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44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装置,它具有一个车门用于关闭住车辆的、尤其是汽车车身里的一个门孔,还有一个摆动装置,它包括有一个支承车门重量的支承臂,和至少一个控制车门运动的导向臂,其中支承臂和导向臂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布置在门和车身上,设置成可以摆动,从而它们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样式的车门装置由现有技术就已知。尤其是作为对滑动门的备选,利用了具有一种平行四边形导向的车门,以便打开或者关闭门孔,而并没有占用空间的运动,正如它例如在通常的摆动门里出现的那样。
例如GB 902,405 A公开了一种车门,其中设有一个支承臂和一个导向臂,它们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这样地布置,从而它们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使得车门在其运动期间总是立即与车身对齐。规定将导向臂布置在底面上,而支承臂则摆动地布置在车门的中间高度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车门装置,该车门装置一方面保证使沉重的车门也稳定导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车门结构设计的高自由度。本发明的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I的特征的车门装置来解决。按照本发明的车门装置的特征在于,支承臂可摆动地设置在向下限制住门孔的水平车身部段的高度上。一个门孔通常在边上由垂直车身部段,而上面和下面由水平车身部段规定或者说形成。当然也有些门,它们例如具有若干个相互偏置的水平车身部段。然而只是最下面的水平车身部段事实上向下限制住门孔。支承臂因此可摆动地设置在一个位于门孔之下的部位里。因此支承臂支承住车门,相应地在其最下面的部段上,这个部段在关闭位置上一般用于遮盖住下面的水平车身部段。这有几方面的优点。其一,将车门的止动力有目的地从下面传入车门里,从而保证车门明确肯定的支承。从下面出发,可以用简单的措施将力有目标地传到车门的支承结构元件上。另一方面,可摆动的支承臂就位于一个在车内的人不能看到的部位里,从而指向汽车客舱的面或者说车门面可以完全自由地设计配置,而不会有一个伸入汽车客舱的摆动臂既妨碍设计,也破坏车门的人机工学原理。此外支承臂因此可以最佳地针对其功能进行设计,因为通过其遮盖的布置,支承臂的一种外观结构形状就没有意义了。除此之外可以考虑,这样来设计支承臂和水平车身部段,使得支承臂在水平车身部段上,至少在一定的摆动部位上得到支撑和/或导向,从而可以总是保证车门的可靠关闭。导向臂有利地可以摆动地至少主要设置在如同支承臂相同的高度上。这里也就规定导向臂和支承臂构成一个位于一个平面里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一方面表示出平行四边形的运动学特别简单而稳定,从而保证了一种准确的平行四边形导向,而另一方面导向臂也位于汽车客舱里的人的视野之外。车门的无论是外面还是里面都可以自由地进行造型设if ο此外还规定支承臂的一个车身侧的端部与一个在至少基本上垂直的车身部段上的铰链接合连接。支承臂可摆动地设置在水平车身部段的高度上,而构成车身侧转动轴线的铰链接合位于一个至少基本上垂直的车身部段上。铰链接合优选地位于在向前行驶方向看后面的垂直车身部段上,从而车门可以向后摆动,以便打开门孔,对于这车门来说优选地是指汽车的一个后门。在垂直车身部段上,例如在所谓C-柱上,可以将特别大的力从支承臂传递到车身上,从而即使是重的门也可以可靠地保持住。按照车门装置的一种有利的改进设计规定支承臂的车门侧一端,也就是支承臂的位于车身侧一端对面的端部,与第二个铰链接合至少基本在车门的水平中间,和/或在 车门的水平的重心处连接。第二个铰链接合也就是布置在车门中间或者说车门的一个假想水平线上的点上,车门的重心就位于其高度上。这里应该指出,对于水平和垂直的概念来说,总是指关系到车门或汽车的方向。水平和垂直不一定与绝对的水平或垂直方向意义相同。第二个铰链接合布置在所述的位置上,其优点在于车门特别稳定地保持住,并且导向臂并不受支承力的作用。