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557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后置式客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后置式汽车(尤其是大中型客车)的发动机的后处理器通常分为上置式和下置式,例如根据欧洲标准则发动机的后处理器为下置式,根据北美标准则发动机的后处理器为上置式。在发动机的后处理器为下置式的情况下,后处理器位于车身后上方, 尾管固定在后处理器上并穿过车身顶部而伸到汽车外部,同时尾管还固定在车身顶部。艮口, 尾管在固定到后处理器上的同时还需要固定到车身顶部,例如,尾管焊接到后处理器上的同时还通过法兰固定到车身顶部,因此尾管的安装困难。而且由于尾管与车身顶部之间的密闭连接,使得后处理器不易散热,会导致发动机仓过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的尾管安装简单,而且发动机的后处理器容易散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发动机后处理器和尾管,其中,所述车身顶部具有通孔,所述尾管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上并穿过所述通孔而伸到汽车外部,并且所述尾管与所述通孔的内周缘之间具有空隙。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尾管无需固定到车身顶部,因此尾管安装比较简单;而且由于尾管与车身顶部的通孔之间具有空隙,因此发动机后处理器散发的热量易于通过该空隙排放到汽车外部。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的车身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尾管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的车身、发动机后处理器和尾管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如图1所示的汽车的顶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身2发动机后处理器3尾管11通孔
12突缘121安装部122挡水部 4防雨帽5 卡箍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包括车身1、发动机后处理器2和尾管3,其中,所述车身1顶部具有通孔11,所述尾管3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并穿过所述通孔11而伸到汽车外部,并且所述尾管3与所述通孔11的内周缘之间具有空隙。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尾管3无需固定到车身1的顶部,因此尾管3安装比较简单;而且由于尾管3与车身1顶部的通孔11之间具有空隙,因此发动机后处理器 2散发的热量易于通过该空隙排放到汽车外部。优选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通孔11的周边可以具有从所述车身1顶部向上突起的突缘12。从而可以防止车身顶部的雨水等杂物通过所述通孔11流入发动机仓内。该突缘12沿所述通孔11的内周边一圈设置,并且该突缘12向上突起的高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设置。该突缘12可以整体地形成在车身上,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而固定到车身1的顶部。例如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该突缘12可以包括安装部121和与该安装部 121大致垂直的挡水部122,所述安装部121固定在所述车身1顶部的所述通孔11的周边。 所述安装部121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例如如图所示大致为环形平面。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汽车还包括防雨帽4,该防雨帽4固定在所述尾管 3上并位于所述通孔11上方。该防雨帽4可以防止雨水从所述通孔11落入汽车的发动机仓内,并且不妨碍发动机后处理器2的散热。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可以同时具有所述突缘12和所述防雨帽4,此时所述防雨帽4位于所述突缘12的上方,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等杂物进入发动机仓内,并且不妨碍发动机后处理器2的散热。所述防雨帽4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状,例如与所述通孔11相适应的圆形,此时防雨帽4的外径应当大于所述通孔11的孔径,从而防止雨水从所述通孔11落入汽车的发动机仓内。当然防雨帽4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只要防雨帽4 能够盖住所述通孔11,便能够达到防止雨水从所述通孔11落入汽车的发动机仓内的效果。所述防雨帽4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到尾管3上,例如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防雨帽4的中心具有安装孔,所述防雨帽4通过所述安装孔套在所述尾管3 上。防雨帽4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方式与尾管3固定连接,例如粘接、焊接、卡接、过盈配合等。所述尾管3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到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例如法兰连接、插接、焊接等。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尾管3通过卡箍5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例如,可以先将尾管3插接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然后使卡箍 5围绕该插接部位,并用螺栓等紧固件将卡箍5紧固,从而使得尾管3牢固地固定在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可以适用于各种发动机后置式汽车,尤其是大中型发动机后置式客车。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其同样落入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1)、发动机后处理器( 和尾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顶部具有通孔(11),所述尾管(3)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 上并穿过所述通孔(11)而伸到汽车外部,并且所述尾管⑶与所述通孔(11)的内周缘之间具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周边具有从所述车身(I)顶部向上突起的突缘(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12)包括安装部(121)和与该安装部(121)垂直的挡水部(122),所述安装部(121)固定在所述车身(1)顶部的所述通孔(II)的周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防雨帽G),该防雨帽(4) 固定在所述尾管(3)上并位于所述通孔(1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防雨帽0),该防雨帽(4) 固定在所述尾管(3)上并位于所述突缘(1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4)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的中心具有安装孔, 所述防雨帽(4)通过所述安装孔套在所述尾管( 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C3)通过卡箍( 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 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为发动机后置式客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1)、发动机后处理器(2)和尾管(3),其中,所述车身(1)顶部具有通孔(11),所述尾管(3)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并穿过所述通孔(11)而伸到汽车外部,并且所述尾管(3)与所述通孔(11)的内周缘之间具有空隙。由于尾管(3)无需固定到车身(1)顶部,因此尾管(3)安装比较简单;而且由于尾管(3)与车身(1)顶部的通孔(11)之间具有空隙,因此发动机后处理器(2)散发的热量易于通过该空隙排放到汽车外部。
文档编号B60K13/04GK102294954SQ20101022062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宁江清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