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1602发布日期:2018-11-17 00:2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涂料制备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材料、仪器和零部件等器材在运输、贮存、加工以及组装的过程中,容易被擦伤、磨损、污染,也容易受到盐雾、潮气、酸雨、微生物等的侵蚀,从而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影响器材的外观形貌,甚至会使性能下降。为了减少这些损害,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器材进行有效的封存保护。对于原材料和半成品,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加工或组装等工序,要求保持表面的洁净,因此不能通过喷涂防锈漆等方式进行防护。使用可剥离保护膜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最方便的的方法。可剥离保护膜的研究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兴起并大规模生产使用。这种临时性的保护膜涂在被保护物表面,形成结构紧密的膜层,能够隔绝被保护材料与外界的侵蚀性介质,降低腐蚀速率,从而起到防腐作用;其本身在成膜过程中由于表面吸附、粘力等作用力能够吸附被保护物表面的污垢,从而起到去污的作用。当保护膜需要去除时,由于膜自身内聚力强,并对基材有合适的附着力和可剥离性,薄膜能够完全剥离,对被保护物不会造成损害,且不会在物品表面有残留,实现快速启封。由于可剥离保护膜对被保护物表面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其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室内和室外、短期和长期的保护。可剥离保护膜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在国防工业。欧美一些国家都有使用可剥性保护膜对航天航空零件、武器装备、军舰等军事装备进行临时性保护。一些比较敏感的精密零件、仪器、仪表、电子设备,需要进行防护贮存,也可以使用可剥离保护膜。此外,在核工业领域,可剥离保护膜被用于去除核设备上的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物。由于其具有可剥离的特点,这种保护膜还可以用于一些非防锈的场合,例如在电镀中作为绝缘材料,保护未被电镀部分。除了在工业生产上可剥离保护膜被广泛使用,在民用上,可剥离保护膜也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建筑业。近几年,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一个就是室内装饰。在室内装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把各种涂料、水泥、粘结剂滴到地面、铝合窗和门上。这些材料固化后,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时间清理,难清理而且留下痕迹,影响美观。如果在施工前将这些已经完成的部分用可剥离保护膜保护起来,施工完成后即可撕去,且不会留下痕迹,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涂膜强度低、可剥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10~15份异辛酸、24~30份氢氧化钠、8~10份200#溶剂油、10~12份硫酸、20~25份二氧化锰,在反应器中加入异辛酸,加热至70~80℃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皂化,然后加入200#溶剂油和硫酸、二氧化锰溶液,加热搅拌后,静置,分离,用热水洗涤有机相3~5次,蒸馏,即可得催干剂;(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0~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25份丙烯酸、20~25份丙烯丁酯、1~3份去离子表面活性剂、2~3份苯酐、1.2~1.5份丁醇,在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酸丁酯及去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入n2保护,在250℃下加热1~2h后,降温至16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苯酐,得混合相,加入200#溶剂油稀释得乳液,当温度降至40℃,加入tdi和二甲苯的混合液,在60℃保温1h,然后在90℃保温反应1~2h后,降温到60℃,加入丁醇,搅拌0.5h,过滤,即得改性乳液;(3)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0.3~0.6份润湿剂、0.4~0.5份分散剂、0.3~0.6份增稠剂、20~30份去离子水、2~6份无机填料、40~50份改性乳液、0.2~0.4份流平剂、0.1~0.3份成膜助剂、0.1~0.2份水性缓蚀剂、0.01~0.03份催干剂,将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5~10min,分别加入无机填料、改性乳液、流平剂、成膜助剂、催干剂、水性缓蚀剂分散处理,得分散液,调节分散液的ph,即得所述水性可剥离涂料。步骤(1)所述的加热搅拌条件为:在90~100℃下搅拌反应90~100min。步骤(3)所述的无机填料是质量比为6∶2∶7的云母粉、硅灰石、碳酸钙的混合物。