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459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于车辆中的气囊装置,其构成为具有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被折叠收容的收容部位突出而完成膨胀的气囊,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气囊由外部气囊和配置于外部气囊内的内部气囊构成的气囊装置,涉及适用于方向盘用或副驾驶席用等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搭载于车辆的气囊装置构成为,具有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被折叠收容的收容部位突出而完成膨胀的气囊。此外,作为气囊,如特开平9-220995号公报和特开2001-80440号公报所示,采用将膨胀用气体的流入用开口的周缘安装在收容部位上的结构。此外,气囊构成为具有构成外周壁的外部气囊、以及以覆盖流入用开口的方式配置在外部气囊内的内部气囊。在内部气囊上开有流出口,其使经由流入用开口流入的膨胀用气体向外部气囊侧流出。
此外,配置内部气囊的流出口的目的是,控制向外部气囊流出的膨胀用气体的流向,以可以调整从膨胀初期至膨胀完成时的外部气囊的膨胀形状,例如,调整为可以迅速地进行向驾驶员的腹部的配置的形状等。即,在现有气囊装置中,气囊的内部气囊可以调整向外部气囊侧流出的膨胀用气体的流向。
但是,在现有气囊装置中,在抑制膨胀过程中的外部气囊的收容部位周缘侧的部位从收容部位周缘抬起,而使外部气囊膨胀这一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此外,如果外侧气囊易于从收容部位的周缘抬起,则容易引起膨胀过程中的外部气囊反复地时而从收容部位的周缘抬起、时而与收容部位周缘抵接的摆动运动。并且,膨胀后的外部气囊以抬起的状态抵住乘客,还会由于不被收容部位的周缘支撑,而难以迅速地确保起到缓冲作用的反作用力。或者,如果外部气囊摆动中在以厚度变厚的方式移动时与乘客抵接,则外部气囊会过度地推压乘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可以抑制膨胀过程中的外部气囊的收容部位周缘侧的部位从收容部位的周缘抬起,而使外部气囊膨胀。
本发明所涉及的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其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被折叠收容的收容部位突出而完成膨胀,并且,膨胀用气体的流入用开口的周缘安装在收容部位上。气囊具有构成外周壁的外部气囊、和以覆盖流入用开口的方式配置在外部气囊内的内部气囊。内部气囊具有流出口,其使经由流入用开口流入的膨胀用气体向外部气囊侧流出;以及袋状的腕部,其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收容部位突出且沿与流入用开口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而膨胀。腕部的构成方式为,在气囊装置动作时的内部气囊维持膨胀完成形状期间,利用远离流入用开口的前端侧部位,将外部气囊的流入用开口周缘的从收容部位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向收容部位的周缘侧推压,并且,可以维持推压状态。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气囊装置中,在动作时膨胀用气体经由流入用开口流入气囊中后,内部气囊在外侧气囊之前完成膨胀。此外,外部气囊也由膨胀的内部气囊自身推压,或者,利用来自内部气囊的流出口的膨胀用气体而膨胀,然后,与内部气囊一起从收容部位突出。
在该外部气囊膨胀时,先完成膨胀的内部气囊利用远离流入用开口的前端侧部位,在气囊装置动作时的维持内部气囊的膨胀完成形状期间,将外部气囊的流入用开口周缘的从收容部位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向收容部位周缘侧推压,并且,可以维持推压状态。
因此,利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气囊装置,外部气囊在膨胀初期至膨胀完成时期间,可以抑制周缘脱离部位从收容部位的周缘抬起,并进行膨胀,可以抑制膨胀过程中的摆动运动。其结果,即使在膨胀过程中抵住乘客,外部气囊也可以迅速地由收容部位的周缘支撑而确保反作用力,可以产生缓冲作用而迅速抵住乘客。当然,由于外部气囊的摆动运动受到抑制,因此外部气囊在其膨胀过程中不会过度地向乘客侧突出,即使在膨胀过程中抵住乘客,也可以稳定、可靠地抵住乘客。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优选内部气囊的流出口设置在腕部上,以促进内部气囊完成膨胀。这是由于,如果流出口设置在内部气囊的流入用开口附近,例如与流入用开口相对,则在内部气囊膨胀时,膨胀用气体易于从流出口流出,可能会使内部气囊的膨胀完成推迟,使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时期推迟。
在该情况下,优选内部气囊的流出口设置方式为,在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的状态下,使流出的膨胀用气体的方向,处于从与内部气囊的前端侧部位向收容部位的周缘侧推压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至与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之间的角度范围内,以防止腕部的移动。
在这种结构中,在从膨胀完成时的内部气囊的流出口流出膨胀用气体时,即使在内侧气囊上产生膨胀用气体流出的反作用力,由于该反作用力的作用方向,处于从与前端侧(内部气囊的前端侧部位)向收容部位周缘侧推压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至与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之间的角度范围内,因此不会阻碍腕部的前端部向收容部位的周缘侧的推压状态,使膨胀用气体向外部气囊侧流出。此外,在从流出口流出膨胀用气体时,为了确保稳定的腕部推压状态,防止腕部移动,流出口的配置方式可以为,使膨胀用气体从流出口流出的方向为与前端部向收容部位的周缘侧推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此外,在此情况下,流出口可以在与收容部位的周缘相对的位置上,配置一个或多个。此外,在使膨胀用气体从流出口流出的方向接近与前端部向收容部位的周缘侧推压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情况下,考虑膨胀用气体流出的反作用力的平衡,只要将流出口绕腕部的轴向在对称的位置上配置多个即可。
此外,优选内部气囊的腕部配置为,至少除了腕部的前端侧以外,都可以与外部气囊的内周面分离。其原因在于,如果腕部配置为,除了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前端侧之外,都可以与外部气囊的内周面分离,则内部气囊的流入用开口周缘与前端侧之间的部位,不受外部气囊的内周面限制,可以偏离地移动。其结果,内部气囊只要设定为易于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形状,就可以顺利地以成为该形状的方式完成膨胀。
在该情况下,内部气囊的腕部也可以构成为,整体可以与外部气囊分离,以不受外部气囊的内周面限制而自由地膨胀。此外,如果使腕部的前端侧与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结合,则内部气囊的前端侧无法相对于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错位,可以使折叠时内部气囊相对于外部气囊的配置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可以顺利地进行气囊的折叠作业。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优选内部气囊的构成方式为,在使膨胀用气体从周缘被固定的流入用开口流入而使内部气囊单独完成膨胀时,在沿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方向上,比流入用开口的开口面更靠下方的位置上,配置腕部的前端部。
如果是这种结构,则膨胀完成时的内部气囊的腕部可以确保强推压力,可以向收容部位的周缘侧,强有力地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由此,进一步稳定地抑制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从收容部位的周缘抬起。
在该情况下,内部气囊的腕部由2个构成,其配置方式为在膨胀完成时,从在流入用开口的部位膨胀的中央部,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延伸至前端侧。此外,内部气囊在膨胀用气体从周缘被固定的流入用开口流入而使内部气囊单独完成膨胀的状态下,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流出口配置在比内部气囊的各个腕部的前端部更靠流入用开口侧的位置上,以使内部气囊的各个腕部前端部的周壁可以膨胀。此外,在从与2个腕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内部气囊的形成方式为,使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棱线为凸形状,同时,使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比流入用开口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更长。
在这种构成中,由于内部气囊的流出口没有配置在前端部附近,因此在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2个腕部可以分别顺利地膨胀至前端细的形状的前端部。此外,内部气囊的构成方式为,在单独完成膨胀时从与2个腕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使与流入用开口相向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棱线为凸形状,同时,使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比流入用开口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更长。因此,对于在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沿各个腕部的延伸方向的、使周壁向外侧膨胀的力,与成为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各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凸形状的棱线的部位的膜长,比流入用开口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更长的量对应,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周壁的扩张力比流入用开口侧的周壁的扩张力大。其结果,各个前端部配置在沿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方向比流入用开口的开口面更靠下的位置上,以使内部气囊的2个腕部从内部气囊的配置有流入用开口的中央部开始弯曲。特别地,在气囊膨胀时,内部气囊的中央部的流入用开口的周缘被安装固定而不会膨胀,可以确保流入用开口侧的周壁的扩张力的面积(承受内压的面积)实际上进一步变小。因此,进一步使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周壁的扩张力比流入用开口侧的周壁的扩张力大。此外,内部气囊中央部的流入用开口周缘被安装固定,而易于从该周缘部分开始弯曲。其结果,内部气囊的2个腕部的各个前端部可以容易地配置在沿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方向比流入用开口的开口面更靠下的位置。因此,在这种结构的内部气囊中,在维持膨胀完成形状期间,2个腕部的前端部可以容易地发挥稳定的强推压力,可以可靠地抑制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从收容部位的周缘抬起。
此外,内部气囊也可以由具有挠性的薄片材料立体地结合而形成。此外,从制造的容易程度出发,内部气囊的形成方式也可以是将具有挠性的1枚薄片材料对折,使重叠而展平的外周缘相互结合,以可以进行平面的结合作业。
此外,通过平面结合作业形成内部气囊的情况下的薄片材料的构成方式为,内部气囊形成时的对折折痕,配置在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的流入用开口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位置上,此外,外周缘各自的结合缘,成为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的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部位。此外,该薄片材料展平后的形状成为,从形成中央部的中央部用部位向形成各个腕部的腕部用部位的前端,与对折折痕正交方向的宽度尺寸变小的形状。
在这种结构中,可以通过将展平后的薄片材料沿规定的折缝对折,而使重叠的外周缘相互结合这样的平面结合作业,制造内部气囊。此外,当然可以容易地使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棱线成为凸形状,此外,可以使各个腕部成为向前端侧而前端变细的形状,并且,可以使内部气囊的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比流入用开口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更长。其结果,可以简便地制造可以抑制外部气囊摆动的内部气囊。
此外,在使薄片材料结合时,在将对折后的薄片材料的外周缘相互缝合而结合的情况下,优选使结合缘的缝边配置在内部气囊的内周面侧。在这种结构中,配置在内部气囊内周面侧的缝边,可以覆盖缝合线而使其不受高温·高压的膨胀用气体影响,可以防止膨胀时内部气囊的缝合线或结合缘(缝合缘)的破损。
