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消除泵气损失的液力缓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803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消除泵气损失的液力缓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系统用缓速器,特别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
技术背景液力缓速器是车辆制动系统的辅助制动装置,是一种旋转阻尼装置,利用其转子带动 液体旋转并冲击定子,此时定子也会通过液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在转子上,从而阻碍 转子转动,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液体的热能,使车辆的速度得以降低。液力缓速器工作时 发动机一般处于怠速状态,因此液力缓速器在车辆下大坡时,可以长时间持续提供恒定的 制动力,大大改善车辆制动和传动品质,保证行车安全,在平路制动时,它能够平稳地、 无磨损地提供车辆所需约90%的制动力。在欧洲,液力缓速器已经取代电涡流缓速器成为 最常用的辅助制动装置,国内一些大型商用汽车已经开始安装使用液力缓速器。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油作为介质来产生车辆所需要的制动力,装有液力缓速器的车 辆正常行驶时,不需要制动力,油回流到储油箱中,但是空气在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中在 转子的带动下形成空气环流,产生一定的制动力矩,增加了车辆行驶阻力,,从而降低了车 辆的燃油经济性。目前国外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在工作腔设置一些装置来破坏工作腔中的空 气环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泵气损失,如德国福伊特公司的液力缓速器是在工作腔加 装一个伸缩弹簧阀,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弹簧阀被油压出工作腔,在正常行驶时弹出来破 坏空气环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部分泵气损失;专利号为US6923301的美国专利揭示 了一种在不需要制动的时候以一定的角度向工作腔内注入一定速度的气体来冲击空气,降 低空气环流的速度,从而减少泵气损失。以上改进措施都是在空间有限的工作腔里加装机械装置来降低泵气损失,不能从根本 上完全消除泵气损失。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对工作腔结构做改动, 能从根本上消除泵气损失的液力缓速器结构。本发明釆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液力缓速器的机体固定在变速器的前端,转子、定子和 离合器都分布在机体内的液力缓速器的输入轴的外圈空间,转子固定在输入轴上,将固定 在变速器的主传动轴上的斜齿轮和安装在输入轴上的斜齿轮相啮合,斜齿轮固定在轴套上 且轴套空套在输入轴上,挡圈固定在斜齿轮上方的输入轴上;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片和上方的斜齿轮连接成一体,将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片固定在输入轴上。本发明在驾驶员拨动液力缓速器档位手柄进行制动后,控制器发出指令,湿式离合器 结合,同时压力油箱中的油开始压入工作腔,从而产生的制动力矩通过转子、离合器主从 动摩擦片经增扭后传到车辆主传动轴,从而使车辆速度得以降低;在车辆正常行驶不需要 制动时,控制器检测液力缓速器零档位信号,从而释放离合器的结合,斜齿轮带动离合器 从动摩擦片空转,液力缓速器转子处于静止状态,不会形成气流,彻底消除泵气损失。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中l.变速器,2.斜齿轮,3.主传动轴,4.热交换器,5.定子,6.转子,7.挡圈,8.斜 齿轮,9.机体,IO.圆柱轴承,ll.轴套,12.从动摩擦片,13.主动摩擦片,14.输入轴。图2是本发明控制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将液力缓速器的机体9固定在变速器1的前端,液力缓速器通过变速器1 制动车辆。在液力缓速器的机体9内安装有液力缓速器的输入轴14,输入轴14通过圆柱轴 承10固定在机体9上,在机体9下部设置有热交换器4。湿式离合器、转子6、定子5在 机体9内从上至下分布在输入轴14的外圈空间,其中,转子6通过螺栓固定在输入轴14 上。变速器1的主传动轴3与输入轴14平行安装,在变速器1内的主传动轴3上通过平键 固定斜齿轮2,斜齿轮2和安装在输入轴14上的斜齿轮8相啮合,斜齿轮8固定在轴套11 上,轴套11是空套在输入轴14上,轴套11与输入轴14之间可相对转动。挡圈7固定在斜 齿轮8上方一段距离的输入轴14上。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片12和上方的斜齿轮8连接成一 体,使从动摩擦片12就随着啮合的斜齿轮8而转动。将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片13固定在输 入轴14上,使与输入轴14同轴的斜齿齿轮8可在轴肩与挡圈7之间沿轴向移动。如图2所示,本发明当控制器检测到驾驶员拨动液力缓速器档位手柄开始15程度进行 制动时,控制器发出指令,先检测档位手柄位置16,判断是零档档位17时,离合器分开 21,判断不是零档档位17时, 一系列执行元件控制湿式离合器结合18,同时高压空气进入 油箱19,压力油箱中的油开始压入工作腔使缓速器工作20,从而产生的制动力矩通过转子、 离合器从动摩擦片12、离合器从动摩擦片13经斜齿齿轮8与斜齿齿轮2增扭后传到车辆主 传动轴3,使车辆速度得以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能消除泵气损失的液力缓速器结构,将液力缓速器的机体(9)固定在变速器(1)的前端,转子(6)、定子(5)和离合器都分布在机体(9)内的液力缓速器的输入轴(14)的外圈空间,转子(6)固定在输入轴(14)上,其特征是将固定在变速器(1)的主传动轴(3)上的斜齿轮(2)和安装在输入轴(14)上的斜齿轮(8)相啮合,斜齿轮(8)固定在轴套(11)上且轴套(11)空套在输入轴(14)上,挡圈(7)固定在斜齿轮(8)上方的输入轴(14)上;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片(12)和上方的斜齿轮(8)连接成一体,将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片(13)固定在输入轴(14)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消除泵气损失的液力缓速器结构,其特征是斜齿齿轮(2) 与主传动轴(3)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消除泵气损失的液力缓速器结构,将液力缓速器的机体固定在变速器的前端,转子、定子和离合器都分布在机体内的液力缓速器的输入轴的外圈空间,转子固定在输入轴上,将固定在变速器的主传动轴上的斜齿轮和安装在输入轴上的斜齿轮相啮合,斜齿轮固定在轴套上且轴套空套在输入轴上,挡圈固定在斜齿轮上方的输入轴上;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片和上方的斜齿轮连接成一体,将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片固定在输入轴上,本发明离合器主从动摩擦片经增扭后传到车辆主传动轴,从而使车辆速度得以降低;在车辆正常行驶不需要制动时释放离合器的结合,斜齿轮带动离合器从动摩擦片空转,液力缓速器转子处于静止状态,不会形成气流,彻底消除泵气损失。
文档编号B60T1/087GK101239616SQ200810020498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0日
发明者仁 何, 明 鲁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