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131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这种已知的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覆盖件,该安全气囊覆盖件可填充有气体以保护人员,并且包括两个覆盖件部分,该两个覆盖件部分在安全气囊膨胀之前彼此面对。为了在安全气囊膨胀期间或膨胀之后将气体从安全气囊覆盖件中排出,排气开口设置在两个覆盖件部分中的一个覆盖件部分处,而且设置有用于在两个覆盖件部分之间形成可释放的连接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在膨胀时抑制气体通过排气开口逸出,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在膨胀时以使得所述连接被释放并且气体可逸出排气开口的这种方式与安全气囊覆盖件相互作用。
本发明的根本问题是在膨胀过程期间打开排气开口方面改进前述类型的安全气囊。

发明内容
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安全气囊解决了这个问题。据此,设置如下两个覆盖件部分各形成分开的安全气囊层,该安全气囊层彼此连接以形成安全气囊覆盖件并且在安全气囊膨胀时彼此远离;并且彼此远离的安全气囊层将力引入到所述连接装置中,这引起安全气囊层之间的连接的释放。
通过借助于连接装置可释放地连接安全气囊覆盖件的两个安全气囊层的所述设置,气体从安全气囊中的排出(打开排气开口的时间点)可通过该可释放连接相对于两个安全气囊层的相对位置来有利地控制。此外,打开排气开口的时间点(释放或视情况而定破坏连接装置的时间点)可通过连接装置本身的刚度控制。在连接装置例如为撕裂缝形式的情况下,这种刚度由撕裂缝的长度、接缝材料以及该接缝材料的横截面决定。
在可释放连接布置在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安全气囊层之间、例如布置在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在安全气囊膨胀期间较早展开的区域中的情况下,可实现排气开口的相应较早打开,这是因为,由于安全气囊层部分彼此远离而相应较早地释放该连接。
然而,在安全气囊层之间的可释放连接位于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在安全气囊膨胀时较迟展开的区域中的情况下,与两个安全气囊层之间的可释放连接的前述位置相比,排气开口相对较迟地打开,由此实现安全气囊或者更确切地说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快速而高效的定位。
然而,也可以通过尤其是撕裂缝形式的连接装置来连接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彼此面对的两个以上的覆盖件部分或安全气囊层。例如,存在着多重折叠安全气囊层以获得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彼此面对的或连续布置的多个覆盖件部分,所述覆盖件部分通过连接装置(例如撕裂缝)连接。
优选地,由连接装置形成的两个安全气囊层之间的可释放连接与两个安全气囊层的均匀展开状态相关地至少分段地沿排气开口延伸,其中从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外部边缘开始的所述连接至少分段地沿排气开口延伸。
在本发明的变体中,所述连接装置以两个安全气囊层至少形成安全气囊覆盖件的第一室和相邻的第二室的这种方式将两个安全气囊层彼此固定。由此,为了使安全气囊膨胀,安全气囊优选设计成通过第一室填充有气体,其中排气开口形成在第二室处。优选地,第一室包括比第二室的容积大的容积。通过与第二室的容积相关的第一室的容积,释放所述连接或打开排气开口的时间点也是可控制的。第一室的容积相对于第二室越大,花费的时间就越长,直到通过填充第一室使足够的力可引入到连接装置中从而释放两个安全气囊层,使得排气开口形成在其中的第二室打开。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成由连接装置形成的可释放连接包括不连续部,使得在膨胀时早在释放该连接之前气体就能够从第一室到达第二室中并能够从那里通过排气开口逸出安全气囊。同时,连接装置优选地形成为使得在释放该连接之后在膨胀期间每单位时间逸出排气开口的气体的量明显大于释放该连接之前的情况。
在替代实施例中,设置成由连接装置形成的安全气囊层之间的可释放连接以如下方式将第一室与第二室分开,即,使得在释放该连接之前,没有气体能够从第一室到达第二室中并因此逸出排气开口。
优选地,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全部两个安全气囊层分别通过它们的外周边缘彼此连接,其中第二室优选包括第一和第二安全气囊层的外部边缘的一部分。安全气囊层优选地由织物、交织纱或膜状扁平结构的材料组成,并且优选地缝合、胶合或焊接在一起。
用于在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安全气囊层之间形成可释放连接的连接装置包括可释放地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材料区域,该至少两个材料区域设计成通过引入使两个材料区域沿相反方向预张紧的可预定的力而彼此分开,从而使连接被释放,或者视情况而定,使得第二室解体。
特别地,这种材料区域可以是撕裂缝的若干部分或整体形成的粘结物(例如,硅树脂)。在安全气囊膨胀之前,这种撕裂缝一方面连接相对的安全气囊层,并且视情况而定将用于覆盖排气开口的覆盖元件连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使得在安全气囊膨胀时(在这点上,两个安全气囊层被推开)力被引入到撕裂缝中,该力导致撕裂缝撕开,即撕裂缝的彼此连接的两个部分(材料区域)分开,使得安全气囊层的连接被释放。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撕裂缝至少部分地围绕排气开口 (与两个安全气囊层的均匀展开状态有关),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撕裂缝优选地以其每个自由端部延伸到由叠置在彼此顶部上的两个安全气囊层的周边边缘形成的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外部边缘。