因而它可以最佳地进行外形或结构设计用于对车门导向。在支承臂和导向臂之间的肯定明确的区别,如上面也已经叙述过的那样,具有以下优点车门的摆动装置总之可以设计得更简单,这是因为支承臂和导向臂分别配合有明确的任务,其中支承臂当然也有一种导向功能。这简化了结构并且提高了安全性。导向臂的长度和/或装入位置都可以有利地有变化。因此平行四边形例如可以匹配于取决于制造和/或装配的公差,从而总是可以使车门可靠地关闭和打开。因为,如上所述,导向臂不必能够传递大的支撑力,所以导向臂的可变的长度和/或装入位置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实现。有利地设有另外一个与车门和车身连接的导向臂,它设置在一个向上限制住门孔的水平车身部段的高度上,可以摆动。因此设有三个构成摆动装置的摆动臂,其中两个摆动臂只用于车门的导向,其中第二个导向臂布置在车门的或者说门孔的对峙于第一个导向臂的一侧。通过在向下限制住门孔的车身部段的高度上的可摆动性,第二个导向臂也位于视野之外,因此此外还保证了涉及汽车客舱外形设计的自由度。另外一个导向臂附带地稳定了车门,并且尤其是阻止了车门从车身上翻转脱落。此外还规定车门具有一种由支承臂的第一个铰链接合,也就是由车身侧的铰链接合出发的横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具有在第一个铰链接合上的起点。通过这横向支撑架可以将支承臂的止动力有目标地传入,或者说传递到车门里。横向支撑架有利地设计成至少基本为V-形,其中横向支撑架的顶尖位于第一个铰链接合上,或者至少在第一个铰链接合的部位里,而且横向支撑架向上加宽。这里横向支撑架适宜地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倾斜的、夹成一个角度的撑杆,这些撑杆适宜地与车门的支承元件连接。横向支撑架借助于适合的手段,如用铆钉、螺栓或者也可以通过粘接、焊接和/或钎焊与车门的支承元件连接。为了使横向支撑架并因此使车门和车门装置加强和稳定,横向支撑架有利地至少局部,尤其是在第一个铰链接合部位里,设有一个连接板,适宜地同样也设计成V-形。连接板与两个构成横向支撑架的撑杆例如通过铆接、螺钉、粘接和/或焊接而连接,从而保证横向支撑架的撑杆相互连接。
此外还规定支承臂至少配有一个止动装置,用于使支承臂在车门的至少一个敞开位置上止动住。止动装置阻止了车门例如由于重力而不想要地关闭。止动装置有利地设计成机械工作的。止动装置例如可以由一种定位卡锁装置、挡块,通过不同铰链接合的转动轴线的相应方向,或者也通过磁性辅助装置而构成。转动轴线的方向适宜地这样来设计使得车门在打开时必须克服一个至高点,在这自高点后面接着又有一段继续指向下。因此也必须首先在关闭时越过这自高点。最后规定车门具有至少一个锁,尤其是折叠锁,和/或至少一个自动拉紧辅件。锁和/或拉紧辅件有利地与门孔的一个基本垂直的车身部段共同作用,其中如果既设有锁,也设有拉紧辅件,那么有利地将锁布置在一个垂直车身部段上,而将拉紧辅件布置在对峙的水平车身部段上,以便特别有利地充分利用结构空间,并且保证将车门可靠地关闭。自动拉紧装置有利地具有一个电磁执行元件,并且因此支持车门的关闭 运动。


以下要按照附图对发明进行详细叙述。所示为
图I 一种有利的车门装置的立体 图2车门装置的一个摆动装置;
图3车门装置的车门的俯视 图4A和4B车门的闭锁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表示了一个用于关闭门孔3的车门2的摆动装置I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的立体图,该门孔设计在一个未详细示出的车辆、尤其是汽车的车身4里。摆动装置I、车门2和车身4构成一个有利的车门装置5。这里对于门孔3来说是指车辆的第二列和/或第三列座位的门孔。车门装置5的摆动装置I包括一个支承臂6,它支承车门2的重量在车身4上,以及有一个导向臂7和一个导向臂8,它们与支承臂6 —起控制车门的运动。支承臂6以及导向臂7,8分别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布置在车身4上和车门2上,可以摆动,从而它们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支承臂6以及导向臂7和8分别有利地设计成空心断面。门孔3向上和向下分别由一个基本水平布置的车身部段9或10,并在边上分别通过一个基本上垂直布置的车身部段11或12限制。