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行李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799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顶行李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顶行李包结构,是安装使用于车顶上,可让车子 多携带一些行李,并且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该车顶行李包可折迭储放而 不占空间。
背景技术
一^:常见的车顶行李包结构属于硬壳,如图9所示,其分为上、下壳一 体成形的塑钢制品,于该上、下壳的一側端互相枢接,另端设置一固定扣装 置,内部还装设一对油压缸,当使用时,该车顶行李包被固定于车顶上,然 后打开固定扣,上壳便被该一对油压缸撑开一特定角度,行李即可从该开口 放入,然后扣上上壳,便为一硬壳车顶行李包结构B。
如图IO所示是另一种蒙古包式车顶行李包结构C,包含一底部51, —对 支撑杆52, —具开口531软壳53,其中该底部51四角落各设一固定座511, 该一对支撑杆52的各两端分别交叉装入该固定座511,由于该一对支撑杆52 长度长于该一对相对角固定座511距离,故该一对支撑杆52是呈拱状,然后 置入软壳53固定于车顶架41上,便为一蒙古包式车顶行李包结构C。
上述的该硬壳车顶行李包结构,在不使用时,必需腾出空间以容置该硬 壳车顶;斤李包,对居住空间日益窄小的都市而言并不适用;并且该硬壳车顶
行李包,必需置入适当高度的行李,不能容纳较高的行李,因为该车顶行李 包属硬壳结构,必需局限行李高度,较无弹性可言。
并且该蒙古包形式的车顶行李包,不用时虽可折收不占空间,但其结构 是由细支撑秆所组成,故该蒙古包形式车顶行李包结构不耐强风,且风阻系 数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迭式车顶行李包结构,不用时可 折迭收起,不占储放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阻系数'J、的流线造型的软壳车顶 行李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壳车顶行李包结构,能容纳较高 一点点行李。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置入行李的一种车顶行李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顶行李包结构,其包含 一骨架,由一底部及多支门形支撑杆所组成,其中该底部两侧预定处各设一 对枢座,供该多支门形支撑杆对称式枢接; 一软壳,具有多个开口,且前尖 后粗的流线造型,以降低风阻系数;多个固定座,为钩住及固定于车顶架的 装置;通过上述组件,将该软壳套入该骨架,由该骨架给予该软壳支撑力, 从而形成一供置物的容室,又该多个固定座是装设于该骨架的底部,以将本 实用新型夹持固定于车顶架上。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达到如下的效果
1、 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情况下,可折迭收起不占储放空间,并且其结 构稳固,不畏强风雨打,而且该软壳为流线造型,风阻系数小。
2、 本实用新型为软壳结构,因次能容纳较高一点点行李,而且该软壳 具多个开口,让使用者方便置入行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透明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側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收迭后状态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下側准备置物时打开的开口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下側准备置物时打开的开口示意图。
图8C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上顶准备置物时打开的开口示意图。
图8D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上顶准备置物时打开的开口示意图。
图9为现有结构的示意图。
图IO为另一现有的蒙古包结构示意图。
A本实用新型 11门形支撑杆
10骨架 111支杆
12底部 31压块
121枢座 311半圓槽
1211穿孔 32凹槽状圓杆
122连杆 33旋钮
123门形圆杆 40车子
13锁固装置 41车顶架 14大倒角
15小倒圓角 B硬壳车顶行李包结构
20软壳 C蒙古包式车顶行李包结构
21开口 51底部
211拉链 511固定座
212左下側开口 52支撑杆
213右下側开口 53软壳
214左上顶开口 531开口
215右上顶开口
3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A是一种车顶行李包结构,包含 一骨 架10,由一底部12及三支门形支撑杆11所组成,其中该底部12两侧预定 处各设一对枢座121,供该三支门形支撑杆ll对称式枢接; 一软壳20,具有 四个开口 212、 213、 214、 215;四个固定座30,是将骨架10夹持固定于车 顶架41的装置;通过上述组件将该软壳20套入该骨架10以给予该软壳20 支撑力,因而形成一可供置物的容室,并且该四个固定座30是装设于该骨架 10的底部(2,将本实用新型A夹持固定于汽车40的车顶架41上。
