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214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辆后方情况,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通过后视镜 观察到车辆两侧及前轮两侧情况,观察不到的位置形成一个盲区,对在行驶中的司机来讲 存在一定的危险。司机需要靠经验和感觉判断车辆两侧及前端车轮两侧是否有障碍物,这 样易出现判断误差,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镶嵌安装在汽车 前车门的侧面,利用镜片光学反射原理,通过主视镜可观察到汽车两侧及前轮两侧盲区的 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包括有汽车车门,车门前端装有主视镜,在车门的外 侧面设有凹孔,凹孔内装有副镜,副镜上位于其内侧装有与其凹孔连接的转动机构,所述副 镜的尺寸小于凹孔的内径的尺寸。所述副镜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副镜的形状为圆形。所述主视镜壳体内是有转动调节机构,该转动调节机构与镜片连接并控制镜片的 转动角度。所述镜片为两个,即后视镜片和前视镜片,在后视镜片和前视镜片后设有转动调 节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点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汽车前车门的外侧采用内嵌式安 装一个可以开启的副镜,该副镜与汽车后视镜之间形成一个角度,通过镜片光学反射原理 使主视镜中的后视镜片之间形成一定角度,通过副镜将汽车前端两侧及前轮两侧盲区部分 反射到主视镜中的后视镜片中,便于司机观察前端的情况。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主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包括有汽车车门1,车门1前端装 有主视镜5,在车门1的外侧面设有凹孔4,凹孔4内装有副镜2,该副镜的形状为长方形。 副镜2上位于其内侧装有与其凹孔连接的转动机构3,所述副镜2的尺寸小于凹孔4的内 径的尺寸。所述主视镜壳体10内的镜片为两个,即后视镜片9和前视镜片6,在后视镜片9
3和前视镜片6后设有转动调节机构8、7。转动调节机构8、7可控制后视镜片9和前视镜片 6的转动角度。上述转动机构3与目前汽车上的油箱盖转动机构类同。开启后的副镜2与主视镜 5中的后视镜片9之间形成一定角度,通过副镜2将汽车前端两侧及前轮两侧盲区部分反射 到主视镜5中的后视镜片9中,便于司机观察前端的情况。上述转动调整机构8、7与目前汽车后视镜上的转动机构类同,主要包括有控制器 和微型电机。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所述副镜2的形 状为圆形。
权利要求一种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包括有汽车车门,车门前端装有主视镜,其特征是在车门的外侧面设有凹孔,凹孔内装有副镜,副镜上位于其内侧装有与其凹孔连接的转动机构,所述副镜的尺寸小于凹孔的内径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其特征是所述副镜的形状为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其特征是所述副镜的形状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其特征是所述主视镜壳体内是有 转动调节机构,该转动调节机构与镜片连接并控制镜片的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其特征是所述镜片为两个,即后视 镜片和前视镜片,在后视镜片和前视镜片后设有转动调节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汽车隐藏式全视镜,包括有汽车车门,车门前端装有主视镜,在车门的外侧面设有凹孔,凹孔内装有副镜,副镜上位于其内侧装有与其凹孔连接的转动机构,所述副镜的尺寸小于凹孔的内径的尺寸。所述主视镜壳体内是有转动调节机构,该转动调节机构与镜片连接并控制镜片的转动角度。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汽车前车门的外侧采用内嵌式安装一个可以开启的副镜,该副镜与汽车后视镜之间形成一个角度,通过镜片光学反射原理使主视镜中的后视镜片之间形成一定角度,通过副镜将汽车前端两侧及前轮两侧盲区部分反射到主视镜中的后视镜片中,便于司机观察前端的情况。
文档编号B60R1/00GK201633626SQ20102013436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8日
发明者袁洪海 申请人:袁洪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