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双面滚筒油料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97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式双面滚筒油料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活动式双面滚筒油料涂布机,属于一般机械设备。
一般采用人工送料方式的冲床设备,主要系将冲压材料预裁成固定规格,而于冲压加工时,乃由操作人员以刷子或其他方式先于材料表面涂布润滑油,再将之移至冲床设备加工。
就前述人工送料式冲床的冲压材料而言,因无法像自动冲床设备一样使用连续式的上油机,一切均需仰赖人工上油,不但耗时,且其上油的均匀度亦极难控制,同时因冲压材料系以堆叠方式存放,操作人员在拿取材料进行加工时,仅能就其上表面加以上油,而材料下表面则不便亦无法上油处理,于此一情形下,因仅有上表面上油,但于下表面与模具的接触上隙无润滑油的降温作用,仍会对模具产生不良影响。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由机器均匀的对冲压件上下表面的上油,代替了人工的单面上油所衍生的问题,保持优质产量,省时省力,减轻劳动强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措施予以实现为解决人工送料式冲床所采用的人工上油方式,设计了活动式双面滚筒油料涂布机,其主要在于利用一组马达传动三层式滚筒涂布机构进行上油及输送动作,藉以可均匀地对材料上、下表面涂布润滑油,不但较为省时省力,同时亦可维持模具的使用寿命,彻底解决人工上油所衍生的问题;在涂布机构前后侧各设有可收折式承板,以维持材料输送的稳定,且于前侧承板上还设有可调整宽度的滑板,以因应不同规格材料上油时得适度调整,以维持其进给的顺畅;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油箱构成一适当的供油回路,并于下油箱内置放一过滤网,使适度过滤涂布机构回收的油料的杂质,再由泵浦抽送至上油箱,以解决油料循环使用的问题;在上油箱的出油管上设一电磁阀,且使电磁阀与涂布机构的马达连线,藉以于涂布机构动作时才启动供油,避免油料不断供给而形成浪费,在上油箱设有一油量指示灯及油料视窗,供操作者能随时视察油量并适时补充油料;在下油箱设有油料视窗和清洗阀,当油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利用清洗阀将油箱内积存的杂物予以排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至少具有下列特点;(一).利用基架的脚轮赋予活动移位功能,可作适当的般移以配合不同的冲床设备使用。
(二).上油箱设有电磁阀与马达连线,使其仅在涂布机构动作时才会启动供油,可节省油量耗费。
(三).具有可调式滑板,可视冲压材料宽度规格作适当调整,进而形成稳定的导持,避免在上油过程中造成冲压材料输送的歪斜。
(四).上、下油箱各设有油量指示灯或油量视窗,可供操作人员随时审视油箱内的油量。
(五).下油箱内设有泵浦,可将回收的油料送至上油箱,使油料循环使用,并节省人工补充油料的麻烦。
(六).下油箱内置有过滤网,可适度过滤回收油料可能掺含的杂物,确保上油箱料的洁净。
(七).下油箱一侧设有清洗阀,可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利用清洗阀将积存的杂质清除。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从以下附图和实施例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系
图1的左侧视示意图。
图3系
图1下油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0—基架,11—脚轮,12—隔板,20—涂布机构,21—框形油槽,22—给油件,23—微调阀件,24—弹片组,25、26、27—滚筒,251、261—齿轮,262—皮带轮,28—马达,281—皮带,29—覆盖,31、32—承板,33—活动关节,34—滑轨,35、36—滑板,40—上油箱,41—油量指示灯,42、52—油量视窗,43—出油管,44—电磁阀,45—回油管,50—下油箱,51—泄油管,53—过滤网,54—泵浦,55—清洗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式双面滚筒油料涂布机,包括基架10,涂布机构20,承板31、32,上油箱40及下油箱50所组成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系以一基架10呈一框架,在框架中设有数层隔板12,而框架的底部设有活动脚轮11,而基架10供涂布机构20承设,该涂布机构20的主体为一框形油槽21,于上方设有给油件22及微调阀件23