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安全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80119发布日期:2021-02-20 08:3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底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安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热量产生的核心的是能量转换,一般各类电器通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这类热量包括有意为之的加热产品,也有因电器运转而产生的废热,发热涂料是通过涂覆在金属基底上进而利于热量传递的涂层,但因大多金属均导电,为改善其安全性大都通过使用绝缘材料涂覆至金属基底和发热涂料之间,但通常的绝缘材料通常为不良热导体并且可限制发热涂料的热传递,使得隔绝发热涂层和金属基底保护其安全性与保证发热涂料的导热性能二者不可兼得。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于基底上形成高导热、高热辐射性的涂层,实现高效传热,其绝缘性能使基底和发热涂料之间得到安全保护的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安全性的方法。
[0004]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原料: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20-30份、丙酮15-30份、氮化硼5-12份、氧化铝5-1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5-25份、甲基丙烯酸1-5份、固化剂1-5份、膜助剂1-5份、阻燃剂1-4份、消泡剂1-4份。
[0005]
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安全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步骤一,将丙酮、氮化硼、氧化铝、甲基丙烯酸、阻燃剂混合并升温至90℃,以 600r/min下搅拌1h,并放置120℃的烘干箱干燥处理2h,得到混合料一;
[0007]
步骤二,将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加入混合料一中,以1000r/min下搅拌3h,而后加入消泡剂、固化剂混合,以1500r/min高速研磨5h可得成品涂料。
[0008]
优选地,所述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原料: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 25份、丙酮20份、氮化硼10份、氧化铝1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0份、甲基丙烯酸3 份、固化剂3份、膜助剂3份、阻燃剂2份、消泡剂3份。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三乙烯四胺。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
[0012]
采用上述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安全性的方法,通过于基底上形成高导热、高热辐射性的涂层,当热量传递至涂层后,可迅速扩散且部分转换为热辐射,从而避免对发热涂料热量传递的损耗,实现高效传热,同时通过其绝缘性能的设置,在导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其绝缘性能亦可得到保留,使基底和发热涂料之间得到安全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原料: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20
-ꢀ
30份、丙酮15-30份、氮化硼5-12份、氧化铝5-1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5-25份、甲基丙烯酸1-5份、固化剂1-5份、膜助剂1-5份、阻燃剂1-4份、消泡剂1-4份。
[0014]
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安全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
步骤一,将丙酮、氮化硼、氧化铝、甲基丙烯酸、阻燃剂混合并升温至90℃,以 600r/min下搅拌1h,并放置120℃的烘干箱干燥处理2h,得到混合料一;
[0016]
步骤二,将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加入混合料一中,以1000r/min下搅拌3h,而后加入消泡剂、固化剂混合,以1500r/min高速研磨5h可得成品涂料。
[0017]
优选地,所述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原料: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 25份、丙酮20份、氮化硼10份、氧化铝1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0份、甲基丙烯酸3 份、固化剂3份、膜助剂3份、阻燃剂2份、消泡剂3份。
[0018]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三乙烯四胺。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0020]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
[0021]
本发明的内容通过实施例加以进一步描述:
[0022]
实施例1
[0023]
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原料: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25 份、丙酮20份、氮化硼10份、氧化铝1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0份、甲基丙烯酸3份、固化剂3份、膜助剂3份、阻燃剂2份、消泡剂3份。
[0024]
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基底发热涂层材料安全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
步骤一,将丙酮、氮化硼、氧化铝、甲基丙烯酸、阻燃剂混合并升温至90℃,以 600r/min下搅拌1h,并放置120℃的烘干箱干燥处理2h,得到混合料一;
[0026]
步骤二,将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加入混合料一中,以1000r/min下搅拌3h,而后加入消泡剂、固化剂混合,以1500r/min高速研磨5h可得成品涂料。
[0027]
经上述方式方法将成品涂料涂覆在基底上,可对后续涂覆的发热涂料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且热量传递效果好,物明显热量损失。
[0028]
实施例2
[0029]
与实施例1实施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选取包括如下组分原料: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20份、丙酮15份、氮化硼5份、氧化铝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5份、甲基丙烯酸1 份、固化剂1份、膜助剂1份、阻燃剂1份、消泡剂1份;
[0030]
经上述方式方法将成品涂料涂覆在基底上,后续将发热涂料涂覆后与基底之间的绝缘保护效果较低。
[0031]
实施例3
[0032]
与实施例1实施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选取包括如下组分原料: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30份、丙酮30份、氮化硼12份、氧化铝1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5份、甲基丙烯酸5 份、固化剂5份、膜助剂5份、阻燃剂4份、消泡剂4份;
[0033]
经上述方式方法将成品涂料涂覆在基底上,后续将发热涂料涂覆后,发热涂料和基底之间的绝缘保护效果较一般,且在热量传递中热量损伤较大。
[0034]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