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

文档序号:396748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压合机及挤压装置迅速、准确的制作组装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常见的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通常是以数块板金相互焊接而成,因此,此习用汽车座椅的连动机构,不论在其维修、回收利用及能源消耗上均亦造成下列问题1.由该各板金是以焊接形态固定,亦造成维修上无法拆解、更换零件的困扰。
2.由于各焊接的板金,于该汽车座椅欲报废时,无法取出其有再利用的零件,而造成浪费。
3.该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各零件均以焊接方式组成,然而,此焊接器材在进行加工时,易造成能源的消耗,且其加工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安全顾虑。
故,所述的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在其加工的方法上,实有做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本案发明人鉴于上述习用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其该连动杆机构是以组装方式组合而成,且配合一压合机及一挤压装置,使得各连接板及连动片组分别稳固的固定于各连杆上,而形成一连动杆机构。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其中连接板与连动片组中穿孔的外齿部,绕被称作镜射线的中心轴翻转外齿部,以形成建立一镜射物件的外齿部,其于组装时能使各连杆迅速、确实穿置于各连接板及连接片组中。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包括有一压合机,提供压合的功效,包括有一挤压装置;一作业平台;一上压装置,与挤压装置连结,其上设有数挤压模;一传动缸,与其下压装置固接,以提供下压装置于作业平台压合区至排放区移动的功效;一下压装置,设有数挤压模与数支撑架;四连接板,该连接板相距远离的二端分别各具有一穿孔,且该穿孔其周长等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外齿部;连动片组,设有一穿孔,而该穿孔的周长等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外齿部,包括有二连动片a;四连动片b;二连动片c;以及三连杆,呈细长形,其横线方向垂直截断的横平面呈现沿外型周长等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内齿沟。
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与前述引证案及其他习用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由连杆穿设连接板与连动片组的穿孔后,再以将连杆局部挤压,大幅节省其制作时间。
2.本发明的连动杆机构是采用铝材质,能提供汽车制造时减少消耗大量钢铁,同时可减小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车能耗。
3.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所提供的汽车座椅安全设计能比铁材质的连动杆机构在承受撞击时更能吸收一部分的能量。


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设置于压合机的第一实施侧视图;图2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设置于压合机的第二实施侧视图;图3为连动杆机构设置于下压装置其压合放大示意图;图4为组立完成的连动杆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该连动杆机构的立体组装第一分解示意图;图6为该连动杆机构的立体组装第二分解示意图;图7为该连动杆机构的组装完成立体组合示意图;图8为该连接板的放大立体图;图9(A)为该连动片a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9(B)为该连动片b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9(C)为该连动片c的放大立体示意图;以及图10为该连杆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与方法,主要包括有一压合机5,提供压合的功效,包括有一挤压装置51;一作业平台52;一上压装置54,与挤压装置51连结,其上设有数挤压模56;一传动缸53,与其下压装置55固接,以提供下压装置55于作业平台52压合区57至排放区58移动的功效;一下压装置55,设有数挤压模56与数支撑架(图中未绘制);四连接板2,该连接板2相距远离的二端分别各具有一穿孔21,且该穿孔21其周长等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外齿部22,如图8所示;连动片组3,设有一穿孔31,而该穿孔31的周长等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外齿部32,包括有二连动片a33(如图9(A)所示);四连动片b34(如图9(B)所示);二连动片c35(如图9(C)所示);以及三连杆4,呈细长形,其横线方向垂直截断的横平面呈现沿外型周长等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内齿沟41,如图10所示。
