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

文档序号:393414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 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路通常是在铁轨的一侧外部立置一排“丨”字形的接触网支柱,每根接触 网支柱的顶端通过支持装置固定有绝缘子和接触悬挂,接触悬挂包括沿铁轨方向延伸的承 力索、接触线,电力机车上受电弓的弓头以滑动的方式碰触接触线,其依靠受电弓从接触线 上取电作为动力而在铁轨上行驶。当上述已经投入运营的电气化铁路在山区突遭塌方侵袭 而受到损坏时,修复后为抵御再遭侵袭就需要在该处的铁轨上方增建明洞。但是,当明洞的 位置被既有接触网支柱占据时,就必须先将既有接触网支柱拆除后再建明洞,这样至少需 要两个月的工期,施工期间电力机车因缺少接触网就无法运行,这样施工就不符合铁道部 《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文件的要求在铁路营业线施工影 响行车的环节,必须做到影响范围最小、影响时间最短。另外,在拆除接触网支柱之前,应该 先将其上的接触悬挂转移到嵌入在明洞拱圈内壁的拱壁支架上,但是既有接触网支柱不拆 除,该位置的明洞就不能建造,因此拱壁支架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的话拆卸下来的接触悬挂 将无处固定,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好,并且能够保证电力机 车在明洞施工期间正常运营的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 的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首先在紧靠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部位建造一节明洞基础、两片边墙及位于两片 边墙内侧下部的两块侧沟盖板;2)制做“拱门”形钢管支架,该钢管支架包括两根立杆、两根斜撑和一根横杆;其 中两根立杆相隔距离并排立置;两根斜撑对称连接在两根立杆的的上端,而两根斜撑的上 端则分别与横杆的两端相连接;3)将上述钢管支架上两根立杆的下端分别立置在边墙内两块侧沟盖板的顶面上, 并使立杆贴靠在边墙的内壁上,然后用销钉固定,之后在立杆上敷设接地线;4)临时封锁线路,同时将接触网停电,然后将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上由承力索和 接触线构成的接触悬挂转移到钢管支架上横杆的下方并用支持装置定位,同时将绝缘子安 装在支持装置中,并且应保证接触线至铁轨轨面的高度满足《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 10009-2005第5. 1. 4条的规定,之后开通线路并将接触网通电;5)将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拆除,然后在该位置上补建明洞基础及边墙,并继续建 造其它部位的边墙,待整座边墙形成后,施工整座明洞的拱圈;
6)在上述拱圈的内壁上安装拱壁支架,然后将钢管支架上的接触悬挂转移到拱壁 支架上,最后拆除钢管支架即可完成增建明洞及转移接触悬挂的整个施工过程。所述的横杆是由两根短管对接而构成,这样便于在承力索的上方连接。
所述的立杆与斜撑连接处的内侧安装有两端分别与立杆和斜撑相连的肋钣。所述的立杆的长度小于等于拱圈的起拱线高度,横杆的高度略低于用于衬砌拱圈 的拱架高度。本发明提供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是采用“拱 门”形钢管支架作为接触悬挂的转移装置而立置在明洞内,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因既有接触 网支柱占据明洞建造位置时而出现的矛盾,而且可使线路的封锁时间最短,从而对电力机 车的正常运营影响最小,同时可以保证明洞的拱圈能够持续施工。另外,由于施工中采取了 在钢管支架上敷设接地线的方法,因此施工人员安全更有保障。此外,钢管支架还具有结构 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价格低廉等优点。


图1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 进行施工过程中明洞横向截面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 进行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钢管支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立杆,2-斜撑,3-横杆,4-肋钣,5-销钉,6_侧沟盖板,7-边墙,8-拱圈,9-承力索,10-接触线,11-绝缘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 移接触悬挂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 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首先在紧靠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部位建造一节明洞基础、两片边墙7及位于两 片边墙7内侧下部的两块侧沟盖板6 ;2)制做“拱门”形钢管支架,该钢管支架包括两根立杆1、两根斜撑2和一根横杆 3 ;其中两根立杆1相隔距离并排立置;两根斜撑2对称连接在两根立杆1的上端,而两根斜 撑2的上端则分别与横杆3的两端相连接;3)将上述钢管支架上两根立杆1的下端分别立置在边墙7内两块侧沟盖板6的顶 面上,并使立杆1贴靠在边墙7的内壁上,然后用销钉5固定,之后在立杆1上敷设接地线; 接地线的作用是即便电力机车驶经钢管支架时恰巧使接触悬挂上的绝缘子11瞬时闪络, 泄漏电流也会由接地线接入大地,这样就能够免除人遭电击,因此对安全运营十分有利。