此外,在对折薄片材料而使重叠的外周缘相互结合,从而形成内部气囊的情况下,结合缘构成为从腕部的前端部侧至中央部侧为直线状。此外,对于内部气囊,在气囊折叠时,使2个腕部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延伸,一边将结合缘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流入用开口侧,一边使内部气囊沿与结合缘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此外,优选通过沿与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配置的结合缘正交的方向形成内折折痕,对中央部的与流入用开口相对而远离流入用开口的对置顶部进行折叠,以使其重叠在内部气囊上,而将内部气囊收容在外部气囊内。
在这种结构中,气囊折叠时的内部气囊,在外部气囊内,在以结合缘为中心线的两侧成线对称而展平。因此,在收容有内部气囊的状态下折叠气囊时,利用内折折痕部位,使结合缘不会向该正交方向偏移,可以将内部气囊平衡、对称地配置在外部气囊内的流入用开口周围。其结果,气囊膨胀时的内部气囊,可以均衡地向外部气囊侧流出膨胀用气体和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此外,内部气囊的结合缘构成为从腕部的前端部侧至中央部侧为直线状。因此,在一边将结合缘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流入用开口侧,一边使内部气囊沿与结合缘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时,对置顶部附近不会松弛,可以容易地展平,此外,可以形成内折折痕而容易地将对置顶部折叠至内部气囊上。即,在上述构成中,将内部气囊自身展平而平衡地配置在外部气囊内的作业,也可以容易地进行。
此外,在该情况下,优选气囊的折叠是经过如下第1、2折叠工序而折叠的。第1折叠工序是,在如上所述将内部气囊收容在外部气囊内的状态下,将气囊以流入用开口为中心展平后,进行折叠以使得与内部气囊的结合缘正交方向上的气囊的两边缘,分别接近流入用开口,而使与结合缘正交的气囊的宽度尺寸减小。第2折叠工序是,经过第1折叠工序后,进行折叠以使得沿第1折叠工序前的内部气囊的结合缘的方向上的气囊的两边缘,分别向流入用开口接近,而使沿结合缘方向的气囊的宽度尺寸减小。此外,第1折叠工序中与内部气囊的结合缘正交的两侧的折叠,是以结合缘为中心而对称(线对称)的。此外,设置于内部气囊的流出口,以将内部气囊展平收容在外部气囊内的状态下的直线状结合缘为中心,分别对称(线对称)地设置在2个腕部上。
如果是这种气囊的折叠,则在气囊膨胀时,以与折叠工序大致相反的工序,消除折叠而使气囊展开膨胀。即,在气囊展开膨胀时,首先,内部气囊在使2个腕部展开的状态下完成膨胀,消除第2折叠工序的折叠。然后,消除第1折叠工序的折叠。此时,第1折叠工序的折叠是以内部气囊的结合缘为中心,将两侧对称地进行折叠。此外,向外部气囊流出膨胀用气体的内部气囊的流出口,以直线状的结合缘为中心,分别对称(线对称)地设置在2个腕部上。因此,与结合缘正交的方向上的外部气囊的两侧中,膨胀用气体从内部气囊的流出口流入,均等地消除折叠而展开膨胀。因此,利用如上述在外部气囊内设置内部气囊自身和流出口,与气囊的折叠之间的组合,可以在气囊展开膨胀时,使气囊向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的两侧,均等地展开膨胀。即,在这种结构中,在气囊膨胀完成之前气囊的外周缘一边展开变大、一边膨胀变厚时,以气囊的流入用开口为中心呈线对称的两边缘侧(与内部气囊的结合缘正交的方向上气囊的两边缘侧)不会偏移,而是均等地展开膨胀,膨胀的气囊在规定的区域,可以稳定地抵住移动来的人(包含驾驶员的乘客)。
此外,在该情况下,优选在第1折叠工序中向流入用开口接近的气囊的两边缘,是在膨胀完成时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右两边缘。即,在这种结构中,在气囊膨胀完成之前气囊的外周缘一边展开变大、一边膨胀变厚时,气囊的左右两边缘侧不会向左、右的一侧偏移,而是左右均等地展开膨胀。因此,只要气囊预先设定为在左右方向的保护区域具有余量,则即使抵住的人向左右偏移,也可以稳定地对此人进行保护。
此外,与上述不同,在将内部气囊配置于外部气囊内时,使2个腕部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延伸,仅一边将结合缘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配置,一边使内部气囊以沿与结合缘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方式展平的情况下,在气囊的折叠作业中,结合缘容易沿该正交方向发生偏移,难以平衡地配置在外部气囊内。此外,与上述不同,在2个腕部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一边将流入用开口侧展平,一边形成与2个腕部的前端部相互连结的内折折痕,而进行折叠使结合缘以直线状重叠在内部气囊上的情况下,在与2个腕部的前端部相互连结的内折折痕部位的两侧,膨胀用气体流入状态的平衡被破坏,外部气囊无法均衡地膨胀。此外,在使2个腕部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延伸,一边将结合缘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流入用开口侧,一边使内部气囊沿与结合缘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同时,形成与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配置的结合缘正交的内折折痕,折叠对置顶部而使其重叠在内部气囊上时,结合缘与上述不同,只要不是直线状,就容易形成阻碍。例如,如果结合缘是如从流入用开口凸起等曲线状,则在形成内折折痕而折叠对置顶部时,其附近发生松弛,其结果,在该情况下,也会引起在气囊折叠过程中结合缘发生偏移的问题,无法将内部气囊以稳定的折叠形状配置在外部气囊内。因此,如上所述,在对折薄片材料而使重叠的外周缘相互结合,形成内部气囊的情况下,优选结合缘构成为从腕部的前端部侧至中央部侧为直线状。
此外,在将薄片材料对折,使其外周缘相互结合而制造内部气囊的情况下,优选该内部气囊的构成方式为,通过缝合薄片材料而形成,同时,设置将薄片材料对折、将外周缘相互缝合而结合的结合缘和高度调整缝合部。该高度调整缝合部以如下方式形成。首先,将薄片材料对折,相互缝合外周缘而形成设置有结合缘的内部气囊。随后,沿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且沿与结合缘正交的方向形成内折折痕,使2个腕部在流入用开口侧重叠,同时对中央部的与流入用开口相对而远离流入用开口的对置顶部侧,在两边缘侧形成与内折折痕的两端相连的外折折痕,成为将内部气囊展平的状态。然后,通过在对置顶部的部位上,设置从对置顶部的顶点向内折折痕偏移、且与内折折痕平行的直线状的缝合路线,形成高度调整缝合部。该高度调整缝合部,可以与对置顶部从顶点偏移的距离对应,对内部气囊的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进行调整。即,高度调整缝合部,可以调整在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腕部的前端部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推压力的增减。例如,如果高度调整缝合部配置为使对置顶部从顶点偏移的距离变大,则内部气囊的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变短。在该情况下,在内部气囊单独完成膨胀时,2个腕部的前端部沿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方向而远离流入用开口的开口面的距离减小,使弯曲度减小。其结果,在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2个腕部的前端部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推压力变小。相反地,如果高度调整缝合部配置为使对置顶部从顶点偏移的距离变小,则内部气囊的与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变长。因此,在该情况下,在内部气囊单独完成膨胀时,2个腕部的前端部沿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方向而远离流入用开口的开口面的距离变大,使弯曲度变大。其结果,在内部气囊完成膨胀时,2个腕部的前端部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推压力变大。此外,在设有这种高度调整缝合部的内部气囊中,即使使用相同的薄片材料,也可以调整高度调整缝合部对置顶部从顶点偏移的距离,可以容易地调整弯曲时的推压力。
此外,作为气囊装置,可以构成为方向盘用。方向盘构成为具有操纵时把持的环部、配置于环部中央的毂部、以及连接环部和毂部的辐部,方向盘的毂部的上部成为折叠后的气囊的收容部位。此外,在该情况下,优选内部气囊构成方式为,在气囊装置动作时的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腕部的前端部配置至越过收容部位周缘的环部上表面侧的位置。
如果是这种结构,则使外部气囊不会从环部抬起而进行膨胀。此外,由于即使膨胀过程中的外部气囊抵住向前方移动的驾驶员,外部气囊也可以由环部支撑,确保产生缓冲作用的反作用力,因此可以稳定、可靠地抵住驾驶员。
在该情况下,优选设置为延展至环部的上表面侧位置的腕部,以从流入用开口向前后方向两侧延伸的方式设置。
在这种构成中,在内部气囊膨胀初期,从收容部位突出后,内部气囊使前后的腕部迅速地展开,不会向驾驶员侧大幅突出,而是向沿环部的上表面的前后方向展开。随后,内部气囊膨胀完成后,利用从内部气囊的流出口流出的膨胀用气体,可以使外部气囊不从环部抬起而进行膨胀,尽可能地抑制向驾驶员侧大幅突出,可以沿环部的上表面向左右展开。此时,位于环部后部的外部气囊的后下部,在内部气囊膨胀初期,成为覆盖环部后部的状态,随后,厚度逐渐变厚。即,即使在外部气囊膨胀初期,驾驶员向环部接近,也可以在驾驶员的腹部和环部的后部之间,配置处于较薄状态的后下部,可以膨胀而使厚度增加。因此,膨胀后的外部气囊,可以顺利地保护向方向盘接近的驾驶员的腹部,而不受环部的后部伤害。
此外,在内部气囊具有在完成膨胀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2个腕部、即前侧腕部和后侧腕部的情况下,前侧腕部和后侧腕部构成为,在内部气囊完成膨胀时,超出环部的前部和后部的上表面而向前后两侧延伸,此外,气囊的外部气囊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就坐的驾驶员的大腿部的上表面侧,同时,也可以在后缘侧设置可以限制就坐的驾驶员的大腿部向上方的移动的推压部。
在这种构成中,气囊膨胀时,外部气囊的后缘侧的推压部配置在就坐的驾驶员的大腿部的上表面侧。因此,即使就坐的驾驶员移动而使腰部抬起,由于外部气囊的推压部限制驾驶员的大腿部向上方的移动,因此可以限制使驾驶员的腰部抬起等向前方的移动。
此外,内部气囊构成为,在膨胀用气体流入而维持膨胀完成形状期间,使环部的前部和后部的两侧向下方推压。因此,对于外部气囊,只要内部气囊完成膨胀,就可以容易地使推压部在环部的后部和驾驶员的腹部之间展开,此外,利用外部气囊自身的膨胀,可以使推压部稳定地以可以限制大腿部向上方的移动而膨胀的状态,配置在驾驶员的大腿部的上表面位置上。此外,这种向环部的后部和驾驶员的腹部之间展开配置推压部的状态,与在外部气囊内设置如对膨胀用气体的流动进行控制的整流布等内部气囊的情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不是通过如整流布等利用气体的流动而配置推压部,而是通过具有前侧腕部和后侧腕部的内部气囊,直接地支撑外部气囊的推压部而进行引导这样的撑出动作,可靠地进行配置。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可以确保稳定地由外部气囊的推压部限制驾驶员大腿部向上方移动的状态。
此外,内部气囊不仅通过后侧腕部进行推压,也通过前侧腕部推压环部的前部侧的上表面侧。因此,外部气囊由内部气囊抑制向左右的膨胀,一边减弱向前进操纵时的驾驶员腕部的推压,一边均衡地使前缘侧和后缘侧展开膨胀。此外,外部气囊后缘侧的推压部可以稳定、顺利地向环部的后部和驾驶员的腹部之间配置。
因此,在上述结构的驾驶席用气囊装置中,可以可靠地抑制使驾驶员的腰部悬空等向前方的移动,可以防止驾驶员向风挡玻璃侧的移动。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内部气囊的后侧腕部的构成方式为,膨胀完成时的后端侧设置至可以限制驾驶员的大腿部向上方的移动的区域。在这种结构中,在气囊(外部气囊)膨胀初期的内部气囊完成膨胀时,在由内部气囊推压的状态下,外部气囊的推压部可以限制驾驶员的大腿部向上方的移动。因此,即使在外部气囊膨胀完成前,只要内部气囊完成膨胀,气囊就可以利用内部气囊的后端侧,确保由外部气囊的推压部限制驾驶员大腿部向上方的移动的状态。
在该情况下,内部气囊也可以构成为,膨胀完成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与外部气囊膨胀完成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大致相等。在这种结构中,在内部气囊膨胀完成后的外部气囊膨胀时,通过内部气囊的前侧腕部和后侧腕部向环部侧的推压,外部气囊的前部侧和后部侧可以均衡地膨胀,外部气囊可以抑制向驾驶员侧的局部突出。
此外,作为气囊装置,也可以作为将折叠收容气囊的收容部位配置于仪表板部位上的副驾驶席用而构成。在该情况下,内部气囊构成方式为,在气囊装置动作时的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腕部的前端部配置为延展至收容部位周缘的仪表板表面侧的位置。
如果是这种结构,则可以使外部气囊膨胀而不从收容部位周缘的仪表板表面侧抬起,作为膨胀过程中的外部气囊,可以减少向乘客侧局部地突出的部位,可以以较宽地扩展的状态向乘客侧膨胀。因此,外部气囊即使在膨胀过程中与接近的乘客抵接,也可以尽可能地以较宽的表面柔软地抵住乘客。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用气囊装置的概略平面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车辆搭载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在膨胀完成时内部气囊瘪下状态的沿左右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在膨胀完成时内部气囊瘪下状态的沿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的构成部件的分解斜视图。