在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中,设置成连接装置由两个撕裂缝形成,
该两个撕裂缝相对彼此成锐角地延伸,各从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外部边缘延伸。在这点上,两个撕裂缝可彼此交叉,使得通过撕裂缝连接两个安全气囊层而形成的第二室完全与第一室分开。替代地,两个撕裂缝可相对于彼此以形成有彼此面对的撕裂缝的端部之间的间隙的这种方式延伸,通过该间隙,早在释放由撕裂缝提供的连接之前,气体就能够从第一室到达第二室中并因此能够通过排气开口逸出安全气囊。
在本发明的另一变体中,所述连接装置由从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外部边缘延伸的两个撕裂缝和与这两个撕裂缝交叉地延伸的撕裂缝形成。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交叉地延伸的撕裂缝可横过其它两个撕裂缝的中一个或全部两个,从而提供在释放所述连接之前气密的室,或提供以传导气体的方式与第一室连接的第二室。
优选地,形成在第二室处的排气开口形成在第一安全气囊层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覆盖排气开口的覆盖元件。通过覆盖元件封闭的排气开口或被覆盖的排气开口的完全的不透气性不是强制性的。实际上更关键的是,在排气开口的打开状态下,逸出安全气囊的气体的量是排气开口封闭情况下的数倍。优选地,连接装置也以覆盖元件邻接排气开口的这种方式在覆盖元件和安全气囊层之间实现可释放连接,其中连接装置适于并设置成在安全气囊膨胀时释放覆盖元件,以通过释放所述可释放连接来打开排气开口,使得气体能够逸出排气开口,也就是,连接装置将两个安全气囊层彼此连接(视情况而定在形成包括排气开口的室的条件下)并将覆盖元件连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使得当在膨胀时彼此远离的两个安全气囊层将可预定的力引入到连接装置中时,连接元件和第一安全气囊层之间的可释放连接被释放。
优选地,覆盖元件从包围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外部空间覆盖排气开口,使得覆盖元件当它在安全气囊膨胀时利用从内部空间逆着覆盖元件流动的气体加压时被举升离开排气开口,至此它没有适当地附接到排气开口的边缘区域或附接到其中形成排气开口的第一安全气囊层。在本发明的变体中,设置成覆盖元件通过另外的连接装置例如接缝永久连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并且通过可释放连接装置(例如撕裂缝)另外附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使得在释放由连接装置(撕裂缝)提供的在两个安全气囊层之间的可释放连接之后,覆盖元件仅仅从排气开口被推开并且还覆盖排气开口。
或者换句话说,在两个安全气囊层之间的连接被释放之后,通过用气体对覆盖元件加压,覆盖元件从覆盖元件封闭排气开口的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中,覆盖元件相对于排气开口以气体能够通过排气开口流出安全气囊覆盖件而进入围绕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外部空间的这种方式布置。
因此,在第一位置中,覆盖元件优选以第一区域紧密邻接排气开口的限定该排气开口的边缘区域。因此,排气开口被充分封闭,使得最少量的气体可通过以这种方式封闭的排气开口逸出安全气囊覆盖件。
然而,在第二位置中,覆盖元件优选弯曲离开排气开口,使得由于覆盖元件的突起而形成的覆盖元件的第一区域在离排气开口一定距离处布置在排气开口前方的外部空间中。
为了使紧密邻接排气开口的边缘区域的覆盖元件在其第二位置中形成前述突起,覆盖元件在其第一位置中包括至少一个折缝,该折缝将覆盖元件分为第一区域和连接到该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因此,在覆盖元件的第一位置中,所述折缝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第一安全气囊层,使得覆盖元件的第一区域紧密邻接排气开口的边缘区域,并且覆盖元件的第二区域布置在覆盖元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安全气囊层之间作为中间层。
如上所述,当覆盖元件(在释放连接装置之后)在安全气囊膨胀之际利用气体加压时,覆盖元件的第一区域被举升离开排气开口的边缘区域,其中覆盖元件在其折缝展开的条件下获得其前述的突起。通过这种折缝,提供形成突起所必需的覆盖元件的材料供应。当然,在覆盖元件上可设置数个折缝。
覆盖元件包括外周边缘,通过该外周边缘,覆盖元件通过连接、尤其是通过接缝永久地(牢固地)连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因此,所述连接分段地中断,使得覆盖元件和第一安全气囊层各形成开口的边缘区域,该开口形成在覆盖元件和第一安全气囊层之间,通过该开口,在释放的连接装置的情况下,从排气开口中漏出的气体能够逸出到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外部空间中。然而,在覆盖元件的第一位置中,两个边缘部分彼此邻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覆盖元件形成为三角形形状。因此,覆盖元件包括两个相互邻接的纵向延伸的外部边缘,覆盖元件优选地通过该外部边缘附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该两个边缘的夹角优选为直角。然而,连接覆盖元件的两个相互邻接的边缘的其余的第三纵向延伸的边缘或边缘区域不连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使得覆盖元件和第一安全气囊层之间的前述开口形成。因此,覆盖元件在第一位置中包括的折缝优选地沿彼此邻接的两个边缘中的一个延伸,并且优选地相对于所述边缘平行延伸,其中所述折缝延伸直到覆盖元件的限定前述开口的那些边缘区域。