支承臂6和导向臂7设置在向下限制住门孔3的水平车身部段10的高度上,可以摆动。因此导向臂7和支承臂6布置在一个位于车辆里的人的视野之外,从而车门2的里面可以自由地进行结构形状的设计,并且不会受到存在有一个伸入车辆客舱里的支承臂的干扰。因此一方面可以进行最佳的设计,另一方面可以最佳地实现人机工学原理,尤其是关系到在车门里边上的臂支座。通过支承臂6在车身部段10高度上可摆动的布置,除此之外可以使支撑力特别有利地传入车门2里,因为支承臂6相应地作用在车门2的下边缘部位上。车门2以其重量位于支承臂6上。因为保证了肯定明确的载荷分配,支承臂6和导向臂7可以结构上设计得明确肯定。导向臂7和8只必须这样来设计其尺寸,使得它们可以接受或传递车门2的导向力。支承臂可以针对其功能实现最佳的设计。
图2以放大图表示了没有车门2时的摆动装置I。这里明显可以见到支承臂6的车身侧端部13与第一个铰链接合14连接,该铰链接合布置在垂直车身部段12上。通过支承臂6在水平车身部段10高度上可摆动的布置,铰链接合14布置在水平车身部段10和垂直车身部段12相遇的那个地方。这里由于高的稳定性和强度而可以传递特别大的力。在其车门侧的端部15上支承臂6与一个铰链接合16连接,关于铰链接合16只是表示了支承臂6的一个活节连接器,它布置在车门2的内侧上。在支承臂6里的靠近铰链接合14的一个弯曲17允许支承臂6在箭头18的方向上继续摆动回去。弯曲17这样设计,从而使车身4的伸出的车身部位19在支承臂6的升起状态下绕开。这样可以相应地加大支承臂6的摆动角。导向臂7在车身侧设置在一个铰链接合20上,而在车门侧借助于一个铰链接合21可以摆动。这里导向臂7的车身侧的装入位置可以有变化。为此车身侧设有两个或者更多的用于铰链接合20的支座22。这里例如可以补偿加工公差和/或装配公差,和/或摆动装置I可以匹配于不同的车门2。
另外的导向臂8在车身侧用一个铰链接合23,而在车门侧用一个铰链接合24与车身4或者说车门2连接。铰链接合23这里布置在向上限制住门孔3的水平车身部段9上,从而导向臂8同样也在一个位于车辆5里的人的视野之外。但是原则上也可以考虑,将摆动装置I设计成没有导向臂8。图3表示了车门2的主要是下半部的俯视图,去掉了其外护板。表示了车门2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尤其是按通常的样式和方式由一个框架25构成。一个螺栓26,它与支承臂6的车辆侧的套筒一起构成铰链接合16,布置在一个向下限制住车门2的水平部段27上,从而通过支承臂6将止动力从下面传入车门2里,如上所述。螺栓或铰链接合16水平居中地布置在框架25上。在这里这相当于车门2的水平的重心。在车门2关闭状态下部段27位于水平车身部段10对面。车身部段27,也称为增强器,在这里具有一个加强部分,其形状为一种附加的板元件28。从铰链接合16引出一个横向支撑架29,它设计成基本为V-形的。为此横向支撑架29具有两个撑杆30,这撑杆从铰链接合16处出发扩大,或者说相互分离开。另一个撑杆31布置在大约一半的高度上,它与撑杆30相互连接。撑杆30与一个碰撞梁32交叉,后者布置在垂直车身部段或框架25的部段之间。撑杆30在所看方向上可以布置在在碰撞梁32后或者之前,而且必要时与其连接。通过碰撞梁32的一种相应的结构,撑杆30也可以如图所示,穿过碰撞梁32。撑杆31使横向支撑架29最终具有大写字母A的形状,它在头上或者说其尖端配属于铰链接合16。撑杆30,31可以相互和/或与车门或车门的组成部分螺钉连接、焊接、铆接、粘接和/或锁紧连接。横向支撑架29将支撑力从铰链接合16有目标地传入车门2里,以便保证将车门2稳固地止动停住。在这里还在碰撞梁32上布置了盖板33,它使结构更加稳定。此外在横向支撑架29的部位里,也就是靠近于铰链接合16,设有一个连接板34,该连接板与撑杆30以及必要时与铰链接合16连接,以便尤其是支撑住横向支撑架29。总之提供了一种车门装置6,它简单而且经济有利地保证了车门2的稳定止动以及可靠导向。车门2由于平行四边形而在其运动时总是基本上平行于车身4。因此车门2的运功路径基本上对应于滑动门的情况。摆动装置I适宜地这样设计,从而这里可以实现一个摆动角120°至170°,尤其是150°。图4A和图4B表示了用于车门装置5的关闭机构,它可以有利地使车门2在车身4上关闭。图4A这里表示了在车门2框架25的前面垂直部段上的一个所谓的折叠锁35,这个锁与一个对应的关闭机构在水平车身部段11上共同作用。图4B表示了后部垂直车身部段12以及位于其里面的车门2框架25的垂直部段。在框架25上布置了一个自动的拉紧装置36,这装置将车门2自动拉入门孔3里,然后关闭,一旦车门2足够远地位于门孔3里的话。拉紧装置36这里有利地具有一个电磁执行器。拉紧装置36起到车门装置5的第二个锁的作用。因此可以借助于自动的拉紧辅助装置36在运行时,总是保证车门2在门孔3里,或者说车身4里的关闭。借助于折叠锁35可以实现一个开启-或者关闭过程。上面所述的关闭机构然而也可以选择地在没有拉紧装置36的 情况下实现。
