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7388阅读:1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轮拖拉机后桥。
现有四轮拖拉机的后桥如图2所示,半轴通过其一端的锥面与螺栓、平键配合固定在制动鼓上,同时半轴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半轴套管中。这种后桥的缺点是半轴不仅要承受车论旋转带来的扭曲力,还要承受车体的重量施加在其上的径向剪切力,力量都集中到制动鼓附近的半轴上,此处很容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容易断裂的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包括半轴套管、安装在半轴套管中的半轴、分别位于半轴两端伞齿轮和制动鼓,其特征在于半轴套管具有延伸到制动鼓内部的延长部分,延长部分与制动鼓之间带有轴承,半轴位于制动鼓一端的端面上带有连接盘,连接盘与制动鼓固定连接。
半轴套管上带有可以安装挡泥盘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将挡泥盘固定在半轴套管上。
制动鼓中间带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内套管,半轴套管通过位于内套管中的轴承与制动鼓连接。
内套管的内部空腔为圆台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半轴套管与制动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承受径向的剪切力,半轴通过其端部的连接盘与制动鼓连接,承受扭曲力,这样就可以将力量分散,有利于提高后桥的承受力,避免半轴断裂。另外,将半轴套管上的挡泥盘改为与半轴套管分离式,通过螺栓与半轴套管连接在一起,可以避免由于挡泥盘破损造成整个半轴套管报废,降低了维修的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原拖拉机后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包括半轴套管3、安装在半轴套管3中的半轴4、分别位于半轴4两端伞齿轮1和制动鼓11,半轴4连接伞齿轮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半轴套管3连接,为了提高防漏油的效果,此处安装了两只油封。半轴套管3的另一端具有延伸到制动鼓11内部的延长部分3A,延长部分3A与制动鼓1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用调正螺母7、止推垫8、紧固螺母9将其固定。半轴4位于制动鼓11一端的端面上带有连接盘4A,连接盘4A通过连接螺栓与制动鼓11固定连接。半轴套管3上不再带有与其连为一体的挡泥盘,而是通过螺栓将挡泥盘3B固定在半轴套管3上。制动鼓11中间带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内套管11A,内套管11A的内部空腔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圆台形,半轴套管3通过位于内套管11A中的轴承与制动鼓11连接。
权利要求1.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包括半轴套管(3)、安装在半轴套管(3)中的半轴(4)、分别位于半轴(4)两端伞齿轮(1)和制动鼓(11),其特征在于半轴套管(3)具有延伸到制动鼓(11)内部的延长部分(3A),延长部分(3A)与制动鼓(11)之间带有轴承,半轴(4)位于制动鼓(11)一端的端面上带有连接盘(4A),连接盘(4A)与制动鼓(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其特征在于半轴套管(3)上带有可以安装挡泥盘(3B)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将挡泥盘(3B)固定在半轴套管(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其特征在于制动鼓(11)中间带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内套管(11A),半轴套管(3)通过位于内套管(11A)中的轴承与制动鼓(11)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拖拉机全浮式后桥,其特征在于内套管(11A)的内部空腔为圆台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轮拖拉机后桥。包括半轴套管、安装在半轴套管中的半轴、分别位于半轴两端伞齿轮和制动鼓,其特征在于半轴套管具有延伸到制动鼓内部的延长部分,延长部分与制动鼓之间带有轴承,半轴位于制动鼓一端的端面上带有连接盘,连接盘与制动鼓固定连接。半轴套管与制动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承受径向的剪切力,半轴通过其端部的连接盘与制动鼓连接,承受扭曲力,将力量分散,有利于提高后桥的承受力,避免半轴断裂。另外,将半轴套管上的挡泥盘改为与半轴套管分离式,通过螺栓与半轴套管连接在一起,可以避免由于挡泥盘破损造成整个半轴套管报废,降低了维修的成本。
文档编号B60B35/12GK2548820SQ02213880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5日
发明者李保方 申请人:李保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