步骤(3)所述的分散处理步骤为:在转速1500~2500r/min下加入无机填料分散20~40min;调节转速为700~1300r/min,加入改性乳液,搅拌15~20min;调节转速为200~600r/min,依次加入流平剂、成膜助剂、催干剂、水性缓蚀剂。步骤(3)所述的调节分散液的ph为8~9。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发明以天然二氧化锰、异辛酸、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催干剂异辛酸盐,异辛酸盐溶解性好、使用数量少、纯度高、颜色浅、气味轻、粘度小;mno2粉属矿物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工艺稳定,操作方便;硫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硫酸锰是催干剂中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底催干性能;(2)本发明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丙酸丁酯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用tdi对聚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合成含有氨酯结构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它由tdi代替部分苯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丙酸丁酯反应而成,即先将苯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丙酸丁酯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端基为—oh结构的相对分子质量低的聚丙烯酸酯低聚物,然后再加入tdi,利用—oh与—nco的反应,将tdi引入聚丙烯酸酯的结构中,由于存在不饱和双键和氨酯键,提高了干性、拉伸强度和耐磨性,把聚氨酯的优点引入聚丙烯酸酯类涂料中,且不含游离tdi,以200#溶剂汽油作为溶剂,因此毒性低、气味小、施工方便;(3)本发明利用tdi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催干剂和其它助剂制得的水性可剥离涂料,干燥速度快,能很好的从不同的基材上剥离,且环保、安全、生产成本低,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10~15份异辛酸、24~30份氢氧化钠、8~10份200#溶剂油、10~12份质量分数为98%硫酸、20~25份二氧化锰,在反应器中加入异辛酸,加热至70~80℃后,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皂化,然后加入200#溶剂油和硫酸、二氧化锰溶液,加热搅拌后,静置,分离,用70℃水洗涤有机相3~5次,蒸馏,即可得催干剂;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0~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25份丙烯酸、20~25份丙烯丁酯、1~3份去离子表面活性剂、2~3份苯酐、1.2~1.5份丁醇,在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酸丁酯及去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入n2保护,在250℃下加热1~2h后,降温至16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苯酐,得混合相,加入200#溶剂油稀释得乳液,当温度降至40℃,加入tdi和二甲苯的混合液,在60℃保温1h,然后在90℃保温反应1~2h后,降温到60℃,加入丁醇,搅拌0.5h,过滤,即得改性乳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0.3~0.6份润湿剂akn-1070、0.4~0.5份分散剂akn-2300、0.3~0.6份增稠剂c-100、20~30份去离子水、2~6份无机填料、40~50份改性乳液、0.2~0.4份流平剂akn-1377、0.1~0.3份成膜助剂酯醇十二、0.1~0.2份水性缓蚀剂l190、0.01~0.03份催干剂,将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5~10min,分别加入无机填料、改性乳液、流平剂、成膜助剂、催干剂、水性缓蚀剂分散处理,得分散液,调节分散液的ph,即得所述水性可剥离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10份异辛酸、24份氢氧化钠、8份200#溶剂油、10份质量分数为98%硫酸、20份二氧化锰,在反应器中加入异辛酸,加热至70℃后,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皂化,然后加入200#溶剂油和硫酸、二氧化锰溶液,加热搅拌后,静置,分离,用70℃水洗涤有机相3次,蒸馏,即可得催干剂;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丙烯酸、20份丙烯丁酯、1份去离子表面活性剂、2份苯酐、1.2份丁醇,在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酸丁酯及去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入n2保护,在250℃下加热1h后,降温至16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苯酐,得混合相,加入200#溶剂油稀释得乳液,当温度降至40℃,加入tdi和二甲苯的混合液,在60℃保温1h,然后在90℃保温反应1h后,降温到60℃,加入丁醇,搅拌