,边搅拌边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冷却后得到所述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

可选的,所述步骤s30中在溶液a中还加入有二氧化硅。此成分作为防过冷剂使用。冻结时,易形成结晶核,加快冻结效率。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降低相变温度及提高相变潜热,各组分在混合时按重量份计配比为:

氯化钾8~15份、

氯化钠6~14份、

氯化铵8~16份、

水150~170份。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降低相变温度及提高相变潜热,各组分在混合时按重量份计配比为:

氯化钾10~12份、

氯化钠8~12份、

氯化铵10~13份、

水155~165份。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降低相变温度及提高相变潜热,各组分在混合时按重量份计配比为:

氯化钾8~15份、

氯化钠6~14份、

氯化铵8~16份、

二氧化硅0.1~2份、

水150~170份。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降低相变温度及提高相变潜热,各组分在混合时按重量份计配比为:

氯化钾10~12份、

氯化钠8~12份、

氯化铵10~13份、

二氧化硅0.5~1.5份、

水155~165份。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二氧化硅为晶体二氧化硅,细度1000目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水为去离子水。自来水等水源中含氯离子等杂质。使用去离子水可保证蓄冷剂成分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蓄冷剂相变温度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步骤10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氯化钾8份、

氯化钠7份、

氯化铵16份、

水150份。

步骤102:按配比将氯化钾、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搅拌线速度0.5m/s条件下,搅拌15分钟后溶解得溶液a1。

步骤103:加热溶液a1至50℃,在搅拌线速度0.5m/s条件下,边搅拌边按配比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冷却至15℃后得到所述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样品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升降温速率5℃/min。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步骤20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氯化钾15份、

氯化钠6份、

氯化铵10份、

二氧化硅0.1份、

水155份。

步骤202:按配比将氯化钾、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搅拌线速度3m/s条件下,搅拌30分钟溶解得溶液a2。

步骤203:加热溶液a2至70℃,在搅拌线速度3m/s条件下,边搅拌边按配比加入氯化铵、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冷却至30℃后得到所述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

按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实施例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步骤30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氯化钾12份、

氯化钠8份、

氯化铵13份、

二氧化硅2份、

水165份。

步骤302:按配比将氯化钾、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搅拌线速度1m/s条件下,搅拌20分钟溶解得溶液a3。

步骤303:加热溶液a3至60℃,在搅拌线速度1m/s条件下,边搅拌边按配比加入氯化铵、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冷却至20℃后得到所述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

按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实施例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步骤40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氯化钾10份、

氯化钠12份、

氯化铵12份、

二氧化硅0.5份、

水160份。

步骤402:按配比将氯化钾、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搅拌线速度1.5m/s条件下,搅拌溶解25分钟得溶液a4。

步骤403:加热溶液a4至55℃,在搅拌线速度1.5m/s条件下,边搅拌边按配比加入氯化铵、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冷却至25℃后得到所述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

按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实施例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步骤50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氯化钾13份、

氯化钠14份、

氯化铵8份、

二氧化硅1份、

水170份。

步骤502:按配比将氯化钾、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搅拌线速度2.5m/s条件下,搅拌溶解15分钟得溶液a5。

步骤503:加热溶液a5至65℃,在搅拌线速度2.5m/s条件下,边搅拌边按配比加入氯化铵、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冷却至15℃后得到所述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

按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实施例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步骤60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氯化钾10份、

氯化钠10份、

氯化铵10份、

二氧化硅1.5份、

水160份。

步骤602:按配比将氯化钾、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搅拌线速度2m/s条件下,搅拌20分钟溶解得溶液a6。

步骤603:加热溶液a6至55℃,在搅拌速线速度2m/s条件下,边搅拌边按配比加入氯化铵、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冷却至20℃后得到所述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

按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实施例的复合超低温相变蓄冷剂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 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