如图4所示,其中该底部12进一步是由一对枢座121横向固接三支连杆 122,及该一双门形圆杆123于预定处各设两支连杆122所构成;该枢座121 是呈长形凹槽状,并设四对供各杆体枢接的穿孔1211,因此该一双门形圓杆 123枢接于该一对枢座121两側的穿孔1211上;且进一步将该三支门形支撑 杆11其中的一对对称式门形支撑杆11各设一支杆111,且该一对支杆也对 称各4iy妄于该一对门形支撑杆11,使得共有五支门形支撑杆支撑软壳20;该 三支门形支撑杆11与枢座12枢接端预定处进一步各设有一锁固装置13,以 固定各门形支撑杆11而不会旋转;如图3、图5所示,该三支门形支撑杆11、 两支支杆111与底部12的两支门形圓杆123配合该软壳20的前尖后粗流线 造型,以降低风组系数,是于前端大倒角14,后端倒小圆角15。
如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A骨架20展开使用的情形,如不使用 本实用新型A,只要将锁固装置13、固定座30、及软壳20从车子40的车顶
架41卸下,由于骨架20各杆间是与该枢座12枢接,因而能将该骨架20折 迭收合,而使本实用新型A整体不占储放空间。
又如图4、图6所示,其中该单一个固定座30进一步是由一对旋钮33, 一压+反31, —凹槽状圓杆32所组成,其中该凹槽状圆杆32绕经过车子40 的车顶架41,穿过该压板31而与该一双旋钮33结合,从而可将本实用新型 A固定于车顶架41上;并且,该压板31两侧各设有一半圓槽311,以嵌入 该骨架10底部12的一对连杆122,从而使本实用新型A更稳固固定于车顶 架41上。
如图8A-图8C所示,其中该软壳20的开口 21处进一步设有拉炼211, 且位于该软壳20左下侧的左下侧开口 212,右下侧的右下侧开口 213,左上 顶的左上顶开口214,及右上顶的右上顶开口 215等四处,人站在车子40左 侧或右侧时,即可将行李经过左下侧开口 212或右下侧的右下侧开口 213置 入本实用新型A内;如果本实用新型A行李已置放半满,还可以经过左上顶 开口 214或右上顶开口 215置入行李,因此置入行李时相当方便;另值得一 提,该软壳20为防尘,防风,及防雨等具弹性的材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顶行李包结构,提供一种车顶行李包结构, 不用时可折迭收起,不占储放空间,且外壳为流线造型,降低风阻,又具柔 软弹性,因此能容纳较高一点点行李,同时又有多个开口处,以方便置入行 李。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 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 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顶行李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骨架,由一底部及多支门形支撑杆所组成,其中该底部两侧预定处各设一对枢座,供该多支门形支撑杆对称式枢接;一软壳,具有多个开口;多个固定座,是钩住及固定于车顶架的装置;将该软壳套入该骨架以给予该软壳支撑力,形成一供置物的容室,并且该多个固定座是装设于该骨架的底部,进而将该车顶行李包结构夹持固定于车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支门形 支撑杆及底部配合该软壳的前尖后粗的流线造型,是于前端有大倒角,后端 有小倒圆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部是一 对枢座4黄向固接多支连杆,及该一双门形圆杆于预定处各设多支连杆所组 成;又该枢座是呈长形凹槽状,并设多对供各杆体枢接的穿孔,该一双门形 圆杆枢接于该 一对枢座两側的穿孔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将该 多支门形支撑杆其中的一对对称式门形支撑杆各设一支杆,并且该一对支杆 也对称各枢接于该一对门形支撑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门形支撑 杆与枢座枢接端预定处进一步各设有一锁固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软壳开口 处进一步是:&于该软壳左下側,右下侧,左上顶,及右上顶四处。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顶行李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软壳 开口处,各设置一拉链。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包结构,该多个固定座,其特征在 于,单一个固定座进一步是由一双旋钮, 一压板, 一凹槽状圓杆所构成,其中该凹槽状圓杆经过车顶架,穿过该压板而与该一双旋钮结合,使压板可压 4氐于该底座的连杆,将该车顶行李包结构夹持固定于车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顶行李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板两侧 各"^殳一半圆槽,以嵌入该骨架底部的一对连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顶行李包结构,其包含一骨架,由一底部及多支门形支撑杆所组成,其中该底部两侧预定处各设一对枢座,供该多支门形支撑杆对称式枢接;一软壳,具有多个开口,并具有前尖后粗的流线造型以降低风阻系数;多个固定座,是将行李包夹持固定于车顶架的装置;通过上述组件,将该软壳套入该骨架,该骨架给予该软壳支撑力,从而形成一供置物的容室,并且该多个固定座装设于该骨架的底部,可将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于车顶架上。该车顶行李包结构稳固,让使用者方便置入行李。
文档编号B60R9/00GK201071017SQ20072015224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
发明者王秋桂 申请人: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