图6A、6B是按顺序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内部气囊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7是表示使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单独膨胀后的状态的概略正视图。
图8是表示使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单独膨胀后的状态的概略底面图。
图9A、9B、9C是按顺序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动作时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10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动作时的内部气囊的膨胀初期的平面图。
图11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动作时的内部气囊的膨胀完成时的平面图。
图12是用于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的对比例的薄片材料的展开图。
图13是使图12中示出的薄片材料结合后的整流布的正视图。
图14是使图12中示出的薄片材料结合后的整流布的底面图。
图15是表示用于制造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的变形例的薄片材料的展开图。
图16是表示使图15中示出的薄片材料结合而制造的内部气囊单独膨胀的状态的概略正视图。
图17是图16的内部气囊的概略底面图。
图18是表示用于制造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的其它变形例的薄片材料的展开图。
图19是使图18中示出的薄片材料结合而制造的内部气囊的斜视图。
图20是表示用于制造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的其它变形例的薄片材料的展开图。
图21是使图20中示出的薄片材料结合而制造的内部气囊的斜视图。
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车辆搭载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的构成部件的分解斜视图。
图24A、24B、24C是按顺序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动作时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2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的构成部件的分解斜视图。
图26是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在膨胀完成时内部气囊瘪下状态的沿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27A、27B、27C是按顺序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动作时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28A、28B、28C、28D、28E是按顺序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内部气囊的制造和向外部气囊内收容的状态的图。
图29A、29B、29C是按顺序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气囊折叠的图。
图30是第4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在膨胀完成时内部气囊瘪下状态的沿左右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31是第4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在膨胀完成时内部气囊瘪下状态的沿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3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对比例的内部气囊向外部气囊内收容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其它对比例的内部气囊向外部气囊内收容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4A、34B、34C是按顺序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内部气囊的制造和向外部气囊内收容的状态的图。
图35A、35B是按顺序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用气囊装置的动作时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36A、36B是按顺序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动作时的概略纵剖面图,表示图35B之后的状态。
图37A、37B是按顺序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动作时的外部气囊的膨胀状态的平面图。
图38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变形例的膨胀状态的平面图。
图39是第6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完成时,气囊瘪下状态的沿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40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的构成部件的分解斜视图。
图41是第7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完成时,气囊瘪下状态的沿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方式。对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实施方式的修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如图1、2所示,搭载于方向盘W中,方向盘W构成为具有方向盘主体1;以及气囊装置M1,其配置于方向盘主体1中央的毂部B的上部。方向盘主体1构成为具有圆环状的环部R,其用于在操纵时把持;毂部B,其配置于环部R的中央,紧固在转向轴SS上;以及4根辐部S,其连结毂部B与环部R。在该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中,被收容的气囊10构成为,可以在膨胀过程中尽可能地不从收容部位周缘的部位、即环部R的上表面PR分离而进行膨胀(参照图9)。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第1实施方式中,只要不特别说明,则上下方向对应于沿转向轴SS的轴向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对应于车辆直行操纵时的与转向轴SS的轴向正交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对应于车辆直行操纵时的与转向轴SS的轴向正交的左右方向。
方向盘主体1如图2所示,构成为具有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金属芯2,该金属芯2以连结环部R、毂部B、辐部S这各个部件的方式配置。金属芯2的环部R的部位和各个辐部S的环部R侧的部位,覆盖合成树脂制的被覆层5。在金属芯2的毂部B的部位上设置钢制的轮毂3,其用于插入转向轴SS并由螺母N紧固。此外,在方向盘主体1的下部,设置覆盖毂部B下方的合成树脂制的下部罩7。
气囊装置M1如图2所示,构成为具有气囊10,其被折叠收容;充气机43,其向气囊10供给膨胀用气体;气囊罩49,其覆盖折叠后的气囊10的上方;壳体45,其收容保持气囊10和充气机43,同时保持气囊罩49;以及保持器41,其用于将气囊10与充气机43同时安装在壳体45上。
保持器41如图2~4所示,形成为可以使充气机43的圆柱状的主体部43a从下方插入的四角环状,如图7、8所示,构成为在四个角上具有向下方突出的螺栓41a。保持器41以使螺栓41a凸出的状态收容在气囊10内,在向壳体45安装时,使各个螺栓41a贯穿壳体45的底壁部46的贯通孔46b(参照图1)和充气机43的凸缘部43c,通过在各个螺栓41a上紧固未图示的螺母,而将气囊10和充气机43安装固定在壳体45的底壁部46上。
充气机43如图2~4所示,构成为具有圆柱状的主体部43a,在其上部上具有多个气体喷出口43b;以及凸缘部43c,其从主体部43a的外周面突出。在凸缘部43c上,形成使保持器41的各个螺栓41a贯穿的未图示的贯通孔。
壳体45如图1、2所示,由板状金属制成,具有长方形板状的底壁部46、和从底壁部46的外周缘向上下延伸的侧壁部47,该壳体45配置在方向盘W的毂部B的上部,构成收容折叠后的气囊10的收容部位。在底壁部46上,形成可以使充气机43的主体部43a从下方插入的开口为圆形的插通孔46a,同时在其周围,形成使保持器41的各个螺栓41a贯穿的4个贯通孔46b。在侧壁部47的上端形成向外方延伸的安装片47a,在安装片47a上安装未图示的喇叭开关机构的安装基板。壳体45利用这些未图示的安装基板而安装固定在方向盘W的金属芯2上,其结果,气囊装置M1搭载于已经安装在转向轴SS上的方向盘主体1的毂部B的上部。此外,在壳体45的侧壁部47上,利用铆钉48等安装气囊罩49的侧壁部51。
气囊罩49由合成树脂制成,其构成为具有顶壁部50,其覆盖所收容的气囊10的上方;以及大致四棱筒形状的侧壁部51,其从顶壁部50的外周缘附近向下方延伸。在顶壁部50上,形成被膨胀的气囊10推压而向前后两侧打开的2个门部50a。
气囊10如图1、2的双点划线所示,构成为使膨胀完成形状从上方观察为圆形,从侧方观察为大致椭圆形。气囊10如图2~4所示,在下部侧配置开口为圆形的流入用开口11,以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在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形成安装孔13,其使用于将气囊10安装在壳体45的底壁部46上的保持器41的各个螺栓41a贯穿(参照图5)。因此,在气囊10中,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作为安装部位12,其将气囊10安装固定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45的底壁部46上。此外,流入用开口11、各个安装孔13以及安装部位12,分别设置在后述的外部气囊15、内部气囊20以及系带用布33的重叠的各个部位上。此外,在重叠的状态下,从气囊10的外周侧至内周侧,分别是外部气囊15、系带用布33、内部气囊20。
此外,实施方式的气囊10由聚酯或聚酰胺等具有挠性的织布形成,如图3~5所示,构成为具有外部气囊15,其构成气囊10的外周壁;以及内部气囊20,其以覆盖流入用开口11的方式配置在外部气囊15内。内部气囊20具有多个(在实施方式中是4个)流出口27,以使经由流入用开口11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参照图2)向外部气囊15流出,以使外部气囊15膨胀。
外部气囊15如图5所示,由展平时成为圆形状的2片车体侧壁部16和驾驶员侧壁部17构成。外部气囊15,通过使车体侧壁部16和驾驶员侧壁部17的外周缘相互缝合并结合而形成,此外,以使其膨胀为椭圆球状的袋状的方式构成。车体侧壁部16在外部气囊15膨胀完成时位于环部R侧,驾驶员侧壁部17在外部气囊15膨胀完成时位于驾驶员侧。在车体侧壁部16的中央,开有流入用开口11,在其周缘形成安装孔13。
此外,在流入用开口11周缘的安装部位12上,设置2个系带32,2个系带32在外部气囊15膨胀完成时,限制驾驶员侧壁部17的中央17a附近与安装部位12之间的分隔距离。各个系带32通过使系带用布33、34的各个带部33b、34b相互连结而形成。系带用布33构成为具有圆环状的主体部33a,其通过缝合等与车体侧壁部16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结合;以及带部33b,其从主体部33a的左右两边缘延伸出。系带用布34构成为具有圆形状的主体部34a,其通过缝合等与驾驶员侧壁部17的中央17a结合;以及带部34b,其从主体部34a的左右两边缘延伸出。系带用布33的主体部33a起到作为安装部位12的加强布的作用。
此外,外部气囊15,由系带32、32限制从安装部位12至驾驶员侧壁部17的中央17a附近的分隔距离而覆盖环部R的上表面侧,以外径尺寸比环部R的直径尺寸大的圆盘状膨胀(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图9C)。
内部气囊20,作为膨胀时的形状,如图5、7、8所示,构成为具有中央部21,其具有流入用开口11和配置于其周缘的4个安装孔13;以及腕部23(23F、23B),其从中央部21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而向前后两侧延伸。在内部气囊20中,中央部21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成为安装部位12,其与外部气囊15一起被保持器41以共同紧固的方式推压,而固定安装于壳体45的底壁部46上。另一方面,各个腕部23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配置为整体可以从外部气囊15的除安装部位12之外的内周面15a分离。此外,各个腕部23的构成方式为,从中央部21附近的根部24至前端部26前端的顶部26a成为前端细的筒形状。
内部气囊20的流出口27,配置在比各个腕部23的前端部26更靠流入用开口11侧的位置上,以使得在从流入用开口11流入膨胀用气体G时,可以使内部气囊20的从中央部21至各个腕部23的前端部26的顶部26a的整个周壁膨胀,并且,对其开口面积进行设定,以不会过大地膨胀。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个流出口27在各个腕部23的根部24和前端部26之间的中间部25的沿前后方向的侧面上,以开口为圆形的方式形成,在每个腕部23上设置2个,共设置4个。此外,设置于各个腕部23上的流出口27的构成方式为,为了使各个腕部23不会从环部R的上表面PR分离,以腕部23的轴心C为中心,从上表面PR向上倾斜约30度配置轴向GD,并使膨胀用气体G沿该轴向GD流出(参照图8的括号中内容)。