在本发明的替代变体中,覆盖元件形成为条形,其中该覆盖元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通过彼此面对的两个边缘附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相应地,条形覆盖元件与第一安全气囊层一起形成彼此面对的两个开口,该两个开口各由覆盖元件的边缘区域和第一安全气囊层的相对区域来限定。因此,所述折缝沿彼此面对的两个边缘中的一个边缘延伸,条形覆盖元件通过所述两个边缘附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
优选地,至少一个撕裂缝被缝在整个覆盖层上,其中该撕裂缝在膨胀之前穿透叠置在彼此顶部上的安全气囊层,即安全气囊覆盖件的两个安全气囊层以及覆盖元件。
优选地,撕裂缝因此也将覆盖元件的第一区域连接到覆盖元件的第二区域,以便固定覆盖元件的至少一个折缝的空间位置。
优选地,覆盖元件形成为柔性覆盖层,该柔性覆盖层特别由安全气囊织物制成,该安全气囊织物可以与用于安全气囊覆盖件的织物相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来将气体从安全气囊覆盖件中排出的排气开口也设置在第二安全气囊层处。这种排气开口优选地全等地面向(与两个安全气囊层的均匀展开状态相关)形成在第一安全气囊层处的排气开口。在数个排气开口被设置在第一安全气囊层的情况下,这些排气开口视情况而定形成在第二室处并且视情况而定也被覆盖元件覆盖。
优选地,第一安全气囊层为要保护的人员形成撞击表面,在留持情况下人员进入该撞击表面。优选地,所述安全气囊被设计为驾驶员安全气囊、副驾驶安全气囊或侧面安全气囊。


通过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所述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其中
图1示出具有通过撕裂缝封闭的排气区域的均匀展开的安全气囊
的示意性部分平面图2示出图1所示的安全气囊的改型的示意性部分平面图3示出图1所示的安全气囊的另外改型的示意性部分平面图4示出具有两个图1所示类型的排气开口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形式的安全气囊的示意性平面图5示出具有两个图1所示类型的排气开口的头部侧面安全气囊形式的安全气囊的示意性平面图6示出具有两个图1所示类型的排气开口的头胸部侧面安全气囊形式的安全气囊的示意性平面图7示出具有排气开口的均匀展开的安全气囊的示意性部分平面图,该排气开口由覆盖层形式的覆盖元件覆盖;
图8示出具有释放排气开口的弯曲的覆盖元件的图1所示的安全气囊的部分透视图9示出图7或8所示的安全气囊的改型的示意性部分平面图10示出图6所示类型的具有排气开口的均匀展开的安全气囊的第一安全气囊层(撞击侧)的平面图,该排气开口由形成在安全气囊覆盖件的一室处的覆盖元件覆盖,其中所述室由通过撕裂缝彼此连接的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区域形成;
图11示出图IO所示的视图的细节;图12示出图IO所示的安全气囊的后视图;并且图13示出图12所示的视图的细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在平面上均匀展开的具有第一安全气囊层1和第二安全
气囊层2的安全气囊G,该第一安全气囊层1和第二安全气囊层2各包括外周边缘la、 2a,两个安全气囊层l、 2通过该外周边缘、优选经由接缝30彼此连接,该接缝30沿两个安全气囊层1、 2的外周边缘la、2a延伸。两个安全气囊层1、 2因此形成可填充有气体的安全气囊G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在图1中,第二安全气囊层2被第一安全气囊层1覆盖。
安全气囊覆盖件H可通过未示出的气体发生器填充有气体。为此,该气体发生器可布置在被安全气囊覆盖件H包围的安全气囊G的内部空间中,使得由气体发生器释放的气体直接到达安全气囊覆盖件H中。此外,气体发生器可经由合适的导管连接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流入开口。此外,气体发生器可通过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流入开口突入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内部空间中。优选地,安全气囊G由柔性安全气囊织物组成,但也可以由膜状扁平结构的材料制成。
安全气囊覆盖件H包括形成在第一安全气囊层1的排气开口 O,气体可通过处于打开状态下的该排气开口 O逸出安全气囊覆盖件H。由此,改善了在要保护的人员进入膨胀的安全气囊G的情况下的安全气囊G的能量吸收性能。
安全气囊覆盖件H通过将两个安全气囊层1、2彼此连接的两个撕裂缝V分成第一室K和较小的第二室K',所述撕裂缝V在安全气囊覆盖件H均匀展开的状态下各以端部53、 54从由两个边缘la、 2a形成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边缘40延伸并且夹角为锐角,其中排气开口 O形成在第二室K'处。为了安全气囊G的膨胀,气体被释放到被第一室K'包围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内部空间中。由于因此在第一室K中引起的气体压力,
第一和第二安全气囊层1、 2被推开,其中力被引入到撕裂缝V中从而最终破坏撕裂缝V。由此,消除了由撕裂缝V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室K、K,之间的分离,并且释放在第一室K中的气体可通过排气开口 O从安全气囊覆盖件H逃出。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安全气囊G的改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与图1的不同之处,包括排气开口 O的室K'通过连续的撕裂缝V与邻接的第一室K分开,该连续的撕裂缝V以其每个端部53、 54从均匀展开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边缘40延伸并包围排气开口 0。
