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86338发布日期:2021-03-30 21:1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性油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是主要的包装材料,在包装领域中,因其重量轻、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分布广等一系列优点而受到广泛的运用。与此同时,pp、pe塑料也有耐光、耐候性、耐腐蚀性差等缺点,在热塑性加工后表面会存在各种缺陷,以及在包装领域中存在性能不足。因此很多塑料必须进行二次加工后再进行使用。这种加工即用涂料或者油墨涂装,以达到提高产品耐用性和美观宣传的效果。但pp、pe材料是一种非极性高分子材料,它表面张力过小,低于35达因,一般的水性油墨难以在pe、pp表面润湿,印刷效果差,难以满足印刷要求。虽然溶剂型涂料或者溶剂型油墨的附着力、柔韧性、耐候性、耐溶剂性和耐磨性等性能优异,可以在塑料表面使用,改善产品性能,但随着近年来环保要求的提高,那些含有芳香族化合物的溶剂型涂料/油墨已不符合环保标准要求。一般的材料难以润湿和粘接,导致其附着能力差。所以一般的水性油墨用来印刷塑料比较困难,虽然升温可以加快油墨的干燥,薄膜不耐高温,需要高温干燥固化的水性油墨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用于pp、pe的水性油墨由于上述原因,开发和应用具有巨大的挑战性。水性油墨组合物包括水性连接料、颜料、助剂等物质,其中水性连接料起到粘结基材与颜料的作用,它是在印刷中起到关键材料之一。但是目前使用的水性连接料溶解在水中有困难,并且对pp、pe的粘结力不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含化合物a和化合物b,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质量比为1:0.5-0.96,化合物a的分子结构为:其中,0﹤m﹤1,0﹤n﹤1,m+n=1;化合物b的分子结构为:其中0﹤x﹤1。优选地,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含5-25%的化合物a、2.5-24%的化合物b,还包含5-10%的颜料、1-5%的干燥剂、1-5%的润湿剂、1-5%的中和剂、1-5%的分散剂、12-40%的树脂、25-35%的溶剂和0.5-10%的成膜助剂。优选地,所述颜料为二氧化钛或硫酸钡;所述干燥剂为薄荷醇、薄荷酮或橙花醇。优选地,所述润湿剂为包含以下分子结构化合物:r-c≡c-oh,其中r是碳原子数为1-18的烷基(即炔醇类润湿剂)。优选地,所述中和剂为甲胺、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所述分散剂为吐温、十二烷基磺酸盐或苯磺酸钠。优选地,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优选地,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丁醇、丙醇、乙二醇、1,3-丙二醇或1,4-丁三醇。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为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比称取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颜料、干燥剂、润湿剂、中和剂、分散剂、树脂、溶剂和成膜助剂,混合,并使用珠磨机研磨3-10小时,得到所述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其中,化合物a作为粘结pp、pe的连接料可以溶解或乳化在水中,并且能起到快速干燥的效果,它是用马来酸对分子量小于十万的聚异戊二烯(ch2=c(ch3)ch=ch2)进行接枝改性得到,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100份的聚异戊二烯在120℃下熔化,转子转速为60r/min,加入5份马来酸酐,混合2分钟后,加入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引发剂,进行熔融接枝反应6分钟,最后得到接枝产物化合物a。接枝反应完全的情况下,a的结构式中的m=0.05,n=0.95。化合物b除了能改善附着力外,还可以改变油墨的快干性,并且具有乳化作用,增加了油墨的稳定性和光亮度;它是由马来酸与苯乙烯共聚得到;制备方法如下:先将51.7ml苯乙烯倒入三口烧瓶底部,将反应体系抽真空后通入氮气,油浴锅调至110℃;将4.9g马来酸酐及其1wt%的过氧化二异丙苯溶于100ml丙酮溶液,并滴定到烧瓶里;该温度下反应两小时后,用乙醇对反应物进行沉降,得到白色胶状物;反复用丙酮溶解乙醇沉降几次(洗涤效果)后真空烘箱内干燥,得到反应产物化合物b。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的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快干型水性油墨组合物应用于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的印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得水性油墨组合物用于pp或pe的印刷,油墨和基材的粘接性强,结合力高,光亮度好,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印刷后的干燥速度很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中。