此外,内部气囊20,以使各个螺栓41a从安装孔13突出的状态,在内部气囊20内装入保持器41,成为将中央部21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的安装部位12固定的状态,此外,在使内部气囊20单独膨胀的状态下,成为如图7、8的状态。即,在从与沿2个腕部23F、23B延伸的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在与流入用开口11的开口面OP相比,沿与膨胀用气体G的流入方向DF相反的方向DB靠下的位置上,配置前后各个腕部23的前端部26的顶部26a。换言之,内部气囊20单独膨胀的形状构成为,使前后各个腕部23的前端部26的顶部26a,沿将周缘脱离部位16a向壳体45的周缘侧(壳体45周缘的部件侧)推压的推压力PW的作用方向(参照图9B),配置在与开口面OP相比靠下的位置上,所述周缘脱离部位16a是外部气囊15的流入用开口11周缘的从壳体45分离的部位。
此外,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构成为,在膨胀完成时,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一侧的上侧周壁29上的连结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之间的棱线29a为凸形状,同时上侧周壁29的连结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之间的膜长(上侧膜长)LU,比流入用开口11侧的下侧周壁30上的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之间的膜长(下侧膜长)LD长。上侧周壁29是从腕部23F的顶部26a,经由腕部23F的上表面23a、中央部21的上表面21a、腕部23B的上表面23a,直至腕部23B的顶部26a的部位。下侧周壁30是从腕部23F的顶部26a,经由腕部23F的下表面23a、中央部21的下表面21a(该部位成为由保持器41固定的安装部位12)、腕部23B的下表面23a,直至腕部23B的顶部26a的部位。
该内部气囊20的形成方式为,在展平的状态下,将图6A中示出的椭圆板状的薄片材料36对折,如图6B所示,使重叠的外周缘36a之间通过缝合等结合。此外,该薄片材料36、上述系带用布33、34以及构成外部气囊15的车体侧壁部16和驾驶员侧壁部17,由聚酯或聚酰胺等具有挠性的织布形成。并且,薄片材料36,为了提高耐热性,在成为内部气囊20内周面侧的一侧上,形成由硅酮橡胶等构成的涂层。
作为薄片材料36展平的形状,构成为具有中央部用部位37,其设有流入用开口11和安装孔13;以及2个腕部用部位38、38,其从中央部用部位37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向两侧延伸。对折薄片材料36而使重叠的外周缘36a之间结合时的折痕FV,配置在沿将薄片材料36展平后的椭圆形状的长轴的位置上。此外,内部气囊20构成为,从中央部21至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成为前端细的筒形状。由此,展平的薄片材料36形成为,从中央部用部位37向腕部用部位38、38的前端38a,与对折的折痕FV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尺寸BL变小的形状。
因此,只要将设有流入用开口11和安装孔13的薄片材料36沿折痕FV对折,使重叠的外周缘之间通过缝合而结合,就可以形成内部气囊20。并且,重叠而使外周缘之间结合的薄片材料36的外周缘36a,成为内部气囊20膨胀完成时的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的上侧周壁29侧的棱线29a的部位。此外,折痕FV的部位36b,成为内部气囊20膨胀完成时的流入用开口11侧的下侧周壁30的部位。
此外,制造出的内部气囊20如图9B和图11所示,对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之间的长度尺寸,即成为薄片材料36的折痕FV的部位36b的长度尺寸LL(参照图6A)进行设定,以使得在气囊装置M1动作时的膨胀完成时,使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配置至越过折叠后的气囊10的收容部位、即毂部B的上部(壳体45)的周缘的位置,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越过环部R的上表面PR侧位置。
此外,外部气囊15的制造,首先,预先将系带用布33的主体部33a固定在车体侧壁部16上,同时将系带用布34的主体部34a固定在驾驶员侧壁部17上。然后,使成为外周面侧的表面相互接触而使车体侧壁部16和驾驶员侧壁部17重叠,使外周缘相互结合。随后,为了不使结合边(缝边)向外周面侧露出,利用流入用开口11而翻出。然后,只要使系带用布33、34的对应的带部33b、34b相互结合,就可以制造出外部气囊15。
在组装气囊装置M1而向车辆中搭载的情况下,首先,以使各个螺栓41a从安装孔13突出的方式,在内部气囊20内装入保持器41。然后,将内部气囊20装入外部气囊15内,同时,使螺栓41a从外部气囊15的各个安装孔13突出,组装气囊10。然后,折叠气囊10,并利用规定的防松散材料包裹气囊10,以防止松散。随后,以使各个螺栓41a从贯通孔46b突出的方式,在壳体45内的底壁部46上收容气囊10,此外,将充气机43的主体部43a从下方插入底壁部46的插通孔46a中,使各个螺栓41a贯穿凸缘部43c。此后,只要在各个螺栓41a上紧固未图示的螺母,就可以在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45中收容气囊10和充气机43,并且,利用保持器41,可以安装气囊10和充气机43。然后,通过在壳体45上覆盖气囊罩49,利用铆钉48等使侧壁部47、51相互连结,而在壳体45上安装气囊罩49,此后,只要在壳体45的安装片47a上,安装未图示的喇叭开关机构,就可以组装出气囊装置M1。并且,气囊装置M1向车辆的搭载,只要预先向紧固于转向轴SS上的方向盘主体1上,利用喇叭开关机构的未图示的安装基板,安装气囊装置M1,就可以将气囊装置M1搭载在车辆上。
该方向盘W用的气囊装置M1在动作时,如图2所示,如果膨胀用气体G经由流入用开口11流入气囊10,则气囊10膨胀,推开气囊罩49的门部50a、50a。随后,气囊10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45突出,以覆盖环部R的上表面PR侧的方式完成膨胀。此时,在气囊10的膨胀初期,如图9A、B和图10、11所示,内部气囊20比外部气囊15更早地完成膨胀。此外,外部气囊15也被膨胀的内部气囊20自身推压,或者,利用来自内部气囊20的流出口27的膨胀用气体G而膨胀,从而与内部气囊20一起从壳体45突出。
在该外部气囊15膨胀时,先完成膨胀的内部气囊20,利用远离流入用开口11的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在气囊装置M1动作时的维持内部气囊20的膨胀完成形状期间,将车体侧壁部16的流入用开口11周缘的从壳体45分离的周缘脱离部位16a,向壳体45的周缘侧即环部R的上表面PR侧推压,并且维持推压状态。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中,气囊10膨胀完成后,即,外部气囊15利用从内部气囊20的流入口27供给的膨胀用气体G而完成膨胀后,如果来自充气机43的膨胀用气体G的供给停止,则如图9B、C所示,内部气囊20由膨胀完成形状瘪下,成为无法发挥推压力PW的状态。
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用气囊装置M1中,外部气囊15如图9B所示,在从膨胀初期至膨胀完成后的膨胀用气体G的供给停止期间,由于以壳体45的周缘侧的周缘脱离部位16a从环部R的上表面PR的抬起受到抑制的方式进行膨胀,因此可以抑制膨胀过程中的摆动运动(外部气囊15从环部R分离并再次与环部R抵接的摆动运动)。其结果,即使在膨胀过程中抵住乘客(驾驶员),外部气囊15也可以迅速地被环部R的上表面PR支撑而确保反作用力,可以产生缓冲作用而迅速地抵住驾驶员。当然,由于外部气囊15的摆动运动被抑制,因此外部气囊15不会在其膨胀过程中过度地向驾驶员侧突出,即使在膨胀过程中抵住向前方移动的驾驶员,也可以稳定地抵住驾驶员以进行保护。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中,内部气囊20构成为,如图7、8所示,在利用保持器41将安装部位12固定的状态下单独地完成膨胀时,在与流入用开口11的开口面OP相比,沿推压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推压力PW的作用方向而靠下的位置上,配置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
因此,膨胀完成时的内部气囊20的各个腕部23F、23B,可以确保更大的将外部气囊15的车体侧壁部16的周缘脱离部位16a向环部R的上表面PR侧推压的推压力PW,可以进一步稳定地抑制外部气囊15的壳体45的周缘侧的部位即车体侧壁部16的整体从环部R的上表面PR抬起。特别地,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搭载于车辆时,环部R的上表面PR配置于比开口面OP高的位置上,可以进一步确保大的推压力PW。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中,使腕部23F、23B由2个构成,其配置方式为,在膨胀完成时,从在流入用开口11的部位膨胀的中央部21,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向前端侧延伸。此外,在使膨胀用气体G从周缘被固定的流入用开口11流入而使内部气囊20单独完成膨胀的状态下,如图7、8所示,将流出 27配置在比内部气囊20的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更靠流入用开口11侧的位置上,以使内部气囊20的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的周壁可以膨胀至顶部26a。此外,在从与2个腕部23F、23B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内部气囊20单独的膨胀形状形成为,使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一侧的上侧周壁29的棱线29a为凸形状,同时使上侧周壁29的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之间的上侧膜长LU,比流入用开口11侧的下侧周壁30的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之间的下侧膜长LD长。
在这种结构中,内部气囊20的流出口27不配置于前端部26的附近。因此,在内部气囊20膨胀完成时,2个腕部23F、23B分别可以顺利地膨胀至前端细的形状的前端部26。此外,单独完成膨胀时的内部气囊20,上侧周壁29的棱线29a为凸形状,并且,上侧周壁29的上侧膜长LU,比下侧周壁30的下侧膜长LD长。因此,内部气囊20膨胀完成时的沿各个腕部23F、23B延伸方向的使上侧周壁29和下侧周壁30向外侧膨胀的力,与上侧膜长LU比下侧膜长LD长的量对应,如图7所示,上侧周壁29的扩张力PU比下侧周壁30的扩张力PD大,其结果,使各个前端部26配置在与流入用开口11的开口面OP相比,沿推压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推压力PW的作用方向靠下的位置上,以使得内部气囊20的2个腕部23F、23B从内部气囊20的设有流入用开口11的中央部21弯曲。此外,特别地,在气囊10膨胀时,内部气囊20的中央部21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作为成为大致正方形区域的安装部位12,由保持器41安装固定在壳体45的底壁部46上,不会发生膨胀。因此,可以确保下侧周壁30的扩张力PD的面积(承受内压的面积)实际上进一步变小。其结果,进一步使上侧周壁29的扩张力PU比下侧周壁30的扩张力PD大。此外,内部气囊20的中央部21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由作为板状金属制成的具有刚性的保持器41以平板状安装固定,易于从其边缘部分弯曲。因此,内部气囊20的2个腕部23F、23B的各个前端部26,易于配置在比流入用开口11的开口面OP沿推压力PW的作用方向靠下的位置侧。因此,在这种结构的内部气囊20中,在维持膨胀完成形状期间,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可以容易地发挥稳定的强推压力PW,可以可靠地抑制外部气囊15的壳体45的周缘侧的车体侧壁部16从环部R的上表面PR抬起。
此外,可以确保这种强推压力PW的内部气囊20,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仅是通过将规定形状的薄片材料36,沿折痕FV对折,使重叠的外周缘36a相互结合的平面结合作业进行制造,可以简便地进行制造。此外,该薄片材料36为如下形状,即,从形成中央部21的中央部用部位37向形成各个腕部23F、23B的腕部用部位38、38的前端38a,使与对折折痕FV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尺寸BL变小。
此外,作为对比例的薄片材料,在使用如图12~14所示的形状的薄片材料36A的情况下,无法制造出发挥推压力的内部气囊。该薄片材料36A的形状为,从形成中央部21的中央部用部位37向形成各个腕部23F、23B的腕部用部位38、38的前端38a,与对折折痕FV正交方向的宽度尺寸BL是相同尺寸。该薄片材料36中,即使沿折痕FV对折而使外周缘36a相互结合,也只会形成前后两端开口而使流入的膨胀用气体从两端的开口流出的大致圆筒状的整流布40。此外,即使利用这种整流布40,安装保持器41而固定流入用开口11,使膨胀用气体G从流入用开口11流入而膨胀,如图13、14所示,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一侧的上侧周壁29的棱线29a也难以形成凸形状,此外,各个腕部23F、23B无法形成向前端部26而前端变细的形状。这样,无法使整流布40的上侧周壁29的上侧膜长LU比下侧周壁30的下侧膜长LD长(成为LU=LD),因此,无法产生推压力PW。
此外,作为内部气囊,只要比用于向外部气囊15供给膨胀用气体的流出口27的开口面积小,并且直至各个腕部23的发挥推压力的前端部26的前端,以周壁发挥张力而膨起的方式膨胀,则也可以如图15~17示出的内部气囊20B所示,使顶部26a开口。该内部气囊20B使用如下形状的薄片材料36B,其从形成中央部21的中央部用部位37向形成各个腕部23F、23B的腕部用部位38、38的前端38a,与对折折痕FV正交方向的宽度尺寸BL变小。此外,内部气囊20B的形成方式为,将薄片材料36B沿折痕FV折叠,不使前端38a附近结合(缝合),而使重叠的外周缘36a相互结合。在这样形成的内部气囊20B中,如果安装保持器41而固定流入用开口11,使膨胀用气体G从流入用开口11流入而进行膨胀,则如图16、17所示,内部气囊20B可以顺利地膨胀至腕部23F、23B的顶部26a附近。因此,在该内部气囊20B中,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一侧的上侧周壁29的棱线29a可以形成为凸形状,此外,各个腕部23F、23B可以形成向前端部26而前端变细的形状。并且,由于可以使内部气囊20B的上侧周壁29的上侧膜长LU比下侧周壁30的下侧膜长LD长,因此可以确保推压力PW。
