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苯乙烯22~26份、聚丙烯酸酯橡胶20~24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0~24份、煤焦油18~22份、葡萄籽油20~24份、松油醇20~24份、土荆芥油18~22份、亚麻仁油20~24份、环烷酸20~24份、甲壳素18~22份、聚六亚甲基胍18~22份、磷化铝18~22份、六水氯化钴20~24份、苯基含氢硅树脂18~22份、薄荷脑16~20份、硫化锌20~24份、5-氨基苯并咪唑酮18~22份、玻璃粉16~20份、电气石粉18~22份、二氧化硅粉末16~20份、聚磷酸铵16~20份、磷酸三苯酯18~22份、六溴环十二烷18~22份、十溴联苯醚18~2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8~22份、丁氧基甲基环氧乙烷18~22份、对苯二甲醇18~22份、对氯苯酚18~22份、对-特辛基苯酚18~22份、多异氰酸酯16~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苯乙烯22份、聚丙烯酸酯橡胶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0份、煤焦油18份、葡萄籽油20份、松油醇20份、土荆芥油18份、亚麻仁油20份、环烷酸20份、甲壳素18份、聚六亚甲基胍18份、磷化铝18份、六水氯化钴20份、苯基含氢硅树脂18份、薄荷脑16份、硫化锌20份、5-氨基苯并咪唑酮18份、玻璃粉16份、电气石粉18份、二氧化硅粉末16份、聚磷酸铵16份、磷酸三苯酯18份、六溴环十二烷18份、十溴联苯醚18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8份、丁氧基甲基环氧乙烷18份、对苯二甲醇18份、对氯苯酚18份、对-特辛基苯酚18份、多异氰酸酯1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苯乙烯24份、聚丙烯酸酯橡胶22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2份、煤焦油20份、葡萄籽油22份、松油醇22份、土荆芥油20份、亚麻仁油22份、环烷酸22份、甲壳素20份、聚六亚甲基胍20份、磷化铝20份、六水氯化钴22份、苯基含氢硅树脂20份、薄荷脑18份、硫化锌22份、5-氨基苯并咪唑酮20份、玻璃粉18份、电气石粉20份、二氧化硅粉末18份、聚磷酸铵18份、磷酸三苯酯20份、六溴环十二烷20份、十溴联苯醚20份、丁基羟基茴香醚20份、丁氧基甲基环氧乙烷20份、对苯二甲醇20份、对氯苯酚20份、对-特辛基苯酚20份、多异氰酸酯1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苯乙烯26份、聚丙烯酸酯橡胶24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4份、煤焦油22份、葡萄籽油24份、松油醇24份、土荆芥油22份、亚麻仁油24份、环烷酸24份、甲壳素22份、聚六亚甲基胍22份、磷化铝22份、六水氯化钴24份、苯基含氢硅树脂22份、薄荷脑20份、硫化锌24份、5-氨基苯并咪唑酮22份、玻璃粉20份、电气石粉22份、二氧化硅粉末20份、聚磷酸铵20份、磷酸三苯酯22份、六溴环十二烷22份、十溴联苯醚2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22份、丁氧基甲基环氧乙烷22份、对苯二甲醇22份、对氯苯酚22份、对-特辛基苯酚22份、多异氰酸酯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施用阻燃耐酸碱涂料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所述质量份数的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橡胶、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煤焦油、葡萄籽油、松油醇、土荆芥油、亚麻仁油、环烷酸、甲壳素、聚六亚甲基胍、磷化铝、六水氯化钴、苯基含氢硅树脂、薄荷脑、硫化锌、5-氨基苯并咪唑酮、玻璃粉、电气石粉、二氧化硅粉末予以混合,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40KHz,分散速度约5000~5400r/min,分散时间为30~60min左右;

(2)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聚磷酸铵、磷酸三苯酯、六溴环十二烷、十溴联苯醚、丁基羟基茴香醚,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35KHz,分散速度为约4800~5200r/min,分散时间为30~50min左右;

(3)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丁氧基甲基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醇、对氯苯酚、对-特辛基苯酚、多异氰酸酯,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30KHz,分散速度为约4600~4800r/min,分散时间为20~40min左右;混合均匀后制得本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