权利要求
1.车门装置(5),它具有一个车门用于关闭住车辆的、尤其是汽车车身(4)里的一个门孔(3),还有一个摆动装置(1),它包括有一个支承车门(2)重量的支承臂(6)和至少一个控制车门运动的导向臂(7,8),其中支承臂(6)和导向臂(7,8)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这样布置在车门(2)和车身(4)上,设置成可以摆动,从而它们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特征在于,支承臂(6)可摆动地设置在向下限制住门孔(3)的水平车身部段(10)的高度上。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臂(7)可摆动地至少基本上设置在如同支承臂(6)相同的高度上。
3.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臂(6)的一个车身端(13)与在至少基本垂直延伸的车身部段(12)上的第一个铰链接合(14)连接。
4.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臂(6)的一个车门侧端部(15)与至少基本在车门(2)的水平中间和/或在车门(2)的水平的重心处的第二个铰链接合(16)连接。
5.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臂(7,8)的长度和/或装入位置都可以有变化。
6.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外一个与车门(2)和车身(4)连接的导向臂(8),它可以摆动地设置在一个向上限制住门孔(3)的水平车身部段(9)的高度上。
7.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车门(2)具有一个由第二个铰链接合(16)出发的横向支撑架(29)。
8.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支撑架(29)设计成至少基本为V-形。
9.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支撑架(2)至少局部,尤其是在第二个铰链接合(16 )部位里,设有一个连接板(34 )。
10.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臂(6)至少配有一个止动装置,用于使支承臂(6)在车门(2)的敞开位置上止动住。
11.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车门(2)具有至少一个锁,尤其是折叠锁(35 ),和/或至少一个自动拉紧装置(36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装置(5),它具有一个车门用于关闭住车辆的、尤其是汽车车身(4)里的一个门孔(3),还有一个摆动装置(1),它包括一个支承车门(2)重量的支承臂(6)和至少一个控制车门运动的导向臂(7,8),其中支承臂(6)和导向臂(7,8)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这样布置在车门(2)和车身(4)上,设置成可以摆动,从而它们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规定支承臂(6)可摆动地设置在向下限制住门孔(3)的水平车身部段(10)的高度上。
文档编号B60J5/04GK102762810SQ20108006476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F.海尼施, T.埃林格豪斯 申请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