此外,作为薄片材料的外形形状,也可以如图18、19中示出的薄片材料36C所示,形成为从形成中央部21的中央部用部位37向形成各个腕部23F、23B的腕部用部位38、38的前端38a,与对折折痕FV正交方向的宽度尺寸BL变小的菱形。这样,由该薄片材料36C形成的内部气囊20C,也可以在膨胀完成时,使各个腕部23F、23B的各个前端部26位于流入用开口11的开口面OP的下方,确保强推压力PW。
此外,作为内部气囊,只要腕部可以利用远离流入用开口的前端侧部位,在气囊装置动作时的内部气囊维持膨胀完成形状期间,将外部气囊的流入用开口周缘的从收容部位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向收容部位的周缘侧推压,且可以维持推压状态,则也可以通过使具有挠性的薄片材料立体地结合而形成。例如,如图20、21所示,也可以将由聚酯等织布构成的具有挠性的薄片材料36D裁剪为规定形状,然后通过使周缘相互立体地结合而形成。在由该薄片材料36D形成的内部气囊20D中,腕部23F、23B由2个构成,其配置方式为,在膨胀完成时,从在流入用开口11部位膨胀的中央部21,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向前端侧延伸。此外,在使膨胀用气体从周缘被固定的流入用开口11流入,使内部气囊20D单独完成膨胀的状态下,使流出口27配置在比内部气囊20D的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更靠流入用开口11侧的位置上,以可以使内部气囊20D的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的周壁膨胀。此外,内部气囊20D的单独的膨胀完成形状为,在从与2个腕部23F、23B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的上侧周壁29的棱线29a为凸形状,同时上侧周壁29的上侧膜长LU,比流入用开口11侧的下侧周壁30的下侧膜长LD长。因此,该内部气囊20D在膨胀完成时,也可以可靠地确保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向下方的可靠的推压力PW。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内部气囊20的流出口27构成为,在内部气囊20膨胀完成时的状态下,使流出的膨胀用气体G的方向为,如图8的括号中内容所示,以腕部23的轴心C为中心,从上表面PR向上倾斜约30度配置轴向GD,使膨胀用气体G沿该轴向GD流出。因此,从流出口27流出的膨胀用气体G,不会妨碍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向环部R的上表面PR侧推压的状态,向外部气囊15侧流出。
此外,作为可以防止腕部23移动的状态,优选流出口27的配置方式为,使流出的膨胀用气体G的流出方向(流出口27的开口的轴向)GD,处于与将前端部26向环部R的上表面PR侧推压的方向正交的方向DH,至与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DV之间的角度范围θ内(参照图8括号中的内容)。此外,在膨胀用气体G从流出口27流出时,为了可以防止腕部23移动而确保稳定的推压状态,例如,在使膨胀用气体G的流出方向(轴向)GD,为与将前端部26向收容部位的周缘侧推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DV的情况下,流出口27可以在与收容部位的周缘即环部R的上表面PR相对的位置上配置1个或多个。或者,在使流出方向(轴向)GD接近于与推压前端部26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DH的情况下,考虑膨胀用气体G流出的反作用力的平衡,只要将流出口27在围绕腕部23的轴向的方向在对称的位置上配置多个即可。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围绕腕部23的轴向的方向在对称的位置中的2个部位上设置流出口27,在膨胀用气体G从流出口27流出时,可以确保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稳定地推压的状态。
此外,只要内部气囊可以迅速地完成膨胀,腕部的前端侧可以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则流出口也可以在腕部向斜下方配置,或设置在中央部。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10中,在动作时,如图9A、图10所示,在内部气囊20的膨胀初期,从作为收容部位的配置于毂部B的上部的壳体45突出后,各个腕部23F、23B迅速地延展,不会向驾驶员侧较厚地突出,而是向沿环部R的上表面PR的前后方向展开。随后,如图9B、图11所示,如果内部气囊20完成膨胀,则从腕部23F、23B的各个流出口27,在左右两侧向外部气囊15侧供给膨胀用气体G,抑制向驾驶员侧较厚地突出,而沿环部R的上表面PR向左右较宽地展开。此时,位于环部R的后部RB上的外部气囊15的后下部15b,以覆盖后部RB的状态,使厚度逐渐变厚。即,对于外部气囊15,即使在膨胀初期,驾驶员向环部R接近,也可以在驾驶员的腹部和环部R的后部RB之间,配置较薄状态的后下部15b,随后,可以膨胀而使厚度增加。因此,外部气囊15可以顺利地保护向方向盘W接近的驾驶员的腹部,而不受环部R的后部RB伤害。
此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内部气囊20的2个腕部23,也可以设置为从中央部21向左右方向的两侧延伸。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方向盘W用的气囊装置M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图22~24中示出的第2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2。该气囊装置M2作为副驾驶席用而构成,其将被折叠收容的气囊70的收容部位(壳体45),配置在仪表板60的部位上,内部气囊20E构成为,在气囊装置M2动作时的内部气囊20E膨胀完成时,使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配置直至收容部位的周缘即越过仪表板60的表面侧部位61的位置。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表面侧部位61是气囊罩49的打开的门部50a的背面、和门部50a打开后的开口的周缘即仪表板60的部位。
此外,气囊70,在构成外部气囊75的车体侧壁部76和乘客侧壁部77以长方形板状构成这一点上,与气囊10差别很大。此外,壳体45不与喇叭开关机构连结,而被连结保持在车体侧。此外,气囊罩49与仪表板49一体地形成。并且,气囊装置M2与气囊装置M1的区别在于,与气囊70作为副驾驶席用而容积增大成正比,各个部分大型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和各个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此外,气囊装置M2向车辆的搭载,首先,利用保持器41,将折叠后的气囊70和充气机43收容保持在壳体45中。随后,使已经搭载于车辆的仪表板60侧的气囊罩49的侧壁部51与壳体45的侧壁部47连结,只要将设置于壳体45的底壁部46上的未图示的安装托架安装在车体侧,就可以将气囊装置M2搭载在车辆中。
此外,在副驾驶席用的气囊装置M2中,在动作时,如图22所示,如果膨胀用气体G经由流入用开口11流入气囊70,则气囊70膨胀而推开气囊罩49的门部50a、50a,如图22的双点划线所示,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45突出,以覆盖仪表板60的壳体45的周缘即表面侧部位61的方式完成膨胀。此时,在气囊70的膨胀初期,如图24A、B所示,可以从外部气囊75的内周面75a分离的内部气囊20E,比外部气囊75更早地完成膨胀。此外,外部气囊75也由膨胀的内部气囊20E自身推压,或者,利用来自内部气囊20E的流出口27的膨胀用气体G而膨胀,从而与内部气囊20E一起从壳体45突出。
在该外部气囊75膨胀时,先完成膨胀的内部气囊20E,利用远离流入用开口11的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在气囊装置M2动作时的维持内部气囊20E的膨胀完成形状的期间,将车体侧壁部76的流入用开口11周缘的从壳体45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76a,向壳体45的周缘侧即表面侧部位61推压,并且维持推压状态。当然,在该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中也是,在气囊70膨胀完成后,即,外部气囊75膨胀完成后,如果膨胀用气体G的供给停止,则如图24B、C所示,内部气囊20由膨胀完成形状瘪下,成为无法发挥推压力PW的状态。
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2中,在从外部气囊75的膨胀初期至膨胀完成后的膨胀用气体G的供给停止的期间,可以使外部气囊75以不从仪表板60的表面侧部位61抬起的方式膨胀。此外,膨胀过程中的外部气囊75,可以减少向乘客侧局部地突出的部位,以较宽地扩展的状态向乘客侧膨胀。由此,外部气囊75即使在膨胀过程中与接近的乘客抵接,也可以尽可能地以较宽的表面柔软地抵住乘客。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内部气囊20E的腕部23F、23B配置为从中央部21向前后方向两侧延伸,但也可以使腕部23配置为从中央部21向左右两侧延伸。
此外,在第1、2实施方式中,内部气囊20、20E的腕部23F、23B构成为,可以不受外部气囊15、75的内周面15a、75a限制而自由地膨胀,使得整体可以从外部气囊15、75分离。因此,腕部23F、23B可以不受外部气囊15、75的内周面15a、75a限制而偏离地移动,如果将内部气囊20、20E设定为易于推压外部气囊15、7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76a的形状,则可以顺利地以成为该形状的方式完成膨胀。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如图25~27中示出的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3的气囊10F的内部气囊20F所示,至少仅使前端部26侧与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通过缝合等结合。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内部气囊20F的长度尺寸设定为,使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的长度尺寸变长,如果展平而载置在车体侧壁部16上,则与其直径尺寸相等。此外,对于该内部气囊20F,将各个前端部26、26的各个顶部26a,在使车体侧壁部16和驾驶员侧壁部17的外周缘16b、17b相互结合时,一起进行缝合,从而与外部气囊15结合。只有这一点上不同,其它部位、部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相同的部位、部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省略说明。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在动作时,如果膨胀用气体G经由流入用开口11流入气囊10F,则如图27所示,气囊10F推开气囊罩49的门部50a、50a,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45突出,以覆盖环部R的上表面PR侧的方式完成膨胀。此时,在气囊10F的膨胀初期,如图27A、B所示,内部气囊20比外部气囊15更早地完成膨胀,然后,外部气囊1 5开始膨胀。在该外部气囊15膨胀时,先完成膨胀的内部气囊20F,利用远离流入用开口11的各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在气囊装置M3动作时维持内部气囊20F的膨胀完成形状的期间,将车体侧壁部16的流入用开口11周缘的从壳体45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16a,向壳体45的周缘侧即环部R的上表面PR侧推压,并且维持推压状态。此时,由于除了顶部26a之外,腕部23F、23B可以不受外部气囊15的内周面15a限制而偏离地移动,因此内部气囊20F可以顺利地完成膨胀,成为易于推压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形状。
此外,在该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3中,气囊10F膨胀完成后,即,外部气囊15利用从内部气囊20F的流出口27供给的膨胀用气体G而完成膨胀后,如果停止从充气机43供给膨胀用气体G,则如图27B、C所示,内部气囊20F由膨胀完成形状瘪下。
在该第3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用气囊装置M3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如图27B所示,从外部气囊15的膨胀初期至膨胀完成后的膨胀用气体G的供给停止的期间,使壳体45的周缘侧的周缘脱离部位16a从环部R的上表面PR抬起受到抑制,外部气囊15以抑制膨胀过程中的摆动运动的方式膨胀。因此,即使外部气囊15在膨胀过程中抵住驾驶员,也可以产生缓冲作用而迅速地抵住驾驶员。
此外,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内部气囊20F的顶部26a与外部气囊15结合,内部气囊20F的前端部26侧不会从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错位。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10F中,可以使内部气囊20F相对于折叠时的外部气囊15的配置位置稳定,从而可以顺利地进行折叠作业。
