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内饰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346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门内饰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内饰件,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扶手。
背景技术
车门内饰板上,都设有一扶手,扶手的设置便于开关车门,扶手位置一般是车门内 饰板上刚度最大的地方,而人胸部侧面的肋骨位置也是刚度较大的部位,在侧面碰撞时,如 果扶手撞上肋骨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现有的车门内饰扶手,长度较大,扶手的后端 往往超出车门杂物箱后端一定距离,这种扶手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扶 手的后部容易与驾驶员侧面的肋骨发生碰撞,造成驾驶员胸部的肋骨的损伤,这极大地威 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320983Y,公告日2009年10月7日,公告了一种汽车门内饰 板用扶手,该扶手的表面固定连接发泡层,发泡层的表面固定连接表面附层,该扶手改善了 人体触摸的舒适程度,同时也起一定的防撞效果,虽然该扶手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可减 轻驾驶员胸部的碰撞伤害,但其并没有消除扶手的后部对驾驶员胸部的安全威胁,侧面碰 撞时,驾驶员胸部还是容易出现高危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扶手, 通过对扶手结构进行改变,在不影响驾驶员其他部位安全及扶手电控开关布置的同时,使 得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规避了驾驶员胸部位置出现较高伤害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能。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门内饰扶手,所述的扶 手设于车门内饰板上,扶手前部的上方设有车门把手,扶手后部的下方设有车门杂物箱,所 述的扶手与车门杂物箱平行设置,扶手的前端超出车门杂物箱的前端,扶手的后端位于车 门杂物箱后端的前方,扶手的后端与车门杂物箱后端之间的距离L小于车门杂物箱总长度 的一半。扶手是车门内饰板上的部件,为一种注塑件,扶手与车门杂物箱、车门把手按照一 定位置设置在车门内饰板上,原有的扶手,其长度较大,扶手的后端往往超出车门杂物箱后 端一定距离,这种结构的存在使得侧面碰撞时,扶手的后部对驾驶员的胸部造成高危伤害, 通过改变扶手后部的结构,在不影响驾驶员其他部位安全及扶手电控开关布置的同时,使 得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扶手的后部不会接触驾驶员的胸部,规避了驾驶员胸部位置出现较 高伤害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作为优选,扶手的上端面上设有梭形凹槽,扶手前端和梭形凹槽前端之间的距离 与扶手后端和梭形凹槽后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梭形凹槽便于开关车门,同时也可放一些杂 物,通过改变扶手后端和梭形凹槽后端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规避了扶手后 部对驾驶员胸部的安全威胁。作为优选,扶手上端面上还设有电控开关,电控开关位于扶手后端和梭形凹槽后
3端之间。电控开关用于控制车窗,扶手结构的改变并不影响电控开关的布置。作为优选,扶手的后端与车门杂物箱后端之间的距离L为车门杂物箱总长度的五 分之一。这样设置,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扶手的后部便可避开与驾驶员胸部的碰撞,同时又 不会对驾驶员身体其他部位的安全造成威胁,也不影响电控开关的布置。作为优选,扶手整体呈梭形,扶手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弧面,扶手的上端面为光滑平 面,扶手外侧面与扶手上端面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外侧面为外凸的弧面,造型流畅,便于 在扶手上设置凹槽,从而便于开关车门操作,上端面为光滑平面,光滑平面触感好,便于加 工和布置其它部件,外侧面与上端面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可提高扶手的安全性,避免对驾驶 员造成伤害。作为优选,扶手的外侧面上粘接固定有一防撞层,所述防撞层是由发泡材料构成 的整体结构。防撞层可在发生意外时减轻碰撞伤害,进一步提高扶手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扶手后部的结构,在不影响驾驶员其他部位 安全及扶手电控开关布置的同时,使得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规避了驾驶员胸部位置出现较 高伤害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防撞层的设置可在发生意外时减轻碰撞伤害,进一 步提高扶手的安全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改进前扶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扶手,11、扶手前端,12、扶手后端,13、梭形凹槽,14、电控开关,2、车门内 饰板,3、车门把手,4、车门杂物箱,41、车门杂物箱前端,42、车门杂物箱后端,5、音响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 明。实施例一种车门内饰扶手(参见附图1),所述的扶手1安装于车门内饰板2中部,扶手1 整体呈梭形,扶手1的上端面为光滑平面,扶手1上端面的中部开有梭形凹槽13,梭形凹槽 13前部的正上方设有一车门把手3,扶手前端11和梭形凹槽13前端之间的距离与扶手后 端12和梭形凹槽13后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扶手后端12和梭形凹槽13后端之间的扶手1 上端面上装有电控开关14,扶手1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弧面,扶手1的外侧面上粘接固定有防 撞层,防撞层是由发泡材料构成的整体结构,扶手1外侧面与扶手1上端面的连接处使用圆 弧过渡,扶手1下方的车门内饰板2上装有车门杂物箱4,车门杂物箱4呈长条形,车门杂物 箱4与扶手1平行设置,车门杂物箱4的外盖与车门内饰板2表面齐平,扶手前端12超出 车门杂物箱前端41,扶手后端12位于车门杂物箱后端42的前方,扶手后端12与车门杂物 箱后端42之间的距离L为车门杂物箱4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车门内饰板2右下端还设有一 圆形的音响口 5。改进前的扶手1 (附图2),扶手后端12往往超出车门杂物箱后端42 —定距离,这 种扶手1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扶手1的后部容易与驾驶员侧面的肋骨发生碰撞,造成驾驶员胸部的肋骨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的扶手1,通过对扶手1后部的结构 进行改变,在不影响驾驶员其他部位安全及扶手1电控开关14布置的同时,使得在发生侧 面碰撞时,规避了驾驶员胸部位置出现较高伤害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一种车门内饰扶手,所述的扶手设于车门内饰板上,扶手前部的上方设有车门把手,扶手后部的下方设有车门杂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与车门杂物箱平行设置,扶手的前端超出车门杂物箱的前端,扶手的后端位于车门杂物箱后端的前方,扶手的后端与车门杂物箱后端之间的距离L小于车门杂物箱总长度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的上端面上设有梭形 凹槽,扶手前端和梭形凹槽前端之间的距离与扶手后端和梭形凹槽后端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上端面上还设有电控 开关,电控开关位于扶手后端和梭形凹槽后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的后端与车门杂物箱 后端之间的距离L为车门杂物箱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项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整体呈梭形, 扶手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弧面,扶手的上端面为光滑平面,扶手外侧面与扶手上端面的连接 处为圆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的外侧面上粘接固定 有一防撞层,所述防撞层是由发泡材料构成的整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内饰扶手,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车门内饰扶手的后端设计不合理,使得侧面碰撞时,扶手的后部对驾驶员的胸部造成高危伤害。本实用新型扶手的后端位于车门杂物箱后端的前方,扶手的后端与车门杂物箱后端之间的距离L小于车门杂物箱总长度的一半。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扶手后部的结构,在不影响驾驶员其他部位安全及扶手电控开关布置的同时,使得在发生侧面碰撞时,避免了驾驶员胸部位置出现较高伤害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60N3/02GK201703291SQ2010201857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丁吴旻, 其力格尔, 刘卫国, 吴成明, 周易, 李书福, 杨健, 赵福全, 钱国强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