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527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轮、四轮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的减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三轮、四轮机动车,其发动机的固定大多采用悬挂方式与车架活动连接。该类固定方式由于没有设置减振部件,因而振动性较大,乘座舒适性差;此外它还存在悬挂架所占空间大、固定不牢固、发动机容易受到冲撞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减振效果好、固定牢固、防冲撞、所占空间小的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它由小型汽(柴)油发动机(1)、连接块(2)、连接导管(3)、固定导管(4)、车架方管(5)、支承架(6)、连接架(7)、固定筒管(8)、固定块(9)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小型汽(柴)油发动机(1)的固定孔与连接块(2)、连接架(7)用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架(7)的下面设有橡胶垫块,并用螺栓、螺母活动连接到支承架(6)上的固定块(9)中。连接块(2)上焊有适当直径的金属管,金属管内设有减振胶套,用螺杆与焊接到支承架(6)上的连接导管(3)活动连接后,再将小型汽(柴)油发动机(1)与支承架(6)共同固定到车架方管(5)上。


图1为小型汽(柴)油发动机与支承架、车架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承架与车架方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在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中,小型汽(柴)油发动机(1)与支承架(6)可采用活动连接,连接处可用橡胶垫块或胶套将发动机(1)产生的振动源与支承架(6)隔离,经一级减振后,再将支承架(6)用橡胶垫块或胶套活动连接到车架主体上,从而实现二级减振。二级减振后可使发动机(1)达到防冲防撞,节省悬挂架所占空间位置。
支承架(6)上的固定筒管(8)的两端设有胶套,焊接到车架方管(5)上的连接导管(3)内设有减振胶套,并用长螺杆活动连接。支承架(6)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导管(4),车架方管(5)上的连接导管(3)用长螺杆活动连接后既可实现二级减振效果,也可达到防冲撞的效果。当发生冲撞时,支承架(6)可起保护作用,而且固定也方便、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减振效果好、防冲撞、节省固定空间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的减振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它由发动机(1)、连接块(2)、连接导管(3)、固定导管(4)、车架方管(5)、支承架(6)、连接架(7)、固定筒管(8)、固定块(9)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发动机(1)的固定孔与连接块(2)、连接架(7)用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架(7)的下面设有橡胶垫块,并用螺栓、螺母活动连接到支承架(6)上的固定块(9)中,连接块(2)上焊有适当直径的金属管,金属管内设有减振胶套,用螺杆与焊接到支承架(6)上的连接导管(3)活动连接后,再将发动机(1)与支承架(6)共同固定到车架方管(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1)与支承架(6)可采用活动连接,连接处可用橡胶垫块或胶套将发动机(1)产生的振动源与支承架(6)隔离,经一级减振后,再将支承架(6)用橡胶垫块或胶套活动连接到车架主体上,从而实现二级减振。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减振固定装置,它由小型汽(柴)油发动机(1)、连接块(2)、连接导管(3)、固定导管(4)、车架方管(5)、支承架(6)、连接架(7)、固定筒管(8)、固定块(9)等构成。小型发动机(1)的固定孔与连接块(2)、连接架(7)用螺栓和螺母紧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减振效果好、防冲撞、节省固定空间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机动车小型汽(柴)油发动机的减振固定。
文档编号B60K5/12GK2571618SQ0227676
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0日
发明者凌洪, 廖林灿 申请人:广安智能四轮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