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状组合物、玻璃物品和被膜的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37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状组合物,是涂布在基材的表面并通过加热进行固化而形成被膜的液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含有基质成分a、成膜成分b和/或功能性成分c、水d以及酸e,该基质成分a以水解性硅化合物为主体且通过基于所述加热的水解缩合反应进行固化而形成氧化硅基质,该成膜成分b使所述被膜的成膜性提高,该功能性成分c对所述被膜赋予规定的功能,该酸e在80℃以上所述加热的温度以下进行热分解,所述液状组合物的在所述酸e热分解后的pH即pHa比热分解前的pH即pHb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其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50~2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其中,所述酸e进行热分解之前的所述液状组合物的pH即pHb为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其中,所述水解性硅化合物包含4官能性烷氧基硅烷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其中,所述酸e为选自马来酸和琥珀酸中的至少1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其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c1作为所述功能性成分c。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其中,含有红外线吸收剂c2作为所述功能性成分c。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其中,含有聚环氧化物类作为所述成膜成分b。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其中,使用制造后在23℃保管48小时的液状组合物在基材上形成膜厚1.0~7.0μm的被膜,与所述基材一起在23℃、0.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2小时时,浸渍后相对于所述浸渍前的膜厚的减少量为0.5μm以下。

10.一种玻璃物品,具有玻璃基材和被膜,该被膜是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在所述玻璃基材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形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物品,其中,所述被膜的膜厚为1.0~7.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玻璃物品,其中,依照1998年的JIS R3212测得的可见光透射率为70%以上,依照1990年的ISO-9050测得的紫外线透射率为3%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物品,其中,依照1998年的JIS R3106测得的日照透射率为46%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物品,其中,对所述被膜的表面基于1998年的JIS R3212用CS-10F磨损轮进行1000转磨损试验时的试验后相对于试验前的雾度值的增加量为5%以下。

15.一种被膜的形成方法,是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状组合物在基材的表面形成被膜的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在所述表面涂布所述液状组合物并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涂膜加热至所述酸e分解的温度以上且所述基质成分a固化的温度而使所述涂膜固化的工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