4)临时封锁线路,同时将接触网停电,然后将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上由承力索9、 接触线10构成的接触悬挂转移到钢管支架上横杆3的下方并用支持装置定位,同时将绝缘 子11安装在支持装置中,并且应保证接触线10至铁轨轨面的高度满足《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 10009-2005第5. 1. 4条的规定,之后开通线路并将接触网通电;5)将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拆除,然后在该位置上补建明洞基础及边墙7,并继续 建造其它部位的边墙7,待整座边墙7形成后,施工整座明洞的拱圈8 ;6)在上述拱圈8的内壁上安装图中未示出的拱壁支架,然后将钢管支架上的接触 悬挂转移到拱壁支架上,最后拆除钢管支架即可完成增建明洞及转移接触悬挂的整个施工 过程。所述的横杆3是由两 根短管对接而构成,这样便于在承力索的上方连接。所述的立杆1与斜撑2连接处的内侧安装有两端分别与立杆1和斜撑2相连的肋 钣4。所述的立杆1的长度小于等于拱圈8的起拱线高度,横杆3的高度略低于用于衬 砌拱圈8的拱架高度。制做“拱门”形钢管支架时,可首先将一根立杆1、一根斜撑2和组成横杆3的一根 短管预先焊接成“半扇门,,形状的结构,然后将两个“半扇门,,形状的结构分置在接触线10 的左、右侧,最后在承力索9的上方将两根短管对接在一起而构成横杆3,由此形成“拱门” 形钢管支架。另外,立杆1、斜撑2和横杆3可采用外径Φ76πιπιΧ壁厚IOmm的无缝钢管作 为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 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首先在紧靠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部位建造一节明洞基础、两片边墙(7)及位于两片 边墙(7)内侧下部的两块侧沟盖板(6);2)制做“拱门”形钢管支架,该钢管支架包括两根立杆(1)、两根斜撑(2)和一根横杆 (3);其中两根立杆(1)相隔距离并排立置;两根斜撑( 对称连接在两根立杆(1)的上端, 而两根斜撑O)的上端则分别与横杆(3)的两端相连接;3)将上述钢管支架上两根立杆⑴的下端分别立置在边墙(7)内两块侧沟盖板(6)的 顶面上,并使立杆(1)贴靠在边墙(7)的内壁上,然后用销钉(5)固定,之后在立杆(1)上 敷设接地线;4)临时封锁线路,同时将接触网停电,然后将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上由承力索(9)和 接触线(10)构成的接触悬挂转移到钢管支架上横杆(3)的下方并用支持装置定位,同时将 绝缘子(11)安装在支持装置中,并且应保证接触线(10)至铁轨轨面的高度满足《铁路电力 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第5. 1. 4条的规定,之后开通线路并将接触网通电;5)将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拆除,然后在该位置上补建明洞基础及边墙(7),并继续建 造其它部位的边墙(7),待整座边墙(7)形成后,施工整座明洞的拱圈(8);6)在上述拱圈(8)的内壁上安装拱壁支架,然后将钢管支架上的接触悬挂转移到拱壁 支架上,最后拆除钢管支架即完成了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整个施工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横杆(3)是由两根短管对接而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立杆(1)与斜撑( 连接处的内侧安装有两端分别与立杆(1)和斜撑(2) 相连的肋钣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立杆(1)的长度小于等于拱圈(8)的起拱线高度,横杆(3)的高度略低于用 于衬砌拱圈(8)的拱架高度。
全文摘要
一种在电气化铁路营业线上增建明洞转移接触悬挂的方法。其是在紧靠待拆除的接触网支柱部位建造一节明洞基础、两片边墙,然后将“拱门”形钢管支架立置在两片边墙之间,之后将接触网支柱上的接触悬挂转移到钢管支架上,然后拆除接触网支柱,之后施工整座明洞,最后将接触悬挂转移到拱壁支架上并拆除钢管支架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采用“拱门”形钢管支架作为接触悬挂的转移装置而立置于正在建造的明洞内,这样不仅能解决因既有接触网支柱占据明洞建造位置时而出现的矛盾,而且可使线路的封锁时间最短,从而对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营影响最小,同时可保证明洞的拱圈能持续施工。另外,由于在钢管支架上敷设有接地线,因此施工人员安全更有保障。
文档编号B60M1/28GK102139650SQ20111003388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谢新民 申请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