图3示出图1所示的均匀展开的安全气囊G的另外改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与图1的不同之处,提供了形成在第一安全气囊层1处的两个相邻的排气开口 O。此外,作为与图1的不同之处,第二室K'通过将两个安全气囊层1、2彼此连接的三个撕裂缝V与第一室K分开,使得两个排气开口 0形成在第二室K,。因此,三个撕裂缝V中的两个从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边缘40延伸并在排气开口 O的两恻上延伸,使得两个排气开口 O沿边缘40布置在所述撕裂缝V之间。第三撕裂缝V与结合图2从外部边缘40延伸的两个撕裂缝交叉地延伸,使得两个排气开口 O布置在交叉地延伸的撕裂缝V和边缘40之间。
交叉地延伸的撕裂缝V相对于其它两个撕裂缝V布置在一定距离处,使得两个室K、 K,在撕裂缝V撕开之前已经以传导气体的方式彼此连接,即释放在第一室K中的空气可通过撕裂缝V漏到第二室K'中。由此,在安全气囊G膨胀时流入第二室K'中的气体通过排气开口O逸出安全气囊覆盖件H。
在释放两个安全气囊层1、 2之间的连接之后,即在撕裂缝V撕开之后,第二室K'不再存在并且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开口 O以明显更大的量逸出安全气囊覆盖件H。
图4到6结合不同的形状安全气囊示出图1所示类型的排气开口0。具有上述机构以用于气体定时控制地从安全气囊覆盖件H中排出的这种排气开口 O可有利地用于由沿其周边连接的两个安全气囊层1、 2形成的所有安全气囊G。
图4示出驾驶员安全气囊形式的处于均匀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G。该安全气囊G由圆形的第一安全气囊层1和全等地形成于其上的第二安全气囊层2组成,该安全气囊层1、 2沿它们的外周边缘la、 2a通过接缝30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可填充有气体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在图4中,第二安全气囊层2被第一安全气囊层1覆盖。
在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周边缘40的两个相对的部分处,排气开口 O分别形成在第一安全气囊层1中,在安全气囊G展开且构建到车辆中的状态下,排气开口面朝远离要保护的驾驶员的方向,使得驾驶员不被从排气开口 O中排出的热气体直接击中。
为了两个排气开口 O的受控的定时控制打开,排气开口 O设置在镜像对称地布置在安全气囊覆盖件H处的图1所示类型的第二室K'中。
图5示出头部侧面安全气囊G,该头部侧面安全气囊G适于并设置成在展开(膨胀)状态下在机动车辆的横向车身的车窗的前方,即在A和C柱之间从机动车辆的内部延伸。在展开状态下,安全气囊G在沿A柱延伸的区域处包括具有排气开口 O的图l所示类型的第二室K',并且在C柱附近延伸的安全气囊G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最后面区域处包括图1所示类型的另外的第二室K'。
图6最后示出头胸部侧面安全气囊形式的安全气囊G的示意性平面图,该安全气囊G包括第一安全气囊层1和通过接缝30沿周边连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1的第二安全气囊层2,该第一安全气囊层1和第二
安全气囊层2 —起形成可填充有气体的安全气囊G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该安全气囊覆盖件H包括用于保护乘员的头部的头室51和适于并设置用于保护乘员的胸部区域的连接到头室51的胸室52。
安全气囊G被设计用于从机动车辆座椅的靠背展开,其中头室51沿车辆竖直轴线布置在胸室52上方。因此,两个室51、 52沿车辆横向轴线在机动车辆侧向车身和要保护的乘员之间延伸。这里,第一安全气囊层l面向机动车辆车身。为了安全气囊G的受控排气,胸室52包括形成在第一安全气囊层1中、即形成在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边缘40处的用于保护乘员免受热气体的排气开口 0。排气开口 O通过图1所述类型的撕裂缝V与安全气囊覆盖件H、即与第一室K分开。
图7结合图8示出了另外的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与图1至6的不同之处,不通过撕裂缝V将安全气囊覆盖件H分为室。此外,作为与图1至6的不同之处,提供了用于覆盖形成在第一安全气囊层1处的排气开口 O的覆盖元件A。
与图7所示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均匀展开状态有关,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第一安全气囊层1跨越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延伸平面面向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第二安全气囊层2,在安全气囊G膨胀时、即由于通过该膨胀实现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扩展,至少除边缘40之外,该第二安全气囊层2与第一安全气囊层1被隔开一距离。
如将在下面描述的,两个相对的安全气囊层1、 2的前述距离将用于排气开口O的受控打开。为此,排气开口 O被覆盖层形式的基本上三角形的覆盖元件A从围绕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空间覆盖。因此,覆盖元件A包括两个相互邻接的纵向延伸的边缘17、 18,该边缘17、18优选相对于彼此横向延伸,并且所述覆盖元件A通过所述边缘17、18借助于接缝14牢固地连接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第一安全气囊层1。
