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80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具体是一种有多传感器组成的由微处理器总控制能实现自动调节的智能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普通的汽车座椅在使用时只能够人为的调节座椅姿态,来达到比较满意的舒适 性。在温度控制方面尤其是在冬天,座椅温度不能自动快捷的调节,舒适性就会降低,对人 员的驾驶也有一定影响。在残疾人士乘车时,由于车体空间一般狭小,使得上下车十分不方便。而目前汽车 座椅的改进仅仅局限于舒适性,缺少一些人性化的设计。无法使一些特殊人群更方便的上 下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性佳, 方便残疾人士上下车,成本相对低廉而且易普及的智能汽车座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汽车座椅,包括椅垫、靠 背;还包括椅架、步进电机、传动装置、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外部的控制平台以及设置于座 椅内部的控制单元。控制平台设置系统的总开关和各种功能的控制按钮和数据显示屏;所 述传动装置由驱动电路和可实现椅架移动的机械传动部分组成,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控制 单元,其接收来自于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来操纵机械传动部分;在椅垫和靠背中均设置有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其各自的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温度调节装置接收来自于控 制单元的控制命令,从而调节座椅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平台。控制平台是人机控 制界面,人们利用控制平台通过控制单元来操控系统实现各种功能并了解目前各种功能状 态。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椅架包括有底架、椅背架、可使座椅推出车外的横向 轨道以及能够调节前后距离的纵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分别通过一滑槽连接于 底架下端,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均为双轨道,并且纵向轨道与横向轨道分别连接所述传动 装置。传动装置的驱动电路接收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操纵所述传动装置的机械传动部分 促使座椅沿着横向轨道或纵向轨道滑动;沿着横向轨道滑动可调节座椅左右距离,并能够 使座椅滑出车门外,使得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士能够方便的上下车;椅背架通过一椅背 调节装置连接于底架后侧,椅背调节装置与控制单元电路连接,接受控制单元的指令从而 调节椅背倾斜度,达到最佳舒适程度。所述横向轨道为可伸缩式结构不用将座椅伸出车外 的时候缩回。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 器;所述遥控接收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当有人员做于座 椅上时,压力传感器感应受压压力,将压力信息传入微处理器;同时,温度传感器感应温度信息将所获信息传递给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设置有预存受压后调节座椅位置以及温度调节信息的储存装置。微处理器接收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传递的信息,根据所述的储存装置中储存的信息来控 制椅背调节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温度调节装置来进行椅背姿态、座椅位置和温度的调节。所述椅垫和靠背内设置有气垫,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气垫内,用以测量受压值。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调节座椅温度坐姿舒适度,而且能够将座椅 伸出车外,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士乘坐。将座椅智能加热,人员姿态舒适度自动调 整和座椅移动系统三个功能集成在了一起,使汽车座椅更智能化,并通过相对更为简单但 有效的结构设计来控制成本,能够实现普及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椅架结构示意图。图2中1底架,2椅背架,3横向轨道,4纵向轨道,5椅背调节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该智能汽车座椅,包括椅垫、靠背;还包括椅架、步进电机、传动装置、 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外部的控制平台以及设置于座椅内部的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步进电机连接汽车发动机对系统进行电力供应。控制平台设 置系统的总开关和各种功能的控制按钮数据显示屏。所述传动装置由驱动电路和可实现椅 架移动的机械传动部分组成,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其接收来自于控制单元的控 制命令来操纵机械传动部分。在椅垫和靠背中均设置一个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其各自的电 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温度调节装置接收来自于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从而调节座 椅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平台。控制平台是人机控制界面,人们利用控制平台通过 控制单元来操控系统实现各种功能并了解目前各种功能状态。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和传感器。装置中采用一个加强版MCS-51单片机作 为微处理器的主运算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遥控接收装置、压 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当有人员做于座椅上时,压力传感器感应 受压压力,将压力信息传入微处理器;同时,温度传感器感应温度信息将所获信息传递给微 处理器。如图2所示,所述椅架包括有底架1、椅背架2、可使座椅推出车外的横向轨道3以 及能够调节前后距离的纵向轨道4。所述横向轨道3和纵向轨道4分别通过一滑槽连接于 底架1下端,横向轨道3和纵向轨道4均为双轨道。并且纵向轨道4与横向轨道3分别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驱动电路接收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操纵所述传动装置的机械 传动部分促使座椅沿着横向轨道3或纵向轨道4滑动。沿着横向轨道3滑动可调节座椅左 右距离,并能够使座椅滑出车门外,使得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士能够方便的上下车。椅 背架2通过一椅背调节装置5连接于底架1后侧,椅背调节装置5与控制单元电路连接,接 受控制单元的指令从而调节椅背倾斜度,达到最佳舒适程度。所述横向轨道3为可伸缩式结构不用将座椅伸出车外的时候缩回。所述微处理器设置有预存受压后调节座椅位置以及温度调节信息的储存装置。微 处理器接收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传递的信息,根据所述的储存装置中储存的信息来控 制椅背调节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温度调节装置来进行椅背姿态、座椅位置和温度的调节。所述椅垫和靠背内设置有气垫,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气垫内,用以更加灵 敏的测量 受压值。
权利要求智能汽车座椅,包括椅垫、靠背;其特征是还包括椅架、步进电机、传动装置、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外部的控制平台以及设置于座椅内部的控制单元;所述传动装置由驱动电路和可实现椅架移动的机械传动部分组成,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在椅垫和靠背中均设置有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其各自的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座椅,其特征是所述椅架包括有底架、椅背架、可 使座椅推出车外的横向轨道以及能够调节前后距离的纵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 分别通过一滑槽连接于底架下端;所述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均为双轨道;椅背架连接于底 架后侧,椅背调节装置与控制单元电路连接;所述纵向轨道与横向轨道分别连接所述传动 装置;所述横向轨道为可伸缩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汽车座椅,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遥控接收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温 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汽车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微处理器设置有预存受压后 调节座椅位置以及温度调节信息的储存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汽车座椅,其特征是所述椅垫和靠背内设置有气垫;所 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气垫内。
专利摘要智能汽车座椅,解决现有汽车座椅结构性能单一,附加功能成本高昂,难以普及使用,对残疾人等特殊人士使用不便的问题。它包括椅垫、靠背;还包括椅架、步进电机、传动装置、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外部的控制平台以及设置于座椅内部的控制单元。控制平台设置系统的总开关和各种功能的控制按钮和数据显示屏。所述传动装置由驱动电路和可实现椅架移动的机械传动部分组成,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其接收来自于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来操纵机械传动部分。在椅垫和靠背中均设置有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其各自的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温度调节装置接收来自于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从而调节座椅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平台。
文档编号B60N2/07GK201573560SQ20092028234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李昆朋, 李海明, 洪翔, 申倩倩 申请人:光江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