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性玻璃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4879发布日期:2019-01-29 17:1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候性玻璃胶。



背景技术:

玻璃胶是一种家庭常用的粘合剂,主要有硅酮胶和聚氨酯胶两大类。玻璃胶具有强度高、抗撕裂、柔软耐磨、耐穿刺、耐油和耐介质腐蚀的优点,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玻璃胶的耐候性不是很好,抗菌性能欠佳,在户外或者有水环境中使用时易发生泛黄,龟裂,发黑,表面容易发粘等现象,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候性玻璃胶,其粘结强度高,耐热性和耐候性能优异,且抗菌、防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候性玻璃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氨酯预聚体30-60份、丙烯酸树脂6-12份、聚偏氟乙烯树脂1-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2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6-12份、贝壳粉10-25份、二氧化硅5-13份、碳酸镁2-10份、中空玻璃微珠3-11份、煅烧高岭土1-6份、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0.1-0.5份、抗氧剂0.1-0.5份、流平剂0.1-0.5份、紫外线吸收剂0.1-0.5份、硅烷偶联剂2-3.5份、催化剂0.1-0.6份。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硅为改性二氧化硅;所述改性二氧化硅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正硅酸乙酯、硝酸银、氯化铈和氨水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5-8h,干燥后得到物料a;将物料a、硼氢化钠加入水中,搅拌60-15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加入甲苯中,加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回流反应30-50h,反应结束后除甲苯,加入乙醇水溶液,回流反应3-5h,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姜黄素,室温下搅拌反应20-35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改性二氧化硅。

优选地,正硅酸乙酯、硝酸银、氯化铈的重量比为20-32:5-13:3-11。

优选地,物料a、硼氢化钠的重量比为5-10:9-20。

优选地,物料b、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5-12:8-21。

优选地,物料c、姜黄素的重量比为1-3:3-7。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328、紫外线吸收剂uv-329、紫外线吸收剂uv-234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为1-4:2-8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二乙酸二丁基锡。

本发明所述耐候性玻璃胶,以聚氨酯预聚体为主料,同时加入了丙烯酸树脂和聚偏氟乙烯树脂进行配合,并调节了三者的比例,使三者发挥最佳的协同作用,赋予玻璃胶优异的耐水性、耐候性和耐老化性,并改善了玻璃胶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玻璃胶的剥离强度,降低了成本;优选方式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了硝酸银和氯化铈,在二氧化硅生成的过程中,掺入了银和铈,得到了物料a,利用硼氢化钠还原后得到了物料b,将物料b利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后得到了物料c,将物料c与姜黄素混合后,物料c中的氨基与姜黄素发生了接枝反应,得到了具有希夫碱结构的改性二氧化硅,将其加入体系中,在体系中分散均匀,因同时含有银、姜黄素和希夫碱结构,具有抗菌叠加效果,明显增强了玻璃胶的抗菌防霉活性,另一方面,与体系中的贝壳粉、碳酸镁、中空玻璃微珠、煅烧高岭土配合,改善了玻璃胶的力学性能,同时改善了玻璃胶的耐热性、耐水性、耐老化性和耐候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候性玻璃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氨酯预聚体60份、丙烯酸树脂6份、聚偏氟乙烯树脂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11份、贝壳粉10份、二氧化硅13份、碳酸镁2份、中空玻璃微珠11份、煅烧高岭土1份、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0.5份、抗氧剂0.1份、流平剂0.1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硅烷偶联剂2份、催化剂0.6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候性玻璃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氨酯预聚体30份、丙烯酸树脂10份、聚偏氟乙烯树脂1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2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3份、贝壳粉25份、二氧化硅5份、碳酸镁10份、中空玻璃微珠3份、煅烧高岭土6份、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0.1份、抗氧剂0.5份、流平剂0.1份、紫外线吸收剂0.1份、硅烷偶联剂3.5份、催化剂0.1份。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候性玻璃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氨酯预聚体55份、丙烯酸树脂6份、聚偏氟乙烯树脂4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10份、贝壳粉14份、二氧化硅11份、碳酸镁4.6份、中空玻璃微珠10份、煅烧高岭土2份、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0.4份、抗氧剂0.2份、流平剂0.1份、紫外线吸收剂0.4份、硅烷偶联剂2.8份、催化剂0.5份;

其中,所述二氧化硅为改性二氧化硅;所述改性二氧化硅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正硅酸乙酯、硝酸银、氯化铈和氨水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5h,干燥后得到物料a;将物料a、硼氢化钠加入水中,搅拌15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加入甲苯中,加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回流反应30h,反应结束后除甲苯,加入乙醇水溶液,回流反应5h,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姜黄素,室温下搅拌反应20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改性二氧化硅;其中,正硅酸乙酯、硝酸银、氯化铈的重量比为20:13:3;物料a、硼氢化钠的重量比为10:9;物料b、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2:8;物料c、姜黄素的重量比为3:3;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329、紫外线吸收剂uv-234的混合物,且紫外线吸收剂uv-329、紫外线吸收剂uv-234的重量比为4:3;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为1:8的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为二乙酸二丁基锡。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候性玻璃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氨酯预聚体35份、丙烯酸树脂9份、聚偏氟乙烯树脂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6份、贝壳粉21份、二氧化硅6份、碳酸镁8份、中空玻璃微珠6份、煅烧高岭土5份、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0.16份、抗氧剂0.38份、流平剂0.1份、紫外线吸收剂0.2份、硅烷偶联剂3.2份、催化剂0.2份;

其中,所述二氧化硅为改性二氧化硅;所述改性二氧化硅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正硅酸乙酯、硝酸银、氯化铈和氨水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8h,干燥后得到物料a;将物料a、硼氢化钠加入水中,搅拌6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加入甲苯中,加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回流反应50h,反应结束后除甲苯,加入乙醇水溶液,回流反应3h,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姜黄素,室温下搅拌反应35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改性二氧化硅;其中,正硅酸乙酯、硝酸银、氯化铈的重量比为32:5:11;物料a、硼氢化钠的重量比为5:20;物料b、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5:21;物料c、姜黄素的重量比为1:7;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328;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为4:2的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为二乙酸二丁基锡。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候性玻璃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氨酯预聚体45份、丙烯酸树脂8份、聚偏氟乙烯树脂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9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6份、贝壳粉16份、二氧化硅10份、碳酸镁7份、中空玻璃微珠6份、煅烧高岭土5份、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0.38份、抗氧剂0.25份、流平剂0.1份、紫外线吸收剂0.4份、硅烷偶联剂2.6份、催化剂0.5份;

其中,所述二氧化硅为改性二氧化硅;所述改性二氧化硅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正硅酸乙酯、硝酸银、氯化铈和氨水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6h,干燥后得到物料a;将物料a、硼氢化钠加入水中,搅拌12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加入甲苯中,加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回流反应40h,反应结束后除甲苯,加入乙醇水溶液,回流反应4h,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姜黄素,室温下搅拌反应27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改性二氧化硅;其中,正硅酸乙酯、硝酸银、氯化铈的重量比为28:11:7;物料a、硼氢化钠的重量比为8:13;物料b、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6:17;物料c、姜黄素的重量比为2:5;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328、紫外线吸收剂uv-329、紫外线吸收剂uv-234的混合物,且紫外线吸收剂uv-328、紫外线吸收剂uv-329、紫外线吸收剂uv-234的重量比为4:5:2;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为3:7的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为二乙酸二丁基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