,微调阀件23并受一迫压弹片组24抵迫定位,于框形油槽21下方则设有上、中、下三层式橡胶滚筒25、26、27,其中上、中滚筒25、26保有适当间隙供冲压材料通过,而中、下滚筒26、27则呈接触状,且上、中滚筒25、26心轴一侧各设套有齿轮251、261而呈啮合连动状态,该中滚筒26的齿轮261另衔设一皮带轮262而以皮带281与置于下方的马达28呈传动状态,并以一覆盖29覆设于该部位而形成适当防护,利用该马达28得传动涂布机构20的上、中滚筒25、26呈相对向旋转,配合给油件22对上滚筒25的供油及下滚筒27对中滚筒26的上油,达冲压材料上、下表面上油及输送之目的;而为使冲压材料上油及输送能保持水平状态稳定进行,于该涂布机构20前后侧各设有可收折式承板31、32,其可收折式的活动关节33设计得于不使用时将承板31、32收合,其中后侧承板32的长度较大,俾于冲压材料经过涂布机构20后能受后侧承板32托持而维持其行进的稳定,而前侧承板31更设有可调式滑板35、36,利用滑轨34设计而调整二滑板35、36的间距,以因应冲压材料的规格宽度调整而形成稳定的导持;而涂布机构20的油料供给乃由位于基架10上方的油箱40提供,并配合基架10下方油箱50而构成供油回路,其中上油箱40设有一油量指示灯41及油量视窗42,供操作者能随时视察油量并适时补充油料,于上油箱40与涂布机构20框形油槽21连结的油管43上另设有一电磁阀44并与马达28连线,使其仅在涂布机构20动作时才启动供油,而涂布机构20的油料回收则以框形油槽21下方的泄油管51输送至下油箱50,于下油箱50上亦设有油量视窗52,下油箱50内还设有一过滤网53及一泵浦54,过滤网53可将油料于上油过程中可能含有的杂物适度滤除,配合一侧与上油箱40接设的回油管45,利用泵浦54将油料抽送至上油箱40以补充其油料的不足,同时下油箱50一侧设有一清洗阀55,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利用清洗阀55将下油箱50内积存的杂物予以清洗排除;依此,藉由上述结构组成,特可提供一种适用于人工送料式冲床的冲压材料表面上油的实用设备。
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于使用上,主要系由操作人员将冲压材料自涂布机构20前侧承板31置入,同时启动马达28传动涂布机构20的滚筒25、26运转并启动上油箱40的电磁阀44供油,以给油件22及下滚筒27分别对上、中滚筒25、26上油,再由上、中滚筒25、26对冲压材料上、下表面进行上油,并受上、中滚筒25、26的夹持输送,而以后侧承板32托持冲压材料,以免冲压材料突然下倾掉落,依此完成冲压材料的上油,再由操作人员将之取至冲床进行后续的加工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式双面滚筒油料涂布机,包括基架(10)、涂布机构(20),承板(31、32),上油箱(40),下油箱(50),其特征在于a.基架(10)为一框架,在框架中设有数层隔板(12),而框架的底部设有脚轮(11);b.涂布机构(20);主体为一框形油槽(21),其上方设有给油件(22)及微调阀件(23),并以弹片组(24对微调阀件(23)抵迫定位,而框形油槽(21)的下方设有上、中、下三层式滚筒(25、26、27),上、中滚筒(25、26)的心轴一侧各套有齿轮(251、261),而呈啮合连接,在中滚筒(28)的齿轮(261)另衔设一皮带轮(262),而以皮带(281)将皮带轮(262)与马达(28)连成一体,并以一覆盖(29)覆设在该部位上,中滚筒(26)与下滚筒(27)相触接;c.两承板(31、32),分设于涂布机构(20)的前、后侧,具有可折式的活动关节(33),在前侧承板(31)上设有滑轨(34)和滑板(35、36);d.上油箱(40),设于基架(10)上方,具有一油量指示灯(41)及油量视窗(42),而于上油箱(40)与涂布机构(20)连接的出油管(43)上另设有一电磁阀(44)并与马达(28)连线;e.下油箱(50),位于基架(10)下方,以泄油管(51)将涂布机构(20)的下油槽与下油箱(50)连成一体,于下油箱(50)一侧设有油量视窗(52)及清洗阀(55),其内部还设有过滤网(53)及泵浦(5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活动式双面滚筒油料涂布机,属于一般机械设备。其主要以具有活动脚轮的基架供涂布机构承设,涂布机构为三层式滚筒组成并以马达传动滚筒对冲压材料输送及表面上油,在其前后侧各设有承板,其中前侧承板上有滑板,在基架上、下方各设有上、下油箱,其上均有油量视窗,上油箱还有油量示灯,而出油管上有电磁阀并与马达连线,在下油箱内有过滤网,泵浦和清洗阀。它适用于人工送料式冲床的冲压材料表面上油作业。
文档编号B05C1/04GK2233288SQ95244710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4日
发明者林树森 申请人:林树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