覆盖元件A还包括边缘区域15,该边缘区域15将两个边缘17、18彼此连接并且它不连接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第一安全气囊层1,但与第一安全气囊层1的相对的区域16—起限定开口 O',使得留在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内部空间中的气体(只要覆盖元件A没有可密封地邻接排气开口 O)逆着覆盖排气开口 O的覆盖元件A流经该排气开口并且通过开口 O'由所述覆盖元件A重新定向到围绕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空间中。
为了能够将覆盖排气开口 O的覆盖元件A从排气开口 O移开,覆盖元件A包括沿一个边缘17延伸的折缝,该一个边缘17将覆盖元件A分成第一区域10和连接到第一区域10的第二区域12。
为了封闭排气开口 O,第一区域IO可密封地邻接围绕排气开口 O的边缘区域11。在这点上,覆盖元件A的第一区域10折叠到覆盖元件A的第二区域12上,其中覆盖元件A的第一区域10紧密邻接包括排气开口 O的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第一安全气囊层1,其中沿排气开口 O延伸的第二区域12形成中间层。为了固定覆盖元件A所处的覆盖元件A的这个第一位置,在安全气囊G膨胀之前,撕裂缝V被缝在覆盖层A上,从而一方面将覆盖元件A连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1,而另一方面将第一安全气囊层l连接到第二安全气囊层2。此外,撕裂缝V将第一区域10连接到覆盖元件A的第二区域12,使得折缝20在其空间位置上相对于排气开口 O固定,即以如下这种方式,使得覆盖元件A的第一区域10紧密邻接限定排气开口 O的边缘区域11,以便封闭排气开口 O。
当安全气囊覆盖件H填充有气体时,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两个安全气囊层1、2被推开,由此力被引入到撕裂缝V中从而破坏撕裂缝V。结果,从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内部空间朝向覆盖元件A的第一区域10
的气体导致覆盖元件A的第一区域10被推离排气开口 O的边缘区域11,其中,由于折缝20的存在,紧密邻接的状态转变为弯曲状态,从而释放在第一位置中通过两个边缘区域15、 16封闭的开口 0'。通过这个开口 O',从排气开口 O中流出的气体可导向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空间中。
通过借助连接装置V实现的两个安全气囊层1、2相对于彼此的固定的空间位置,在安全气囊G膨胀之前安全气囊覆盖件H可任意折叠而不会实质上减少排气开口 O的打开的重复性。在图7和8所示的实施例中,排气开口 O形成为靠近第一安全气囊层1的周边边缘la。在气体发生器通常相对于两个安全气囊层1、 2居中布置的旋转对称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参见图4)的情况下,由于安全气囊覆盖件H最初在中央膨胀并随后朝向边缘la、 2a膨胀,这实现了排气开口 O的相对迟的打开。
图9示出图7和8所示的覆盖层A的改型,作为与图7或8的不同之处,该改型不是设计成三角形而是设计成条形(矩形形状)。因此,条形覆盖层A在排气开口 0的两侧通过两个相对的边缘117、 118连接到第一安全气囊层l,使得覆盖层A形成沿着边缘117、 118彼此面对的两个边缘区域15、 115,所述两个边缘区域15、 115结合与其相对的边缘区域16、 116限定两个相对的开口 O'。因此,离开排气开口O的气体可沿着离开两个开口 O,的两个相反方向流经覆盖元件A和第一安全气囊层1。折缝20以及撕裂缝V沿覆盖层A的两个边缘117、118中的一个延伸。
图10结合图11至13示出了图6所示类型的安全气囊G,在这种情况下,在胸室52处、即在邻近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边缘40的第一安全气囊层1处,形成两个排气开口 O,该两个排气开口 O被图7和8所示类型的覆盖元件A覆盖。在第二安全气囊层2处,两个排气开口 P也形成为彼此邻近,其 中在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均匀展开的状态下,形成在第一安全气囊层 1处的两个排气开口 O各相对于形成在第二安全气囊层2处的排气开 口 P对齐。
设置在第一安全气囊层1处的覆盖元件A—方面用于封闭排气开 口 O而另一方面用于保护面向第一安全气囊层1的乘员,因为从排气 开口 O逸出的气体通过覆盖层A被重新定向,使得从安全气囊覆盖件 H中流出的热气流不击中乘员。由于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第二安全气 囊层2在固位的情况下面朝远离乘员的方向,所以布置在第二安全气 囊层2处的用于覆盖形成在其附近的排气开口 P的覆盖元件A不是强 制性的。
由于第一和第二安全气囊层1、 2由此可形成为共同部分,因此布 置在第二安全气囊层2处的排气开口 P还允许安全气囊G的简单生产。
此外,作为与图7和8所示的安全气囊G的不同之处,图10至 13所示的安全气囊G包括沿边缘18延伸的另外的撕裂缝V,该另外的 撕裂缝V与缝在覆盖层A上的撕裂缝V的夹角为锐角,使得图l所示 类型的第二室K'形成为包括排气开口 O、 P。然而,作为与图1的不同 之处,两个撕裂缝V不交叉,而是在面朝远离边缘40方向的自由端部 61、 62之间形成间隙,即两个安全气囊层l、 2之间的可释放连接不连 续,早在撕裂缝V撕开之前,释放在第一室K中的气体可通过该间隙 逸出到第二室K'中并且从那里通过排气开口 0、 P逸出安全气囊覆盖 件H。
作为安全气囊G膨胀时安全气囊覆盖件H扩展的结果,由于撕裂 缝V撕开,所以一方面第二室K'完全打开,而另一方面覆盖元件A被 释放,从而通过以流出的气体对覆盖元件A加压使得覆盖元件移位到其弯曲的第二位置中。由此,每单位时间从排气开口O、 P逸出的气体 的量明显增加。
权利要求