请参阅图5~图7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1的组装方法,其主要步骤为步骤一,启动传动缸53,将下压装置55由作业平台52压合区57移动至排放区58;步骤二,依序将四连接板2、二连动片a33、四连动片b34及二连动片c35分别固定到下压装置55的支撑架上;步骤三,该连杆4穿过下压装置55支撑架上的连接板2、连动片a33、连动片b34及连动片c35的穿孔21、31,且该连结杆的内齿沟41为穿过连接板2与连动片组3的穿孔21、31后再与该外齿部22、32契合;步骤四,驱动传动缸53,将下压装置55由作业平台52排放区58移动至压合区57;步骤五,启动挤压装置51,以驱动上压装置54下降至压合区57,并由上压装置54与下压装置55,其上所设的挤压模56抵靠住连杆4后,用以在挤压模56的外力作用下使连杆4的局部横平面成为有一特定固定形状,以固定连接板2与连动片组3于连杆4上;步骤六,挤压机构上升,传动缸53将下压装置55由作业平台52压合区57移动至排放区58,完成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1的组装动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1的组装装置与方法,其该连动杆机构1以组装方式组合而成,且配合一压合机5及一挤压装置51,使各连接板2及各连动片组3分别稳固的固定于各连杆4上,而且在下压装置55所设有的支撑架中,因该连接板2、连动片a33、连动片b34及连动片c35所设置摆放的角度不尽相同,因此在下压装置55中设有数种形态能与连接板2、连动片a33、连动片b34及连动片c35相容置固定的内腔形状,以提供该连接板2及该连动片组3能容置固定在该支撑架内腔形状上,另,当挤压装置51启动以驱动上压装置54下降至压合区57,并由上压装置54与下压装置55时,其上所设的挤压模56为钢铁材质,而连杆4为铝材质,所以当挤压模56抵靠住连杆4后,钢铁材质的挤压模56在外力作用下可使铝材质的连杆4的局部横平面成为有一特定固定形状,以固定连接板2与连动片组3于连杆4上,另其连接板2与连动片组3中穿孔21、31的外齿部22、32,绕被称作镜射线的中心轴翻转外齿部22、32,以形成建立一镜射物件的外齿部22、32,其于组装时能使各连杆4迅速、确实穿置于各连接板2及连接片组中。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例如连杆的内齿沟外型与设置数量等变化的等效性实施例,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启动传动缸,将下压装置由作业平台压合区移动至排放区;步骤二,依序将四连接板、二连动片a、四连动片b及二连动片c分别固定到下压装置的支撑架上;步骤三,该连杆穿过下压装置支撑架上的连接板、连动片a、连动片b及连动片c的穿孔,且该连结杆的内齿沟为穿过连接板与连动片组的穿孔后再与该外齿部契合;步骤四,驱动传动缸,将下压装置由作业平台排放区移动至压合区;步骤五,启动挤压装置,以驱动上压装置下降至压合区,并由上压装置与下压装置,其上所设的挤压模抵靠住连杆后,用以在挤压模的外力作用下使连杆的局部横平面成为有一特定固定形状,以固定连接板与连动片组于连杆上;步骤六,挤压机构上升,传动缸将下压装置由作业平台压合区移动至排放区,完成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动作。
2.一种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压合机,有一挤压装置;一作业平台;一上压装置,与挤压装置连结,其上设有数挤压模;一传动缸,与其下压装置固接;一下压装置,设有数挤压模与数支撑架;四连接板,该连接板相距远离的二端分别各具有一穿孔,且该穿孔其周长等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外齿部;连动片组,设有一穿孔,而该穿孔的周长等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外齿部,有二连动片a;四连动片b;二连动片c;以及三连杆,呈细长形,其横线方向垂直截断的横平面呈现沿外型周长间距放置有四齿状的内齿沟。
3.按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板及该连动片组分别容置固定在该支撑架内腔形状上。
4.按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为铝合金材质。
5.按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座椅连动杆机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挤压模为钢铁材质。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连动杆的组装装置与方法,包括有一压合机、一挤压装置、一作业平台、一上压装置、一传动缸以及一下压装置;本发明是将四连接板及连动片组分别固定到下压装置的支撑架后,再将连杆穿过下压装置支撑架上的连接板及连动片组的穿孔,其后启动挤压装置,以驱动上压装置下降,由上压装置与下压装置其上所设的挤压模抵靠住连杆后,由挤压模的外力作用使连杆的局部横平面成为有一特定固定形状,以固定连接板与连动片组于连杆上的一组装装置。
文档编号B60N2/44GK1785584SQ20041010108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9日
发明者吴崇仪 申请人: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