0.5h,过滤,即得改性乳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0.3份润湿剂、0.4份分散剂、0.3份增稠剂、20份去离子水、2份无机填料、40份改性乳液、0.2份流平剂、0.1份成膜助剂、0.1份水性缓蚀剂、0.01份催干剂,将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5min,分别加入无机填料、改性乳液、流平剂、成膜助剂、催干剂、水性缓蚀剂分散处理,得分散液,调节分散液的ph,即得所述水性可剥离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12份异辛酸、27份氢氧化钠、9份200#溶剂油、11份质量分数为98%硫酸、22份二氧化锰,在反应器中加入异辛酸,加热至75℃后,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皂化,然后加入200#溶剂油和硫酸、二氧化锰溶液,加热搅拌后,静置,分离,用70℃水洗涤有机相4次,蒸馏,即可得催干剂;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2份丙烯酸、22份丙烯丁酯、2份去离子表面活性剂、2份苯酐、1.3份丁醇,在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酸丁酯及去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入n2保护,在250℃下加热1h后,降温至16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苯酐,得混合相,加入200#溶剂油稀释得乳液,当温度降至40℃,加入tdi和二甲苯的混合液,在60℃保温1h,然后在90℃保温反应1h后,降温到60℃,加入丁醇,搅拌0.5h,过滤,即得改性乳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0.5份润湿剂、0.4份分散剂、0.56份增稠剂、25份去离子水、4份无机填料、45份改性乳液、0.3份流平剂、0.2份成膜助剂、0.1份水性缓蚀剂、0.02份催干剂,将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8min,分别加入无机填料、改性乳液、流平剂、成膜助剂、催干剂、水性缓蚀剂分散处理,得分散液,调节分散液的ph,即得所述水性可剥离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15份异辛酸、30份氢氧化钠、10份200#溶剂油、12份质量分数为98%硫酸、25份二氧化锰,在反应器中加入异辛酸,加热至80℃后,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皂化,然后加入200#溶剂油和硫酸、二氧化锰溶液,加热搅拌后,静置,分离,用70℃水洗涤有机相5次,蒸馏,即可得催干剂;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丙烯酸、25份丙烯丁酯、3份去离子表面活性剂、3份苯酐、1.5份丁醇,在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酸丁酯及去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入n2保护,在250℃下加热2h后,降温至16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苯酐,得混合相,加入200#溶剂油稀释得乳液,当温度降至40℃,加入tdi和二甲苯的混合液,在60℃保温1h,然后在90℃保温反应2h后,降温到60℃,加入丁醇,搅拌0.5h,过滤,即得改性乳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0.6份润湿剂、0.5份分散剂、0.6份增稠剂、30份去离子水、6份无机填料、50份改性乳液、0.4份流平剂、0.3份成膜助剂、0.2份水性缓蚀剂、0.03份催干剂,将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0min,分别加入无机填料、改性乳液、流平剂、成膜助剂、催干剂、水性缓蚀剂分散处理,得分散液,调节分散液的ph,即得所述水性可剥离涂料。对照例:东莞某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性可剥离胶涂料。将实例及对照例的可剥离涂料进行检测,具体检测如下:拉伸强度测试:根据国标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试——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测试》,将涂在塑料薄膜上的干膜撕下并裁剪成宽度为15mm,长度大于150mm的长条试样,取多个点测量每个长条试样的涂膜厚度,取平均值。选择厚度相近的涂膜进行测试。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长条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速度为50mm/min。涂料细度测定:根据国标gb/t1724-1979《涂料细度测定法》测量涂料的细度。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表1性能表征对比表检测项目实例1实例2实例3对照例拉伸强度(mpa)20.3222.724.47.81断裂伸长率(%)354.8311.2294.5280.6细度(um)<50<50<50<50剥离情况轻松剥离轻松剥离轻松剥离缓慢剥离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水性可剥离涂料的涂膜可剥性好,强度好不容易拉断,附着力合适使涂膜既可以保护底材又可在需要剥离时容易剥离。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