1.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包括-具有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能够填充气体以便保护人员;-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彼此面对的两个覆盖件部分;-排气开口,所述排气开口形成在所述两个覆盖件部分中的一个中,用于将气体从所述安全气囊中排出;-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在所述两个覆盖件部分之间形成可释放连接,其中,在所述安全气囊膨胀时,所述连接阻碍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开口逸出,并且其中在所述安全气囊膨胀时,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以如下方式相互作用,即,所述连接被释放并且气体能够从所述排气开口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覆盖件部分每个形成安全气囊层(1,2),所述两个覆盖件部分彼此连接以形成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并且在所述安全气囊膨胀时所述两个覆盖件部分彼此远离地移动;并且-彼此远离地移动的安全气囊层(1,2)将力引入到所述连接装置(V)中,使得所述两个覆盖件部分(1,2)之间的连接被释放。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连接装 置(V)形成的所述可释放连接与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均匀展 开状态相关地、至少分段地沿所述排气开口 (0)纵向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 放连接与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均匀展开状态相关地、至少分段 地沿着所述排气开口 (0)从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边缘(40) 延伸。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V)以如下方式连接两个安全气囊层(1, 2),即,所述两个安全气囊层(1, 2)形成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第一室(K) 和相邻的第二室(K')。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G)适于并设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室(K)填充气体。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 开口 (0)形成在所述第二室(K')处,其中所述安全气囊层(1, 2) 之间的可释放连接阻碍或限制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开口 (0)从所述安全 气囊(G)逸出。
7. 根据权利要求4到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室(K)具有比所述第二室(K,)大的容积。
8. 根据权利要求4到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连接装置(V)形成的可释放连接包括不连续部,使得在释放所 述连接之前,气体能够从所述第一室(K)经由所述第二室(K,)通过 所述排气开口 (O)从所述安全气囊(G)逸出。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连接装置(V)形成的可释放连接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释放 所述连接之后,与释放所述连接之前相比,在膨胀期间每单位时间内 明显更大量的气体从所述排气开口 (0)逸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4或引用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到9中的任 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连接装置(V)形成的可释 放连接以如下方式将所述第一室(K)与所述第二室(K,)分开,艮口, 在释放所述连接之前没有气体能够从所述排气开口 (0)逸出。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两个安全气囊层(1, 2)每个包括外部圆形边缘(la, 2a)。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两个安全气囊层(1, 2)通过它们的外部圆形边缘(la, 2a)彼此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4和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二室(K')分别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1, 2)的外部 边缘(la, 2a)的一部分。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V)包括可释放地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材料区域。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当引入沿相 反方向预张紧两个材料区域的力时,所述两个材料区域彼此分开,使 得两个安全气囊层(1, 2)之间的所述连接被释放。
1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V)由连接两个安全气囊层(1, 2)的至少一个撕裂缝 形成,所述撕裂缝适于并设置用于在引入可预定的力时撕开,使得所 述两个安全气囊层(1, 2)的所述连接被释放。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撕裂缝与所述两个安全气囊层(1, 2)的平坦展开状态相关地、至 少部分地围绕所述排气开口 (O)。
