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件和布置有该开关件的电动窗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570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件和布置有该开关件的电动窗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凸旋钮部分的可枢转开关件以及布置有该开关件的电动窗开关,操作者的手指扣在所述凸旋钮部分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许多汽车中已经安装了电动窗。这种电动窗包括电动窗开关,操作者可用他/她的手指通过该电动窗开关打开和关闭电动窗。
例如如在日本专利申请2000-200522号公报、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71,578号公报和日本实用新型申请1996-2898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在车门内侧上布置有包括凸旋钮部分的开关件,操作者的手指扣在所述凸旋钮部分上。开关件安装在车门上,从而当操作者的手指拉动旋钮部分时开关件枢转。
然而,在操作者操作开关件时,有时会出现操作者的手指从开关件滑脱的问题。该问题在操作者的指甲较长时特别频繁地出现。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可以设想形成深凿部分,用于操作者插入他/她的手指,但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开关机构尺寸变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做出,并提供一种开关件,其包括凸旋钮部分,操作者的手指扣在该旋钮部分上,其中旋钮部分被保持为这样,即,其可围绕枢轴枢转,该旋钮部分的底面构成为弯曲凸面,其中该弯曲凸面被构造成其曲率半径沿着扣在旋钮部分上的手指的拉动方向逐渐变大的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布置有该开关件的电动窗开关。


下面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件的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A是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件的示意性侧视图,表示(在不操作开关件时)操作者的手指在中间位置处接触开关件的状态;图2B是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件的示意性侧视图,表示操作者的手指接触并抬起开关件的状态;图3是表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并示出了通过底面曲率中心引出的曲线是渐开线;以及图4是示例中描述的开关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通过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件10是构成电动窗开关的部件。
在开关件10上形成有凸旋钮部分12,乘客的手指(通常为食指)F扣在该凸旋钮部分12上。开关件10被构造成这样,即,当沿着向后方向RU(拉动方向,该方向为方向“上”)拉动旋钮部分12以及当沿着向前方向RD(推动方向,该方向为方向“下”)推动旋钮部分12时,开关件10围绕枢轴14枢转(见图1)。
旋钮部分12包括底面16,该底面16形成为弯曲凸面并布置在手指F接触旋钮部分12的位置处。如图3所示,底面16被构造成这样,即,其曲率半径r从其前侧(RD侧)向其后侧(RU侧)逐渐变大。通过曲率半径r的径向中心引出的线20,即,通过底面16的曲率中心引出的线20画出接近设计表面的渐开线轨迹。渐开线的曲率半径在其接近与底面16接触的手指F的指尖时变小。
由于该构造,当乘客开始操作开关件10时,与手指F接触的底面16的接触部分22是平缓的,因为其曲率半径较大,而当乘客操作开关件10时,接触部分22变得陡峭,因为其曲率半径变小。
因此,当乘客开始操作开关件10时,开关件10给予手指F柔和的触感。另外,当乘客结束拉动开关件10时,旋钮部分12被抬起。因此,手指F难以从旋钮部分12滑脱。因此,乘客能够通过水平拉动开关件10而可靠地拉起开关件10,而不会发生诸如手指F从旋钮部分12滑脱的操作失误。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底面16被构造成上述表面,通过底面16的曲率中心引出的线20画出渐开线。因此,开关件10易于使用并能够可靠地操作而不用增大其尺寸。另外,不需要在开关件10中形成传统的凿部来让乘客插入他/她的手指F。
示例下面将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示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如图4所示,在本示例的电动窗开关30中,在手指F接触的底面16的侧面(表面)上形成有防滑部分32。在防滑部分32中交替形成有沿着枢轴14的脊部,所述脊部被构造成这样,即,当在垂直于枢轴14的截面中看去时具有钝齿形形状。
因此,当乘客用他/她的手指F沿向后方向RU拉动开关件10或者沿向前方向RD推动开关件10时,乘客的手指F更加难以从旋钮部分12滑脱。