此外,如在图28~31中示出的第4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4中使用的气囊10G的内部气囊20G所示,也可以在由薄片材料36G的形成时,对内部气囊20G的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26之间的上侧膜长LU进行长度调整。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与距顶点22a的偏移距离OL对应,调整高度调整缝合部28的配置位置(参照图28B、C),该顶点22a是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而远离流入用开口11的对置顶部22的顶点。通过调整该缝合部28的配置位置,进行上侧膜长LU的长度调整。此外,通过上侧膜长LU的长度调整,可以调整在内部气囊20G膨胀完成时,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26推压外部气囊1 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推压力PW的增减(参照图31)。此外,该内部气囊20G使用与图18中示出的薄片材料36C相同的菱形状的薄片材料36G。
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使薄片材料36G结合时,如图28A、B所示,使对折的薄片材料36G的重叠的外周缘36a相互缝合而结合,设置结合缘(缝合缘)39,从而形成内部气囊20G。然后,如图28B、C所示,形成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且沿与结合缘39正交方向的内折的折痕VF1,在流入用开口11侧以使2个腕部23F、23B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此时,对与中央部21的流入用开口11相对而远离流入用开口11的对置顶部22侧,在两边缘侧形成与内折的折痕VF1的两端相连的外折的折痕MF1、MF2,以使内部气囊20G成为展平的状态进行折叠。随后,在对置顶部22的部位上,设置从对置顶部22的顶点22a向内折折痕VF1侧偏移、且与内折折痕VF1平行的直线状的缝合路线,形成将重叠的部位相互缝合而成的高度调整缝合部28。然后,如图28C、D所示,利用流入用开口11,将内部气囊20G翻出,以使结合缘(缝合缘)39的缝边39a配置于内部气囊20G的内周面侧。此外,如图29 A所示,在外部气囊15内收容内部气囊20G。此时,对于内部气囊20G,使内部气囊20G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与外部气囊15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重叠,使2个腕部23F、23B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延伸。随后,如图28D所示,将结合缘39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流入用开口11侧,使内部气囊20G向与结合缘39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然后,如图28E所示,形成与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的结合缘39正交的内折的折痕VF2,折叠对置顶部22,以使其重叠于内部气囊20G上。在这种折叠的状态下,将内部气囊20G收容在外部气囊15内。
此外,设置于内部气囊20G的流出口27配置为,在将内部气囊20G展平而收容于外部气囊15内的状态下,以直线状的结合缘39为中心线IC,在2个腕部23F、23B的位置上分别以对称状(线对称状)设置。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内部气囊20G中设置4个以相同形状的圆形开口的流出口27,这些流出口27在各个腕部23F、23B上,以结合缘39为中心线IC,以线对称的方式配置(参照图28E、图29A)。
此外,在向外部气囊15内收容内部气囊20G时,预先将保持器41收容在内部气囊20G中,在使螺栓41a从各个安装孔13向内部气囊20G的外侧突出的状态下,向外部气囊15内收容内部气囊20G,使螺栓41a从外部气囊15的各个安装孔13突出(参照图30、31)。
此外,气囊10G如图29A、B、C所示进行折叠。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经由如下第1、2折叠工序进行折叠。
在第1折叠工序中,首先,如图29A所示,在形成折痕VF2而折叠对置顶部22,使其重叠在内部气囊20G上的状态下,将内部气囊20G收容在外部气囊15内。此外,将外部气囊15的驾驶员侧壁部17重叠在车体侧壁部16的上方侧而展平,将气囊10G以流入用开口11为中心而展平。然后,如图29A、B所示,使与内部气囊20的结合缘39正交的气囊10G的两边缘10c、10d,分别向流入用开口11接近,以使与结合缘39正交的气囊10G的宽度尺寸减小的方式进行折叠。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结合缘39沿与流入用开口11的前后方向平行的中心线IC配置。因此,在第1折叠工序中,以使气囊10G的左缘10c和右缘10d(换言之,外部气囊15的左缘15g和右缘15h)向流入用开口11接近的方式进行折叠。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进行蛇腹式折叠而形成左右的折叠部位10e、10f,将该左右折叠部位10e、10f载置在驾驶员侧壁部17上。此外,特别重要的是,中心线IC两侧的折叠部位10e、10f是以中心线IC为中心,以线对称的方式折叠的。当然,外部气囊15自身在第1折叠工序前,也以中心线IC为中心,以左右分别为半圆形状的线对称状展平,可以容易地使折叠部位10e、10f的折叠完成形状成为对称状。
在第2折叠工序中,经过第1折叠工程后,使沿第1折叠工序前的内部气囊20G的结合缘39的方向上的气囊10G的两边缘,分别向流入用开口11接近,以使沿结合缘39的方向的气囊10G的宽度尺寸减小的方式进行折叠。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气囊10G的前缘10a和后缘10b(换言之,外部气囊15的前缘15d和后缘15b),以向流入用开口11接近的方式进行折叠。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第2折叠工序中也以前后线对称状折叠。具体地说,将从流入用开口11至前缘10a或后缘10b的中间部位卷起,以使前缘10a和后缘10b相对的方式,配置在流入用开口11的上方。然后,如果经过第2折叠工序,完成气囊10G的折叠,则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将折叠后的气囊10G搭载在方向盘上。
在该气囊装置M4中,在动作时的气囊10G膨胀时,在以图30、31中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下内部气囊20G膨胀,随后,如实线所示瘪下。在该内部气囊20G膨胀时,如果高度调整缝合部28配置为与对置顶部22的顶点22a之间的偏移距离OL增大,则内部气囊20G的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26之间的上侧膜长LU变短。因此,在内部气囊20G单独完成膨胀时的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26,以使其弯曲程度变小的方式,沿推压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方向,在远离流入用开口11的开口面OP的方向上的距离变小。其结果,在内部气囊20G膨胀完成时,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推压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推压力PW变小(参照图31的双点划线)。相反地,如果高度调整缝合部28配置为与对置顶部22的顶点22a的偏移距离OL减小,则内部气囊20G的与流入用开口11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26之间的上侧膜长LU变长。因此,在内部气囊20G单独完成膨胀时的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以使其弯曲程度变大的方式,沿推压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方向,远离流入用开口11的开口面OP的方向上的距离变大。其结果,在内部气囊20G膨胀完成时,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推压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推压力PW变大(参照图31的点划线)。
因此,在这种气囊装置M4的内部气囊20G中,即使使用相同的薄片材料36G,也可以通过调整高度调整缝合部28与对置顶部22的顶点22a的偏移距离OL,而容易地调整弯曲时的推压力PW。
此外,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结合缘(缝合缘)39的缝边39a配置在内部气囊20G的内周面侧。因此,在内部气囊10G膨胀时,配置于内部气囊20G的内周面侧的缝边39a,可以覆盖缝合线14而不受高温·高压的膨胀用气体影响,可以防止膨胀时内部气囊20G的缝合线14和结合缘(缝合缘)39的破损。
此外,这种将内部气囊翻出而防止缝合缘破损的结构、和形成高度调整缝合部的结构,也适用于第1~3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
此外,在该第4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G中,结合缘39从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侧至中央部21侧,以直线状构成(参照图28A、B)。此外,内部气囊20G在气囊10G折叠时,以如下折叠形状收容在外部气囊15内。即,内部气囊20G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与外部气囊15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重叠,并且,2个腕部23F、23B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延伸。然后,一边将结合缘39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流入用开口11侧,一边使内部气囊20G向与结合缘39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然后,形成沿与在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上配置的结合缘39正交的方向的内折的折痕VF2,折叠对置顶部22以使其重叠在内部气囊20G上,将内部气囊20G收容在外部气囊15内(参照图28E、图29A)。
在这种结构中,在气囊10G折叠时,内部气囊20G在外部气囊15内,在以结合缘39为中心线IC的两侧,以线对称的方式展平。因此,在折叠气囊10G时,利用内折折痕VF2的部位而使结合缘39不会向与其正交的方向偏移,内部气囊20G可以对称而均衡地配置在外部气囊15内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围。其结果,在气囊10G膨胀时,内部气囊20G可以均衡地使膨胀用气体G向外部气囊15侧流出,以及推压外部气囊15的周缘脱离部位16a。此外,在内部气囊20G中,使结合缘39从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侧至中央部21侧,以直线状构成。因此,在使内部气囊20G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与外部气囊15的流入用开口11的周缘重叠,一边将结合缘39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流入用开口11侧,一边使内部气囊20G向与结合缘39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时,对置顶部22附近不会松弛,而易于使其展平(参照图28D、E)。此外,通过形成内折折痕VF2,可以容易地将对置顶部22折叠至内部气囊20G上。即,在第4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G中,将内部气囊20G自身展平,而均衡地配置于外部气囊15内的作业,也可以容易地进行。
此外,在将内部气囊20G配置在外部气囊15内时,如图32所示,在使2个腕部23F、23B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延伸,仅一边将结合缘39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一边使内部气囊20G以向与结合缘39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方式展平的情况下,难以均衡地配置在外部气囊中。即,在该情况下,在气囊的折叠作业中,结合缘39由于其周围的松弛(褶皱)X1而容易向与结合缘39正交的方向偏移,因此,难以均衡地配置在外部气囊内。此外,如图33所示,在使2个腕部23F、23B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一边使流入用开口11侧展平,一边形成将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26相互连结的内折折痕VF3,而对结合缘39进行折叠以使其以直线状重叠在内部气囊20G上的情况下,外部气囊无法适当地膨胀。即,在该情况下,在将2个腕部23F、23B的前端部相互连结的内折折痕VF3部位的两侧,膨胀用气体流入状态的平衡被破坏,其结果,外部气囊无法均衡地膨胀。
此外,在使2个腕部23F、23B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延伸,一边将结合缘39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流入用开口11侧,一边使内部气囊20G沿与结合缘39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同时,形成与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的结合缘39正交方向的内折的折痕VF2,折叠对置顶部22而使其重叠在内部气囊20G上时,如果结合缘39是直线状,则内部气囊20G可以稳定地配置在外部气囊内。即,如果结合缘39是例如图6B中示出的薄片材料36这样的从流入用开口11凸起的曲线状,则如图34C括号中内容所示,在形成内折的折痕VF2而折叠对置顶部22时,在其附近会形成松弛X2。在该情况下,会引起在气囊折叠过程中结合缘39偏移的问题,无法以稳定的折叠形状在外部气囊内配置内部气囊20G。因此,如第4实施方式所示,在将薄片材料36G对折而使重叠的外周缘36a相互结合,形成内部气囊20G的情况下,优选结合缘39从腕部23F、23B的前端部26侧至中央部21侧,构成为直线状。