18. 根据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 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撕裂缝以两个自由端部(53, 54)延伸到所述 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边缘(40)。
19. 根据权利要求3和16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接装置(V)由相对于彼此成锐角地延伸的两个撕裂缝形成,每个撕裂缝从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外部边缘(40)延伸。
20. 根据权利要求3和16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接装置(V)由从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的外部边缘(40)延伸的两个撕 裂缝和与从所述外部边缘(40)延伸的所述两个撕裂缝交叉地延伸的 撕裂缝形成。
2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开口 (0)形成在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中。
2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提供用于覆盖所述排气开口 (0)的覆盖元件(A)。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 置(V)在所述覆盖元件(A)和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之间也形成 可释放连接,使得所述覆盖元件(A)邻接所述排气开口 (0),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V)适于并设置成在所述安全气囊(G)膨胀时释放所 述覆盖元件(A),用于通过释放所述可释放连接来打开所述排气开口(0),使得气体能够从所述排气开口 (0)逸出。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安 全气囊(G)膨胀时彼此远离地移动的两个安全气囊层(1, 2)将可预 定的力引入到所述连接装置(V)中时,所述覆盖元件(A)和所述第 一安全气囊层(1)之间的可释放连接被释放。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膨 胀之前,所述覆盖元件(A)层状地覆盖所述排气开口 (0),使得在 所述安全气囊(G)膨胀时利用气体挤压所述覆盖元件(A)。
26. 根据权利要求22到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 在于所述覆盖元件(A)适于使从所述排气开口 (0)排出的气体改 变方向。
27. 根据权利要求22到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 在于所述覆盖元件(A)适于在释放所述覆盖元件(A)之后通过利 用气体挤压所述覆盖元件(A)而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中,在所 述第一位置中,所述覆盖元件(A)封闭所述排气开口 (O),在所述 第二位置中,所述覆盖元件(A)相对于所述排气幵口 (O)布置成使 得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排气开口 (O)从所述安全气囊(G)逸出。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 位置中,所述覆盖元件(A)以第一区域(10)邻接限定所述排气开口(O)的该排气开口 (O)的边缘区域(11)。
29.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第二位置中,所述覆盖元件(A)包括突起,使得所述覆盖元件(A) 的所述第一区域(10)在离所述排气开口 (O) —距离处布置在所述排 气开口 (O)的前方。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 位置中,所述覆盖元件(A)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突起的折缝(20)。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 位置中,所述折缝(20)将所述覆盖元件(A)分为所述第一区域(10) 和连接到所述第一区域(10)的第二区域(12)。
32. 根据权利要求27到30中的任一项和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 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覆盖元件(A)的所述第一位置中,在释放所述覆盖元件(A)之前,所述折缝(20)通过所述连接装置(V)固定到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使得所述第一区域(10)紧密邻接 所述排气开口 (0)的边缘区域(11),其中所述第二区域(12)布置 在所述第一区域(10)和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之间。
33. 根据权利要求22到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 在于所述覆盖元件(A)包括外部圆形边缘(13),所述外部圆形边 缘(13)通过另外的连接装置(14)、尤其是通过接缝连接到所述第 一安全气囊层(1)。