在本示例中,从枢轴14到接触部分22中央的中央接触部分22C的距离为20mm。另外,底面16的前端部分16S的曲率半径r(见图2A和图2B)设在5.0mm至7.5mm的范围内。因此,当乘客结束拉动开关件10时,手指F的接触部分靠近底面16的前端部分16S运动,并且适当的推力作用在旋钮部分12和手指F之间。在本示例中,当乘客沿向后方向RU拉动开关件10或者沿向前方向RD推动开关件10时,作用在开关件10上的操作负荷大约为5N。
在本示例中,旋钮部分12能够枢转的角度被构造成这样,即,在未施力的中间位置周围的向前和向后的角度相等。下面将关于构成电动窗开关30的自动开关件10A和手动开关件10M描述这些可枢转角。
在开关件10A和开关件10M中,在中间位置连接中央接触部分22C和枢轴14的平面N都相对于水平面H形成65度角。
在开关件10A中,在手动操作期间(此时当乘客将他/她的手指F从开关件10A松开时,窗口立即停止打开或关闭)枢转角的范围是从中间位置向前和向后的大约10度。在自动操作期间(此时即使当乘客将他/她的手指F从开关件10A松开时,窗口也继续打开或关闭直到窗口完全打开或关闭)枢转角的范围是从自动操作结束的位置额外向前和向后大约6度。
在开关件10M中,枢转角的范围是从中间位置向前和向后大约14度。
根据本示例,可以实现一种易于操作的电动窗开关。
虽然以上已经通过实施例描述了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但前述实施例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实施。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显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件,包括凸旋钮部分,操作者的手指扣在该旋钮部分上,其中所述旋钮部分被保持成其可围绕枢轴枢转,所述旋钮部分的底面被构造成弯曲凸面,并且该弯曲凸面被构造成其曲率半径沿着扣在所述旋钮部分上的手指的拉动方向逐渐变大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防滑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弯曲凸面的曲率中心引出的线画出渐开线,所述渐开线的曲率半径在其接近与所述弯曲凸面接触的手指的指尖时变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弯曲凸面的曲率中心引出的线画出渐开线,所述渐开线的曲率半径在其接近与所述弯曲凸面接触的手指的指尖时变小。
5.一种布置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件的电动窗开关。
6.一种布置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件的电动窗开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窗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的旋钮部分的可枢转角是在未施力的中间位置周围的向前和向后的相等角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窗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的旋钮部分的可枢转角是在未施力的中间位置周围的向前和向后的相等角度。
9.一种开关件,包括开关体;与所述开关体一体形成的旋钮部分;和用作所述旋钮部分的枢转中心的枢轴,其中所述旋钮部分被构造成具有操作者的手指扣在其上的凸起形状,所述旋钮部分的底面被构造成弯曲凸面,并且该弯曲凸面被构造成其曲率半径沿着扣在所述旋钮部分上的手指的拉动方向逐渐变大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防滑部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弯曲凸面的曲率中心引出的线画出渐开线,所述渐开线的曲率半径在其接近与所述弯曲凸面接触的手指的指尖时变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弯曲凸面的曲率中心引出的线画出渐开线,所述渐开线的曲率半径在其接近与所述弯曲凸面接触的手指的指尖时变小。
13.一种布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件的电动窗开关。
14.一种布置有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件的电动窗开关。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窗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的旋钮部分的可枢转角是在未施力的中间位置周围的向前和向后的相等角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窗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的旋钮部分的可枢转角是在未施力的中间位置周围的向前和向后的相等角度。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开关件,其包括凸旋钮部分,操作者的手指扣在该旋钮部分上,其中所述旋钮部分被保持成其可围绕枢轴枢转,所述旋钮部分的底面被构造成弯曲凸面,其中该弯曲凸面被构造成其曲率半径沿着扣在所述旋钮部分上的手指的拉动方向逐渐变大的表面。
文档编号B60R16/02GK1892941SQ20061010055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
发明者早川英明, 野村英贵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