此外,特别地,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29A、B、C所示,对气囊10G以规定的第1、2折叠工序进行折叠,在第1折叠工序中,以结合缘39为中心线IC,以线对称的形式进行折叠而形成折叠部位10e、10f。如果这样折叠气囊10G,则在气囊10G膨胀时,以与折叠工序大致相反的工序,消除折叠而使气囊10G展开膨胀。即,在气囊10G展开膨胀时,首先内部气囊20G在使2个腕部23F、23B展开的状态下完成膨胀,消除第2折叠工序的折叠。然后,消除第1折叠工序的折叠。此时,第1折叠工序的折叠是以内部气囊20G的结合缘39为中心线IC,将两侧的折叠部位10e、10f折叠为线对称状。此外,向外部气囊15流出膨胀用气体的内部气囊20G的流出口27,以直线状的结合缘39为中心线IC,分别以线对称状设置在2个腕部23F、23B上。因此,结合缘39的正交方向上的外部气囊15的左右两边缘15g、15h侧,均等地消除折叠而展开膨胀。因此,通过在上述的外部气囊15内配置内部气囊20G自身和流出口27、以及气囊的折叠的组合,在气囊10G展开膨胀时,可以使气囊10G向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的两侧(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向左右两侧),均匀地展开膨胀。即,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气囊10G刚膨胀完成之前气囊10G的外周缘一边展开变大、一边较厚地膨胀时,以气囊10G的流入用开口11为中心呈线对称的两边缘10c、10d侧(与内部气囊20G的结合缘39正交方向上的气囊10G的两边缘10c、10d侧)不会偏移,而均匀地展开膨胀,膨胀的气囊10G可以在规定的区域,稳定地抵住移动来的驾驶员。
特别地,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第1折叠工序中接近流入用开口11的气囊10G的两边缘,成为膨胀完成时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左右两边缘10c、10d。因此,在气囊10G刚膨胀完成之前气囊10G的外周缘一边展开变大、一边较厚地膨胀时,气囊10G的左右两边缘10c、10d侧,不会向左右中的一侧偏移,而是向左右均匀地展开膨胀。因此,只要气囊预先10G预先设定为使左右方向的保护区域具有余量,则即使抵住的驾驶员向左右偏移,也可以稳定地对该驾驶员进行保护。
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对于第1折叠工序中的折叠,示出了对结合缘39的正交方向上的两边缘10c、10d侧进行蛇腹式折叠的情况。但是,只要两边缘10c、10d侧的折叠部位10e、10f是以结合缘39为中心线IC而相互对称,则也可以采用从边缘10c、10d侧卷起的卷绕式折叠,或如图29B括号中示出的卷绕式折叠和蛇腹式折叠混合的不规则卷绕式折叠等多种折叠方式。
此外,在第2折叠工序中,也可以如图29C括号内所示,采用不规则卷绕式折叠等多种折叠方式。
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示出将薄片材料36G对折,使重叠的外周缘36a相互结合后,如图28C、D所示,翻出和设置高度调整缝合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如图34A~C所示,不翻出、或设置高度调整缝合部,而是使2个腕部23F、23B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延伸,一边将结合缘39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流入用开口11侧,一边使内部气囊20G沿与结合缘39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同时,形成与沿流入用开口11的直径方向配置的结合缘39正交的内折折痕VF2,折叠对置顶部22而使其重叠在内部气囊20G上,从而将内部气囊20G收容在外部气囊内。
此外,第4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G和气囊10G的折叠方法,除了用于方向盘用的气囊装置M4之外,也适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2,以及使内部气囊20F的前端部26的顶部26a与外部气囊15结合的第3实施方式,或者后述第5实施方式。
此外,在方向盘用气囊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图35~37中示出的第5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5的气囊10H。该气囊10H的内部气囊20H具有在膨胀完成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2个腕部23、即前侧腕部23F和后侧腕部23B。前侧腕部23F和后侧腕部23B的构成方式为,在内部气囊20H膨胀完成时,越过环部R的前部RF和后部RB的上表面PR而向前后两侧延伸。此外,外部气囊15H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就坐于驾驶席DS的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表面侧,同时,在后缘15b侧设置可以限制就坐的驾驶员D的大腿部DT向上方的移动的推压部18。
此外,该外部气囊15H比第1实施方式的外部气囊15大,在膨胀完成时,覆盖环部R的上表面侧,以外径尺寸比环部R的直径尺寸大的圆板状膨胀。此外,外部气囊15H的外径尺寸形成为,使后缘侧下表面15c侧可以与就坐于驾驶席DS的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表面侧接触(参照图36B)。此外,在内部除了内部气囊20H之外,与气囊15同样地,设置未图示的2根系带,从而限制外部气囊15H膨胀时的厚度。
此外,内部气囊20H与图21示出的内部气囊20D同样地,将图20示出的展平的薄片材料36D弯折,将规定部位相互缝合而形成为立体形状。但是,内部气囊20H与外部气囊15H对应,比图21示出的内部气囊20D大。此外,内部气囊20H设置在外部气囊15H内,膨胀完成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IL与外部气囊15H的膨胀完成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OL大致相等(参照图37B)。因此,如果膨胀完成,则前侧腕部23F和后侧腕部23B的各个前端部26的顶部26a,以向下方压下的方式推压外部气囊15H的前缘15d和后缘15b,以使得外部气囊15H的前缘侧下表面15e(周缘脱离部位16a)和后缘侧下表面15c(周缘脱离部位16a)与环部R的前部RF和后部RB的上表面PR侧抵接(参照图35、36)。
该第5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5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搭载在车辆上。此外,在气囊装置M5动作时,如果膨胀用气体G经由流入用开口11而流入气囊10H,则气囊10H膨胀而推开气囊罩49的门部50a、50a,气囊10H如图35A、B所示,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45突出,以覆盖环部R的上表面PR侧的方式完成膨胀。
此时,在气囊10H的膨胀初期,如图35A、B和图37A所示,膨胀用气体G从流入用开口11流入内部气囊20H,使内部气囊20H完成膨胀,然后,如图36A、B和图37B所示,膨胀用气体G从内部气囊20H的流出口27流入外部气囊15H,使外部气囊15H完成膨胀。
此外,对于膨胀时的气囊10H,外部气囊15H的后缘15b侧的推压部18,配置在就坐的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表面侧。因此,如图36B所示,即使就坐的驾驶员D移动而使腰部抬起,由于推压部18可以限制驾驶员D的大腿部DT向上方的移动,因而可以限制如驾驶员D的腰部抬起等的向前方移动。
此外,内部气囊20H的构成方式为,如图35B、图36A所示,在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而维持膨胀完成形状的期间,向下方推压环部R的前部RF和后部RB的两侧。因此,对于外部气囊15H,如果内部气囊20H完成膨胀,则推压部18可以容易地向环部R的后部RB和驾驶员D的腹部DB之间展开。此外,如图36A、B所示,利用外部气囊15H自身的膨胀,可以将推压部18稳定地、以可以限制大腿部DT向上方移动而膨胀的状态,配置在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表面位置上。此外,这种向环部R的后部RB和驾驶员D的腹部DB之间展开配置推压部18的状态,与在外部气囊15H内设置如利用膨胀用气体G的流动而配置推压部18的整流布等内部气囊的情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H中,通过直接地支撑外部气囊15H的推压部18而进行引导这样的撑出动作,可以可靠地展开推压部18。此外,通过随后的外部气囊15H自身的膨胀,可以确保由推压部18稳定地限制驾驶员D的大腿部DT向上方移动的状态。
此外,对于内部气囊20H,不仅后侧腕部23B进行推压,前侧腕部23F也推压环部R的前部RF侧的上表面PR侧。因此,外部气囊15H由内部气囊20H抑制向左右的膨胀,减弱直行操纵时向驾驶员D的腕部DA的推压,同时使前缘15d侧和后缘15b侧均衡地展开膨胀。因此,外部气囊15H的后缘15b侧的推压部18,可以稳定、顺利地向环部R的后部RB和驾驶员D的腹部DB之间配置。
因此,由第5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5,可以可靠地抑制如驾驶员D的腰部抬起等前方移动,可以防止驾驶员D向挡风玻璃WS侧的移动。
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内部气囊20H的后侧腕部23B构成为,使膨胀完成时的后端26ab侧配置在可以限制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方移动的区域。因此,在气囊(外部气囊15H)10H膨胀初期的内部气囊20H膨胀完成时,如图35B、图36A所示,在被内部气囊20H推压的状态下,外部气囊15H的推压部18可以限制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方移动。其结果,即使在外部气囊15H的膨胀完成前,只要内部气囊20H完成膨胀,气囊10H就可以利用内部气囊20H的后端26ab侧,确保由外部气囊15H的推压部18限制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方移动的状态。
此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即使内部气囊20H的后侧腕部23B,不延伸至可以限制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方移动的区域,也如图35的双点划线所示,只要具有可以推压环部R的后部RB的上表面PR侧的长度尺寸就可以。在该情况下,内部气囊20H膨胀时,可以将外部气囊15H的推压部18直接支撑并引导至环部R的后部RB和驾驶员D的腹部DB之间。
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内部气囊20H的构成方式为,在膨胀完成时,以配置至可以限制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方移动的区域的方式延伸,同时,使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IL与外部气囊15H的膨胀完成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OL大致相等。因此,在内部气囊20H膨胀完成后外部气囊15H膨胀时,通过内部气囊20H的前侧腕部23F和后侧腕部23B向环部R侧的推压,如图36A、B和图37A、B所示,外部气囊15H的前部(前缘)15d侧和后部(后缘)15b侧,成为使前缘侧下表面15e和后缘侧下表面15c与环部R的前部RF和后部RB的上表面PR侧接触而不会抬起的状态,同时可以均衡地膨胀而抑制向驾驶员D侧的局部突出。
当然,第5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H也可以构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同样地,在使膨胀用气体G从周缘被固定的流入用开口11流入而使内部气囊20H单独完成膨胀时,在比流入用开口11的开口面更靠下的位置上,配置所述腕部23F和后侧腕部23B的前端部26的各个顶部26a。因此,膨胀完成时的内部气囊20H,可以强有力地向环部R侧推压前侧腕部23F和后侧腕部23B,可以使外部气囊15H的后缘15b侧的推压部18、与外部气囊15H的前缘15d侧的展开状态之间良好地平衡,更加迅速且容易地向环部R的后部RB和驾驶员D的腹部DB之间展开。
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立体地形成内部气囊20H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7、28示出的内部气囊20、20G所示,采用以下方法,即,使两端为前端细的形状的1枚薄片材料36、36G以使长度短的方向的两边缘重叠的方式对折,并缝合重叠的外周缘。
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从上方观察气囊10H膨胀形状为圆形,但也可以如图38中示出的气囊10I的外部气囊15I所示,为使外部气囊15H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形状,成为前后方向变长的长圆状。在该外部气囊15I中,也在膨胀完成时的后缘15b侧配置推压部18,以配置至可以限制驾驶员D的大腿部DT的上方移动的区域。
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3实施方式所示,将内部气囊20H的前侧腕部23F和后侧腕部23B的顶部26af、26ab附近,在使外部气囊15H的车体侧壁部16和驾驶员侧壁部17的外周缘相互结合时,共同缝合。