34. 根据权利要求27到32中的任一项和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 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另外的连接装置(14)形成的所述连 接包括不连续部,使得所述覆盖层(A)和所述安全气囊层(1)每个 形成开口 (O')的边缘区域(15, 16),其中在所述覆盖元件(A)的 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两个边缘区域(15, 16)彼此邻接。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另外 的连接装置(14)形成的所述连接包括另外的不连续部,使得所述覆 盖元件(A)和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每个形成另外开口 (O')的 另外的边缘区域(115, 116),其中全部两个另外的边缘区域(115, 116)在所述覆盖元件(A)的所述第一位置中彼此邻接。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0') 和所述另外开口 (O')与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H)的均匀展开状态相 关地、相对于彼此对齐。
37. 根据权利要求33到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 在于所述另外的连接装置(14)通过所述覆盖元件(A)的两个纵向 延伸的边缘(17, 18; 117, 118)将所述覆盖元件(A)连接到所述第 一安全气囊层(1)。
38. 根据权利要求37和根据权利要求30或引用权利要求30的权 利要求31到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缝(20)沿着两个边缘(17, 18; 117, 118)中的一个边缘延伸。
39. 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 覆盖元件(A)的两个纵向延伸的边缘(17, 18) 二者彼此邻接。
40. 根据权利要求22到39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 覆盖元件(A)形成为三角形形状。
41. 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 覆盖元件(A)的两个纵向延伸的边缘(117, 118) 二者彼此面对。
42. 根据权利要求22到38中的任一项或权利要求41所述的安全 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元件(A)形成为条形。
43. 根据权利要求16或引用权利要求16的权利要求17到21中 的任一项以及权利要求22或引用权利要求22的权利要求23到42中 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撕裂缝(V)被 缝在所述覆盖元件(A)上。
44. 根据权利要求28到32中的任一项和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 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缝(V)将所述第一区域(10)固定 在所述覆盖元件(A)的所述第二区域(12)处。
45. 根据权利要求22到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 在于所述覆盖元件(A)形成为柔性的,尤其是由安全气囊织物形成。
46. 根据权利要求21或引用权利要求21的权利要求22到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排气开口 (P)形成在所述第 二安全气囊层(2)中,所述排气开口 (P)与两个安全气囊层(1, 2) 的均匀展开状态相关地、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中的所述 排气开口 (0)对齐。
4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H)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中的 另外的排气开口 (0),所述另外的排气开口 (0)形成为邻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中的所述排气开口 (o)。
48. 根据权利要求47和权利要求22或引用权利要求22的权利要 求23到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元件(A)适于并设置用于覆盖形成在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中的所述 另外的排气开口 (0)。
4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层(1)形成用于要保护的人员的撞击表面。
5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形成为以下安全气囊中的一种-驾驶员安全气囊;-副驾驶安全气囊;或-侧面安全气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具有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具有安全气囊覆盖件并且可填充有气体以保护人员;所述安全气囊覆盖件的两个彼此相对的覆盖件部分;排气开口,该排气开口形成在两个覆盖件部分的一个上,用于允许气体离开安全气囊;和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用于在两个覆盖件部分之间形成可释放连接,其中,当安全气囊膨胀时,所述连接阻碍气体通过排气开口逸出,并且其中,当安全气囊膨胀时,连接装置与安全气囊覆盖件以所述连接被释放并且气体能够逸出排气开口的这种方式相互作用。根据本发明,设置成两个覆盖件部分各形成安全气囊层(1,2),该安全气囊层(1,2)彼此连接以形成安全气囊覆盖件并且在安全气囊(G)膨胀时彼此远离;并且彼此远离的安全气囊层(1,2)将力引入到连接装置(V)中,使得两个覆盖件部分(1,2)之间的所述连接被释放。
文档编号B60R21/231GK101583523SQ200780043383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2日
发明者乌韦·克莱贝尔, 米夏埃尔·克诺布劳赫 申请人: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