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64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是一种能减少汽车突然失速(如撞 车)时能自动后倾,从而减少乘座者前冲速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座椅, 具体地说是一种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如需情况紧急刹车或因与其它车辆相撞而 导致突然失速时,前排乘客(包括驾驶员)将受到巨大的惯性力的作用,轻 则与车内前部设施相撞,重则会飞出前挡风玻璃,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综合分析造成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速度过快,惯性力大外,还与惯性 力作用在人体身上的力的方向有关,在紧急情况下,人身体仅受到一个向前 的惯性,由于此力很大,有时会大过安全带的束缚力,因此如果能使驾乘者 在紧急情况下同时受到座椅产生的向后的反作用力,而此反作用力可从人体 臀部向人体重心作用,则能很好地抵消了大部分惯性,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乘 员安全。但由于目前的座椅不论是否可调,其使用状态下均是与车体固定相 连的,它与座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人相对于座椅则是可动的,即便系上 安全带,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 一定范围内使人与座椅相对固定,人的头和 上身还是可以向前运动的,突然失速时,座椅同步失速,人则受惯性力的作 用向前运动,撞向前方,因此如果能使座椅在失速时也作相对的向前移动, 并进行适当的倾斜,则能有效地减少人体向前的惯性力,但据申请人所知, 目前尚无类似的能在失速状态下向后倾斜,并给人体施加反作用力,抵消向 前惯性力的座椅可供汽车配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突然失速时能自动后倾的车用后倾式减 撞安全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包括椅座1和靠背2,椅座1和靠背2或 为固定相连,或为夹角可调式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椅座1或直接支承在前、 后滑轮组3, 4上,或通过支承脚5, 6支承在前、后滑轮组3, 4上,所述的 前、后滑轮组3, 4均位于导轨7,所述的导轨7至少设有一个能引导前、后 滑轮组3, 4沿其运动后使椅座1向后倾斜的引导段8。所述的导轨7或为阻尼导轨,或为侧边带有斜齿的导轨。 所述的导轨7设有一个能引导前、后滑轮组3, 4沿其运动后使椅座1向 后倾斜的引导段8,该引导段8靠近前滑轮组3的位置处,它为一向上弯曲的 直线段或圆弧段。所述的导轨7设有两个能引导前、后滑轮组3, 4沿其运动后使椅座1向 后倾斜的引导段8,所述的两个引导段8分别与对应的前、后滑轮组3, 4相 对应,其中与前滑轮组3相对应的引导段8向上弯曲,与后滑轮组4相对应 的引导段8则向下弯曲。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包括椅座1和靠背2,椅座1和靠背2或 为固定相连,或为夹角可调式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椅座1的前部支承在滑 杆9上,后部支承在支撑脚10上,滑杆9的上端与椅座1相铰接,其下端与 固定面相铰接,且滑杆9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在固定面上还设有支撑 滑杆9的支撑件11,所述的支撑脚10的下端安装有滑轮12,滑轮12安装在 导轨13中,导轨13带有能使滑轮12向下移动的引导段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只需对现有的座椅进行适当的改 造即可实现减撞的目的,有利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减轻恶性交通事故伤害 程度,保护驾乘人员人身安全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结构与车辆运行状态同步动作,具有反应时间短,速 度快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在后倾的过程中,可使人的腿很自然地退出撞击受害区,得到有效的保护,人体的臀部可抵消大部分的惯性力,大大减轻受伤害 程度。对于驾驶员而言,由于座椅后倾可迫使人脚离开油门,进一步防止误 踩事故的进一步发展。本实用新型还可与电门、刹车等机构实现互动,在撞车瞬间切断电源和 油门或点火装置,也可同时驱动刹车机构实现互动,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 性和智能化水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 4、 5。