应注意,除非另有说明,“%”以质量计。以下描述在实施例中,含有分子式a和分子式b的物质,其干燥效果评价采用上机直接实验,机器上的温度为实际使用温度85℃。为判断干燥效果,加入未加a和b的物质的对比例,在对比例中其余成分皆同。实施例1首先,将10份分子式a物质,8份分子式b物质,5份硫酸钡,3份干燥剂,、3份润湿剂、3份分散剂、30份树脂、6份成膜助剂、2份中和剂和30份溶剂混合,并使用具有0.1mm氧化锆珠的珠磨机进行5小时分散处理。研磨后获得有色分散体油墨组合物和未添加a和b物质的对比例1油墨组合物。实验所用的印刷基材为pp和pe薄膜,滚板的花纹深度皆为40μm。表1水性油墨组合物成分1组分含量,wt%a10b8颜料(硫酸钡)5干燥剂(薄荷醇)3润湿剂(己炔二醇)3中和剂(甲胺)2分散剂(吐温80)3树脂(丙烯酸树脂)30溶剂(乙二醇)30成膜助剂(水性丙烯酸聚氨酯)6效果:1、当添加10份分子式a物质,8份分子式b物质时,凹版印刷速度为94m/min,而不添加a和b的对比例的凹版印刷速度为66m/min。2、油墨组合物搅拌后静置3天不分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结合力测试:取印刷干燥后的材料,先用刀沿直线切割漆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交叉点在线长的中间。在交叉点上粘上3m胶带,并用1kg的力磨平胶带。等待5分钟后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与印刷面成45°角方向施力,同一位置拉扯三次,观察表面油墨脱落现象。效果: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油墨脱落,但小于5%,根据(gb/t9286-88)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测试评定的标准,材料的附着力为1级。实施例2首先,将12份分子式a物质,10份分子式b物质,5份硫酸钡,3份干燥剂,3份润湿剂、3份分散剂、29份树脂、5份成膜助剂、2份中和剂和28份溶剂混合,并使用具有0.1mm氧化锆珠的珠磨机进行5小时分散处理。研磨后获得有色分散体油墨组合物和未添加a和b物质的对比例2油墨组合物。实验所用的印刷基材为pp和pe薄膜,滚板的花纹深度皆为40μm。表2水性油墨组合物成分2组分含量,wt%a12b10颜料(硫酸钡)5干燥剂(薄荷酮)3润湿剂(己炔二醇)3中和剂(乙醇胺)2分散剂(十二烷基磺酸钠)3树脂(丙烯酸树脂)29溶剂(1,3-丙二醇)28成膜助剂(水性丙烯酸聚氨酯)5效果:1、当添加12份分子式a物质,10份分子式b物质时,凹版印刷速度为102m/min,而不添加a和b的对比例的凹版印刷速度为68m/min。2、油墨组合物搅拌后静置3天不分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结合力测试:取印刷干燥后的材料,先用刀沿直线切割漆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交叉点在线长的中间。在交叉点上粘上3m胶带,并用1kg的力磨平胶带。等待5分钟后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与印刷面成45°角方向施力,同一位置拉扯三次,观察表面油墨脱落现象。效果: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油墨脱落,但小于5%,根据(gb/t9286-88)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测试评定的标准,材料的附着力为1级。实施例3首先,将15份分子式a物质,10份分子式b物质,5份硫酸钡,3份干燥剂,3份润湿剂、3份分散剂、28份树脂、5份成膜助剂、2份中和剂和26份溶剂混合,并使用具有0.1mm氧化锆珠的珠磨机进行5小时分散处理。研磨后获得有色分散体油墨组合物和未添加a和b物质的对比例3油墨组合物。实验所用的印刷基材为pp和pe薄膜,滚板的花纹深度皆为40μm。表3水性油墨组合物成分3组分含量,wt%a15b10颜料(二氧化钛)5干燥剂(橙花醇)3润湿剂(己炔二醇)3中和剂(二乙醇胺)2分散剂(苯磺酸钠)3树脂(聚酯树脂)28溶剂(丙醇)26成膜助剂(水性丙烯酸聚氨酯)5效果:1、当添加15份分子式a物质,10份分子式b物质时,凹版印刷速度为97m/min,而不添加a和b的对比例的凹版印刷速度为63m/min。2、油墨组合物搅拌后静置3天不分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结合力测试:取印刷干燥后的材料,先用刀沿直线切割漆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交叉点在线长的中间。在交叉点上粘上3m胶带,并用1kg的力磨平胶带。等待5分钟后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与印刷面成45°角方向施力,同一位置拉扯三次,观察表面油墨脱落现象。效果: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油墨脱落,小于5%,根据(gb/t9286-88)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测试评定的标准,材料的附着力为1级。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