此外,如图39示出的第6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用气囊装置M6的气囊10J所示,也可以不仅在前端部26的顶部26a附近,而且在从腕部23的顶部26a附近至流入用开口11附近,通过缝合等使内部气囊20J与外部气囊15J结合。当然,该内部气囊20J在膨胀完成时,腕部23、23以前端细的袋状膨胀,成为可以推压外部气囊15J的周缘脱离部位16a的形状。在图例的情况下,内部气囊20J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部气囊20相同。此外,该内部气囊20J在流入用开口11侧的下侧周壁30上,使用缝合线14将腕部23、23之间以直线状缝合,而与外部气囊15J结合。在该结构中,在内部气囊20J膨胀时,相对于外部气囊15J的偏移移动受到限制。但是,内部气囊20J在2个腕部23之间的较长的直线状区域上,与外部气囊15J结合,在气囊10J折叠时,可以对内部气囊20J进行折叠而完全不会偏移移动。
此外,在为了可以防止折叠时内部气囊20J的偏移移动,而使内部气囊的2个腕部之间与外部气囊结合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如图40、41中示出的第7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用气囊装置M7的气囊10K所示的结构。在该内部气囊20K中,与外部气囊15K共用流入用开口11侧的下侧周壁30。在图例的情况下,在该内部气囊20K中,使薄片材料36K的外周缘36a以围绕外部气囊1 5K的流入用开口11的方式配置,通过利用缝合线14缝合等,与外部气囊15K结合。当然,在该内部气囊20K中,在膨胀完成时,向上方大幅膨胀的上侧周壁29侧向下方推压下侧周壁30侧。即,内部气囊20K的腕部23、23以前端细的形状膨胀,推压共用下侧周壁30的外部气囊15K的周缘脱离部位16a。其结果,在该气囊10K中,也可以使周缘脱离部位16a从收容部位的周缘抬起受到抑制,而使外部气囊15K膨胀。
此外,在使内部气囊与外部气囊结合,或者,为了形成内部气囊而使薄片材料的外周缘结合时,除了使用缝合线14之外,当然也可以使用粘接剂进行结合。此外,例如在将如图39所示的内部气囊20J与外部气囊15J接合时,也可以不以直线状接合,而是以不损害推压周缘脱离部位16a的作用的程度,将下侧周壁30侧的大致整个表面与外部气囊15J接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囊装置,其构成为具有气囊,该气囊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被折叠收容的收容部位突出而完成膨胀,所述气囊构成为,将膨胀用气体的流入用开口的周缘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上,同时具有外部气囊,其构成所述气囊的外周壁;以及内部气囊,其以覆盖所述流入用开口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外部气囊内,所述内部气囊具有流出口,其使经由所述流入用开口流入的膨胀用气体向所述外部气囊侧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具有袋状的腕部,其在使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所述收容部位突出且沿与所述流入用开口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而膨胀,所述腕部构成为,在所述气囊装置动作时的所述内部气囊维持膨胀完成形状的期间,利用远离所述流入用开口的前端侧部位,向所述收容部位的周缘侧推压所述外部气囊的所述流入用开口周缘的从所述收容部位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并且,可以维持推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配置在所述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的流出口配置为,在所述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的状态下,使流出的膨胀用气体的方向,处于从与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前端侧部位的向所述收容部位周缘侧推压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至与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之间的角度范围内,以防止所述腕部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腕部配置为,至少除了所述腕部的前端侧以外,可以从所述外部气囊的内周面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腕部配置为,使前端侧与所述外部气囊的所述周缘脱离部位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在使膨胀用气体从周缘被固定的所述流入用开口流入而使所述内部气囊单独完成膨胀时,在沿推压所述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方向而比所述流入用开口的开口面更靠下方的位置上,配置所述腕部的前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所述腕部由2个构成,其配置方式为,在膨胀完成时,从在所述流入用开口的部位膨胀的中央部,沿所述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延伸至前端侧,在膨胀用气体从周缘被固定的所述流入用开口流入而使所述内部气囊单独完成膨胀的状态下,使所述流出口配置在比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各个腕部的前端部更靠所述流入用开口侧的位置上,以使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各个腕部的前端部的周壁可以膨胀,并且,在从与2个所述腕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使与所述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所述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棱线为凸形状,同时,使与所述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所述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比所述流入用开口侧的连结2个所述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膜长更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通过使具有挠性的薄片材料立体地结合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通过将具有挠性的1枚薄片材料对折,使重叠展平的外周缘相互结合而形成,所述薄片材料的形成方式为,所述内部气囊形成时的对折折痕,配置在所述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所述流入用开口侧的连结2个所述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位置上,并且,外周缘各自的结合缘,作为所述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与所述流入用开口相对一侧的连结2个所述腕部的前端部之间的部位而构成,同时,使展平后的形状成为,从形成所述中央部的中央部用部位向形成所述各个腕部的腕部用部位的前端,与所述对折的折痕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尺寸变小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的形成方式为,通过缝合所述薄片材料而形成,同时,将所述结合缘的缝边配置在所述内部气囊的内周面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使将所述薄片材料对折而结合的外周缘彼此的所述结合缘,从所述腕部的前端部侧至所述中央部侧为直线状,在所述气囊折叠时,使2个所述腕部沿所述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延伸,一边将所述结合缘沿所述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配置、且载置于所述流入用开口侧,一边使所述内部气囊沿与所述结合缘正交的方向扩展而展平,同时,通过沿与所述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配置的所述结合缘正交的方向形成内折的折痕,对所述中央部的与所述流入用开口相对而远离所述流入用开口的对置顶部进行折叠,以使其重叠在内部气囊上,然后将所述内部气囊收容在所述外部气囊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折叠构成为具有第1折叠工序,该工序是在将所述内部气囊收容在所述外部气囊内的状态下,在以所述流入用开口为中心展平后,使与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结合缘正交的所述气囊的两边缘,分别接近所述流入用开口,而使与所述结合缘正交的所述气囊的宽度尺寸减小;以及第2折叠工序,该工序是经过第1折叠工序后,使沿所述第1折叠工序前的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结合缘的方向上的所述气囊的两边缘,分别向所述流入用开口接近,而使沿所述结合缘方向的所述气囊的宽度尺寸减小,所述第1折叠工序中与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结合缘正交的两侧的折叠,是以结合缘为中心而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内部气囊的所述流出口,以将所述内部气囊展平收容在所述外部气囊内的状态下的直线状的所述结合缘为中心,分别对称地设置在2个所述腕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折叠工序中向所述流入用开口接近的所述气囊的两边缘,是在膨胀完成时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右两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通过缝合所述薄片材料而形成,同时设置结合缘,其通过对折所述薄片材料,将外周缘相互缝合而结合;以及高度调整缝合部,其可以调整在所述内部气囊单独膨胀完成时,从所述流入用开口的开口面沿推压所述外部气囊的周缘脱离部位的方向的2个所述腕部的前端部的配置位置,所述高度调整缝合部的形成方式为沿所述流入用开口的直径方向、且沿与所述结合缘正交的方向形成内折的折痕,在所述流入用开口侧,使2个所述腕部重叠,同时对所述中央部的与所述流入用开口相对而远离所述流入用开口的对置顶部侧,在两边缘侧形成与所述内折折痕的两端相连的外折的折痕,成为将设有所述结合缘的内部气囊展平的状态,通过在所述对置顶部的部位上,设置从所述对置顶部的顶点向所述内折折痕侧偏移、且与所述内折折痕平行的直线状的缝合路线,形成高度调整缝合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作为方向盘用气囊装置而构成,该方向盘具有操纵时把持的环部、配置于该环部中央的毂部、以及连接所述环部和所述毂部的辐部,该方向盘用气囊装置以所述毂部的上部作为折叠后的所述气囊的收容部位,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在所述气囊装置动作时的所述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使所述腕部的前端部配置直至越过所述收容部位周缘的所述环部的上表面侧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具有从所述流入用开口沿前后方向延伸的2个所述腕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2个腕部即前侧腕部和后侧腕部,以越过所述环部的前部和后部的上表面而向前后两侧延伸的方式构成,所述气囊的所述外部气囊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就坐的驾驶员的大腿部的上面侧,同时,在后缘侧具有可以限制就坐的驾驶员的大腿部向上方移动的推压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的后侧腕部构成为,使膨胀完成时的后端侧配置在直至可以限制驾驶员的大腿部向上方移动的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气囊的膨胀完成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与所述外部气囊的膨胀完成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大致相等。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作为将被折叠收容的所述气囊的所述收容部位配置于仪表板部位上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而构成,所述内部气囊构成为,在所述气囊装置动作时的所述内部气囊膨胀完成时,所述腕部的前端部配置在直至越过所述收容部位周缘的仪表板表面侧的位置。
全文摘要
气囊装置的气囊折叠后收容于收容部位中。气囊具有构成外周壁的外部气囊、和配置于外部气囊内的内部气囊。内部气囊具有向外部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的流出口,具有以前端细的袋状膨胀的腕部。腕部在气囊装置动作时的内部气囊维持膨胀完成形状期间,向环部的上表面侧推压外部气囊中的从收容部位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并且可以维持推压的状态。
文档编号B60R21/233GK101081613SQ20071010737
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日
发明者石黑直彦, 浅冈道久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