一种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包括椅座1和靠背2,椅座1和靠背2或 为固定相连,或为夹角可调式相连,所述的椅座1通过支承脚5, 6支承在前、 后滑轮组3, 4上(具体实施进还可将椅座1直接支承在前、后滑轮组3, 4 上,此时的滑轮3, 4的尺寸应适当加大),所述的前、后滑轮组3, 4均位于 导轨7,所述的导轨7设有一个能引导前、后滑轮组3, 4沿其运动后使椅座 l向后倾斜的引导段8,该引导段8靠近前滑轮组3的位置处,它为一向上弯 曲的直线段或圆弧段,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时导轨7可采用图4所示的阻尼导轨,阻尼力可通过计算加以 确定,确保在一定的失速条件下椅座1在阻尼的作用下仍能保持在原位不同, 只有当失速并惯性力大于安全值时,滑轮才能克服阻力移动。也可采用图5 所示的侧边带有斜齿的导轨。图4中的斜齿主要用于与连接两个滑轮的连杆 相接触,这种结构可保证失速值小于一定值时,滑轮无法带动连杆克服斜齿上坡的力而只能保持在原位,只有当失速值大于设定值时,椅座才能快速向 前移动。实施例二。如图2、 4、 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导轨由二段组成,而连接滑轮3, 4 的支撑杆5, 6的长度也不相同,这种结构与实施例一相比具有动作更为平稳、 反应更为灵敏的效果。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如图3、 4、 5所示。一种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包括椅座1和靠背2,椅座1和靠背2 或为固定相连,或为夹角可调式相连,所述的椅座l的前部支承在滑杆9上, 后部支承在支撑脚10上,滑杆9的上端与椅座1相铰接,其下端与固定面相 铰接,且滑杆9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在固定面上还设有支撑滑杆9的 支撑件11,所述的支撑脚10的下端安装有滑轮12,滑轮12安装在导轨13 中,导轨13带有能使滑轮12向下移动的引导段14。本实施例的导轨13的结构也可采用图4中图5所示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包括椅座(1)和靠背(2),椅座(1)和靠背(2)或为固定相连,或为夹角可调式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椅座(1)或直接支承在前、后滑轮组(3,4)上,或通过支承脚(5,6)支承在前、后滑轮组(3,4)上,所述的前、后滑轮组(3,4)均位于导轨(7),所述的导轨(7)至少设有一个能引导前、后滑轮组(3,4)沿其运动后使椅座(1)向后倾斜的引导段(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7) 或为阻尼导轨,或为侧边带有斜齿的导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7) 设有一个能引导前、后滑轮组(3, 4)沿其运动后使椅座(1)向后倾斜的引 导段(8),该引导段靠近前滑轮组(3)的位置处,它为一向上弯曲的直线段 或圆弧段。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7) 设有两个能引导前、后滑轮组(3, 4)沿其运动后使椅座(1)向后倾斜的引 导段(8),所述的两个引导段(8)分别与对应的前、后滑轮组(3, 4)相对 应,其中与前滑轮组(3)相对应的引导段(8)向上弯曲,与后滑轮组(4) 相对应的引导段(8)则向下弯曲。
5、 一种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包括椅座(1)和靠背(2),椅座(O和 靠背(2)或为固定相连,或为夹角可调式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椅座(1) 的前部支承在滑杆(9)上,后部支承在支撑脚(10)上,滑杆(9)的上端 与椅座(1)相铰接,其下端与固定面相铰接,且滑杆(9)与水平面的夹角 小于90度,在固定面上还设有支撑滑杆(9)的支撑件(11),所述的支撑脚(10)的下端安装有滑轮(12),滑轮(12)安装在导轨(13)中,导轨(13) 带有能使滑轮(12)向下移动的引导段(14)。
专利摘要一种车用后倾式减撞安全座椅,属于一种汽车部件,包括椅座(1)和靠背(2),椅座(1)和靠背(2)或为固定相连,或为夹角可调式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椅座(1)或直接支承在前、后滑轮组(3,4)上,或通过支承脚(5,6)支承在前、后滑轮组(3,4)上,所述的前、后滑轮组(3,4)均位于导轨(7),所述的导轨(7)至少设有一个能引导前、后滑轮组(3,4)沿其运动后使椅座(1)向后倾斜的引导段(8)。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地提高行车安全性,减轻恶性交通事故伤害程度,保护驾乘人员人身安全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N2/427GK201095323SQ20072004485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4日
发明者锋 陈 申请人:锋 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